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禹杭履迹
 
年味好浓!杭州最有烟火味的弄堂,这几天车水马龙!它还是个历史满满的地方…
来源:杭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5-01-20

"

上回说到周必大因一场大火丢了官,又靠着一身才华重新入仕,最终成为一代名相。在周必大“退休”后,临安城发生了一场大火,一度烧到了太庙(点击这里查看)。

南宋太庙就在现在“网红打卡地”大马弄南边。如今,冬天一到,那一带就成了酱货的海洋,堪称一片“酱红”。

微信图片_20250120171226.jpg

大马弄 摄影:九月和桃子、晚风吻尽荷花叶

而当年南宋临安城的太庙面对的,可是个历史满满的地方,见证着岁月更迭往复……

"

一点烛光半城火

太庙危矣城楼急

夜已过了二更时分,右丞相府吏刘庆家依然烛光闪耀,刘的女儿烧香念经拜佛到了困倦欲睡时,恍惚之中,她忘了将烛火熄灭,倒头睡下了。她万万没想到,一阵风来,窗前帷幔掀倒了烛台,烛火又引燃了帷幔,一场震惊京城的特大火灾由此降临了——史载:宁宗嘉泰四年(1204)三月四日夜,临安府大火。

微信图片_20250120171238.jpg

刘家在粮料院(此时的粮料院在寿域坊之北,今中山南路太庙以南白马庙巷一带)后面的八条巷内,其住房的“星星之火”很快失控,向外蔓延,自太庙南墙外大路一直延烧到粮料院。因是深更半夜,等到粮料院守夜人发现大火烧近时,熊熊烈焰早已势不可挡,而且兵分两路:一路向南“直取”右丞相府、尚书省、枢密院、制敕院、检正房、左右司谏院等官衙,所到之处,尽为白地;另一路向西南“猛攻”凤凰山地区,席卷清平山、万松岭、仁王寺、石佛庵、枢密院、亲兵营、修内司等地。

微信图片_20250120171240.jpg

凤山门(城门在民国后拆去)在鼓楼外,位于杭州之南。然南宋时称凤山门为北门。盖以南宋时皇宫在万松岭一带,以皇宫为中心,筑内城(即紫禁城),凤山门居其北,故为北门,当时称和宁门。(图源:杭州党史馆和方志馆)

更可怕的是,因为事发地相距大内太近,大火很快侵袭到和宁门(今万松岭路和凤凰山脚路的交叉口南侧),将门里门外的门廊屋殿等建筑付诸一炬,最后一举“攻入”和宁门内的学士院,将院内的一座酒库一把点着。

事情彻底闹大,真正闹得不可收拾了!大火照亮了临安城的半个夜空,滚滚浓烟中,人们眼看着和宁门一带已经“陷落”,眼看着整个皇城大势已去,在劫难逃。

驻守皇城内外的步军司各营官兵连夜赶来救扑,但根本无法“击退”凶猛的火势。紧急之中,一道御旨下达了:一是再调驻守城外的步军司诸军分批进城,火速增援,并力扑救;二是严令大内诸班直禁军,以及百司百官,坚守各自岗位,以不变应万变。

在如此危急的关头,这道御旨放眼大局,阵脚不乱,有脑子有水平,值得点赞!外调援兵,要求“分批”进城,避免了争抢关门可能带来的混乱,以及由此带来的欲速则不达。严令诸班直禁军和百司百官固守岗位,也即要求他们抱定人在阵地在,严防死守绝不后退。而更周密的是,扎紧阵脚可以防止有人混水摸鱼,趁火打劫。

微信图片_20250120171242.png

摄影:肖奕叁

趁火打劫的事,临安城是发生过的。

嘉泰二年(1202)二月三日夜晚,也是在宝莲山下的三省六部一带,御史台吏杨浩家失火,结果这场大火向北一路狂虐,烧掉了半个临安城,御史台、司农寺、将作监、军器监、进奏院、文思院、御辇院、太史局、军头司、皇城司等衙署或官库俱为灰烬,52429家居民房屋被焚毁,186831人被烧死,惨烈之极!当时不少朝廷官员家园全毁,无处藏身,纷纷逃上内河中的官船避难。结果就在当晚,太府寺丞黄何暂居的官船为逃避烈焰而停泊在余杭水门翔鸾寺前,一伙强盗明火执仗,跳上官船,将黄何所带的金帛掳掠一空,呼啸而去。

这么一看,嘉泰四年三月四日夜的这道紧急御旨显然吸取了惨痛的历史教训,处乱不惊,处置得当。

微信图片_20250120171246.jpg

清同治《重建水星阁记》,记载了杭城因为多火灾,而建水星阁以为厌胜之术,杭州孔庙藏

但是,此时的大火已经杀入宫门,怎么办?

这时,朝廷最顶层的官员执政宰臣和太师韩侂胄等人的注意力全在太庙一带,他们在太庙附近设立临时指挥所,下令步军司长官李郁务必竭力救扑,不得让火烧至太庙,并向参战诸军许下重赏。

但大火仍然肆虐不休。到三更以后,眼看太庙将要“沦陷”,韩侂胄急命官兵将太庙中的祖宗神主(牌位)、册宝法物等,全部撤下搬至寿慈宫(即高宗时的德寿宫)避火。火场附近的百官之家,也纷纷逃往都亭驿躲难。三省枢密院官员还有陈自强陈丞相,都是拖儿带口地挤进了都亭驿,六部官员及其家眷再也挤不进去了,只好跑到再远一程路的传法院去落脚了。

此时已是五日早晨,这场大火已尽情闹腾了半宿,火场附近一切可燃物都被烘烤得青烟四起。和宁门下已是废墟一片,平时排放两排红色杈子的城门也已烧毁,而城门之上的城楼鸱吻(古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饰物,象征辟火,又称“龙吻”),竟然被空气中乱舞的星星焰火突然引着,火光轰然冲起。

微信图片_20250120171248.jpg

南宋临安人家畔水而居,或在院中凿池构园,也是为防火烧连营。姜青青摄于浙江省博物馆“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

和宁门城楼是这里最高大宏伟的建筑,御街向南过朝天门,即可见到它高耸入云的雄姿。如此体量的门楼此时如果陷于烈火,势必掀起新的一轮火势,而且它一旦被烧垮塌陷,火焰飞扬,其附近建筑密度极高的大内群殿,势必被纷飞的火星接踵点燃,整个大内将成一片火海。现场压阵的所有官员见此情形,已经黔驴技穷。

紧急关头,英雄再现——

殿前司中军第二将搭材队白身効用(相当于“列兵”)张隆站出来了!只见他抄起一柄短斧往腰带上一别,抬起一架飞梯,靠上城墙噌噌噌爬上了城门上头。飞梯原是攻城器械,一般长十米左右,头上安装两个轮子,攻城时士兵可以借助这两个轮子,在城墙墙面上快速将梯子往上推进,所以叫作“飞梯”。底下众人一见张隆这势头,心想你这是干啥呢?大火都点着城楼顶上的鸱吻了,一把短斧顶个屁用?有人喊他赶快下来别冒险了。

面对这场几乎难以遏制的凶猛大火,小兵张隆何去何从,我们下回给您道来。

“大马弄”之名,袭自明清

隔壁,是南宋太庙所在

太庙之侧,又是一口民国时期补葺的紫阳井

……

南宋、元、明、清、民国

悠悠五代,都集中在这小小的区域内

如今,这一带充满着四方食事

和烟火人间的迷人气息

尝到的是酱鸭、酱肉、蛋饺、大肉粽

听到的是人们互相道别的“明日再会”

映照出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关于这一带的老街巷

你是否留下过足迹,欢迎评论区聊聊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杨时开筑湘湖,北宋水利工程的丰碑 2025-01-21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2025-01-20
西湖之谜系列|“三潭”如何印月? 2025-01-16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名门进士 科学巨擎 2025-01-14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青溪出“圣公” 起义毁“佛国” 2025-01-14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