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良渚街道境内有一个“杜甫村”,名字与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同名,是一种偶然巧合,还是真与唐代“杜甫”有缘? 杜甫村 1958年前,“杜甫村”只是一个较小的自然村,仅有8户乡民,在杜甫庙东50米,杜甫桥南面约1000米。 新中国成立后,大雄乡五保的6个自然村,与杜甫桥北的4个自然村合并组建成建合高级社,简称建合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撤销建合社,杜甫桥南面的6个自然村取名为杜甫村大队,杜甫桥北面的4个自然村取名群建大队。从那时开始,有了杜甫村这个行政村名,一直沿用至今。2003年9月,村规模调整,由立早、新圩、杜甫三村合并为杜甫村。 杜甫桥 杜甫村内还有一座杜甫桥。 杜甫桥为5孔石板桥,位于龙舌嘴自然村北面,白鹭山东南2里,在杜甫村境内。 20世纪70年代,杜甫桥桥面两旁的栏板被拆掉,桥面浇制成水泥路面,手扶拖拉机也可通行。2013年,当地政府将杜甫桥复原工程列入重点项目,投资36万余元,将杜甫桥恢复成原来面貌,工程在2013年10月竣工。杜甫桥全长约59.5米,中孔跨度6米,桥面宽2.3米,高3.5米。桥柱由三块石板竖立而成,桥墩用条石错缝干砌,保留了清代的原样。 杜甫桥南面的引桥左右分开,引桥的前面是一条三叉河,右边上南,舟通龙舌嘴自然村,左边上南,舟通杜甫庙。 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未发现杜甫桥建桥的记载。为此,笔者多次走访了居住在杜甫庙周边的长者,世代居杜甫庙前80多岁的费大本讲述了一个关于桥名的传说。 据费家先祖称:杜甫村原名郎家里,共有26户乡民,其中郎姓多一些,费姓少一些,但一户费姓是官员,二户郎姓是富豪。 在唐代时,诗人杜甫南游期间,曾到现在的杜甫村所在地宿住10天。杜甫一行投宿于费姓家。 夜间,杜甫与费姓官员和百姓谈论生活常事、国家富强的道理。谈话间杜甫建议当地百姓疏通河道,筑堤防洪,治理河水,建立东土粮仓,并在河道上(即现在的杜甫桥处)建一座桥梁。 杜甫的建议让郎姓二富豪和费姓官员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们表示一定要落实。后来爆发战争,村舍被破坏,费姓官员只能弃乡离家带领四个儿子逃难到江苏吴江安家,但身居异乡的他们还是难忘故乡郎家里。 不久,费姓官员卧病在床,他告知四个儿子,要求他们还乡完成杜甫的托言。 战争结束后,费姓官员已离开人世,其四个儿子难舍吴江,更难忘故乡郎家里。经弟兄四人商量,长兄和二弟回到故乡。 经过多年的勤奋劳动,郎家里的费姓已经发展到36户,他们齐心协力,挖井、开塘、治理河道,共挖9井13塘。 费姓后人开始建造一座南北跨向的石板平桥,桥建成后,为了纪念杜甫取名杜甫桥。 旧时村中有杜公祠,俗称“杜甫庙”。杜甫庙,宋大观中(1107年)建,原称“妙智寺”。 到了南宋大观年间(1107年~1110年),后人为了纪念杜甫的功德,在杜甫桥的南面2里,郎家里的村舍后建了一座杜甫庙,当时也叫妙智寺。明万历《钱塘县志》载:“妙智寺在八上四图,俗呼杜甫庙,宋大观中建。”《良渚镇志》记载,杜甫庙又叫杜公祠,内有杜甫塑像,祠中石柱上有楹联,有匾额。 后来,当地村民将郎家里改名为杜甫村,此自然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杜甫村或许与杜甫有关 唐代大诗人杜甫是否到过良渚杜甫村,史书没有记载,但据学者何天行考证,杜甫叔父杜登,姑父贺撝一在武康、一在会稽为官,杜甫村是武康至会稽必经之路,杜甫到过良渚的可能性较大。北京大学杜晓勤教授也曾讲到,“杜甫一生前后漫游共三次,历时十年。第一次出游至吴越(现江苏浙江一带),游览了江南许多秀丽的山川。”杜甫诗集中曾有诗句“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年无消息”,《觅寄之二首》中有“闻汝依山寺,行程定越州”“明年下春水,东尽白云求”等句。这些都跟游历江南有关。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中引前人诗说“自解金鱼怜杜甫”句。宋末仇远(号仁近)的诗中也有“杜陵忍赋玉华诗”句,都提到杜甫在江南的一些迹象。再加上民间流传至今的杜甫与良渚的传说,或许杜甫到过良渚,杜甫村和杜甫桥确实跟杜甫有关。 本文刊发于《余杭史志》2023年第1期 作者 叶天法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