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故物沧桑
 
杭州市区街巷地名变迁(四)
来源:360图书馆  作者:  日期:2018-07-13

杭州街巷地名丰富多彩。它的由来与杭州的地理环境、历史古迹、人物典故、风土人情,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等情况都有密切关系。对杭州现行地名进行渊源分析,从一个侧面可见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内涵。

  根据对杭州市区1667条现行街巷的渊源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20类:

  (一)山岭地名  西湖群山分别概称南山、西山、北山,而南山路、西山路、北山路因环湖傍山,故名。吴山路、凤凰山脚路、馒头山路、玉皇山路、孤山路,因路分别正对或靠近该山而得名。以岭名路的有万松岭路、葛岭路等。莫干山路和天目山路,莫干山和天目山虽不在杭州,但都是浙西名山,且两路方向均可直通该山,故用为杭州路名。杭州的山岭地名,尚有“名存实亡”的现象,如艮山上,旧以近艮山得名,艮山高不逾丈,早已夷为平地。又如铁冶路、扁担弄等也皆以铁冶岭、扁担岭得名,今岭也都已不存。黄姑山路,其山因建厂房也于八十年代铲平。这些山岭地名可为研究杭州历史地理提供线索。市区共有山岭地名50个。

  (二)水文地名 水文地名可分三类:一是江河地名。因路沿有关溪河,如西溪路、浣纱路、中河路。之江路,因路濒钱塘江下游(又名之江)。上塘路、小河直街等也都如此。二是湖荡地名。如三角荡、白荡海,皆因地处古湖荡。花塘弄、珠儿潭巷、华家池等等,也属此类。三是井泉地名。唐刺史李泌凿六井引西湖淡水以供民用。嗣后历代地方官也都重视凿井,于是水井遍布,出现了一些以井命名的街巷,如大井巷(其井为吴越时韶国师所开,泓深莹洁,大旱不涸,品其水为钱塘第一,巷以此名)、百井坊巷(据传祥符寺旧有吴越钱王所凿九十九眼井,习称钱王百井,巷名以此)。龙井路、虎跑路、玉泉路,也均以井泉得名。市区共有水文地名59个。

  (三)坝闸埠渡地名  杭州市内河道纵横,多坝、闸、埠、渡,在其附近就出现了一批以坝、闸、埠、渡命名的街巷。如新河坝巷,因古代原有新河坝,巷以坝名;德胜坝巷,巷处明洪武五年(1372)所建之德胜坝边而名。闸口,因地处五代龙山闸之口。民国时的圣塘路以圣塘闸得名;今称石函路,是以唐杭州刺史李泌所筑之石函闸命名。草坝巷、清河闸弄、永昌坝、新坝、会安坝、响水坝弄等等,都是以坝、闸命名。以埠、渡命名的有宿舟河下(其地处东河西岸,南宋时为官船廨所在,舟船舣聚),渔家台(巷在京杭运河东岸,旧为渔船停泊之地),司马渡巷(西濒中河,宋时有司马渡),茅家埠、赤山埠(宋时均为西湖沿岸之船埠)等。市区共有坝、闸、埠、渡地名23个。

  (四)桥梁地名  杭州自古多桥梁,桥梁地名众多,又成为杭州地名的重要特色之一。卖鱼桥、天水桥、龙翔桥、众安桥、井亭桥、菜市桥、宝善桥、拱宸桥、南星桥等,至今起着地段中心点的作用。以桥名路的有龙翔路、板桥路、狮虎桥路、定安路、长生路等。同时还产生了以桥为中心的系列街巷地名。如太平桥的四周有太平桥直街、太平桥横街、太平桥西河下、太平桥弄等。新桥四周也有新桥直街、新桥横街、新桥西河下、新桥河下、新桥弄等。市区共有桥梁地名177个。

  (五)景观地名  这类地名是指古代有此景点,后来景废沿用为当地的街巷名。如秋涛路,原为观潮胜地,清建有秋涛宫,民国筑路时,虽已无此景,仍名秋涛路。半道红,相传旧时夹道栽桃花,“半道春红”为湖墅八景之一,巷以此名。荷花池头,南宋时府治为净因寺故址,内有荷池,清初毁于火,后成为巷名。东园巷,原为宋城东御园,今以园名巷。绿杨新村,原为涌金门外临湖之地,杨柳广植,民国建村时,遂名。五柳巷、方谷园、桃园新村、翠苑新村等,也都是以古景观得名。市区共有景观地名33个。

  (六)楼亭堂阁地名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遍布楼、亭、堂、阁等古迹,成为杭州地名的又一重要来源。鼓楼、雄镇楼、镇东楼为杭州三大城楼,今三楼虽都夷毁,但地名尚存。紫薇坊、熙春弄、三元地,因明代布政司署内有紫薇楼,南宋南瓦子有熙春楼,中瓦子有三元楼,均以楼名巷。以亭得名的有四宜路、水亭址、万寿亭街、瑞石亭、三里亭街、花园亭路等。以堂命名的有仁德里、思敬里、耶稣堂弄、敬德里、五圣堂等。以阁得名的有水星阁、文星巷、大悲阁弄等。此外,瓦子巷、南瓦子巷,均为南宋瓦子所在得名;百岁坊巷、三元坊巷、皇亲巷,均以坊得名;梅花碑,是以碑得名。市区共有楼亭堂阁地名68个。

  (七)城垣地名  辛亥革命后杭州城垣先后拆除,但原十大城门,即武林门、艮山门、清波门、凤山门、清泰门、涌金门、望江门、庆春门、钱塘门、候潮门,至今仍是杭州城区的知名中心地区(区片名)。在街巷中,以城门命名的街巷也不少,如庆春路、艮山路、凤山路、候潮路、望江路以及太平门直街、小北门、东清巷、水门弄、水门南弄等。除城门地名外,杭州还有许多以城墙命名的街巷,如宋城路、城头巷、夹城巷等等。这些地名成为考证不同时期杭城墙走向的依据。市区共有城垣地名33个。

  (八)官署、军营地名  杭州为著名故都,又久为省、府、县三级官署所在地,官署、军营众多,许多街巷地名与此有关。如六部桥直街、六部桥弄和六部桥河下,皆以六部桥(南宋中央官署三省六部所在地)得名。三衙前,是南宋南、北、东三通判衙门故址。旧藩署是明、清藩司衙门(即布政使署)故地。旧仁和署是明、清仁和县署故址。什物库巷,是因宋时这里建有什物库而名。牛羊司巷,是因南宋有专供御用的牛羊司在此。红门局,是因明代曾于此建织造局,其门红色,故名。火药局弄,则以明设之火药局得名。银枪班巷,是宋禁军银枪班驻地。后营弄是宋后军步军驻地。大营盘为清军营盘所在等等。市区共有官署、军营地名46个。

  (九)寺观地名  杭州素称“东南佛国”,佛道诸教兴盛不绝,寺观祠庵遍布,给杭城地名以深刻的影响。以寺庙命名的如潮鸣寺巷、白马庙巷、金刚寺巷、梵天寺路、祖庙巷、菩提寺路、弥陀寺路、太庙巷、助圣庙巷等。以观命名的有佑圣观路、紫金观巷、观巷等。以祠命名的有祠堂巷、钱王祠路。以庵命名的如三味庵巷、纯阳庵巷、白云庵等。市区共有寺观地名94个。

  (十)机构单位地名  如机场路,因路通笕桥机场而得名。城站路、体育场路、青年路、邮电路,因路中有杭州火车站(习称城站)、省体育场、青年会、电信局等单位而名。省府路、人民路,是因路经省人民政府、省人民大会堂而得名。宗文弄、浙大路、杭大路、建工路,则因路内有宗文中学(今杭十中)、浙江大学、杭州大学、 建筑安装技工学校而得名。杭丝印巷、杭印路、重机路,则以路中的同名工厂而命名。市区共有机构、单位地名30个。

  (十一)人名地名  人名地名在杭州地名中为数不少,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在社会上或对杭州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名、号为路名:如中山路、白傅路、东坡路、岳王路、蕲王路等。此种地名中的一部分易受政治形势的影响而更名。二是用作地名的人名声并不很大,但他曾在此居住过。如南班巷,相传为南宋宗室子弟列南班者居此而名。张御史巷,是因明成化间右副都御史张本居此而得名。见仁里,是以民国时工务局长萧见仁寓此而得名。包龙桥巷,是因一位乐善好施的富户包龙桥居此而命名。还有谢麻子巷、冯山人巷等也是类似情况。三是姓氏地名。如陆家河头,因古代居此者以陆姓为多而名。沈家弄,有沈姓三户始居而命名。崔家巷,宋时因崔姓人居此得名。岳家湾,相传岳飞昭雪后他的子孙居此。金郎中巷,是因明清时有世代行医金姓居此。市区共有人名地名108个。

  (十二)政治地名  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有时也反映在地名上。如建国路、凯旋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命名。解放路为纪念杭州解放由中正街改名。光复路,原为小河,日军侵杭期间河道淤塞,1945年光复后填河筑路,遂以光复名路。复兴街,原来分段称呼,抗战胜利后,以复兴中华之义,统名复兴路。1927年北伐胜利,当局为宣扬三民主义,命名当时国民党浙江省党部附近的两条道路为民权路、民生路。国货路,清称施水坊巷,民国后称泗水路,二十年代末为抵制日货,建国货陈列馆,遂将馆前此路改称国货路。这类地名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政治色彩,大多为政府当局决定命名或更名。市区共有这类地名23个。

  (十三)行市地名  杭州自隋唐以来“商贾并”,工商业比较繁荣,许多地名往往带有经济色彩。如以手工作坊命名的有扇子巷、经折弄、打铜巷、打线弄、伞坛弄、锦绣弄、打铁弄等。市场地名较著者有布市巷、高银巷、米市巷、珠宝巷、马市街、卖鱼桥等。类似的还有竹竿巷、茶叶弄和以库栈命名的松木场、柴木巷、缸甏弄、盐卤缸巷、五丰场弄等。市区共有行市地名90个。

  (十四)方位地名  如以旧城墙为基础的市区主要街道环城路,因各段在杭城的 所处方位不同,分称为环城东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东健康路、西健康路,是因路沿省体育场的东、西两侧而名。中、东、西太平巷,东、西都司卫,沟狮滩南弄、北弄,莫邪塘东、南、西、北四村,南、北大树巷,元帅庙前、元帅庙后,府前街、馆驿后等等,也都如此。方位地名还根据东西为横、南北称直的习惯,冠以横、直的街巷名。如东西向的横长寿路、横广福路,因与南北方向的长寿路、广福路成T形相交而名。直、横坛仙巷,直、横饮马井巷,直、横紫城巷,直、横福缘巷,直、横骨牌弄也都类此。中山南路、中路、北路,建国南路、中路、北路,实为一路,只因这些路较长,为了便于定位,故分段称呼。此外又有上、下兴忠巷,上、下珠宝巷,上、下焦营巷,上、下灰团巷等情况也是如此。市区共有方位地名116个。

  (十五)地理位置地名  这是以街巷所处地理位置来命名的地名。如江城路,因街道所经在旧城基,又靠近城河,距钱塘江也不远,处江城之间;湖墅路,因处古湖墅地;湖滨路、江边路、河上、河塍路,都因位在西湖、钱塘江、京杭运河沿岸;断河头,因地处古茅山河断头处;直河头,因巷在贴沙河与新开河分流处,为贴沙河之头;营门口,因街正对清旗营南门——延龄门,为出入之口;南复路、玉古路,因分别地处南山公墓至复兴街、玉泉至古荡之间,以起迄地首字复合。处所地名还出现在靠近街路的大批新村上,如延安新村、环西新村、东园新村、湖州新村等等,都因紧靠延安路、环城西路、东园巷、湖州路。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展,许多乡村也纳入市区,有的拆迁建路,有的改建新村,但也往往以原乡村名为路名或新村名。如东新路,是以路处原东新乡地为名。庆丰新村,因地处古荡原庆丰村地。市区共有地理位置地名207个。

  (十 六)特征地名  某些街巷有地理上、建筑上、功能上的鲜明特征。如高地下,以其巷地势高于四周。升平弄,因其弄自南向北步步上升。九曲巷,因巷多曲折。湾儿头,因路呈弯形。水沟巷,原有沟水在巷中石板下流经,终日不断。环翠楼,因其地夹道植树,翠绿如林。白果树下、枯树湾,皆因巷内有巨大古木。石板巷、长板巷,都是因原巷(弄)内路面由石板铺成。挑水弄、水浜弄,均为当地居民去河浜挑水必经之路。劳工巷,以昔为人力车工人聚居处。如此等等,市区共有特征地名74个。

  (十七)吉祥地名  如吉祥巷,原名夹墙巷,后改称今名。裕兴街,两侧多小店,盼生意兴隆,故以裕兴名之。下兴隆巷,清时巷西为货运码头,为祈吉利,故名兴隆。广兴巷,地处众安桥闹市区,古代多富商巨贾聚居,希望广开财路生意兴隆,故称广兴。青云街,地近贡院,取“青云直上”之义。永和里,建于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祈求永久和平。永宁街、永兴里,民国初这一带毁于火,重建后希望永远安宁、兴盛,遂以名街、里。两宜里,民国初两人合资建房,取两相适宜之意。市区共有吉祥地名171个。

  (十八)谐音地名  在杭州的街巷地名中,由于方言语音相同或相近,出现同音不同义的谐音地名,久而久之,原生地名却被遗忘,次生的谐音地名却成为通用地名。其中同音传讹的如金鸡岭,原名京基岭;石贯子巷,原称十官宅;十五奎巷,明时称十武魁巷;提督弄,原名旗纛弄;楚妃巷,原称醋坊巷;江山弄,原名蒋纱弄;池塘巷,原称褚塘巷;牛舌头弄,原为油石头弄;哑巴弄,原为夏罢弄。也有地名原来不吉或不雅,有意同音雅化的。如广福路,为元代安置阵亡将士妻子的处所,称寡妇营,后以谐音广福代之。又如泗水弄,民国时名撒尿弄,后以谐音雅化。再如风沟弄,古时称枫沟弄,后者讹成疯狗弄,因不雅,改名风沟弄等。市区共有谐音地名85个。

  (十九)移用地名  也称借用地名。即移用外地县市名来命名。如延安路,原名延龄路,1966年改名。泰和村,原为浙江大学宿舍,抗战中浙大曾内迁江西泰和县,胜利后遂名泰和以纪念。借用省内县市名为街巷名则更多,大都集中在武林街道:如开化路、龙游路、安吉路、孝丰路、昌化路、建德路、临安路、遂安路等。借用地市级政区名的则多集中在拱宸桥街道:如宁波路、台州路、舟山路、丽水路、金华路、温州路、湖州路、嘉兴路等。此外东新街道还有绍兴路,涌金街道有温州新村。市区共有移用地名28个。

  (二十)数字地名  在规划区或自成体系的建筑群(如新村)中,往往按顺序以数字排列命名并列通道。如杭城西北隅文化区中的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及宝石山下的宝石一路、宝石二路。在里弄中各种数字地名出现更多,如湖滨街道的协兴里,有通道四,依次称协兴里二、三、四、五弄。又如涌金街道的洽丰里一、二、三弄,清波街道的桂林里一、二、三、四弄,拱宸桥街道的崇庆一、二、三弄,长庆街道西健康路东侧依次有西健康路一、二、三弄,南星街道江城路依次有江城路一、二、三、四巷等等。沿街路的数字地名中,还有以弄口的门牌号码为弄名的,如涌金街道的中山中路181弄、279弄,米市巷街道的长板巷70弄,拱宸桥街道的小河路59弄,半山镇半山路的143弄、161弄、162弄等等。市区共有数字地名152个。

 

QQ图片20180713120731.png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摩崖百品之最:大唐杭州刺史卢元辅诗刻 2020-12-18
杭州古地图的变迁史 2020-11-0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诂经精舍 2020-10-20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紫阳书院 2020-10-1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崇文书院 2020-10-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