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景图卷 清 董邦达绘 纸本设色(41.7x361.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局部) 宝石山近邻西湖,同左右诸峰构成西湖的北面屏障,与西面、南面的群山一道托西湖以东向。湖水倒映群山,藏云照岭,自古是名胜。保俶塔坐落在宝石山峰顶,纤细高挑,与湖南岸的雷峰塔遥相呼应,“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女”,一个展耀佛光,一个吐露秀丽。杭州风气,有两塔一湖可以代表。 “当峰一塔微,落木净烟浦”,时值冬日,宝石山苍黄相溶,保俶塔孑然独立。等到来春,更宜登高赏塔。明人高濂称春朝登保俶塔观景为最佳,纵目远眺,或峦气沉浮、或林皋爽朗,有万状变化。四季风光,应时而生,随人感慨,此时它如佳人梳洗,缱绻多姿,彼时似墨客登临,孤傲清冷。 春秋往复,东西常在。保俶塔从五代开始建立,经历多次重修,它的景致和意韵一定不是只在一时一处的。 西湖梦寻 五卷 清 张岱撰 清光绪九年钱塘丁丙嘉慧堂刻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一 公元907年,随着朱温灭唐,曾因平叛黄巢起义有功而被唐封王的钱镠正式成为一国之主,也就是吴越国国王。吴越国“有国七十二年,共历三世五王”,最后一位国王——钱弘俶,他笃信佛教更甚于前祖。在他当国期间,大修寺院宝塔,重金收买散佚经书。宋代所编《临安志》记:“九厢四壁,诸县境内,一王所建已合八十八寺。合四十州悉数数之,不能举目矣。” 保俶塔也是为其而建。 钱弘俶当国时,北方已进入大宋王朝。他恪守“中国之君,虽易姓宜善事之”的祖训,岁贡金银、丝绸以万记。但统一大势,非偏安小国可以抵挡。即便是数倍增贡、改名去“弘”[1],甚至是辅助北宋攻略唇齿邻国,还是难保中朝心安。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诏钱入朝”。钱俶自知十之有九是有去无回,但王命难违,他只能携夹重礼,怀着惶惶之心应召入朝。其舅吴延爽为祈其平安归来,便在宝石山上建宝塔来告求佛祖。“保俶”之名由此得来。幸运的是,钱俶竟得到赵官家的怜佑,很快便被遣归。此时,保俶塔还未建成。 同年十月,宋太祖驾崩,赵光义奉遗诏即帝位。次年春天,钱俶遣使入朝,奉上巨万贡品,又请岁岁增贡,换来的却是赵光义的“此吾帑中物,何用献为!”公元978年四月,钱俶在刚刚进贡万万金钱丝绢之后,又接到入朝诏书。又是携夹重礼,又是惶惶不安。这次不同的是,在朝见宋太宗的崇德殿,正好南闽陈洪进“纳献”[2]全部州土,钱俶当即明白,只有进土献州、归顺一统一条前路了。随即他便上表纳土,然自此不得归回。吴越国就此终结。此时,保俶塔已建成。 之后,钱俶身为臣虏,先后得封“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空名,再之后,改称“许王”、“邓王”。公元988年,钱俶六十大寿,皇帝赐酒祝诞。过完寿节,他便“卒于南阳”,葬在河南洛阳,谥号忠懿。 建宝塔以求平顺归来,未建成时侥幸得安,建成后却难归故里,客葬他乡。 或有说法是钱俶朝觐时,临安百姓集资建塔求君王平安。但据宋代史书记载,钱俶兴建佛寺、大起阁塔已多耗损民力,又岁岁加贡,年年进礼,劳民伤财更甚。 钱俶二次入朝时,侍御史江景防自觉大厦将倾,便将征收赋税的账册扔入江中,说:“民苦苛敛久矣。使有司仍其籍,民困无已时也。吾宁以身任之。”如此无奈境遇,比之吴延爽“许造塔以保之”,又是一出令人沉吟的悲剧。 却也有说法是,钱俶为保护杭城和杭城百姓免步南唐覆辙,称臣不犯,得来吴越顺遂;接诏受命时,深感祖业不保,在钱王祠跪了一夜。百姓感恩钱俶厚德,立塔求其平安。千回百转,这又成了一出难辨的剧中之剧。 而保俶塔,是这些剧的主角。个中的领会,使观塔的人不止地思索。 如今的保俶塔既没有祭求佛塔的样子,也少有香客看护。三级台阶,一圈护栏,简朴颇有野趣而深沉。 二 保俶塔经历过几次正名。明朱国祯《涌幢小品》记述,“杭州有保俶塔,因俶入朝,恐其被留,筑此以保之。”俶,音促。“今误为叔,不知者遂有‘保叔如何不保夫’之句。”“今古流传,谁为杭之妇人洗此奇冤。” 保俶塔建造之时,因为百姓不得直呼君主之名,民间多称之宝所塔、宝石塔、保叔塔、应天塔等。保叔塔之名流传尤广,甚至有了几种解释的说法。 一说是北宋高僧永保师叔缘募十年重修保俶塔,为纪念其取永保师叔中二字称“保叔”。 二说是有双生兄弟,哥哥被征徭役,弟弟念哥哥家中妻子还需照料便代替服役。弟弟负伤归来,邻里乡亲感念哥哥一家平日的友善和小叔无我的德行便集资修塔纪念。后有新任知府不知其事只闻“保叔”之名,写诗讽刺道“为何保叔不保夫,叔何亲密夫何疏。纵然掬尽钱江水,难洗娇娘一生污。”嫂子羞愤不已,请人题诗在旁“叔叔出征代奴夫,为报深恩造浮屠。奴心明似西湖水,州官何须费猜度。” 小小故事,兄弟之亲、乡邻之义、女子之贞,化用其中。 三说妖怪缚日,人间见不到太阳,妖魔鬼怪危害人间。慧娘丈夫协同一只金凤相随去斩妖放日,不得,凤归而人亡。慧娘生下一子,名叫保叔,保叔天赋异禀,遇风便长高。保叔同金凤再次去斩妖,拼尽全力与魔王同归于尽。太阳重返人间,百姓重得平安。为纪念保叔的神勇和无畏,建下保叔塔。 这是一篇神话,虽然情节、人物不算新奇,但质朴的幻想与愿望却蕴含着十分的生机。 四说嫂子救下“一马跑空”的小叔后,自觉失节无颜苟活,便自尽而亡。小叔为报答嫂子恩德建此宝塔。 西湖志纂 十二卷 卷首卷尾各一卷 清 梁诗正撰 清乾隆二十三年刊本 日本内阁文库藏 无论是哪种说法,无论是怎样“保叔”,正名,其实是为了挣得个好名,借故事以教化。故事里的人,或质朴勇敢,或尊理守节。 保叔与保俶,各种传说并没有掩盖历史的真相,而真相也并不都与传说相抵触。流传在人们口中的故事,映射着过往生活。 三 山水搭台,楼阁为景,戏剧一番番上演。 转身入山里、返林间,钟远铃浅,青苔盖住被斧凿过的石头,归鸟搭上新的窝巢。塔上的铃已经不见了,塔不说话。它听着人们或喜悦或感慨或罔然或愤愤的声音,虫鸣窸窣,它还是不说话。 雷峰塔重修,增扩了气概,添置了扶梯方便行走。保俶塔补残,依照旧塔样式,还是纤细孑然,无论远望还是近看,都存有山水相融的独特风姿。 宝石山有道“宝石流霞”的胜景,因为山中褚色岩石中有玛瑙状晶体,阳光照射,闪闪发光如同红宝石。明灭的红色、葱茏的翠色,在氤氲水汽间破土而出一支玄青色的高塔,是为妙景。 晴日登山寻塔,拾级而上近多半个钟头,又要过石缝一线天,在绝壁上小心前进,才能成功得见高塔。途中有小池,有亭阁,有道观,有奇石,有红叶,有常常来往的人,有初次到访的人。历经这些,在高峰处见一高塔,百般情绪,随塔尖射向高阔的天。极目远望,西湖山水,尽在眼底,所来所往,如同保俶塔一样,寂寂无声了。 [1] 因为听说赵匡胤父亲名字中也有“弘”字,钱弘俶便宣布改名,去“弘”单名俶。 [2] 陈洪进纳献或为宋太祖精心安排。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