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招募,…
预告|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
【宋韵溯源】吴越国考古│发掘…
李超:《恢复、道学、权臣:南…
 
特别关注
 
杭州贡院旁的“赛西湖”
“人人都是悦读推荐官”招募,…
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爱莲…
太虚大师与净慈寺
禹杭履迹
 
【杭城迹忆】天真精舍勒铭
来源:杭州万松书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4-22

天真精舍又称天真书院,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是王阳明的门人王臣、薛侃、钱德洪等为了纪念先师所建,兼有祭祀、集会讲学功能。从玉皇山南麓的吴越郊坛沿石阶而下,有一片错综复杂的山路,盘盘错错,层层叠叠,神秘莫测,但又充满了吸引力。不用担忧会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山路上迷路,只要认着向下走的山路,就能来到天真书院的遗址。

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这里的一处摩崖石刻——天真精舍勒铭。

概况

天真精舍勒铭位于玉皇山南侧、天龙寺造像东侧。题刻为楷书竖行,共13行,有落款。字龛上宽155厘米,下宽200厘米,高103厘米,字径8厘米,部分字迹仍可辨识。内容为薛侃编写的《勒石文》。

微信图片_20240422151104.png

释文

01/10/2

嘉靖庚寅秋,天真精舍成。中為祠堂,後為文明閣,為載書室,又為望海亭,左為嘉會堂,左前為遊藝所、傳經樓,右為明德堂,為日新館,餘為齋舍。週以石垣,界則東止淨明,西界天龍,北暨天真,南極龜田路。是舉也承阳明夫子遗志,四方同志協而成之,勒於石,俾世守者稽焉。

       □□□□□□

                □□谨識

微信图片_20240422151107.png

明 天真精舍勒铭拓片

著录研究

2019/10/24

明 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月载:“天真书院,本天真、天龙、净明三寺地。嘉靖九年(1530),佥事王臣、揭阳薛侃、会稽王畿、钱德洪改建书院,以祀新建伯王公伯安。中为祠堂,后为文明阁、藏书室、望海亭。左为嘉会堂、游艺所、传经楼。右为明德堂、日新馆。傍为翼室,置膳田以待四方游学者。”

微信图片_20240422151110.png

明 天真精舍勒铭远景

简评

2019/10/24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和军事家,其一生有二十余年的书院实践,创立“阳明学”。

微信图片_20240422151113.png

清·焦秉贞绘《王阳明像》

16世纪,王阳明曾到过杭州天真山。天真山上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和人文底蕴,使他念念不忘。在王阳明去世后,明嘉靖九年(1530),王阳明门人王臣、薛侃、钱德洪等为纪念先师创建天真精舍,又称天真书院,兼有祭祀、集会、讲学功能。明万历年间曾毁,后复建,恢复祭祀功能,并赐额“勋贤祠”。

天真精舍勒铭对研究王阳明在杭州的讲学活动以及“阳明学”对后世的学术影响,特别是对杭州书院的发展有较高历史价值。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杭州贡院旁的“赛西湖” 2025-05-13
白居易赴任杭州|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2025-05-13
「读懂湘湖」果中“琥珀”,湘湖“樱珠” 2025-05-13
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与《爱莲说》有关 2025-05-09
「读懂湘湖」“无来不放榜”乡谚中的长河来氏 2025-05-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