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学术纵横
 
六朝时期钱唐县县令初探(上)
来源: 方志杭州微信公众号  作者:林正秋  日期:2019-02-11

       六朝,今本《辞海·历史分册》解释说:“时代名。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都以建康(吴名建业,今江苏南京)为首都,历史上合称六朝,是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前后三百余年的历史时期的泛称。”


六朝时期,北方长期处于分裂割据混战局面,而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大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技术,与南方人民一起,促进了钱塘江下游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钱唐县治也由武林山麓逐渐沿着钱塘江岸,迁至下游江运便利的凤凰山麓柳浦一带。南朝梁太清三年(549),改钱唐县为临江郡。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建置钱唐郡,辖钱唐、富阳、於潜、新城四县。

总之,六朝时期钱唐县域的经济、文化发展,为隋唐时期杭州发展成为东南大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自然和六朝时期的多位钱唐县县令的努力密不可分。但由于史料记录奇缺,难以窥见全貌。本文千方百计地搜集史料,予以探索,大致按朝代先后,简介二十多位县令的生平、政迹。


一、三国吴县长阚泽


阚泽(?—243),字德润,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据《三国志》卷五三《阚泽传》载:“家世农夫,至泽(阚泽)好学,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追师论讲、究览群籍、兼通历数,由是显名。察孝廉。东汉建安十二年(207)除钱唐长,迁郴令。孙权称帝,以(阚)泽为尚书。嘉禾(232—237)中,为中书令,加侍中。赤乌五年(242),拜太子太傅,领中书如故。次年冬卒。”据明《万历钱塘县志·县令》载,最早记录三国时期的钱唐县地方官,称钱唐长。《康熙杭州府志》卷二一《守令》作吴王(孙)权时任钱唐县县令,山阴人。


由于阚泽博览群书、精通天下历数,“以儒学勤劳,封都乡侯”。孙权曾多次问政于他,如何办事最妥。他也经常犯颜直谏。第一次孙权问他:“书传篇?何者为美?”阚泽回答说:“欲以讽喻以明治乱,因对贾谊《过秦论》最善。”孙权取其书认真释读。第二次吕壹奸罪发闻,有司穷治,奏以大辟,或以为宜加焚裂,用彰元恶。孙权又问阚泽。他答曰:“盛明之世,不宜复有此刑。”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第三次是遇到“诸官司有所患疾,欲增重科防,以检御臣下”。阚泽对曰:“宜依礼、律,其和面而有正,皆此类也。”《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八·张严程阚薛传第八》载:“性谦恭笃慎,宫府小吏,呼召对问,皆为抗礼。人有非短,口未尝及,容貌似不足者,然所闻少穷。”三国时著名学者虞翻(164—233)高度赞扬阚泽:“阚生矫杰,盖蜀之扬雄”,“阚子儒术德行,亦今之(董)仲舒也”。时人孙登、朱育评价阚泽:“忠于为国,通达治体”,“渊懿纯德,学通行茂,作帝师儒”。

唐宋地方志中虽然罕见纪录阚泽为钱唐长时的政迹。但从他对吴主孙权问政所答内容推理,他钱唐县为政,肯定是一位有政迹的清官。



二、东晋县令三人

王允之

据《万历钱塘县志·纪官》载:会稽人,晋咸和年间(326—334)任。据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五七《秩官》载,晋代钱唐第一任县令是王允之。我查阅了《晋书》卷七六有他的传记。王允之,字深猷,东晋大臣王舒之子。王舒,官历会稽郡内史(相当于太守)、扬州刺史,以镇压苏峻叛军有功封王侯。王允之幼年时,受到王敦所爱。后随父亲,因平苏峻之乱,授建武将军、钱唐县县令,领司盐都尉。成帝咸康(335—342)中,为南中郎将、江州刺史。晋书评价他的官政说“莅政有威惠”,卒于官,谥号“忠”。年仅40余岁。苏峻之乱,约在咸和三年(328),不久被镇压。王允之是在平定苏峻之乱后,因功升为建武将军、钱唐县县令,因此,大致可确定,他任钱唐县县令的时间是咸和三年之后。


何承天

郯(今江苏郯城)人。(东)晋义熙间(405—418)任县令。《康熙杭州府志》卷二一《守令》作义熙十一年(415)任钱唐县县令。

郯(今江苏郯城)人。(东)晋义熙间(405—418)任县令。《康熙杭州府志》卷二一《守令》作义熙十一年(415)任钱唐县县令。


王奕

《咸淳临安志》卷五一《秩官》,仅列名字。《万历钱塘县志》连名字也未记载。

《咸淳临安志》卷五一《秩官》,仅列名字。《万历钱塘县志》连名字也未记载。

▲《康熙钱塘县志》卷九《官师》中关于六朝钱唐县县令的记载



三、南朝宋县令九人


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少好学,州举秀才,宋元嘉间(424—452)任钱唐县县令。历任嘉兴、钱唐、武康三县令,所至有政绩。元嘉十二年(435),受命使恤灾民,开仓济粮、快决疑狱,为时人所称。累迁至侍中、右卫将军。元嘉二十六年(449)卒,谥“贞侯”。《宋书》卷六三、《南史》卷三六都有沈演之传。《康熙杭州府志》卷二一《守令》作元嘉十三年(436)以后任。《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一六《名宦》载:“沈演之,字台真,武康人。元嘉初举秀才,令钱唐,有政绩。(元嘉)十二年,东诸郡大水,民人饥馑,钱塘升米三百文。演之以扬州治从事使兼散骑常侍巡行,受使赈恤,开仓廪以赈饥民,有生子者,口赐米一斗;刑狱有疑狱,悉判遣之,百生蒙利。”

刘道真(一作刘真道),南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南朝宋大臣刘怀肃的侄儿。据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五一《秩官》载,又作刘真道,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时钱唐县县令。因元嘉十二年(435),东南地区及钱唐县发生水灾,粮价涌涨,每升高达三百文,民不聊生。宋文帝派遣扬州治中从事(官名)沈演之等巡行东南地区,开展救灾措施。沈演之经过调查,深感灾情严重,与钱唐县县令刘道真、余杭县令刘道锡等商议开仓救济,受到百姓的好评。沈演之上奏朝廷称赞说:“钱唐县县令刘道真与余杭县刘道锡为二邦之首最,治民之良宰。”宋文帝下令赐谷千斛。据《南史·沈演之传》载,刘道真宰邑敷政,必以简惠成能;莅职阐治,务以利民劳绩,受县民的好评。因治钱唐有政绩,后官升梁州、南秦州刺史。但他晚年因贪财而犯罪。元嘉十九年(442),他与龙骧将军裴方明攻破仇池国后,与裴方明一起贪图财宝而获罪,下狱,死在狱中。详见《南史》卷一七、《宋书》卷四七本传。《康熙杭州府志》卷二一《守令》作元嘉十三(436)任钱唐县县令。

刘延孙,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嘉末年任钱唐县县令。《宋书》卷七十八《列传第三十八》载:“刘延孙,彭城吕人,雍州刺史道产子也。初为徐州主簿,举秀才,彭城王义康司徒行参军,尚书都官郎,为钱唐令,世祖抚军、广陵王诞北中郎中兵参军、南清河太守。世祖为徐州,补治中从事史。时索虏围县瓠,分军送所掠民口在汝阳,太祖诏世祖遣军袭之,议者举延孙为元帅,固辞无将用,举刘泰之自代。泰之既行,太祖大怒,免延孙官。为世祖镇军北中郎中兵参军,南中郎谘议参军,领录事。世祖伐逆,府缺上佐,转补长史、寻阳太守,行留府事。”

张祐,南朝宋时人,祖籍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据《宋书》卷九二载:官历临安(今浙江临安)、武康(今浙江德清县武康镇)、钱塘(今浙江杭州)三县令,并有能名。当时,他与傅僧祐、陈珉三县令,并称“宋世能干长吏”之首。据《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第190页载:傅僧祐,南朝宋时人。据《南史·傅琰传附僧祐传》载,他是傅琰的父亲,有吏才,为山阴(今浙江绍兴)令时以能干著称。陈珉,南朝宋时人,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为吴县(今江苏苏州)令时,因善于破案“境内称为神明”。关于张祐的生平《宋书》《南史》均未列传记录,只有《宋书·王歆之传》中提到张祐曾任三县令之事。推测张祐任钱唐县县令,约在宋文帝元嘉期间(424—453)。

沈文秀(426—486),字仲远,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初为郡主簿。大明年间(457—464)任钱唐县县令。景和元年(465),沈文秀出为青州刺史。泰始三年(467),北魏遣数万军围攻青州城,他坚守三年,至泰始五年(469)城破被俘。后病死于北魏怀州刺史任上。详见《宋书》卷八八、《南史》卷三七。《康熙杭州府志》卷二一《守令》作大明元年(457)任钱唐县县令。

萧赤斧(430—485),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据《南史》卷四一《萧赤斧传》载:宋孝武帝(454—464年在位)时,竟陵王谋反,萧赤斧随大臣沈庆之围城有功,封永安亭侯,迁钱唐县县令。他善于理政,任满为百姓所留。南朝齐时,升雍州刺史,在州不营私利,勤于奉公,封南封县伯。齐武帝(483—493在位)时,官至太子詹事(总管类官)、给事中。卒时“家无储积,无绢为衣,武帝闻之,愈加惋惜。谥‘懿伯’。”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五一《秩官·县令》“治为百姓所安,时议见许,吏民请留之。”《民国杭州府志》卷一一六《名宦》载“宋大明初(457)攻占有功,封永安侯,出为建威将军、钱塘令,治政为百姓所安,吏民请留之。”由上述可知,他任钱唐县县令时间,约为南朝宋大明年间(457—464)。

顾昱,太始初年(551),为南朝齐侯景之乱时任。而《康熙杭州府志》卷二一《守令》作太始二年(552)任钱唐县县令。

庾炳之(388—450),字仲父,颖川(今河南禹州)人。据《南史》卷三五《庾炳之传》载,初为秘书、太子舍人、钱唐县县令,治民有绩。累迁南泰山太守。宋文帝(424—453在位)时,彭城王刘义康(409—451)领军将军。时刘湛与文帝不和,发生叛乱。庾炳之向宋文帝通风报信而受宠有加,官至吏部尚书。但他后来,因贪赃受贿选举不实而被免官。详见《宋书》卷五三《庾炳之传》。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五一《秩官·县令》载:庾炳之“有治民之绩”。明《万历杭州府志》卷六四《名宦》载:“庾炳之,字仲文,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以尚书度支郎出补钱塘令,治民有绩。”因此可断定:他任钱唐令的时间,是在平定彭城王刘义康作乱或被杀之前。彭城王反叛,约在元嘉二十四年(447);至彭城王刘义康被杀,是在元嘉二十八年(451)。关于彭城王刘义康谋反之事,详见《南史》卷十三与《宋书》卷六八本传。

萧嶷(444-492),字宣俨,南朝齐高帝萧道成第二子。南朝齐时为太学博士、长城令,入朝为尚书左民郎、钱唐令,后迁中书郎,任安远护军、武陵内史等职。齐永明五年(487),进位大司马。永明八年(490),给皂轮车。再加中书监,萧嶷固让。萧嶷为人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萧道成特别钟爱他。萧嶷性格泛爱,不喜欢听闻别人过失,左右若有投书相告,他会置于靴中,竟然不看书取火焚之。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南宋医药文化 2025-01-16
郑嘉励:时代的一块绸布——安吉五福楚墓与菱格鹿纹罗 2025-01-13
吕一民||新的转向:20世纪晚期法国史学变革 2025-01-13
南宋时期净慈寺与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 2025-01-08
启真书话 | 何以盛唐 2025-01-0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