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口白塔 闸口白塔位于西湖区闸口白塔岭上,东濒中河,南临钱塘江,西望六和塔,北靠玉皇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写过《过余杭白塔寺诗》,南宋《淳祐临安志》和《咸淳临安志》皆云:“白塔岭,在钱塘县龙山之东。”《梦粱录》曰:“龙山儿头岭,名白塔岭,岭有石塔存焉。” 白塔的营造年代,历来无明确记载。《梦粱录》、元代《古杭杂记》、清《湖山便览》都有关于白塔的记载,再根据白塔的建筑时代风格和营造技术手法,鉴定该塔为五代吴越后期的建筑,这与吴越国崇尚佛教,兴建大量佛教寺院和佛塔的史实是相吻合的。 现存塔体各层檐部有不同程度的崩裂蚀落。通体用太湖石建造,仿木构 楼阁式塔的形式雕刻。外观八面九层,高约 14.4 米,逐层收分。基座由磐 石与须弥座组成,磐石浮雕象征“九山八海”,其上为须弥座,束腰处刻佛经。 再上分九层,每层由塔身、腰檐和平座三部分构成。塔身每面转角处立倚柱,柱头卷杀,收分明显。明间辟壸门,雕出实塌大门。上部直棂窗,阑额上刻有“七朱八白”。壸门两侧浮雕佛、 菩萨和经变故事。檐下铺作为单杪 单下昂五铺作偷心造。平座铺作为 单杪四铺作计心造。塔檐雕出椽飞、筒板瓦,檐口刻勾头滴水,翼角雕 出老角梁、仔角梁和脊饰。 闸口白塔为仿木建构石塔,完整地表现了木构式塔的每个建筑部 分,是研究当时造塔技术、时代特 征典型的实物史料。塔身上雕刻有余尊佛教造像,题材有佛、菩萨、角神等,造像雕刻精细,线条古朴、流畅,有浓厚的唐代遗风,反映了当时造像艺术的风格。闸口白塔雕凿精美,比例和谐,为现存五代吴越末期 仿木构建筑最精美的一座,是当时建筑技术、雕刻工艺、佛教艺术的集中体现,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此外,闸口白塔位于杭州城南江干, 历来为钱塘江边重要渡口所在,白塔的存在也起到了杭州城市地理坐标的重要作用。
闸口白塔基座 历年来白塔接受了多次“手术”,20 世纪 50 年代曾对闸口白塔的塔基 破损裂隙处用水泥作了填充,1999 年对白塔进行全面的清除塔身黑垢和塔身 有机硅加固工程。2012 年底,以白塔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公园——白塔公园建 设工程举行开工典礼,不久的将来在钱塘江边上将出现一处新的独具特色的 休闲游赏区,白塔也将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