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越窑青釉瓷虎子,高18.4,口径6.9,底径12.1厘米,平唇,圆口,颈圆折,器身浑圆。颈部堆塑,嘴、眉、眼、耳、鼻、两肋阳线刻羽翼纹,整个颈部呈虎头状。浅灰色胎,施青绿色釉,釉质莹润透亮。 战国以后,越人流散,越国疆域退缩至钱塘江以东。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越君降秦,秦在越故地设会稽郡。萧山即在会稽郡内。西汉时,萧山始建县,称余暨县。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9年),改名永兴县。西晋永嘉之乱后,政权南移建康(今南京),中原世族亦纷纷南迁,史称“衣冠南渡”,从此江南地区成为中国又一经济与文化重心,青瓷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据《景德镇陶录》记载:“窑越州所烧,始于唐,即今浙江绍兴府,在隋唐曰越州。”作为一种地方特产,唐代通常以窑所在的州名来称呼瓷窑,越州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所辖的余姚、上虞境内,所以统称为“越窑”。春秋战国时生活在此地的越人创烧了原始瓷,开启了越地千年的制瓷传承。东汉时,青瓷的制造工艺臻于成熟。两晋南朝时期,越窑工匠不仅锤炼了烧造技术,亦不断创新瓷器造型与装饰艺术,留下了丰富的出土与传世精品,对唐五代青瓷走向鼎盛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青瓷烧制技术一脉相承,所以将汉至唐以前此地生产的青瓷统称为“越窑”。萧山是越国故地,延续了先秦越人的制瓷传统,吸收了汉晋新的文化元素,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瓷业中心之一。 虎子是越窑青瓷的一种代表器物,整体呈卧虎形,虎身蹲伏,虎头上仰,口鼻张开,面有斑纹,背部有圆条形提梁,腹部两侧刻画飞翼。虎子的烧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原始瓷,造型简单,未成虎形;东汉时起开始大量烧造,形神兼备,生动写实。虎子在六朝时常见于随葬,其用途有两说,或为便溺之器,抑或是盥洗用具。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