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故物沧桑
 
大方井传教士墓地
来源:《天城遗珍——杭州对外文化交流史迹》  作者:龚缨晏  日期:2018-09-21


明末清初,杭州是欧洲传教士的重要活动中心。不远万里来到杭州的传教士,不仅在此传播福音、著书立说,有的还长眠于此。1622年,杨廷筠将位于杭州桃源岭下大方井的一块土地捐献出来作为传教士墓地,后其次子又将田房原契赠送给传教士,其长子再购得周邻的几亩土地作为守墓之用。1676 年,意大利传教士殷铎泽(ProsperIntorcetta)把墓地进一步扩大,并将分散在杭州各处的传教士遗骸迁葬于此。这样,在大方井就出现了一块天主教徒专用墓地。后因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在此迁葬时有遗体不坏的奇迹故事流传,杭州人通称此处墓地为“卫匡国墓”。

 

在大方井传教士墓地中,先后安放着 20 多位天主教徒的遗骸。其中有的是欧洲人,也有的是中国人。主要有:罗儒望(Jesn de Rocha),葡萄牙人,1591 年来华,曾为徐光启洗礼,1623 年在杭州去世,中文著作        大方井传教士墓碑有《天主圣像略说》等;金尼阁(Ncolas Trigault),法国人,1601年首次来华,1613 年返回欧洲,1618 年再次来华,1628 年在杭州去世,中文著作有《西儒耳目资》等,并将《利玛窦中国札记》进行整理,用拉丁文出版;郭居静(Lazare Cattaneo),意大利人,1593 年来华,曾是利玛窦的助手,上海、杭州的开教者,1640 年在杭州去世,中文著作有《灵性诣主》等;殷铎泽,意大利人,1659 年来到中国,1671年返回罗马,1674年再度来华,主要在杭州生活,装饰武林门内天主堂,扩建大方井墓地,1696 年去世;钟鸣仁,广东新会人,中国最早的两个耶稣会士之一,曾跟随利玛窦传教,是杭州开教者之一,1622 年在杭州去世;游文辉,澳门人,曾跟随利玛窦传教,利玛窦去世时陪伴在旁,并为利玛窦画像,1633年在杭州去世;卫匡国,意大利人,1643年来华,1661年在杭州去世,其间曾返回欧洲,是著名的汉学家,主要著作有《鞑靼战纪》《中国新地 图集》等。以上这些人, 都是中西文化交流史 上的重要人物。因此, 这块墓地也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杭州在中外 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大方井传教士墓地安 然无恙。雍正、乾隆禁教时期,这里逐渐荒废,甚至差点被出售。乾隆 元年(1736),有教徒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重修了墓地。18601864 年, 太平军占领杭州期间,大方井墓地受到破坏。太平军败退后,1874 年人们重新整修了墓地,并且建造了一座中国风格的石牌楼,外题“天主 圣教修士之墓”,内题“我信肉身之复活”。“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方井墓地再次遭到严重破坏,墓地的一部分并入相邻的一家啤酒厂,人们在墓地里面种植庄稼,墓窟中的传教士遗骸也被乱洒在地上。现在我 们所看到的墓地及墓窟,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修的,那些原先散 落的遗骸被重新装入大约十几个骨瓮中,由于这些遗骸已混在一起,无法分别,所以这些骨瓮上没有名字。 今天,这块历经岁月沧桑的教士墓地,以“卫匡国墓”的名义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从而成为杭州不断走向世界的特殊见证。

相关内容
西湖摩崖百品之最:大唐杭州刺史卢元辅诗刻 2020-12-18
杭州古地图的变迁史 2020-11-0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诂经精舍 2020-10-20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紫阳书院 2020-10-1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崇文书院 2020-10-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