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杭城旧影
 
文史动态
 
【惟学讲座】第四十二讲 彭国…
新书 | 《杭州,1938》…
包伟民教授四十年集大成之作《…
“三全本”上新|《梦粱录》:…
 
特别关注
 
良渚申遗的“五子登科”路
墨韵书香
包伟民教授四十年集大成之作《…
关于在杭州高级中学建立中国共…
杭城旧影
 
早期大运河影像(1859-1949)——战争、灾难与重生
来源:杭州档案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5-04-17

1868年,瑞士摄影师阿道夫·克莱尔来到杭州,彼时的杭州刚刚历经四年战乱,很多城墙、建筑损毁于战火。他从南宋皇城根底下拾级而上,登上吴山,拍摄了一张杭州城的全景照片。

微信图片_20250417145530.png

杭州城吴山脚下

1868年,阿道夫·克莱尔摄,蛋白照片。

无独有偶,1885年,英国传教士格罗夫斯沿浙东运河乘船从宁波来到杭州。他在当时大运河最南端与钱塘江交汇处,拍摄了一张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焚毁的六和塔照片。

微信图片_20250417145532.png

太平天国运动中被焚烧后的杭州六和塔

1885年,W.L.格罗夫斯摄,火棉胶照片。

随后,格罗夫斯又慕名去了千年古刹灵隐寺,但灵隐寺大雄宝殿也被烧毁,只剩下一个香炉孤零零地矗立着。

微信图片_20250417145535.png

灵隐寺香炉

1868年,阿道夫·克莱尔摄。

这些影像记录的不仅是杭州的创伤,更是整个中华大地苦难时代的缩影。那时的中华大地内忧外患、战火纷飞,大运河作为当时重要的交通线路和漕运重地,自然成为了战略要地和兵家必争之所。运河沿线城市也因此遭受了重创,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微信图片_20250417145539.png

英法联军在北运河上铺设浮桥

1900年,普雷森特摄。

除了战争因素外,各种天灾人祸也不断光顾。河流决堤事件时有发生,旱灾蝗灾不断出现,侵扰着运河沿线人民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50417145541.png

外廊修复后的六和塔

1920年代,二我轩照相馆摄。

但从历史影像中,我们看到了杭州六和塔、灵隐寺的重建,见证了钱塘江大桥的重新屹立,更感受到了人们在战火和灾难后的坚韧重生。

微信图片_20250417145543.png

灵隐寺大雄宝殿原址

1909年前后。

微信图片_20250417145546.png

建设中的钱塘江大桥

1934年前后,佚名摄,银盐照片。

古老的大运河,曾是战争和灾害的见证者,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悲欢离合,也默默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这个地方,藏着杭州与世界对话的勇气 2025-07-02
西湖“十听” 2025-06-24
百年前的杭州运河掠影 2025-06-20
钱塘江大桥 ——烽火岁月中的“桥坚强” 2025-06-20
杭州记忆:跨越百年的湖山交响与城市史诗 2025-06-13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