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故物沧桑
 
日本僧人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中所见的长安闸坝
来源:《杭州文史》(第三辑)  作者:  日期:2018-05-18


在元末张士诚凿通杭州北新关至余杭塘栖的运河之前,自杭州艮山门流出的上塘河,经余杭临平,海宁许村、长安,至桐乡崇福一线的河道,是江南运河的主干道。其中,尤以海宁县长安镇最为“水陆要冲”,唐宋时期,长安镇一直是杭州城郊重要的交通枢纽。

长安镇水陆交通枢纽地位的形成,有具体地势、水文条件的原因。由于钱塘江的涨沙冲刷,海宁县靠近钱塘江一侧的地势增高,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以杭州西湖为水源的上塘河(上河)水位较高,而属于东苕溪流域的崇(福)长(安)港水位较低。上河与下河之间的水位,常年落差1.5米—2米。[1]

1.jpg

长安三闸、两澳及古河道复原图

 

长安镇恰好处于上、下河的交接区域,因其特殊重要的交通地位,唐贞观五年(631)设桑亭驿,后称义亭驿,《元丰九域志》至有“长安一镇”之谓[2]。镇上,设有闸坝,一方面用以关防上河的水源,一方面用以处理上、下悬河之间的通航问题。

一、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记载的长安闸坝

唐宋时期的江南运河的航运技术,诸如翻坝、过水闸等具体细节,传统史籍极少记载。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记其参访五台山时,从杭州出发沿江南运河北上,次年又自北方沿运河返回南方,先后两次取道长安,对长安闸、坝留有珍贵的实录。[3]

成寻(10111081),日本僧人,俗姓藤原氏,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渡洋过海,前往佛教圣地天台山、五台山巡礼。其入宋日记即《参天台五台山记》,自成寻从日本登上宋船之日起,止于次年在宁波与归国弟子辞别之日,历16个月,凡468篇日记,逐日记录他在中国旅行的见闻。《参天台五台山记》有很多他在大运河中过水门、越堰(坝)、过闸的描述,这些事物在宋人眼里也许司空见惯,通常不予记录,却详细记载于一位日本僧人的日记中,

成为今日认识唐宋大运河的第一手史料。

 

2.jpg

成寻肖像

 

成寻从杭州出发,乘舟北上。沿上塘河(上河),抵达长安,去往崇长港(下河)。他过长

安时的情形是这样的:

(熙宁五年八月)廿五日庚子,天晴。卯时,出船。午时,至盐官县长安堰。未时,知县来,于长安亭点茶。申时,开水门二处,出船。船出了,关木曳塞了。又开第三水门关木,出船。次河面本下五尺许,开门之后,上河落,水面平,即出船也。亥时,至县宿。七时行法了。

今日过六十里。[4]

3.jpg

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过长安闸的记载

 

从上河往下河的航行,成寻乘坐的船只采取“过闸”的形式。“申时,开水门二处,出船”,指开启两道水闸,即上闸与中闸;“又开第三水门关木,出船”,过中闸后,开启“第三水

门”即下闸;过下闸,即进入下河段,“亥时,至县宿”之“县宿”指秀州崇德县治,即今浙江桐乡市崇福镇。可见,当时的长安闸已是复闸,有上、中、下“三闸”,以三闸次第启闭,调节闸室内的水位,形成上下河之间的“平水”,实现通航。

 

4.jpg

民国时期江南运河上的翻坝情景

 

次年,成寻访五台山归来,自汴京返回杭州,乘舟沿崇长港(下河),过长安,去往上塘河(上河)。其过长安的情形如下:

(熙宁六年五月)十九日辛酉……今日未时,左右辘轳,牛合十四头,曳越长安堰了,盐官驿内也。[5]

与此前不同,成寻乘坐的船只,从下河驶往上河,则采取“翻坝”的形式。“左右辘轳,牛合十四头,曳越长安堰了”,即左右各七头牛,转动辘轳,牵引船只,翻越长安坝。自下往上的航程,“过闸”的方式较难实施,故而翻坝。

更重要的是,《参天台五台山记》证实长安三闸与长安坝,在北宋后期是同时并存的,分别用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不同的航程。

 

二、长安闸

宋代长安闸,是由上、中、下三道闸门组成的复闸系统。其历史沿革,《咸淳临安志》曰:

长安三闸。在(盐官)县西北二十五里,相传始于唐。绍圣间,鲍提刑累桫 之,

二,后 火。绍 年( 作者 按, 绍兴 年)

使请易以石埭。 年张 修。岁久,莫详诸使者名。凡自下闸九十余步至中闸,又八十余步至上闸,盖由杭而东水益走下,故置闸以限之。闸兵旧额百二十人。崇宁二年有旨,易闸旁民田以浚两澳,环以堤,上澳九十八亩,下澳百三十二亩,水多则蓄于两澳,旱则决以注闸。今闸之弊随治,而澳岸颓毁,居民日侵,兵额未复。嘉定初令潘景夔尝请开两澳之塞以济饥民,不果行。[6]

 

5.jpg

下闸遗址的北侧石闸槽

6.jpg

中闸遗址的西侧石闸

 

相传,长安闸建于唐代。从水利史的角度,唐代已有建造二级船闸,甚至多级船闸的先例[7]。但是,目前并无证据表明唐代长安闸已具“三闸”的规模。据《参天台五台山记》,至晚于北宋熙宁五年,长安三闸的复闸系统已能成熟运行,但当时的长安闸并无输水、蓄水的“两澳”系统,只依靠闸门启闭,调节不同闸室间的水位。

成寻的描述是准确的,据《咸淳临安志》,长安三闸设“两澳”,即“水多则蓄于两澳,旱则决以注闸”的上澳、下澳,始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距成寻之行晚了近30年。上澳,是位于上闸与中闸之间西侧的水柜;下澳是位于中闸与下闸之间西侧的水柜,其面积分别为“上澳九十八亩,下澳百三十二亩”。

南宋绍兴八年(1139)重修三闸,将原先的木质闸槽改为石闸槽[8]201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海宁市博物馆,对中闸、下闸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所见中闸、下闸遗址均为石闸槽,从下闸遗址地层内出土的遗物判断,其年代确为南宋时期,证明《咸淳临安志》记载属实。

根据考古发掘,又可知今日长安三闸遗址的位置及其所在河道,与两宋时期并无根本性的改变。

 

三、长安坝

宋代的长安坝,今日不存。千年以下,长安镇内的河道已有局部改变,宋长安坝的确切位置,难以确考。2012年考古发掘的长安老坝,实为元末新建的“新堰”,并非宋坝。

《咸淳临安志》所附“盐官县境图”,虽属示意性质,但图中详细标识上闸、中闸、下闸、上澳、下澳的相对位置,亦可谓相当“写实”。

 

7.jpg

《咸淳临安志》中的《盐官县境图》(南宋咸淳刻本)

 

细审此图,长安镇内的河道呈“中”字形,有三条南北向的河道自长安穿过,三条河道均连接上河与下河。但今日的长安镇,中间的河道(即“盐官县境图”所示长安三闸东侧的河道)已经消失,其河道故址,约当今长安镇的东后街。

清道光《浙西水利备考》所附“海宁州水道图”[9],亦清晰可见长安镇内的河道略呈“中”字形,三条河道同时连接上、下河。但中间的河道上并无堰坝,大概是宋坝至清代废弃已久。据乡老回忆,中河的位置即今东后街。1908年,沪杭铁路通车,中河填塞,形成东后街。

宋代长安坝的位置,固然难以确指,但其位于今长安镇的东后街上,则大概可以肯定。果如是,长安坝与长安三闸,分属两条不同的水道。

宋代长安坝,后世无闻。而今日遗迹犹存并一直沿用到上世纪70年代的长安老坝,实即《浙西水利备考》中图示的“老坝”。其历史沿革,据明嘉靖三十六年《海宁县志》:

长安堰,在县西北二十五里长安镇。长安新堰,在长安镇,乃南北要冲之地,旧有堰车上下船,官吏不便,而商民之舟多留滞者。元至正七年,松江上海民韩日升、李尅復捐己财买地置堰,而于旧堰之西为坝车船,州判官吕忽都塔儿董役有成,堰旁居民周姓者以附近田三亩拓之,由是堰益增广,至今两为民便。[10]

老坝,即元至正七年(1347)的“长安新堰”,因其位于东后街“故河道”的西南方向,故《县志》记为“于旧堰之西为坝”。而所谓的“旧堰”,当然指元代以前的堰坝,即宋长安坝。我们认为,这就是熙宁六年成寻以“左右辘轳,牛合十四头”翻越的长安堰。

无论如何,宋代长安三闸与长安坝,分属两条不同的河道。

 

8.jpg

清《浙西水利图考》中的《海宁州水道图》

 

四、结语

长安闸未设两澳以前,即北宋崇宁二年之前的江南运河上,从上河往下河的航运,采取闸门次第启闭的“过闸”形式;从下河往上河的航运,则以畜力牵引的“翻坝”形式。

过闸与翻坝,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航运技术模式。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分别在两条不同的并列水道上进行。古代运河通航的传统难题,关键在于上、下河之间的处理,而往返于杭州与嘉兴崇德县之间的船只,在长安镇内实行两种不同技术且以“分航道”的形式实现。此种匠心独运的创造,对认识北宋时期运河的航运技术,极具意义。

 

 

(作者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1]海宁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海宁市水利志》,1998 年,方志出版社。

[2]长安镇志编纂领导小组:《长安镇志》,1994 年,方志出版社。

[3]成寻:《新校参天台五台山记》,王丽萍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本文对成寻的介绍,参考了该书“前言”的意见。

[4]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三,第 202 页。

[5]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八,第 710 页。

[6]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九,“宋元方志丛刊”第四册,第 3715 页至 3716 页,中华书局,1989 年。

[7]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第四章第四节“运河工程与通航工程”,第 373 页“复闸”,科学出版社,2002 年。

[8]郑连第:《唐宋船闸初探》,《水利学报》1981 年第二期。唐代建闸多有牢固的砌石基础和木结构闸墩,北宋天圣四年建造的真州闸就是木闸墩,木闸的耐久性较差,后来有些闸逐渐改为石砌。从长安闸的情况看,改为石闸是南宋以后的事。

[9]   《浙西水利备考》“海宁州水道图说”廿三,(台湾)成文出版社。

[10]明•蔡完修、董榖纂:嘉靖三十六年《海宁县志》,“海宁珍稀史料文献丛书”,方志出版社,2011 年。


相关内容
西湖摩崖百品之最:大唐杭州刺史卢元辅诗刻 2020-12-18
杭州古地图的变迁史 2020-11-0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诂经精舍 2020-10-20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紫阳书院 2020-10-1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崇文书院 2020-10-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