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宝石山的南麓
西湖断桥残雪以北 矗立着一块巨大的连山奇石 这奇石高约十米 石头背部倚靠山体 自身便是背后岩山的一部分 奇石至高处兀然凸出岩山平面约两米 所依托的岩山直削如壁 游人坐在西湖的小舟上 应能远远望见该石的轮廓 足见此石之大
若是走近细观,便会发现奇石另有玄妙。此石竟分明是一尊大石佛造像!
虽然佛像的泥塑金装已经完全剥离脱落,留下些人工凿出的方形孔洞,应是为在岩石上泥塑金装而留下的榫眼,但佛头与肩膀清晰可见。
佛头的部分岩体,凹凸有致,形状仍然依稀可辨。
游人游览西湖,看见这奇石形貌,便可推知其来历不同凡响,但囿于年代久远,有残存佛像而无庙宇,亦无解说,感叹惊奇一番也就作罢。
其实这一段如今已少有人知的往事,要从两千多年前说起。
早在秦始皇时期,西湖还不是后世那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而是一片海湾,至少从那时起,这奇石就已经矗立在这里了。
秦吞并六国,为了宣扬自己的功德,震慑六国遗民,秦始皇先后五次巡游他的疆土。
其中一次,始皇乘船到达了钱唐(今杭州),当时风浪颇大,船只摇晃着靠岸,须得找一块稳固的大石,将船只的缆绳系在大石上固定住。宝石山这块巨大的凸出岩岸的奇石,便成了上上之选,它也被后世称为“秦皇缆船石”。
有学者考证后认为,现存文献记载中杭州最早的古称“钱唐”,就来源于这块“秦皇缆船石”。
也就是说,这块奇石,不仅是传奇君主秦始皇的缆船之石,更是杭州文明的源头。
杭州的水渐渐退去,沧海变成桑田,渐渐的,这块奇石、这片岩壁已沾染了些许佛香。
始皇东巡的一千多年后,正值唐朝末年,天下割据,五代十国时期到来。十国中有一国名叫吴越国,国姓为钱姓,定都杭州。
史书记载,吴越国宫廷信奉佛教,宫邸别苑十三间楼供奉了佛像,因此被称为十三间楼石佛院。
钱氏王朝还造了两尊石佛,将佛殿取名为“二尊殿”,这便是大佛寺的前身。
历史上位于宝石山南麓石佛山地所有分分合合的小型寺院群,被统称为大佛寺。
在大石佛院内的东壁上,有一尊通高约60厘米的布袋弥勒全身坐像摩崖石刻,至今犹存,保存状态良好。
据考证,这座布袋弥勒佛造像大约是吴越国时期至北宋早期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尊布袋弥勒佛造像,而且是布袋弥勒佛最早期写真造像之一。”
布袋和尚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五代时期的著名僧人,是浙江奉化人,相传他生得矮胖,有一个圆滚滚的大肚子,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日常用竹竿挑着一个大布袋四处化缘。
在汉传佛教中,布袋和尚成为了“未来佛”弥勒佛的化身,是本土化了的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大石佛院内的这尊布袋弥勒具有布袋和尚的衣着、坐姿以及袒胸露肚的状态。
但与后世标准的布袋弥勒造像不同,这尊造像面无笑容,略带愁苦表情,肚子也不大,贴近《宋高僧传》中对布袋和尚形象的最早记载,代表后世布袋弥勒形象的定型存在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又过了几个甲子,此时已是北宋后期,杭州出了个叫思净的僧人。思净俗姓喻,擅长画佛像。
他每次绘画前,都要在净室里念佛,注想良久才下笔,传说有一天他画佛像时,竟看见佛光从画中升起,身边众人见了没有不顶礼膜拜的。
这位思净法师自小便有一桩心事。生在杭州的他打儿时起常常游览西湖边上的多宝山,总能看见这块奇石,看见这块石头他便发起痴来,走不动路了。
他想:“这奇石在此地受天地精华已久,又是秦始皇的缆船石,十分不凡。只可惜仅仅作为一块石头供游人观赏,终是死物,还是少了点什么,我最喜欢画佛像,观摩过的佛像更是数不胜数。
依我看来,此石位置、形状正好适合用来雕琢成一尊大石佛,恰似天地特意造就的一般。”于是他发愿日后一定要将这块石头镌刻成佛像。
在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靖康之变前三年),思净终于完成此愿,将这块巨石镌刻成了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半身石像。
佛像表面饰有黄金,“面如满月,仪态丰盛”,居于一座开放式的大殿宇大石佛院内,殿宇结合山体修成半石窟式,上面砌砖石壁,气势恢宏,造型庄严。
此时距离思净第一次看见奇石,生出这个执念,想必已过去了几千个日子。
靖康之变后北宋覆灭,南宋定都于杭州,终南宋一朝,大佛寺都是西湖的著名景点之一,游人争相前来观瞻膜拜,唯愿一睹大佛真容。
随着崖山一战中,宋军最后一只战船在战火中灰飞烟灭,丞相陆秀夫背负幼帝投海,十万军民亦相继投海殉国,赵氏王朝彻底宣告灭亡。
覆巢之下,哪里能有安乐之地呢?临安城内已是遍地狼烟,大佛寺亦遭到损毁,佛像金身剥落,殿宇崩摧。
明朝永乐年间,僧人志琳重建了大佛寺,宋时“游人争睹之”的繁盛景象得以再现,乾隆下江南时,更是三顾大石佛,留下诗歌题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