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杭城旧影
 
黄洽昌桂圆店—中山中路47号
来源:张学勤/王利民  作者:  日期:2016-11-14




 



 

黄洽昌桂圆店

                     ——中山中路47号


    中山中路47号(老门牌49号、51号),是一座双开间二层小洋楼,占地面积为0.3亩,建筑面积为437.23平方米。此楼的建造年代约在1926年,出资建楼者是一个叫来季庚的萧山长河人。1936年,一位叫黄文瑞的福建人出资买下此楼,不久,这座小洋楼前就挂出了“黄洽昌桂圆店”的招牌。后来,杭州成立了桂圆业同业公会,由于该店的老板黄文瑞是最后一届桂圆业同业公会的理事长,所以,这个桂圆业同业公会的会址最后也设立在这座小洋楼内。


南宋时桂圆已经来杭州


    桂圆又称“益智”、“龙眼”,主要产地在福建省。桂圆原本是新鲜水果,极易霉腐,不易储存,在没有现代冷冻技术和现代交通设施的年代,新鲜桂圆是无法长途贩运的。


    明代福建籍方志学家何乔远所著《闽书》说:“园有荔枝、龙眼之利,焙而干之行天下。”总结了福建人通过焙干法(用微火烘干的方法),使桂圆、荔枝走出了福建,走向了全国各地。


    桂圆在杭州中山中路上亮相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南宋,但是,那时的杭州人,既不称它为“桂圆”、“龙眼”,也不称它为“益智”,而是给它取了一个新名称——圆眼。据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当时御街旁的著名酒楼——五间楼(大约位于今中山中路太平坊一带),就有“荔枝、圆眼汤”供应①。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记录了赵构皇帝造访清河郡王张俊府时,张俊招待皇帝的干果是“荔枝、圆眼、香莲、榧子、榛子、松子……”②。由于多数福建人一直将新鲜桂圆称之为“龙眼”,将焙干后的龙眼称之为“桂圆”,而长期以来,福建人销往各地的都是经过焙干的桂圆,所以,“桂圆”的名称后来也就在各地叫响,成为一种通名。今天的杭州也不再有“圆眼”的名称,取而代之的也是“桂圆”的称呼。


黄洽昌桂圆店旧址


桂圆店老板全是福建人

  

    早期桂圆在商界的名望还不及荔枝,但是随着相关中医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桂圆是温补的食品,冬天食用桂圆,有利于身体健康。大约在明朝末年,桂圆开始成为福建最热销的商品之一。当时的交通主要靠水路,福建商人主要是通过海运,将桂圆、荔枝运送到江浙一带沿海城市。


    江浙一带专门经营桂圆的商店大约问世于清末民初。那时,杭州、南京、上海等沿海城市陆续出现了专营桂圆的商店。这些商店都有一个鲜明的特色——老板一律都来自福建。笔者从1947年的相关商业资料中发现,当时杭城已经开有桂圆专营店15家,都是福建人开的,请看:



黄洽昌桂圆专营店纸质记载

  

    不仅老板是福建人,15家桂圆店内的伙计也几乎都是福建人,而且大多还是老板的亲戚。这种凭借本地知名特产——桂圆、荔枝的优势,以家族迁移的方式拓展新的市场,是福建“兴化商帮”的重要特征。


创建新的商业同业公会

  

    福建的莆田、仙游古属兴化府,所以,后人常常将莆田、仙游的商人称之为“兴化商帮”。莆田、仙游地区由于地少人多,耕地不足,所以,从明末清初开始,就有许多人谋求向外发展:有的到省外从事经商活动,有的甚至移民到“南洋”谋生。所以,“兴化商帮”往往具有极强的向外延伸力。


    在向外延伸发展中,“兴化商帮”具有两大非常鲜明的特色:一是凭借家乡的特产开拓市场,如桂圆、荔枝等特产的货源均由本地人掌握,别的商帮不能插手;二是非常注重老乡之间的团结协作,所以,在外地打拼的兴化商人都建有自己的组织。


    按理桂圆、荔枝属于南货,杭州、上海等沿海城市早就有南北货行业同业公会,但是,在杭州、上海专营桂圆店的福建兴化人却都不参加南北货行业同业公会,而是专门成立了一个桂圆业同业公会。解放前夕,上海桂圆业同业公会有会员50多家,杭州桂圆业同业公会会员为15家(1950年9月19日登记时又增加到17家)。福建的“兴化商帮”就是通过组建自己的组织(同业公会),加强老乡之间的团结协作,如逢年过节桂圆业同业公会就会按照家乡的习俗举行各种团拜、祭祀等活动,增强商帮内部的凝聚力。


  整修一新的黄洽昌桂圆店旧址和宏裕布庄旧址


    虽然杭州15家桂圆店的老板当年在填写的商业资料时,大多将自己的籍贯只是简单地写下了“福建”两字,然而,他们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他们应该都来自福建的莆田或仙游,属于闽商中最强的“兴化商帮”。笔者在解放前杭州商会的相关资料上发现,杭州桂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黄洽昌桂圆店的老板黄文瑞,就是“福建莆田人”。


    中山中路上的黄洽昌桂圆店旧址,为我们了解和研究福建“兴化商帮”在杭州的历史脚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关内容
档案中的老字号记忆——方回春堂 2024-12-23
云端档案丨大诸桥 2024-12-18
西湖别墅系列|恒庐 2024-12-04
云端档案丨张同泰药店 2024-12-02
梵天寺经幢 2024-11-2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