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结营回顾 | “文史探秘·杭…
深切悼念周保尔特约研究员
杭州宋史论坛2025年第三期…
书讯 |《杭州文史》第40辑
 
特别关注
 
一代师表经亨颐
孤山终古属林家
《汉书·地理志》“武林水”试…
民国时期杭州佛教的慈善教育研…
禹杭履迹
 
罗明坚留诗杭州
来源:龚缨晏  作者:  日期:2017-02-13

1578年3月,有三艘商船徐徐离开葡萄牙的里斯本港,船上除了满载着各种货物外,还搭乘着十多名天主教传教士。其中有两位传教士后来成了中国天主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一个人名叫罗明坚(Michel Ruggieri,1543—1607),另一个名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他们于7月绕过非洲好望角,9月到达印度的果阿。

 

罗明坚所写的两首游杭州诗

 

1579年7月,已经36岁的罗明坚从印度来到中国澳门学习中文。1582年8月,利玛窦也从印度来到了澳门。1583年10月,罗明坚和利玛窦经过种种努力,终于得以进入中国内地,获准在广东省的肇庆居住下来。肇庆城内的主要官员名叫王泮,是浙江绍兴人。王泮对罗明坚、利玛窦这两位传教士颇为好感,并且建立了的很深的友谊。在王泮的安排下,1585年初冬,罗明坚从广东来到绍兴,受到了王泮父亲王钰的热情招待。接着,罗明坚又来到了杭州,并且留下了三首关于杭州的中文诗:



游杭州府

不惮驱驰万里程,云游浙省到杭城。

携经万卷因何事?只为传扬天主名。



寓杭州天竺诗答诸公二首

其一

僧从西竺来天竺,不惮驱驶三载劳。

时把圣贤书读罢,又将圣教度凡曹。

其二

一叶扁舟泛海崖,三年水路到中华。

心如秋水常涵月,身若菩提那有花。

贵省肯容吾着步,贫僧至此便为家。

诸君若问西天事,非是如来佛释迦。


罗明坚的这三首诗,是欧洲人关于杭州最早的中文诗作。即使是在近现代,能够用中国古体诗来描述杭州的西方人,也是凤毛麟角。更加令人敬佩的是,罗明坚原先对汉语是一无所知的,他仅仅学了几年的中文,这些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是多么刻苦地学习中国语文。罗明坚已经意识到他所要传播的天主教与佛教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诗中写道“诸君若问西天事,非是如来佛释迦”。但另一方面,他不仅无法说清这两种宗教之间的巨大区别,而且还大量地借用佛教词汇,例如把自己称为“僧”,把自己来到杭州说成是“云游”,用佛教的“度”字来表达基督教灵魂救赎的观念,等等。因此,这些诗也反映了中西方文明最初相遇时期在语言交流上的困境。

 

罗明坚《中国地图集》上的杭州与西湖

 

罗明坚在绍兴、杭州逗留了不到半年,就返回了广东。1588年底,罗明坚离开了澳门,1589年9月回到欧洲,并于1606年着手编绘《中国地图集》。不幸的是,这部地图集还没有彻底完成,他就于1607年在意大利去世了。罗明坚的《中国地图集》是欧洲人编绘的第一部中国地图集,但一直不为人知,直到1987年才被发现。在《中国地图集》的浙江省地图上,不仅画出了杭州及其周围密集的城镇,而且还画出了西湖。显然,美丽的西湖,给罗明坚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

相关内容
孤山终古属林家 2025-09-09
临安城的太学生 2025-09-02
天仙庙与《天仙配》 2025-09-02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西湖是善的福报 2025-08-25
南宋杭州昭庆寺的繁华景象 2025-08-2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