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将丝线缕织成带子,称为花绦,但它只是一种装饰用的附属品。而西方却较早就把花边作为独立的工艺品种,其中意大利花边在文艺复兴年代可谓独领风骚。清末,西方传教士将威尼斯花边技术传入我国沿海。1919年,沪商徐方卿带领4名女基督教徒来到萧山坎山镇,招收了首批24名女工学习挑花技术,并开设了第一家花边厂。慢慢这一技艺流传到萧山其他地方。鼎盛时期萧山一地有三十万上下的花边从业人员,产品主要外销。
西方花边生产刚传入中国时,它的经营方式、生产规模与生产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小农式个体的自我消费型生产是不同的,促进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转型。另一方面,这种来自西方的技艺也逐步加入了中国元素,并脱离母体进行自我滋养与繁殖,发展成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比如针法由最初传入时的2种增加到70多种,并加入了中国刺绣、编结的技法;图案上出现了中国特有的传统吉祥纹样如牡丹、唐草等;品种由原来的寥寥数样发展到30多种,花样和规格已达1000余种。在杭州机场中有一幅勾绘西湖美丽风光的花边窗帘,宽18米,长6米,用线12万支,3000多万针,由1000余女工集体制成,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之为“世界花边之冠”。
近代的杭州抱着开放的心态,引进了国外的设备、技术和经营理念,建立了近代化工业企业,改善了市政设施,使生产方式和城市面貌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在引进时加入了中国元素。萧山花边虽小,却在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