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故物沧桑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故物沧桑
 
杭州老城旧事——消失的中城区
来源:杭州历史建筑微信公众号  作者:懒人故事  日期:2019-07-30

浙江省省会杭州市主城区有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滨江区组成,而老城区主要包括上城、下城等区域。赵氏南渡定都杭州后,杭州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赵构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于此。

当年中城区的管辖区域(红线范围内)

这期间,由于北宋遗民大量随朝廷南迁至此,使得杭州人口激增。随遇而安的南宋小朝廷也开始在江南烟雨中享受起来,亭台楼阁、歌舞升平,大有大宋盛世之相。因此,杭州城也在此时迎来了大扩大建的时机。

当时杭州城被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包括居民区、市集等百姓生活区,南跨吴山,北至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气势宏伟。

民国16年(1927)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正式确立为市。当时杭州市区分为八个区,分别是上城、中城、下城、江干、西湖、艮山、拱墅和笕桥区。从这个名单上我们发现,原来除了上城和下城,还有一个中城区了。

民国时期的苏堤

民国时期的保俶塔

解放后的50年代,杭州对这八个区进行更名,并以数字编号,上城是第一区,中城区第二,下城区第三,依次类推。1957年4月,杭州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江干区。中城区命运怎么样呢?与艮山和笕桥一样,中城区也被撤并,其中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

民国时期的西湖

当时的断桥上还有门

中城区在哪呢?从现在的地图上看,原中城区的大致范围是北起庆春门大街,南到中正路,西傍湖滨路,东靠环城东路,成一矩形。从这个范围看,中城区应该是当时全杭州人口最多,也是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完完全全的市中心、黄金地带。

新中国建立后,杭州城百废待兴,各项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原有的行政区划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因此对中城区的撤并变得很有必要。1957年5月31日,《杭州日报》刊登了一份中城区政府的公告,自当年6月1日起,中城区政府撤销,所属各部门的印信及工作证一并作废。之后,中城区也就成为历史,从成立到撤并,中城区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以前的中城区包括小米巷、横河桥、金钱巷、马市街、皮市巷、青年路、湖滨路、惠兴路、岳王路、湖滨、小营等街道,延安路在那时还叫做延龄路,浣纱路的位置还有一条浣纱河,装着大米、蔬菜和其他物资的小船穿梭期间。这景象,就是旧时杭州城百姓的生活画面,一片繁忙,但有恬静和美。

80年代的杭州


相关内容
西湖摩崖百品之最:大唐杭州刺史卢元辅诗刻 2020-12-18
杭州古地图的变迁史 2020-11-0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诂经精舍 2020-10-20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之紫阳书院 2020-10-19
杭州清代四大书院·崇文书院 2020-10-15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