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故物沧桑
 
唐栖巡检司探源
来源: 余杭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如兴  日期:2019-01-07

余杭历史上曾经有“巡检司”、“水利通判”之类担负绥卫地方治安职能的机构。据清光绪《唐栖志》记载,塘栖(原称唐栖)也曾设有“唐栖巡检司”等维护地方安定的机构,今天小编带大家看看这些历史。

巡检驻防机构

塘栖设立巡检驻防机构始自宋代。宋初收藩镇权,略存少数置为监镇,离县城稍远的则设巡检寨。其时,塘栖仅称下塘,通向会城杭州的漕河尚未开浚,南北往来皆取道临平。

伍林(今称武林)港至杭州北新桥数十里间,三里漾、十二里漾等处风波唐突,支流歧出,河道浅窄处几乎不通舟楫,水陆交阻,盗贼出没,商民畏恐。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3年),两浙安抚使奏请朝廷,在伍林港口创设下塘巡检寨,“设寨官,置卒六十人”,俗称下塘寨,或呼伍林寨。

元朝至正十九年(1359年),张士诚军船往来苏杭,因旧河窄狭,自伍林港开拓至北新桥,又至江涨桥,阔二十余丈,称为新开运河。

明朝洪武初(1368年为洪武元年),改巡检寨为巡检司。

明代下塘巡检司曾驻青坡村,即水北大善寺之西(德清县界),有巡检司公厅三间、廊房二间、厨房一间、监房两司门一间。明隆庆三年(1569年),因伍林港冲要盐盗出没,下塘巡检司改徙伍林港。

明朝正统七年(1442年),自北新桥迤北而东,经塘栖至崇德石门修筑大河塘岸,沿河陆路沟通。明弘治二年(1489年),塘栖建造广济长桥,南北两岸贯通。至此,“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塘栖当为水陆孔道,逐渐成为仁和名镇,驰驿者亦从此舍临平而由唐栖。“泉货凑集,水利歧分”的塘栖也就成了“盗贼渊薮,昏夜行劫”的多患之地。


水利通判厅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督抚都御史胡宗宪、巡按都御史周斯盛会请朝廷,于塘栖增设杭州府水利通判厅,设通判一员,“治水利,主捕盗”,“开署祈堂庵之东”。初始,通判驻会城杭郡,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夏四月,移水利通判守唐栖”。据《唐栖志·梵刹》记载,曾经设有钟楼、显赫于世的祈堂庵旧址在镇东三分桥附近,依志书附载的古图所示,疑即20世纪中叶时的黄麻仓库、骨粉厂一带,水利通判厅署就在该庵东侧。

隆庆三年(1569年),新任通判罗星因水利通判厅署在墟墓丛薄间,与民居悬隔,遂报请诸当道准许,于西半里许水北梅家兜左侧,按原规制重建通判厅署。其地广四十步,南北四倍其广。于隆庆三年八月十七日至次年二月十五日间施工,隆庆五年(1571年)冬告旦启用。

南京通政司右通政使、郡人周诗撰《添设水利通判厅记》,通判罗星撰《添设总捕水利厅题名记》,塘栖镇乡宦士绅等各界一百余人署名见证,两块碑记竖于署内。

水利通判厅模型

据《唐栖志》所载,明代历任驻塘栖的水利通判为:杨绣,云南晋宁县人,升四川达州知州;杨旦,直隶休宁县人;薛璠,直隶江宁县人;罗星,湖广黄冈县人,升云南阿米州知州;赖守忠,江西丰城县人;王良用,江西吉水县人,升广西上思州知州;张宏毅,广东东莞县人,戊辰进士,升福建建宁府同知;高自冶,山西太原右卫人,辛未进士。

至明朝末年,塘栖水利通判厅署丛草茂长,久已不为驻防行部,其官员例驻会城,到时至塘栖查点保甲。

旧通判厅址,曾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被德清县监生蔡某砍树运石,冒名侵占,经镇人迭控交涉始得复还。清乾隆辛未(1751年),故通判址建为昭恩碑亭(即今重建乾隆御碑处)。

乾隆御碑与水利通判厅遗址


清代初期,塘栖驻防厅久无廨宇,巡防则由水师拨兵舟次自杭州北关至塘栖,沿河巡哨,称为水兵队。清初由于“土氛未靖”,水兵不支弹压,经镇内士绅吁请,由水师调拨弁员兵丁,以千把总正副两员驻防塘栖,历十月更调。因例无衙署,驻防兵员借寓广济庵僧舍(庵址在长桥南堍)。

时久,庵宇颓圮,无款修葺,驻防人员则舟次往返杭城,来塘栖只能“一到而已”。

是时,连年荒歉,“宵小成群,白昼魍魉”。驻防姚焕章莅任,昼夜梭巡,窃盗远遁,镇人得以安宁。因驻防无室宇,久驻为难,镇民踊跃捐资,于广济院后修葺驻防厅署。日久,署屋颓废,驻防人员借寓仓桥大佛寺僧室。

清雍正初(1723年为雍正元年),水利通判奉裁,改设巡检司。乾隆初(1736年为乾隆元年),浙闽总督赫题设唐栖巡检司署,署址是仓桥已成废墟的明代社仓官地。于乾隆四年(1739年)五月始建,当年八月告竣。建有署大门三间,左为弓兵班房,右为书更房,中为门道;正堂三间,前为甬道;堂后穿堂一间,平房三间,内宅厨房一所。

咸丰庚申(1860年),太平天国军进塘栖时,署屋被毁。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一新。


驻防三贤

塘栖巡检驻防官兵恪尽职守,甚至献身殉职,备受镇人敬重。《唐栖志》将三名清代驻防列为寓贤人物,记述他们的功德。他们是:

倪驻防,名君聘,由行伍受千总。顺治初,塘栖镇南渠盗出没焚掠,民不安生。倪公受郡大夫倚重,奉命守塘栖,常直捣贼巢,屡为流矢所伤,奋力不避,数月间四次躬探贼巢。顺治辛卯(1651年)秋,追贼至管山之隈,援兵未至,被伏贼所害。栖人痛惜,为之停舂罢市。

梅驻防,名鸿宇,盛京(即沈阳)人。康熙间土贼窃发。有太湖贼将犯塘栖,梅公迎剿于德清平政桥,用奇兵诱贼艘淖中,溺毙甚众,余贼北窜,镇以安。康熙十五年(1676年)六月,镇南山贼猖獗,镇人患之。梅公率兵奋剿于村路丛杂,误陷禾田,被贼枪伤而殁。镇人敛骸立冢树殉节碑,春秋祭祀。乾隆丙子(1756年),里人捐资,于广济院后驻防署建墓,便于祭祀。

姚驻防,名焕章,字炳恒,云间籍,性豪侠,重名节。乾隆丙子(1756年)秋莅任塘栖驻防,时窃匪为害,无人过问,商民交困。姚驻防以查缉捕盗为己任,昼夜梭巡,鼠辈绝迹。士民感怀,因驻防无室宇,遂捐资修葺署室。姚驻防“瓜期将代”,阖镇士民赴上台乞留,因无例可援而止。



  • 由王同编著、成书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这部《唐栖志》,没有提及光绪初年的唐栖巡检司,故无法探知它的走向踪迹。光绪年代是个涌动变革的年代,巡检司必定在变革中代谢更新。查阅《余杭公安志》的有关记述,可以了解到就在那个年代,新的警察正开始登上维护社会治安的历史舞台——光绪十三年(1887年)七月,仁和、钱塘两县设立保甲局,主掌警政公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五月,始设浙江全省警察总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六月,仁、钱两县开办巡警,设塘栖、瓶窑、三墩三个镇埠巡警公所……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西湖摩崖百品之最:大唐杭州刺史卢元辅诗刻 2020-12-18
杭州古地图的变迁史 2020-11-0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诂经精舍 2020-10-20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紫阳书院 2020-10-1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崇文书院 2020-10-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