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杭州宋史论坛2025年第三期…
书讯 |《杭州文史》第40辑
讲座预告丨胡可先:白居易的杭…
文史探秘·杭韵传承——杭州市…
 
特别关注
 
杨素修杭州城的经过
十年结缘《杭州文史》
杭州自来水厂创办前后
解放时期笕桥开往菜市桥的航船
禹杭履迹
 
【解读萧山】追寻历史:浙东运河
来源:萧山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4-06-17

浙东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的山阴故水道,最早被用于挡潮、排涝和农田灌溉,之后航运功能不断提升。至汉唐时期,随着鉴湖的兴建和西兴运河的凿通,浙东运河的水道不断延长,不仅与姚江、甬江、钱塘江等自然水道相连,还与京杭大运河衔接,成为一条横贯东西的航运通道。

微信图片_20240617094310.png

运河始凿场景图 

到了宋代,浙东运河自钱塘江经绍兴、宁波通海的完整水运体系彻底形成,航运地位更加突出,既是通济天下的关键枢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元明清时期,浙东运河的航运地位有所下降,但仍发挥着区域性的航运、水利作用,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240617094614.jpg

浙东运河萧山城区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多次大规模整修,浙东运河的河道条件和沿河设施有了很大提高,其沿岸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有力保护,并有机地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历经2500多年,浙东古运河航道尚存,曾经的“浪桨风帆,千艘万舻”,如今依然航船辐辏、工商并茂,发挥着重要的水利、航运、生态等作用,是我国至今仍在沿用和保存最好的运河之一。

2014年,浙东运河与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共同组成“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杨素修杭州城的经过 2025-07-30
《西湖游览志余》与杭州话 2025-07-17
被称早餐天堂!杭州人家门口的“小大理”,因为他,名字都自带“锦鲤”… 2025-07-14
从宋代的巨额财政说商税 2025-07-10
陈文龙的道 2025-07-1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