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柏亭,在杭州西湖岳王庙忠烈祠西南,通往岳飞墓园区的两扇拱券门之间,依墙而筑,攒尖顶木结构半亭,出露四翘角,四根八角形木柱落地,带垂花、挂落。 面东正前檐匾额“精忠柏亭”。落款:商向前。篆刻:精忠柏亭 边款:精忠柏亭在杭州西湖岳王庙 甲辰春沈立新刻 亭内台基上置八段大小不一的树化石,木纹清晰,这即传说中的“精忠柏化石”。 相传,南宋大理寺监狱内有座风波亭,亭畔有古柏一株,岳飞在风波亭内受冤遇难后,这株古柏突然枯死,但坚如铁石,僵立不仆。人们认为这是岳飞“尽忠报国”精神和坚贞不屈民族气节的象征,故称之为“精忠柏”。据传,这株枯柏在太平天国军攻克杭城时毁于兵火,化而为石。 台前立清光绪元年(1875)所刻石碑。碑朝东向,无碑额,高126厘米,宽65厘米,上刻一棵挺拔苍老的枯柏。枯柏的右上方有吴廷康篆题的“精忠柏台图”五字。
亭内台基上置八段大小不一的树化石,木纹清晰,这即传说中的“精忠柏化石”。 相传,南宋大理寺监狱内有座风波亭,亭畔有古柏一株,岳飞在风波亭内受冤遇难后,这株古柏突然枯死,但坚如铁石,僵立不仆。人们认为这是岳飞“尽忠报国”精神和坚贞不屈民族气节的象征,故称之为“精忠柏”。据传,这株枯柏在太平天国军攻克杭城时毁于兵火,化而为石。 台前立清光绪元年(1875)所刻石碑。碑朝东向,无碑额,高126厘米,宽65厘米,上刻一棵挺拔苍老的枯柏。枯柏的右上方有吴廷康篆题的“精忠柏台图”五字。 俞樾(网络)精忠柏臺記 精忠柏在吾浙按察司公廨之右土地廟前,即宋時大理寺獄風波亭故址。岳忠武遇害之日,柏即枯死,乃自宋至今,枯而不僕仆,虛中實外,堅如金石,蓋忠義之氣,大之可以動天地泣鬼神,即其被於一物者,猶不可磨滅如是。噫!可敬也。咸豐庚申、辛酉間,杭城再陷,始毀於兵火,幸嘉慶間范君正庸、何君太青先後繪圖勒石,石雖泐而脫本猶存。余同年生士薌蒯公陳臬吾浙,屬吳君廷康依舊圖重刻之,即於故處壘土為臺,樹石其上,命曰精忠柏臺。余惟唐時御史府列植柏樹,稱柏臺,今直省按察使總司一省之紀綱,唐時所謂外臺也,故亦有外臺柏臺之稱。茲柏讬根適當其地,柏亡圖在,猶足以扶正氣而鎮神奸。公之補刻是石,意在斯乎!乃作贊曰:秦漢以降,有二古柏。孔明廟前,柏為最古。 其一維何,在浙圜土。有宋鄂王,實忠且武。浩然之氣,斯柏是讬。王死不朽,柏死不窳。森森臬臺,棱棱霜鍔。爰繪之圖,爰勒之石。脂韋挈楹,對之有愧。誰與作歌,世無杜甫。爰為之記,用曆凡百。賜進士出身、前翰林院編修、提督河南學政、德清俞樾謹撰並書。欽加五品銜、前權孝豐縣事升用知事、平湖縣丞、桐城吳廷康監刻。龍飛同治十三年歲在甲戌長至節,按察司司獄貴築李佩瓊立石,汪柳溪鐫字。 精忠柏台图(碑阴) 清代浙江按察使司监狱即南宋大理寺狱所在地。同治十三年(1874),司狱吴廷康在大理寺狱址附近土中挖掘到几段已毁的精忠柏。他于按察使司狱公廨之右土地庙前,相传为原风波亭精忠柏遗址处垒土为台,置精忠柏化石于其上,称“精忠柏台”。吴廷康另据嘉庆己卯(1819)范正庸所绘“精忠柏图”重新绘镌,立“精忠柏台图”碑以纪异。1922年,浙江交涉使王丰镐将这几段精忠柏化石和“精忠柏台图”碑移到岳王庙今址,并建精忠柏亭加以保护。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些“精忠柏”化石并非南宋的古柏所形成,而是一种属于松柏科植物的树化石,在古生物学上称为“硅化木”,论其历史,已有一亿两千万年以上。由于地壳运动,森林被泥沙碎石埋没,在地层的压力和地下热的影响下,树木发生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当含二氧化硅的水渗入树木时,与树木内的含碳物质产生置换作用,就形成了木纹清晰的树化石。这种树化石是整个地质史、生物发展史的重要见证。 八百多年来,广大人民崇敬岳飞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以此来歌颂岳飞,纪念岳飞。“精忠柏”的传说,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 作者简介:沈立新(1954.1~),男,浙江杭州人,杭州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湖印社社长。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