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杭州寻宋|苏轼与表忠观碑
来源:浙大文史出版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3-09-07

宋室南渡,宋高宗赵构最终选择定都杭州的原因有很多,但杭州曾经作为吴越国国都是重大的前提条件。赵构的另一个选择是建康(今江苏南京),那里在北宋以前是另一个割据政权南唐的国都。为了躲避战争,赵构最终选择了离长江防线更远、治所(皇宫)在全城最南端且濒临钱塘江的杭州,南宋朝野还因此流传着赵构是吴越国国王钱镠转世的说法。因此今天在杭州寻访南宋,首先应该关注钱镠的遗迹,比如2001年杭州市政府重建的坐落于柳浪闻莺公园附近的钱王祠。

微信图片_20230907110731.png

钱王祠明刻表忠观碑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是柳永的文学修辞。其实钱塘并非自古繁华,浙江原来的政治中心是在会稽。会稽在赵构驻跸后改称绍兴,但在吴越国定都杭州之后,会稽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而杭州在北宋已经成为包括苏轼在内的无数士大夫向往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杭州的盛名也与苏轼密切相关,他不但修筑了苏堤,为杭州留下了无数的诗篇,还称杭州为“酒食地狱”。杭州的湖山诗酒对耽于享乐的赵构无疑构成了致命的吸引力,今天在杭州感受赵构迷恋的南宋临安,同样需要寻访苏轼的遗迹。杭州的苏轼遗迹不胜枚举,除了苏堤春晓与三潭印月,还有让书法家赵构着迷的苏轼楷书精品《表忠观碑》。《表忠观碑》这件纪念吴越国的巨型石刻至今依然竖立在钱王祠内,背后还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吴越国与宋朝两个政权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

赵抃请建表忠观

苏轼的《表忠观碑》清楚交代了表忠观的最初来历。熙宁十年(1077),苏轼离任杭州通判不久,新任的知杭州赵抃来信请苏轼撰写《表忠观碑》,说是“吴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十有一,皆芜废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为了保护吴越国王钱氏的家族墓地,他向朝廷请示建一座道观负责此事,所以表忠观是作为钱氏的功德寺观而出现的。

赵抃为了说明修建表忠观的必要性,在给朝廷的报告中回顾了吴越国的历史功绩,包括开国国王钱镠为唐朝平定叛乱,“故武肃王镠,始以乡兵破走黄巢,名闻江淮,复以八都兵讨刘汉宏,并越州以奉董昌,而自居于杭。及昌以越叛,则诛昌而并越,尽有浙东西之地”;世代忠诚于中原王朝而不称帝,“天下大乱,豪杰蜂起。方是时,以数州之地盗名字者,不可胜数。既覆其族延及于无辜之民,罔有孑遗。而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然终不失臣节,贡献相望于道”;吴越国忠于中原王朝,维护领土内长期的和平稳定,为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促进了浙江等地的长足发展,确保了当地百姓的安居乐业,“是以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其有德于斯民甚厚”;更重要的是,宋朝建立后,吴越国不但出兵协助宋朝的统一事业,最后一位国王钱俶更是纳土归宋,以和平的方式促进了宋初的统一事业,也使吴越国百姓免于乱战。所以吴越国对宋朝的功勋、对民众的恩德是特别巨大的,“独吴越不待告命,封府库、籍郡县,请吏于朝。视去其国,如去传舍,其有功于朝廷甚大”。

对宋朝有特别功勋的吴越国钱氏,在入宋以后,其家族墓地竟然没有得到妥善的维护,自然会引起钱氏族人的不满。所以赵抃建议将杭州原来的一座基本废弃的佛教寺院“妙因院”改为钱氏的功德道观,让出家做道士的钱氏后裔钱自然来主持修建道观并负责维护钱氏家族墓地,至于钱氏在临安的家族墓地则由当地净土寺的僧人道微来负责。赵抃的请示迅速获得朝廷批准,赵抃于是又请已在徐州的苏轼为表忠观撰写碑文。苏轼的《表忠观碑》在当时就获得王安石的特别夸奖,说什么“斯作绝似西汉”“三王世家体”。近代文学名家林纾在《古文辞类纂》选评中也认为这篇碑文“文极老洁,铭词亦雄警动人”。但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就觉得很奇怪,原来《表忠观碑》的全文只是把赵抃上朝廷的奏状连带朝廷的批复“可。其‘妙因院’改赐名曰‘表忠观’”全文照抄了一遍,只有最后的铭文是苏轼自己的精心创作,用四字一句的骈文追述了吴越国钱氏的历史功绩。蔡卞对王安石说,这只是抄了一遍别人写给朝廷的报告,你怎么把这个当作范文来宣传呢,“直是录奏状耳,何名奇作”,王安石“笑而不以为然”。

微信图片_20230907110739.png

钱王祠五王殿钱镠等像

今天竖立在钱王祠的《表忠观碑》是明嘉靖年间杭州知府陈柯重摹刻石。苏轼是一代书法巨擘,居“苏黄米蔡”宋四家之首。明代王世贞《弇州山人稿》评价《表忠观碑》:“苏文忠公撰并书,结法不能如《罗池》,老笔亦自婉润可爱。铭词是苏诗之佳者。”清代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则称此碑书法“比之蔡君谟,有过之无不及,坡公最用意之作也”。《表忠观碑》是苏东坡“四大名碑”之首,以楷体大字书成,“字大四寸”,所以用四块巨石八面刻满才容纳下这篇碑文。现在所见明刻每面7行,满行18字,仅存第一、第三、第四石,字径比宋刻略瘦小,宋刻《表忠观碑》每面6行,满行20字。

《表忠观碑》的落款时间是“元丰元年八月甲寅”,长期以来这也被认为是该碑刊石的时间。但事实上将近二十年后苏轼在信中提到“碑文不见入石”,这就涉及表忠观什么时候建成、《表忠观碑》什么时候刊石的复杂故事。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