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学术纵横
 
南宋医药文化
来源: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5-01-16

南宋局囿于长江、淮河以南地域,即今自北而南、自东而西的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和特区;南宋时迁于1127年至1279年,跨越153年。随着当今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人青睐并风靡海内外之际,我们遍阅正史,旁采小说和简牍盈积,回眸南宋医药发展的历程,挖掘南宋医药的原创精神,勾勒南宋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境遇,很有必要。

一、政府管理

南宋对医药事业的关注空前绝后,中前期的高宗、孝宗、光宗和宁宗四位皇帝颁发了系列诏令,使建炎、绍兴、隆兴、乾道、淳熙、绍熙和嘉定年间的医药机构设置及管理水平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高峰。

这一高峰不仅表现在朝廷决策人士对医药活动的倡行和参与,还呈现在中央官制改革中增添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和管理系统,制订一系列的医事制度、选拨医官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医药法律,使太平惠民局、惠民和剂局、施药局等在体恤民众、诊治疾病、规范行规、炮炙药物、施舍军民诸方面建树非凡。南宋在医疗卫生机构、医学教育、医药理论、临证各科乃至本草、局方等方面贡献卓著。医学传承有序、从业人员地位提高、社会各界对医学认知度明显增强。尤其是医学知识的广泛传播,通过医籍的编撰、刊刻、流通和阅读渗透到社会各界,悬壶施诊、救死扶伤、丸散膏丹、丹浆栓片的美谈萦绕于耳。

微信图片_20250116155832.jpg

 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上仓桥附近的嵇接骨桥

朱德明供图

南宋医政管理机构主推翰林医官(院)。它主掌全国医药政令的颁布、负责医疗卫生工作,主以供奉皇帝、后宫、宗室医疗用药,辅以承诏为大臣、诸军及百姓诊治,是南宋中央医药管理机构。

南宋官办医疗卫生机构分为病院系统、治疗系统、药局系统和医疗救济系统四个部分。病院系统有固定场所收治病人的机构,由中央法令规定设立的各种病院和地方官员自行设立的病院两部分组成。治疗系统专门负责问诊病人,由翰林医官院和太医局两部分组成。药局系统加工药材和提供药品,也有医生坐堂。医疗救济系统由救治疫疠和日常医疗救济两部分组成。

南宋制定医药法律较为规范。政府下达了众多条医学诏令,内容涉猎对不同阶层疫病的救治、医学文献的编纂、医学诏令的运作、医学教育的革新、不同层次医药人才的选拔和惩治巫术等。从南宋皇帝的诏令、大臣建言来看,南宋中前期的建炎、绍兴、隆兴、乾道、淳熙、绍熙和嘉定年间的朝廷倾注于医药卫生工作的力度更大,出台的方针政策更为详尽。而中后期的理宗、度宗、恭帝、端宗和帝昺五位皇帝在医疗卫生工作上的建树少见史册。

二、医家学派及医学教育

南宋十分重视医学教育,设太医局从事相关教育工作,实行严格的考试与奖惩制度。1156年,具有医学教育机构性质的太医局就设在临安通江桥北,从事医学教育,为朝廷培养太医。南宋十分重视网罗医药人才,考核标准很高,通过试补、荫补和荐补3种方式入仕。通过中央和地方医官的严格甄筛,使具有真才实学的民间医务工作者脱颖而出。

南宋“世医”派系通过世传、讲经、办学、投师、访友、自学等多种形式,并加上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素体禀赋等多因素作用而成,大多始于隋唐,亘延清末,遍及内、外、妇、儿、骨伤等专科。著名的有昆山郑氏女科、绍兴钱氏女科、萧山竹林寺妇科、陈本扇女科、海宁郭氏妇科、绍兴“三六九”伤科等。

微信图片_20250116155837.jpg

南宋杂剧《眼药酸》宣传海报,眼科郎中推销眼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三、医药学家及著作

南宋医药学家大体可分为官医与民间医者,官医分为中央与地方的医者,民间医者包括药肆医者(坐堂行医)。药肆既诊疗又卖药,药肆坐堂医生是医疗队伍的重要部分。南宋临床辨证施治的方法日趋进步,方剂药物的运用有了新拓展,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针灸、耳鼻喉科、食疗科、法医等均有进步。

南宋医药学领域可谓人才济济,有史可考者上海2名、江苏41名、江西58名、福建31名、安徽28名、广东4名、广西1名、四川16名、湖南9名、湖北6名、浙江113名,共达309名,其中浙江 36.57%。

堪称大国医者有江苏的许叔微,江西的陈自明、王克明,福建的宋慈、杨士瀛,安徽的陈文中、张杲,四川的唐慎微、史崧,浙江的陈言、施发、王执中、嵇清、王介、周守忠、罗知悌等。这些医药学家不仅享誉南宋医药界,而且余音波及当今医药领域。

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日本元禄六年(1693)越后屋活兵卫刻本

朱德明供图

南宋时期出版的医籍处井喷状态,在153年中约达161部医药著作面世并留及当今,几乎每年一部。有众多医家由于各种缘由,撰成的手稿无法付梓,流失严重,两方相加,数量颇为可观。南宋区域刊刻量最多的前三甲省市为临安、四川和福建。印制的医籍主要涉猎本草、伤寒、金匮、诊法、脉诀、外科、外科方、女科、产科、儿科、针灸、灸法、歌括、医经、饮馔、方书、口齿、养生、炼丹、医话医论、医史汇传、医史史料、中医丛书等诸类。

这一时期日本人士浸淫中医药学、将其原汁原味携回东瀛、最终酿造成与中医药学相媲美的“汉方医学”。此时,除东北亚日本和高丽刊刻中医药古籍外,别无他国付梓中医药古籍。这些中医药古籍在日本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需求量大,最受日本医药界青睐,在中外科技交流史上留下美好的一页。

南宋医家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认识更为深刻,临床辨证施治的方法日趋进步,方剂药物的运用有了新拓展,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骨伤科、针灸、耳鼻喉科、牙科、食疗科、法医等均有进步,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发展迅猛。

四、药学

南宋药政管理机构有尚药局、御药院、编估局、太平惠民局、惠民和剂局及施药局。这些机构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南宋各府州县道地药材丰富,很多药材成为每年的贡品。药材批发市场较多,著名的有临安的炭桥、成都的玉局观药材交易市场,生意红火。药店林立,尤以临安御街云集了各类药店、销售种类繁多的药品著称于世。制药作坊较多,生产规范,药物炮炙技术精湛,药品销售广告形式多样,药商远涉海内外,是中国古代药学发展的转折时期。

南宋药材市场,主要有官方药局、民间药铺和药市及海外药材输入。外来药材主要通过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朝贡”、海外诸国来宋携带的贡品和一些重要港口的市舶司海外贸易。一些地方还出现大型的药材集散地——“药市”。

南宋药店林立,药铺医治与售药不分开,分工细致,已出现专科一类药品的店铺,粗分有骨科药铺、妇产药铺、口齿咽喉药铺、童药铺和综合性药铺等,医药广告十分普遍。南宋制药场操作规范,中药炮制发展较快,朝廷颁发的《局方》中,明确提出对药物要“依法炮制”“修制合度”。

微信图片_20250116155845.jpg

     杭州出土 宋代尚药局药罐  

朱德明供图

五、公共卫生

古代长江、淮河流域的公共卫生治理以南宋为界:之前,这一领域的工作步中原发达城市的后尘;之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呈现出数十年的康盛局面。尤其是南宋时期,改变了南蛮落后地区的乡风习俗,成为当时文化的“正朔”所在、公共卫生综合治理的先进地区,临安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有年代可考的南宋疫疠共流行了65次,平均每2.3年发生一次疫病,其中30次疫病流传在浙江。面对疫疠肆虐,政府、军队、医药学家追古发今、各显神通、为民排难解忧,取得了一定的预防治疫效果。

六、对外医药交流

南宋通过临安、明州(今浙江宁波)、温州、泉州、广州等港口与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南洋乃至非洲东北部进行医药交流,药材进出口生意红火、品种繁多、数量庞大,为南宋及周边各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宋与国外使节往来较多,亚洲、西欧、北非等地都有使节来临安等地访问交流。邻国的学问僧、医药学家来南宋学习中医药学,然后携宝回国推广的大有人在,日本尤为彰显。

从南宋与国外的医药学交流传出和传入两方面来看,传出远远超过传入的规模。邻国的官医、学问僧、医药学家来南宋研习中医药学后携宝回国的大有人在,南宋医药学家漂洋过海传经送宝者亦有。不过,这一时期,南宋与国外的医药学交流主要麇集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很少涉猎非洲、美洲和大洋洲。但此时的海内外医药学交流形式多样,药材进出口生意红火、品种繁多、数量庞大,对促进长江、淮河以南地区与海外物质文化交流和海外各国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116155850.jpg

韩国新安沉船打捞出土 12~13世纪浙江龙泉窑青瓷研钵

朱德明供图

七、南宋医药地位显著

昔日研究宋朝科技史、尤其是医药发展史的专家们往往将重点扣在北宋、或厚北宋而薄南宋,其实南宋医药惠及后世者比比皆是:其一,南宋中前期的高宗、孝宗、光宗和宁宗四位皇帝重视医疗卫生工作,高宗开了个好头,继任者孝宗建树最为突出。南宋设有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和管理体系,制订了一系列医药制度,成为当时中国医政机构建置最为稠密之地。其二,儒生精医成为风尚,医学队伍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是中国医药史上承前启后、开辟新径的重要时期。其三,医药界学术争鸣,不同的临床学术观点充实了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了一些中医流派,推动了医学理论、临证经验的发展。其四,印刷术的发明和政府对医药事业的重视,使医药著作大量付梓,方书盛行,成药出售。其五,临床医学分科更趋缜密,各科全面发展,其中针灸、妇科、儿科、骨伤科、法医学成就最为显著。其六,各府州县道地药材丰富,药材批发市场较多,制药作坊生产规范,药物炮炙技术精湛,药店林立,药商远涉海内外。其七,整治马路、清除道路垃圾、建立公共厕所、实行火葬、掘井饮水、新设澡堂、传统节日中开展医药活动,使南宋出现了良畴美拓的自然景观和民物阜藩的乡镇都市,成为国内外人们向往的文明之地和公共卫生综合治理的先进地区。其八,南宋政府在疾疫发生时采取各种医疗救助措施,其治疫专家与医籍之丰名列全国前茅,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其九,与中医文献、药材外传的同时,也舶来了海外的药材和医疗经验,丰富了中医药学,中外医药交流十分频繁。

微信图片_20250116155855.jpg

桐乡出土  南宋铜捣药罐

朱德明供图

因此,南宋是中国医药史上承前启后、开辟新径的重要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完备的中医药嬗递时期,其医药学成就是宋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深远,余音波及当今。随着中医药越来越受世人青睐并风靡海内外之际,回眸南宋医药,勾勒南宋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境遇,让浙江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现宋韵多姿多彩,意义非凡!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郑嘉励:时代的一块绸布——安吉五福楚墓与菱格鹿纹罗 2025-01-13
吕一民||新的转向:20世纪晚期法国史学变革 2025-01-13
南宋时期净慈寺与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 2025-01-08
启真书话 | 何以盛唐 2025-01-02
东方博物 | 施梦以、李威乐、张晓坤:杭州西湖区南宋张适夫妻合葬墓发掘简报 2024-12-2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