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慈母桥村,杭州这个村因这个孝顺的西湖之子葛寅亮而得名
来源:《江上自古多才俊》  作者:洪尚之  日期:2019-05-15

明朝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钱塘县定北乡朱桥到百丈山东南麓地带(今属西湖区转塘街道),有一方人称“闸里田”的千顷良田,只要没有遇上特别严重的天灾,闸里田通常年年都有好收成。这全靠了那座古老的陡门闸重建之后,百丈山一带的溪涧山水得以汇集、贮存下来。平日里,按时起闸放水、下闸聚水,田地浇灌有时,再也不会像周边其他村落那样,山田苦旱,江田苦涝,年成好坏都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了。所以,陡门闸又被乡民们美称为“千金闸”。这座造福乡里的千金闸,是“闸里田”旁午山村的葛廷禄和他儿子葛大成出资重建的。

 

葛寅亮像.jpg

葛寅亮即是葛大成的儿子。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葛寅亮应举浙江乡试夺得第一名“解元”。一年后,成殿试二甲第十九名进士,他在考场所写制艺文章则为当时冠。主考官冯琦十分赏识他的才学,允承引荐他进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但是葛寅亮却由于自幼生母早逝,是由祖母张氏抚养长大的,为了就近方便照顾祖母,更希望授职于“南都”(即金陵),因此谢绝了冯琦的邀约,被授予南京礼部仪制司主事(正六品)的官职,不久,迁南京礼部祠祭司郎中(正五品)。

 

葛寅亮在南京礼部任职期间,勤于职守,强于管理,热衷于表扬先贤和忠良之士。万历三十五年(1607),他建言于礼部侍郎叶向高并得到支持后,重建了宋朝始建的南京先贤祠,祭祀自三代泰伯、范蠡以来直至南宋的朱熹、张栻、真德秀等41位“先贤”名人,并增祀苏轼。同时,他还力主并实施了对黄观、方孝孺祠的拓新,恢复了盛唐颜真卿始辟的南京青溪鹫峰寺放生池。他这些保存“忠烈遗址”的作为,深得民心,却触犯了地方豪绅的利益,他们在暗中鼓动官学诸生群起攻讦寅亮,又有某同为浙人而时任“督学”的官员造谣弹劾。葛寅亮愤而辞官“引疾归里”,闭门不交官府中人。在西湖南岸九曜(南屏)山下辟筑精舍,读书、讲学其中,以发扬孔孟儒学、扶掖名教为己任。负笈前来听讲就学的,多为四方名士。寅亮居高座讲授,弟子们围坐聆听,时或有生员提起质疑论难,寅亮必耐心、深入地披析极尽,直到人人受教、心悦诚服为止。弟子们纷纷口传、笔录,即使是当时许多饱学有年的硕儒耆宿,也都接受或服膺葛氏之学。

 

万历三十九年(1611),葛寅亮被朝廷重新起用为江西布政司右参议(从四品),实任九江兵备道。两年后升江西按察司按察副使(正四品)。再两年,任江西布政司参政。

 

在江西任职期间,葛寅亮大力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和抑制税监官李道及其“黑道”恶势力,缉盗安境,惠商利民。他及时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对九江城的城门、堤塘、航道、街肆等进行多方维护、疏浚、修缮和重建,“皆精究民隐,为德一方,部内畏而怀之”,所作所为兢兢业业,“建置如不及,而费不及民”,成绩斐然可观。他还在九江城南郊小匡山创建阳明书院,崇祀、弘传王阳明及其“心学”,并亲自为建院作记文。他又先后捐俸重修著名的庐山白鹿书院和濂溪书院,捐资助建星子县和都昌县的儒学,并设立小学12所,以加强本地的基础教育。他注意选拔人品端严、有真才实学的学子进入书院和各级学校攻读,受到他赏识的如姜燕、李太虚、江曰广、艾南英等人,日后皆次第成为名臣。

 

葛寅亮打击税监官李道,曾遭到这帮恶势力阴险、凶狠的诬陷和反扑。他们“眈眈谋以蜚语相中”。然而葛寅亮持身、行事一贯清白高洁、秉公无私,“无纤芥可污”。李道之辈的诬告阴谋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不久,葛寅亮操劳过甚因病乞休,九江士民奔请遮留者数以千万人计。当他拂衣就道返回浙江时,人们只见他“行李萧然,图书数箧而已”,于是“老稚追送,叩头流涕者络绎在途”。寅亮一路上与大家从容相慰,到向晚夜色浓重时方才抵达白鹿洞。他在这里与书院诸生留饮话别,款语勉励,直到次日天明,书院学子犹恋恋不舍,“多徘徊不忍去者”。多年以后,九江地方仍有人在游览本地书院时,缅怀葛寅亮的人品与政绩,为文赞扬他“名实咸备,体用兼收,学问为真学问,事功为真事功,而不流于迂阔”。

 

葛寅亮重还故里,仍开讲授学儒家经典于西湖南岸。但此番讲学未满一年,朝廷就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起用他为湖广提学副使,赴湖南学政之任。在湖南,葛寅亮照一贯的理念提倡力学笃行的儒家学风,凡有课试、考核,“一秉至公,贵要请托不得行”。

 

早在万历中期,明廷朝官大僚就热衷于拉帮结派,立党营私,因而门户竞起。葛寅亮素有声望,各派争相拉拢他以图壮大本派势力。但是葛寅亮正直不阿,毅然不依附于任何派别,他明言表示自己“未尝知有门户。 生平止孤蹇自安,即交际竿牍,多从谢绝。自觉才情局促,御李无由,而无能仰附于门户者也”。然而,在门户林立的明朝官场,葛寅亮这种秉公独立的高风亮节,必然会招致权贵豪门的忌恨和打击,何况他们早已非常气愤自己的子弟在葛寅亮选拔人才时竟然也遭到“屈落”。于是,他们借口受到葛寅亮器重的谭元春、何闳中、刘侗等学子的应试文章写得“险怪奇僻”,“文字乖异”,不合制艺应有之格,弹劾葛寅亮选士失察失职,结果葛寅亮的官职因此被降二级。而事实上,谭元春、刘侗等人,日后均以文章名家,海内文人服膺、效仿者甚众,人们因此也更加钦佩葛寅亮识拔人才的眼光独到与高明。

 

葛寅亮被降职后不久,因父亲葛大成去世而辞官返家守制。回归乡里期间,他林下幽栖,庐居读礼,更加用心研习、探究理学,绝口不提官场中事,同时,十分热心于家乡事务,多有作为。

 

葛寅亮为“庶出”子,他的生母系葛大成侧室陈氏。他不幸幼年丧母,故毕生思亲至深。他别号“屺瞻”,寓含深切怀念母亲、感激母恩之义。因而他在居乡里时,曾舍宅为庵,于乡间辟建了一处叫做“普度庵”(又叫“度亲庵”)的小佛庵作为纪念母亲的香火庙,以寄托哀思、提倡孝道。他还出资在今龙坞横山(龙门)溪上,建慈母桥,既表达亲情,又方便乡民。至今桥址所在的村落仍名为慈母桥村。

 

慈母桥村.jpg

明崇祯元年(1628),葛寅亮奉使归省,不久“丁黄夫人(葛大成正室即元配夫人)艰”,再居家乡有年。崇祯四年(16317月,朝廷再度起用他为尚宝司卿。两年后,赴山西主持乡试。他在山西“力持文体,务搜逸才,有扶衰起靡之效。三晋风尚至是一变”。待他完成这次乡试事务返回朝中,已是崇祯七年(1634)的春天。他多年来在各地培植而其时正好在北京的门生,前来迎接他车驾归来的有数百人之多。葛寅亮也十分高兴地与这些弟子们置酒高会历10多天。京城人闻知后都赞叹道:“从来都门仕宦,未有桃李若斯之任盛者也”。当年夏天,葛寅亮擢升为右通政,奉诏与廷臣商议宽政恤民。他历数民间各种苛捐杂税搜括之弊,呼吁朝廷大力节省开支以苏民困。崇祯帝下令采纳奉行。

 

慈母桥.jpg

崇祯九年(1636),葛寅亮因为反对“革各省郡倅、县尉,改设练总及请加派以充练饷”,竟为政见分歧而被罢官。还遭到下狱议处的严厉处分,直到崇祯十二年(1639)才获释还乡。由此,他闭门著书于西湖南屏山下,开始有了退隐的想法。

 

南明隆武二年(1646,清顺治三年)8月,南明大将郑芝龙降清,隆武政权随之灭亡。当此天翻地覆之际,年逾古稀的葛寅亮,僻居乡村,病情迅速恶化。他情知大势已不可逆转,自己唯有以一死以保名节,以存尊严,以示忠贞。他这种忠贞不贰之志,固然与他所处的封建时代、所奉的儒家信仰是一致的,同时也是他处世立身甚为正直使然。于是,葛寅亮“屏汤药不肯进”而卒,时年77岁。他辞世后,继室胡淑人扶其灵柩归还杭州,葬之于钱塘百丈山祖茔,随后自缢以殉。另一种说法称:葛寅亮下葬之前,胡淑人奋身殉夫,以头触棺钉而卒。

 

纵观葛寅亮的一生,钟爱桑梓,德泽于乡;政绩卓著,有功于国;著述讲学,桃李满门。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和追求的人生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葛寅亮堪称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也有所贡献。

 

文章原名《葛寅亮:风裁峻整“三立”人》,内容稍有删减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