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文史动态
 
书讯 | 《戴望舒年谱》出版
讲座预告丨冯培红:从中亚康国…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
 
特别关注
 
从《四景山水图》中看南宋园林
白沙桥建设纪事
詹氏家藏墨宝传承背后的故事
“文韵缥缃——委员走进文史馆…
学术纵横
 
钱塘真合是吾乡
来源:陈江明  作者:  日期:2017-07-11

陈寅恪先生在中国历史、佛学、文学以及东方古语言研究等领域的成就与影响,在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的地位与名声,如高山一样耸立在那里,用不着我赘言一字。但我以为“国学大师”这个称号,在对他众多的誉称中,是最贴切最言简意赅的一个。本文单说这位国学大师与杭州的因缘。何谓因缘?佛书说:“前缘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陈寅恪与杭州的因缘,既有前缘,亦具现相。


 

 

卅载别离犹了了

 

陈寅恪先生与杭州有着多重因缘。杭州是他曾任湖南巡抚的祖父陈宝箴的为官之所及其父亲陈三立晚年徜徉流连之地。光绪八年(1882)秋,陈宝箴在河北道(治所在河南武陟县)任上擢浙江按察使,次年(光绪九年,1883)春,携子三立抵杭州就职,但到任仅数月即因前在河南省任上刑狱事被诬劾免职,拂袖归还长沙。是为陈寅恪先人与杭州的初次结缘,7年后(光绪十六年,1890)陈寅恪出生于湖南长沙。

 

陈宝箴(1831-1900)

 

光绪十五年(1889)三月,在陈宝箴被免浙江按察使6年之后,湖南巡抚、杭州仁和人王文韶上疏力荐起复陈宝箴:

 

陈寅恪(1890-1969)

 

……降调前浙江按察使陈宝箴,该员由举人以知府分发湖南,其时臣正在巡抚任内,见其学问优长、识量超卓,深器重之……厥后外省督抚采访贤能、登诸荐牍者,不止一次……该员才大而性刚,往往爱惜羽毛,有不轻寄人篱下之概,所如稍不合,辄置荣辱于度外,而其秉性忠直,感恩图报之心,固未尝一日忘也。今疆臣之留意人才者,每屈指数之,而臣知之尤稔。倘蒙圣恩量予录用,俾回翔两司之间,以备封疆之选,当不至随俗浮沈,碌碌无所表见也。


朝廷因此召陈宝箴入都,次年(光绪十六年,1890)起复为湖北按察使,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从直隶布政使任上擢湖南巡抚。陈宝箴就任湘抚后,戮力革新,是执行光绪皇帝变法维新政策的极少数地方大员之一。戊戌政变后,陈宝箴以“滥保匪人”之罪与子三立同被革职,“永不叙用”,而这个处分也是其京中奥援王文韶等大臣磕头恳请的结果。杭州人王文韶识陈氏之才、爱陈氏之才、惜陈氏之才,可以说,陈宝箴一生事业的成就,王文韶是最主要的助推者。故陈氏及其后人感念王文韶,同时也对杭州多了一份好感。

 

庐山植物园陈寅恪墓

 

戊戌之后,陈三立凭栏观风云,做起了“神州袖手人”,于江宁(南京)置宅,往来南昌、上海间,并未履迹杭州。直至民国二年(1913年)六月十八日,因黄兴、李烈钧等兴兵讨袁,上海战事骤起,陈三立与亲友避居杭州西湖,宿刘庄,至八月初方返沪上。是为陈三立于光绪九年(1883)随父抵任杭州不久拂袖离杭之后的首次莅杭。到达杭州当晚,陈三立即与内兄等移棹三潭观荷,赋五言古体诗云:


卅载别西湖,合眼犹了了。厌乱复逃暑,胜地益萦抱。挟月穿海角,飞车逐奔鸟。向晡落闲墅,还我旧蓬岛。罄觞待月烂,一棹万峰绕。……


自光绪九年(1883)至民国二年(1913)恰好30年,其间国家风云变幻,改朝换代,而陈三立作为前朝遗老,身世浮沉,阅尽沧桑,虽因避乱来到杭州西湖,其实是一种“归来”。自兹之后,杭州成为其晚年常游常驻之地,每一次莅临,皆作兼旬经月之逗留。如民国五年(1916)九月二十四日,自沪至杭访客,十月初返沪;民国六年(1917)下旬,抵杭寓内兄俞明震宅,至十月初返沪,其间遍游西湖胜迹,并探富春山水之胜;民国七年(1918)十一月,偕夫人赴杭州吊内兄俞明震之丧,三年后(1921)八月再至杭州,会葬内兄于西湖吉庆山;民国十二年(1923)九月,因夫人俞明诗与长子衡恪相继病逝,子方恪等挟父移居杭州西湖养疴,租住南屏山下太子湾畔顾氏旧庄,冬间迁居城内白傅路,至民国二十三年(1924)七月因江浙战事起,方避居沪上;次年(1925)四月,自沪返杭,居净慈寺,直至民国二十五年(1926)十月末因避北伐战事移居沪上。此后陈三立居庐山松门别墅数载,再由陈寅恪接往北平,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忧愤以死,11年后(1948)夏,归葬杭州九溪牌坊山之原。

 

 

誓将同穴保湖山

 

 

陈三立对杭州西湖情有独钟,为之作了大量诗文,为湖山增色添光,同时在杭州选定自己身后的长眠之所,并最终归葬湖山。从此杭州成为陈家数代人心中之故园,也成了陈寅恪晚年醒时梦里念兹在兹之所在。


民国十二年(1923)六月二十九日,陈寅恪母亲俞明诗病殁于南京家中,仅一个多月后,其长兄陈衡恪(师曾)因伤继母之逝且操持丧事过劳遽逝,骤然间失妻丧子,儿女担心陈三立忧伤以死,故“挟居杭之明圣湖上”。陈三立《挽俞夫人联》曰“一生一死,天使残年枯涕泪;何聚何散,誓将同穴保湖山”,联中之湖山即是杭州西湖之湖山。是年十月,陈隆恪、方恪、安醴兄妹扶母亲俞夫人和长兄衡恪灵榇从长江、京杭大运河水路至杭州,暂厝于净慈寺,等待卜葬。民国十三年(1924)九月,陈三立四子方恪到杭州探视父亲并商量为母卜葬之事,次年(1925)夏专程赴天童山、法华山等处名刹为母卜兆域,最终择址九溪之南牌坊山黄泥岭,于当年十月十八日葬俞夫人与衡恪于此,并于俞夫人墓侧预留陈三立生圹。而陈三立最终来与妻儿长相厮守则在23年之后。


民国三十七年(1948)五月,陈三立灵柩在暂厝北平长椿寺11年后,由女新午及孙封雄扶送经天津,由海路至沪,再转杭州安葬于俞夫人之旁。25年前,陈三立于妻病逝之时,发出“誓将同穴保湖山”之誓,至此始偿遗愿。陈三立二子隆恪之女陈小从有文《双穴湖山愿无违》回忆说:

 

牌坊山黄泥岭今景

 

牌坊山,地处杭州六和塔与九溪之间,四周为当地茶农植茶山地,父、叔曾拟在祖墓周边植梅百株,与孤山林和靖梅景遥相辉映,以利墓园之长保永垂。惜因机缘未熟,以致此一宏愿始终无法落实。


后来发生的种种变故,又岂止“宏愿”无法落实一事?时势变幻,纵王谢后人,也不过如寻常百姓,与世浮沉。

 

 

岂意青山葬未安

 

 

杭州父兄之庐墓是陈寅恪心中的痛。母、兄过世及下葬九溪之时,陈寅恪正在德国研求绝学;1947年清明,陈寅恪夫妇偕长嫂至京郊长椿寺祭扫父亲遗柩;1948年五月陈三立灵柩南归杭州安葬,陈寅恪因清华教务未曾护送南下;当年12月15日,在炮火声中,陈寅恪携家人乘机至南京,再到上海乘轮,于1949年1月19日抵广州,从此再未北返,在岭南广州度过他人生最后的20年。


陈寅恪身在南国,心却始终系念杭州先人之庐墓。这在其诗作中多有表露。1949年4月诗云:


岭海移家春欲暮,清明上冢梦初回。


1951年夏作《送朱少滨教授卜居杭州》二首,其二为:


无改乡音望若仙,镜湖乞得比前贤。

他年上冢之江畔,更和新诗结后缘。


1951年9月听说杭州当局有迁墓之说,陈寅恪深为不安,抒之于诗:


葱翠川原四望宽,年年遥祭想荒寒。

空闻白墓浇常湿,岂意青山葬未安。

一代简编名字重,几番陵谷碣碑完。

赵佗犹自怀真定,惭痛孤儿泪不干。


1966年清明陈寅恪又赋诗一绝:


史书既欲尽烧灰,

何用今朝上冢哉。

南国高楼魂已断,

西陵东渡梦几回。

(钱塘江边古有西陵渡)


父母葬事,陈寅恪皆未亲历,是当为他一生中之一大憾事。晚年以“废残”之身栖身岭南,上冢之不可得,只能“梦回”“遥祭”,更是憾上加憾,不意听闻先人坟茔将不保,于是写下“岂意青山葬未安”“惭痛孤儿泪不干”之句,心中之沉痛可想而知。

 

相关内容
[美]常青 | 飞来峰石窟造像分期与时代风格 2024-05-16
沈松勤 | 舒亶及其词新论 2024-04-30
民国沪杭帮会关系初探——以张啸林、杜月笙为中心 2024-04-17
杨时的余杭、萧山讲学及其政治实践(下) 2024-04-10
杨时的余杭、萧山讲学及其政治实践(上) 2024-04-0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