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特别关注
 
梅花竹里一舸归——廖可斌教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禹杭履迹
 
【余杭史海钩沉】津口船影(二)
来源:余杭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姚水林  日期:2024-05-08

20世纪70年代,云会和獐山人民公社行政中心都搬迁到了靠近獐山轮船码头的地方,前者从木克桥搬到了西南山,后者从洛阳桥搬到了獐山街,一个往北、一个往南,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通轮船的交通问题肯定是因素之一。就这一点来说,其实也是无可非议的,因为一个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对外交通便利是必须的。

仁和地界通轮船,特别是獐山成为杭班、塘班轮船的终点码头,除了獐山石矿的因素促成之外,也成就了獐山街市的兴起。獐山在清朝末年时还只是一个叫平桥的小自然村,当年在仁和地界能称作“街上”的,也就是东塘、永泰、上纤埠和栅庄桥,今天的獐山街能够后来居上,不仅成为仁和街道的所在地及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而且成为能与杭州城区无缝对接的新型街区,谁又能否认一个小小的“通轮船”,在獐山街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呢!

仁和街道的水路交通不仅仅是客运,还有货运和港口。

老底子的仁和街道,有东苕溪上游山里经奉口陡门下来的竹排、木排,这实际上是一种以货当船的货运,货就是船,船也是货,天目山区出产的木材毛竹都是以这种形式,进入京杭大运河水系,运往江浙沪平原水乡的。

在过去,仁和地界有小木船的人家很多,载物载人两便,实际上就是农家的生产、生活工具,不是用来专业搞货运和客运的。人民公社化以后,小木船作为大型农具归拢到了生产队,后来又成为集体资产。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用途需求、技术革新、经济条件等等的变化,生产队开始购置水泥船,吨位也大了,有1吨位、2吨位、3吨位,甚至是5吨位的,基本上都是塘栖造船厂的产品。

初期的水泥船还是用人力摇橹,船大加上平底,摇水泥船是非常累的活。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仁和街道当时的三个人民公社都有了自己的农机厂,这几家厂都生产了一种叫“挂桨”的机械,与农闲时搁置的手扶拖拉机上的柴油发动机配合,专用于水泥船作动力用。

都说“人生三大苦,摇船打铁磨豆腐”,在“挂桨机”诞生之前,摇船是仁和人的“苦搡务(农活)”,除非必须,一般是不动用船的。但是,有些“搡务”就非用船不可了,比如交公粮、卖余粮、买桑叶、卖茧子,还有去塘栖载点化肥,去苕溪对面山里买柴和毛竹木材,去杭州捻市河泥,去康桥电厂扒煤渣、捣烟囱灰,去苏州、无锡、南京、镇江卖荸荠慈姑,路远迢迢的,当然不可能肩挑背扛。但是,几十里甚至几百里水路摇船来回,那辛苦是可想而知的。

当时的仁和人为啥要做这种“苦搡务”,这里还要介绍一下背景,不然,现在的年轻人会不理解。一个是东塘、云会、獐山三个公社老底子没有粮站和茧站,所以交公粮、卖余粮、卖茧子要去塘栖。还有一个是买桑叶和化肥,前者是养蚕的桑叶有了较大的缺口,就必须去外地碰碰运气,后者是有时候公社供销社分配的份额提不了货,也就只能去塘栖直接装运了。现在的年轻人对去外地卖荸荠慈姑等自产自销的农产品这一点,应该是不用解释的,估计对捻市河泥、扒煤渣、捣烟囱灰这三件事情比较陌生。

先说捻市河泥这件事。捻泥是当年仁和地界的一种农活,就是用两根竹竿和网兜(或篾兜)做成剪刀形的工具,在船上把河里的淤泥捻上来,运(或舀或挑)到地上或者田里作肥料。这个活从头至尾,捻河泥是技术活,舀泥和挑泥是力气活,但却是增加土地肥力和清理河道的传统优良作业方式。至于捻市河泥,就是去城镇的河里捻泥,比如杭州、塘栖,因为那里河道里的淤泥有机质多,肥力足。

关于扒煤渣、捣烟囱灰,其实也是那时候生活艰难,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样样都缺,平原水乡的仁和人,尤其缺少做饭的柴火。稻草作为主要薪材,因为养猪羊多,都做了猪样的饲料。有句古话叫做“无米可以借,无柴没处借”,当时的农村人没有国家分配的煤球票,要做饭烧菜,只能另想办法。办法之一就是去杭州、塘栖的工厂扒煤渣,包括康桥发电厂的烟囱灰,弄回家之后掺入适量黏土做成煤饼,投贴在辅房泥墙上晒干待用。这种煤饼火力虽然不旺,残留的余能却也可以把饭菜、猪食煮熟。村子里家家户户泥墙上贴满煤饼,也算是当时仁和农村的一景。

有点扯远了,再转回来说说水上货运的事情。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仁和街道,挂桨船已经普及到了每一个生产队,三吨、五吨的水泥船居多,1983年实行农村承包责任制之后,作为大农具的各种船只,就以抓阄的办法,作价分给了“走运”的家庭。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仁和街道开始出现了专事货运的专业户。

仁和街道的运输专业户运输的货物,基本上是地产的石子石粉。开始是三五吨位的小船运往桐乡一带,散卖给建房户或者建筑工地,慢慢发展到十几吨、几十吨,甚至一二百吨位的“铁驳子”,动力从“挂桨”到“轮驾”,客户也扩展到了杭州、嘉兴,甚至是上海的建筑公司。石子石粉运输专业户赚到了钱,也影响到了周边乡镇,比如后来花2亿多人民币独资买下余杭大厦的崇贤人、奥坦斯布艺董事长陆文龙,当时也买过船,做过石子石粉的运输生意。

运输专业户除了搞中、远途运输的,还有一批买了20吨以下小吨位船的人,就做短驳生意。所谓短驳,就是仁和本地人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把紧俏的石子石粉从各个石矿买出来运出港口,然后到水面宽敞的地方,比如分庄(赃)漾,整船卖给等在那里的大船。短驳需要人工翻驳,这正好解决了当时因为土地承包到户产生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鼎盛时期,在獐山港活跃的本地大小船只至少有几百艘,从事石子石粉生意相关工作的就业人数达千人。而那些参与短驳的大船,一般是外地个体户,在建筑材料奇缺的20世纪80年代,他们等个十天半月,也不一定能装得到货,等待的时间成本太高,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多出点钱买“二手货”,多跑一趟赚钱多。何况,当时的獐山港常常堵航,他们的大船进出港口都有可能被堵在里面。

说起獐山港,还真是仁和街道人的骄傲。据《余杭交通志》(方志出版社2014年版)记载,獐山港是石料吞吐专业港,也是余杭境内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在杭州地区仅次于杭州港,2003年吞吐量达403万吨。

獐山港区南起獐山桥,北至獐湾石矿码头,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陆域7万平方米,水域9万平方米,岸线3.71千米,堆场27处(1995年),允泊船舶70艘,皮带输送机18套(2005年),最高通航水位4.25米,最低通航水位2.40米,泊位33个,最大泊靠能力300吨。

因獐山港紧邻东苕溪,洪汛期间最高水位曾达5.25米,枯水季节最低水位只有1.98米。獐山港有武獐线(又名东塘港)、王獐线、良獐线。为确保石料运输通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1986年,武獐线进行过7次航道拓宽、改造、疏浚和桥梁改建,其中有标志性意义的是武獐线猛将桥、观音桥,王獐线葛仙桥由石板桥改建为铁桥。这三座铁桥是专为航道架设的,具体建造时间约在1960年代初,桥堍有十几级台阶,因此也只是人行桥。

1995年以后,武獐线、王獐线、良獐线的拓宽、改造、疏浚和桥梁改建,还有航道护岸砌石等工程更是频繁展开,比如獐山港区入口处的直角改弧工程,猛将桥、观音桥、葛仙桥铁桥拆除及公路桥重建工程,武獐线、王獐线六级航道改五级航道工程,东塘大环桥和五福桥(均为石拱桥)拆除工程,仁和大桥和上纤埠大会桥新建和改建工程等等,虽然如今因獐山石料资源的枯竭和獐山港口的不复存在,又因为陆路交通的日益发达便利,这些工程的水运功能已大不如以前了,但是,它们无不都在仁和街道水路航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时光总是抛下一些无法割舍的往事兀自远行,那些似水流年的日子和旧事,都会在某一个时间的节点上或某个特定场景里,浮现在仁和人的眼前,比如在獐山轮船码头原址,仁和人会想起,这里曾经是仁和人去往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起点,从这里出发,你可以坐轮船去塘栖、杭州、上海......

本文刊发于《余杭史志》2023年第4期

作者 姚水林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南宋高宗亲笔御书 著名画家李公麟绘制——《南宋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赞石碑》 2024-12-26
湘湖望族|护湖功臣何氏家族 2024-12-24
《走近西湖》论文集|司马一民:白居易夜宿孤山寺竹阁 2024-12-23
西湖之谜系列|济公活佛是僧还是神? 2024-12-20
西湖百亭|杨堤景行碑亭 2024-12-19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