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杭州的马家浜文化先民
来源:《秦汉以前古杭州》  作者:  日期:2020-12-02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可知,杭州城区(即小杭州)最早的居民,当数老和山下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先民。

老和山,地处杭州西湖西北方的古荡(原属杭县)西隅,距西湖约有3公里,山高近200米,是由西湖外环北部山系的北高峰向北偏东方向,经锅子顶、灵峰山、将军山、秦亭山延伸的余脉,至古荡后转为平原。1936年初,当时的杭州市政府将老和山下的东南麓,即杭州蚕桑学校之南辟为第一公墓,占地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在动土施工中陆续发现有大量的石器及陶片,有的流入古董商手中,为吴越史地研究会得知。于是,当时的西湖博物馆和吴越史地研究会在当年的5月31日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得了少量的石器和陶片等,从而叩开了老和山(当时称古荡)遗址的大门。

新中国建立以后的1953年初,经国家批谁,浙江大学选址在老和山东南麓的山坡上兴建较大规模的校舍,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获悉后,立即告知当时的华东文物工作队,组织对此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第一次发掘始于1953年6月5日,至8月1日结東,分别选择在靠近原蚕桑学校南至第一公墓之间的遗址北区(编号第1区)和第一公墓南至玉泉苗圃间的遗址南区(编号第2区)进行。其中北区开10×10米的探方7个,探明其第3和第4层为史前文化层,厚约1.5米,出土有不少石器和陶器残片等,主要属良渚文化堆积,但按发掘简报所附图版,出土文物中的牛鼻式陶罐耳和兽目式夹砂陶鼎足等,以及党华文中报告的“内壁红色,外壁黑色的两片陶片(即为外红内黑陶豆残片)”,结合作者检视浙博库房标本来看均应属于马家浜文化的遗存尽管其数量很少,但却是历史的见证,它向我们传递了个远古信息,即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今日的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已有马家浜文化先民——即杭州先民生活的踪迹。

特别是在余杭区瓶窑镇的吴家埠遗址,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探明遗址的第四和第三文化层(西区)的内涵为马家浜文化。出土有陶器、石器及少量的骨器,并发现有墓葬、灰坑和带有柱洞的建筑遗迹等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余杭市文物管理江委员会还先后在余杭镇的南湖、仓前镇的姚家埭和良渚镇荀山、安溪官庄、潘板镇俞家堰分别发现了马家浜文化之时的夹砂陶腰檐釜、筒形釜和牛鼻形耳的陶罐等。此外,在桐庐县的后山、德市寿昌溪上游的久山湖等中,也都有零星发现,当然、这些遗址都在杭州市区之。不过,为使读者对此有个较为全的了解,我们不妨也对马家浜文化作点简略的介绍。

马家浜文化,是因1959年率先在浙江嘉兴市南发掘的马家浜遗址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是以苏南、浙北的环太湖流域为中距今年代为7000~5800年。

一般说来,马家浜文化的陶系是以夹砂夹蚌末陶为主,有灰红和褐色之分,少数为灰黑色泽;泥质陶次之,器表多施有红色陶衣,而豆盘习见外红内黑两种颜色。陶器表面大多为素面,少数器物有拍印绳纹、弦纹、刻划纹、戮印纹、捺印双目、镂孔附加堆纹或捏塑成花边及锯齿纹等装饰,诸如“牛鼻式”和半环形器耳、角形把手、器腹中部附加圈凸脊的“腰檐”,以及口沿作多角形、口与肩部附鸡冠形鏊管状嘴、流、提梁等附件也很常见。陶器造型以底器、平底器居多,其次为圈足器和三足器。主要器型有釜、盉、罐、豆盆、盘、钵、画、杯、异形、器盖、支脚,以及一些奇特的四口器、炉条架(炉算)等等。尤以炊器中腰檐金、扁腹釜、“双目式”足的鼎、炉条架(炉算)及底附三足,腹安把手和管状嘴或流的,食器中的外红内黑豆,盛贮器中的“牛鼻式”耳的罐和多角沿的盘最具典型的特征。

马家浜文化筒形釜.png

马家浜文化筒形釜

釜  多以夹砂蚌末陶制成,是马家浜文化器物群中数量最大形式最多、变化也最为明显的主要炊器。釜的外腹壁大多设有环绕圈的凸脊,即考古学界习称的“腰檐”,应是为了置放在地下开凿的烧火灶坑或陶灶上端的釜眼之用,既便于炊煮,利于固定安稳,同时也为了加固器身,并起到装饰美观作用。釜的器型以筒形腰檐釜和弧腹腰檐釜为大宗其次还有扁腹釜。总体特点是早期的腰檐向上外凸,器身较宽大而低矮,晚期器身逐渐升高,腰檐横向凸出,腹部加深,底部也收敛成近平状的圆底,而扁腹釜均无腰檐,器身较小,呈扁形。

扁腹釜器身宽扁,束口修唇,折肩扁腹,外壁中部习见有一道捏望成锯齿状的附加堆纹。

支脚  多制作较粗,形如角状,支撑面向一侧倾斜,类似一种活动式的鼎足,是与陶釜配套使用的器具。

鼎  是继陶釜之后出现的二种炊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有折沿敞口浅腹釜形鼎和敛口圆腹金形鼎等,足有圆锥形、宽扁形和圆柱形等,尤以足根捺印两个小圆窝的“双目式”鼎足最为典型。

炉条架  也即指炉算,多为夹砂陶制成,是烧烤食物用的陶架子。器作扁平状的长方形,中有间隔横梁,有的两侧还设扁环状耳以便于提携,造型奇特,为其他史前文化所未见。

盉  多为夹砂陶制品,是马家浜文化代表性器物之一,造型多作喇叭口,折肩扁腹,短嘴,平底,或作小口而修唇,有的口上设流,束颈,垂腹,底帯三实足。其最大特点是在盉的一侧设管状嘴,与之呈直角相交的另一侧则安置角形把手,也有的安扁环状器耳,以替代把手。

罐  是一种主要的盛贮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器型往往较大,一般多为翻沿東颈,鼓腹,平底,尤以外腹中部安附一对横向的“牛鼻式”器耳最具典型特征,也有口沿外附半环形耳的弧腹陶罐。

豆  是马家浜文化的代表器物,造型以坦口浅腹的盆形豆盘为主,其次为体形豆盘,豆把则呈喇叭形商圈足,有的有1-2个小圆形或长方形镂孔。特别是盆形豆盘内腹往往披上一层黑色陶衣,并经打磨光亮,而豆盘外腹则呈红色的外红内黑圈足豆形式最具典型特征。

钵  习见以泥质红陶制成,外披红衣,素面。器作大口浅弧腹底,也有的作弧平底,外壁一安半环形器耳的单把钵。

异形鬻  一般多为夹砂陶制成,素面,器型为小口束须,口沿一侧设前伸的流,器腹前端做成两袋足,与流呈直角相交的后端设扁平状板足上置半环形耳,以便手握提携。这种和盉一样,应是贮存液体的饮食容器或酒器。设两袋足,盉底有三足,则可能是为了烧火温热食物(饮料)之用。

马家浜文化异鬶”.png

马家浜文化异鬶

马家浜文化的生产工具主要有石器、骨器,以及少量的木器和竹器与陶器等。石器的器型有锛、钱、斧、锄、凿、刀、纺轮、网坠和砺石等。其中的石锛多作长条形,但有长短之分:长者器身方正,通体磨光,平刃;短者器身较厚重,且背部弧形鼓出,习称“弧背锛”是有段石锛的滥觞。马家浜文化石的器身扁平如“舌”状,通体磨光,双面弧形刃,靠上端都钻有一稍大的圆孔,少数两侧刃角微外修,尤其是石饿的柄部顶端大多作斜顶式,使之与安装捆绑后的木器柄(松)间的夹角形成钝角,这是马家浜文化石的典型特点。石斧大多斧身制作欠精,器身厚重,略呈窄长的长方形。石凿数量较少,器身也较方正,略呈长条形,平刃。

马家浜文化习见的骨器有凿、耜、锥、针、、鱼镖矛、ヒ、管,以及属于角质的器柄和靴形器、勾勒器等。凿:多以粗壮而壁厚的骨料制成,有单面刃和双面刃两种耜:多以偶蹄类动物肩胛骨制成,骨臼部位多稍经修削作柄端;肩胛骨的扇形骨面经过加工去脊,下缘作耜的刃部。镞:均用较厚的骨壁料制成,镞身有呈柳叶形或尖锥形锋、铤分界明显。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系以骨片错磨成细长的圆柱形,尖刃,柄端钻有一孔,以穿入细线;另一种是管状针,是由细小的动物肢骨磨制而成,针的锋刃部往往斜向一侧。比:器身较为扁平,系以骨片料磨制而成,有的柄端刻有纹饰,刃部大多较钝;在江苏吴江县的梅堰遗址还发现有一件柄上刻有精美纹饰的鱼形骨ヒ有可能是笄或挂饰。匀勒器:是利用鹿或四不像角的主千与后枝又的一段制成,使之形成钩状,钩的内侧往往有使用摩擦过的痕迹;作柄部的尾端则有一道凹槽,以便于捆绑绳索,似是作勾摘采集树上果品或勾捞水中可食植物之用。靴形器,也是截取鹿角的主干与分又相连接的一段,各劈除外制的半,使之形成宽扁且直角外折的靴形;刃部较短,略呈圆弧状柄部稍长,并往往有1~3个小圆孔,出土数量较多,可说是马家浜文化的典型器之一。

马家浜文化与分布在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同时并存,作为前江两大史前文化,两者既有差别互相又有交流。当时的先民已过着稻作相排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牙风俗流行,并已出现了公共地。安葬死者的葬式以俯身直肢葬为主,其头部多偏向一方,仰身屈肢葬也偶有发现,有些墓中还见有陶器覆盖在死者头部的现象。

尤应指出的是,马家浜文化和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相比,不但社会生产力水平毫不逊色,而且诸如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稻作农业、木作和造船(独木舟)技术,更是领先于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杭州属马家浜文化分布区域的南缘,从老和山遗址结合余杭区瓶窑镇的吴家埠与余杭镇的南湖遗址,以及良渚、仓前和潘板等地发现的文物来看,说明6000多年前的杭州早有先民居住,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定居生活,用勤劳的双手,推动着杭州历史的进步。因之,我们可以将老和山下的马家浜文化先民,看成是杭州城区的最早先民,他们所创造的史前文明,则是杭州文脉的根基。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