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水城门位于杭州市中山南路与万松岭交界,在凤山门东侧,横跨中河,北距六部桥约10米。为张士诚所筑,后人因其紧连凤山门,故叫它为凤山水城门。 凤山水城门拱券 凤山水城门由两座不同跨径的石砌拱券并联而成,南面跨径为一丈三尺有余,北面为一丈七尺,两者之间为石砌方形闸档,闸档后部有石雕门臼,可以启闭闸门。每座拱券的顶部中央,有一块雕有蟠龙的锁石,用以锁住闸门。 蟠龙锁石 城上建有一楼,可屯兵百余,既可防御敌兵偷袭,又可开闭闸门调节河水,可惜水城门因年久失修,城楼坍圮,城墙破损,闸门今已难觅。 银河双落石碑 20世纪80年代治理中河时,按照原水城门模样修复,并在其旁辟为公园。公园内有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张爱萍将军题书的"银河双落"石碑一座。 历史价值 凤/山/水/城/门凤山水城门始建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是至今杭州市区唯一的一座保存600多年的古城门。凤山水城门前后历经664年风雨,时有破损,明清期间都曾作维修,民国拆除杭州外垣,独凤山水城门留存。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疏浚中河时,水城门上城墙破损严重,女墙倒塌。 遗址老照片南立面 遗址老照片北立面 凤山水城门遗址城墙顶面北侧女墙 女墙(或女儿墙)又叫“睥睨”(pì nì),指城墙顶上的小墙,建在城顶内沿的女墙称宇墙,建在城顶外沿有锯齿状的女墙也称垛墙(或雉堞)。女墙用于城顶防护和御敌屏障,是古代城墙必备的传统防御建筑。 1986年进行了修缮,拱券部分为元末旧物,城墙则大部分为当时重建。同年,凤山水门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杭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凤山水门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点之一。 凤山门外跑马儿 凤/山/水/城/门南宋起,当时的皇帝赵构为了抵御外侵,大量修建城墙。随着时间推移,在历经多次拆迁、损毁以及更名后,至明朝时,古城门最终保留了10座,分别是武林门、艮山门、凤山门、清泰门、望江门、候潮门、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庆春门。沧海桑田,昔日起重要作用的城门多数已湮没。 关于杭州的十大古城门,有这样一曲民谣: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庆春门外粪担儿。” 南宋时,凤山门是朝廷三省六部诸官署所在地。凤山门外万松岭一带,是连接江干一带和游览西湖的交通要道,风景优美,是达官贵人们骑马踏青的好去处。 清朝在此地建“大马厂”,为战马的蓄养地和训练场。到了民国时期,兵营尤在,只是此时的马匹已非驰骋沙场的的战马,而成了商家圈养用于出租给游客踏青赏景之用的娱乐工具。 几百年时光流转,当年城墙下船来舟往、人马喧嚣的热闹早已不复存在,却成为人们探古寻幽的好去处。轻轻走近凤山水城门,城墙上藏青色的石砖传来遥远的气息,仿佛在向每一个来来往往的行人诉说着60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