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故物沧桑
 
秦桧碑记之谜与历史
来源:李卓颖、蔡涵墨  作者:  日期:2017-03-08

秦桧——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正所谓有黑也有白。关于他的评价历代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表里不一的他但是是宋高宗的替罪羊,又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大奸臣。


秦桧是宋朝人,世家江宁,字会之,大宋朝有名的三朝元老,历迁御史中丞、礼部尚书,官至宰辅。除却后世强加给他奸佞之臣的外号,忽略人物的风评,当时的他本就是个传奇般的存在。


 


2000年8月间,我随着哈佛大学设计学院(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来杭州考察一星期。行前,我们做了许多功课,了解杭州的人文环境与历史背景,到了以后,实地访问了很多的地方。我的指导教授包弼德(PeterK.Bol)先生领着我拜访了包伟民教授。几天下来,深刻明白:西湖的美丽,不是十景所能概括的;杭州的韵味,更深于皇城古都的名号。2012年11月梢,清华大学(台湾)的陈力俊校长率团访问浙江大学,我随团再次来到杭州,停留了三天,看见栉比鳞次的市景和规划有成的西湖,感触良多。尤其,此次前来,我和杭州的因缘,已经加深了好几层,因为2010年底我与蔡涵墨教授共同发表的文章解开了发生在杭州的一些谜,但又同时让我们进入了另外的一些谜之中。


杭州似乎永远有未完待解的谜,引人入胜,也让人低回不已。2012年承蒙陈志坚和尤淑君两位教授盛情款待而造访杭州孔庙时,在初冬细雨中,我如是想着。


杭州碑林


回想我和蔡教授共同追索与杭州相关的一连串历史之谜,起点得回到2007年。当时我在撰写博士论文的最后阶段,为了夯实史料的基础,我仍持续阅读着明代苏州文人的文集。非常偶然地,我在明初常熟人吴讷(1372—1457)的文集中,读到了秦桧(1091—1155)撰写的碑记。那是一篇很能引起人好奇和疑惑的文字,可惜我忙于毕业,一时无法定下心来思考,而找工作与搬家的忙乱,更让我费了好一些工夫才在数十个纸箱中再次寻得它。


2008年秋天,我在清华大学安顿下来,终于能将这原始材料寄给了我在纽约州立大学(University at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资深同事蔡教授——他曾有长文论述秦桧“奸臣”形象如何成形的历史过程。经过初步的研读,我们一致同意其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历史线索,值得分析讨论。


杭州碑林


首先,秦桧传世的著作非常稀少,但这通不见于他处的碑记却保留在一个明代文人的文集中,其中是不是有甚么曲折的故事?其次,秦桧是在他死前几个月写成这篇《宣圣七十二贤赞像记》的,为甚么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还要写如此意有所指又措辞强烈的文章?第三,他在其中用了“道统”一词,这个被后世视为大奸大恶的权臣,难道对道学有兴趣吗?我们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斟酌推敲,电邮往返高达两百余通。其间,为了检阅不同的版本,我专程前往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两次,并且也借着到哈佛大学开会的机会与蔡教授碰面讨论了一下午。


杭州碑林


我们解开的第一道谜,是这篇碑记究竟怎么进到吴讷的文集中的。这不算是个特别困难的挑战,因为吴讷本人的注记提供了相当清晰的说明。他在宣德年间担任浙江监察御史,其职责包括提督学校。宣德二年(1427)他来到西湖书院,着手清整断裂散乱且已有残缺的南宋圣贤图石碑与石经,并将它们安置在新建的仁和县学里。在此过程中,吴讷发现秦桧所作的碑记居然与七十二圣贤图及宋高宗所作的赞并列,感到非常厌恶,于是“命磨去其文,庶使邪诐之说,奸秽之名,不得厕于圣贤图像之后”,也就是说,在他的命令之下,这个已经存在了270多年的碑记被磨去而消失了踪迹。然后,他另行撰写了一篇《书先圣先贤图赞后》,并且将此跋文刻在石碑上。在跋文中,吴讷解释为什么在凿去秦桧碑记之后还要写这么一篇文字,其原因是“然念流传已久,谨用备识,俾后览者得有所考”,换言之,他很清楚秦桧的碑记早已随同圣贤图与高宗赞文流传于人间,人们也知道在原南宋太学的西湖书院里有这个碑记,他虽然无从尽去当时以拓本形式存在的秦桧碑记,但他可以将原件铲除,并在同一个石碑位置上叙明他的行动原由,同时谴责秦桧为“邪诐”、“奸秽”。以此,后世来西湖书院观看圣贤图之人,倘若先已看过拓本,不至于因为不见秦桧碑记而感到疑惑。那么,既然原来的石刻已经被吴讷下令去除了,它又怎么会留在吴讷的文集中呢?原来,吴讷是个对于文字数据有记载保存兴趣的士人,在他的文集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类似的例子。当他有机会为前代文献作题跋时,他往往抄录该文献的内容,留存为个人的备参档案。经由这个管道,有一些罕见的数据也被保存下来了。


当然,收存秦桧这样的人的作品是需要更好的理由的,因此他在自己的跋文之后以“附录秦记”为题抄录秦桧碑记时作了个注记:“恐读者不知邪诐之言,故附着。”意思是说,他可不是认为这文章有甚么值得表扬的地方,而是为了更证明秦桧是个可恶的人,所以才勉为其难地将它保留起来。


杭州碑林


幸好吴讷有保存文献资料的癖好,也幸好他想出了个正当的理由,才让秦桧的碑记有机会在将近600年之后面世,因为虽然高宗曾下令将圣贤图与其赞词拓印装册送至各级学校,证据也显示这些拓本曾确实送达地方,可是,就我们所知,现代已无任何残存本了。


尽管吴讷生前曾将这份文献抄录下来,但我和蔡教授在阅读藏于哈佛燕京图书馆的版本时却遭遇了几个文字上的困难,虽然依上下文意和古代汉语的惯用法可以推想正确的语词大概是甚么,在没有文本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敢遽以断定。因此,我有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两次查访之行,也因此解开了第二个谜:究竟秦桧碑记的正确原文是甚么?


杭州碑林


原先我用的是哈佛燕京图书馆的版本,题名为《思庵先生文粹》,是周耕云乾隆四年(1739)的手抄本。其型态是微卷,底本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而原本则藏于台湾的“国家图书馆”。就网络上的图书目录看起来,这个版本与藏于北京的国家图书馆的几个版本似乎有同者,但异者也很明显。所以,在获得了“国家科学委员会”以及清华大学(台湾)的补助下,我前往北京查对。原来,吴讷的著作有两个主要的编纂与流传系谱:吴讷的曾孙吴堂(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的《吴文恪公大全集》大概成书于正德十年(1515),前有三篇序文,分别为吴讷著作的“前集”、“后集”、“续集”所写,三篇序文都是刻印的型态,但内文是手抄本;范来贤的《思庵先生文粹》则是在嘉靖二十七年(1548)付梓的。从《吴文恪公大全集》三篇序文的作者所署官衔看来,① 宣德(1426—1435)中期,当吴讷在南京达到其经历的高峰时,可能曾有编纂其全集的打算。后来,也许事成,也许事未成,但吴讷于正统(1436—1449)中告老返乡之后,他和孙子吴淳(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一同努力,希望从原有的“全集”中检择出一些著作编为“文粹”。可惜吴淳早死,留下年迈的吴讷独自进行这个工作。叶盛(1420—1474)曾无限感慨地说,年老的吴讷眼力大坏,以致当时可能已大体就绪的文粹初编存有极多的错谬,甚至还有不少地方无法理解。也许基于尊重前贤、续完其业的想法,弘治五年(1492)到十二年(1499)担任常熟知县的杨子器(1458—1513)以这份初编为底本,做了些勘误校正,并为之作序再交刊印。可惜,无论是吴讷的初编文粹或是杨子器的校正本文粹都没有任何传世本。但是,由于范来贤的外祖母是吴讷的曾孙女,他因此可能有机会取得了某个版本的“文粹”,并据以于嘉靖年间重新刊刻了它。范来贤的《思庵先生文粹》流传较广,包括台湾和美国的周耕云本和其他的几个版本都是以之为底本翻抄或重刻的。然而,也许杨子器在勘正文粹初编时没有看到吴讷的原稿,以致仍然不能免除些许错误,这些错误也就继续存留于依此而生产出来的后续版本中。所幸,吴堂的《吴文恪公大全集》似乎是以吴讷的家藏原稿为基础编成的,因此其中尽管仍有错谬之处,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可以对校的参照本,而且,经过我们的复核,发现《吴文恪公大全集》确实也更优于《思庵先生文粹》。参酌了几个版本之后,我们所得到的秦桧碑记原文如下:


臣闻:王者位天地之中,作人民之主,故《说文》谓王者通天地人,信乎其为说也。扬子曰:“通天地人曰儒。”又以知王者之道与儒同宗。出治者为纯王,赞治者为王佐,直上下之位异耳。自周东迁,王者之迹已熄。独孔圣以儒道设教洙泗之间,其高弟曰七十二子。虽入室升堂,所造有浅深,要皆未能全尽器而用之。共成一王之业,必无邪杂背违于儒道者也。主上躬天纵之圣,系炎正之统;推天地之大德,沃涂炭之余烬。而搢绅之习或未纯乎儒术,顾驰狙诈权谲之说,以侥幸于功利;曾不知文王之文,孔圣传之,所谓文在兹者,盖道统也。前未遭宋魋之难,讵肯易言之。今氛曀已廓。由于正路者,盍一隆所宗,上以佐祐纯文之收功,下以先后秉文之多士。国治身修,毫发无恨。方日斋心服形,鼓舞雷声,而模范奎画,其必有所得矣。绍兴二十有五年秋八月辛巳。太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监修国史,兼提举实录院,提举详定一司敕令,提举编修玉牒所,益国公臣秦桧谨记。


解开了秦桧的碑记怎么会进到一个明代士人文集之中以及这通碑记的原文是甚么的两个谜以后,接下来的谜是秦桧写这碑记是为了甚么呢?他用“道统”一词又是怎么回事呢?


杭州碑林


要揭开这两个谜,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一些曲折与尝试,我们发现宋高宗主导的两套大规模石碑计划是解谜的最佳入手点。这两个计划之一就是包含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绘像的《先圣先贤图赞》,原有15块石碑,现缺第10块,而第14块残缺半石。每块高约45.5厘米,宽125厘米,厚20厘米。第一块石碑有高宗为这一系列赞语所写的序、孔子坐像和颜回与闵子骞的立侍像。其他13块石碑各有五到六人的立像,最后一块石碑只有乐欬像。每幅绘像右侧都以高宗的书法著录该人的姓名、乡里籍贯、谥号以及高宗对其人的赞语。另一个计划则是被后世称为“南宋太学石经”的工程,据杜正贤推断共约有131块,现存85块。篆刻于石碑上的是高宗亲书的几部儒家经典。这两个计划从绍兴十二年(1142)宋金和谈之后立即展开。大部分的石经完成于次年到绍兴十六年(1146)之间;先圣先贤像的御制赞语始自绍兴十四年(1144),但直到秦桧死后的次年,也就是绍兴二十六年(1156)才完成。① 这两套石碑在历史的变迁中已有部分断裂缺损,甚至不存了,但是尚存者目前多保留于杭州碑林中,端详细看,很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这么大规模的石碑计划当然不会是随兴之作。简要地说,高宗推行的目的是希望借此建立南宋的“中兴”地位以及宣扬其政权的特性。当他斥黜杀戮几位将领而掌握了军事的统御权之后,便着力宣扬和平高于战争的好处,以及文治和文人胜于武功和武人所带来的利益。极具象征意义的是绍兴十三年(1143)高宗将已被抄没的岳飞宅邸拨作太学的基址。太学落成后,国子司业高闶邀请高宗临幸,并且,有如能洞悉高宗心愿似的,高闶引用了《尚书》来赞誉高宗“偃武修文”的功绩。次年,太学再次成为高宗的展演场所,他率领高级官员来到太学。祭祀孔子之后,一行人进入敦化堂,由秦桧养子礼部侍郎秦熺、国子司业高闶筵讲《易经·泰卦》。接着,高宗与诸生啜茶,并造访两个学斋。随后,高宗检阅了唐玄宗以及宋太祖、真宗、徽宗为孔子撰写的赞语,并要求臣下进呈昔人为孔子及其弟子、从祀孔庙者撰写的赞词。六天之后,仿佛要彰显其奖掖文教的心志不下于过往的明君,高宗颁布了自己为孔子撰写的赞文,下令刻于石碑,昭示学官。接下来的几个月,他似乎要张扬他崇文之心高迈于往古,于是陆续完成了七十二子的赞文,另增作一篇序文,并将装订成册的序与赞文典藏于孔庙。绍兴十五年,高宗再御笔亲撰这些赞文与序文。次年十二月,许多官员请求将御笔亲书的先圣及七十二子赞文刻于国子监石碑,并颁赐拓本给各地州学。


与太学落成同一年发生的是比 《 先 圣 先 贤 图 赞 》 更 庞 大 的 石 经计划。北宋时期曾有类似的工程,历经20年,于仁宗朝的康定二年(1041)和嘉祐六年(1061)之间制作完成。然而,随着北宋的灭亡,这些石经也就沦落在开封了,那么,高宗在宋金议和之后优先建造新的石经,其目的就在展现其政府是中兴之所系。尤有进者,和过去石碑不同,高宗决定用他自己的书法作为新刻石经的字体。这个决定结合了古代国家主持石经的传统,以及始自北宋太宗赐与新科进士御笔儒经篇章的习俗。高宗处心积虑的作为,不仅显示了他亟欲宣说偃武修文的正确性,也凸显了他宣称以此原则而展开的南宋新局乃北宋文治命脉之延续的企图。


杭州碑林


如果我们更仔细地阅读高宗为《先圣先贤图赞》所作的序以及他为孔子所作的赞语,则我们可以看到高宗如何主张他个人足以承担此一重任。他的序文以巧妙的修辞方式,将他与太学生的关系比拟为孔子与其七十二弟子的关系,又强调了他对儒家经典的真切掌握,以及他有辨识、拔擢忠良之士的能力与权力。换言之,他是一位在文化传承上和孔子并驾齐驱的“师”,又是一位在政治上可以有实际仁政作为的“君”(隐约地说,他比素王的孔子更胜一筹),结合了这两重身份的高宗,也就在文化上和政治上同时取得了继往开来的位置。他为孔子写的赞语则不仅重申了相同的意旨,还以文武二元对立的概念,将孔子界定为弭武兴文的提倡者与实践者,以这样的理路,自然传达出高宗的论述讯息:他没收岳飞宅邸而移作太学、他与金议和以去武从文,都是在文化理念上和在政治作为上体现了孔子之道,他因此有能力既为士人

相关内容
西湖摩崖百品之最:大唐杭州刺史卢元辅诗刻 2020-12-18
杭州古地图的变迁史 2020-11-0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诂经精舍 2020-10-20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紫阳书院 2020-10-1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崇文书院 2020-10-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