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文史动态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何谓…
孔庙讲堂预告丨冯立:书翰千载…
【会议】“纪念马可·波罗逝世…
 
特别关注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南宋临安的防火组织与消防队
学术纵横
 
陈峰、王军营:宋代军政研究七十年(下)
来源:宋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峰、王军营  日期:2021-01-13

三、新世纪以来研究成果


新世纪以来,对宋代军政问题的研究已进入纵深思索期,不仅在具体制度、政策、事件、人物、群体、观念以及军政互动关系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而且将军政原则及其特点上升到治国理念的层面加以思考,从而力图在根本上破解宋朝军政与时代趋势的内在关联。

此阶段发表了远多于以往的大批新成果,其中国内情况大致如下:

其一、宋代军制及军事指挥方面的研究

从唐宋社会变迁的视角,宏观上对比考察兵制的特点及其影响,主要有张国刚《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孙继民《唐宋兵制变化与唐宋社会变化》(《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两文。前文探究了唐代兵役和兵员结构的重要变化,认为唐代兵制变化的本质是军人身份的开放性和职业化、雇佣化,并直接被宋代所继承,从侧面体现了唐宋社会的变化。后文也通过对唐宋兵制变化的考察,指出唐宋主流兵制的转变与唐宋社会变迁具有同步性。

关于枢密院制度,有多篇新探论著。其中有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北宋枢密院长贰出身由武臣向文臣过渡的变化趋势(陈峰《北宋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与以文驭武方针》,《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有就中晚唐至北宋初期枢密使制度的演变,细致剖析了其从内廷向外朝转变的路径(邓小南《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期的枢密院及其长官人选》,漆侠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有对宋代枢密院分割相权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两宋宰相的军权始终存在并不断得到加强(傅礼白《宋代枢密院的失势与军事决策权的转移》,《史学月刊》2004年第2期)。还有继续关注唐宋枢密院长官人选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系统研究唐宋枢密院的著作(李全德《从宦官到文臣唐宋时期枢密院的职能演变与长官人选》,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唐宋变革期枢密院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关于宋代三衙统军机构及其相关问题,范学辉有系列著述,包括北宋三衙的地位、待遇及其政治作用,北宋三衙除授制度,北宋制衡三衙的相关措施,北宋三衙管军选任标准的变化,北宋三衙管军制度的演变,北宋三衙的职能,北宋三衙管军群体的素质变化,宋金第二次战事中三衙诸军地位的凸显,以及南宋举荐高级武将的制度等等(《北宋三衙的地位、待遇及其政治作用》,《文史哲》2002年第5期;《北宋三衙除授制度简论》,《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论北宋制衡三衙的相关措施》《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论北宋三衙管军选任标准的前后变化》,《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论北宋三衙管军制度的演变》,《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北宋三衙职能问题试探》,《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北宋三衙管军素质状况的动态考察》,《文史哲》2005年第3期;《宋金绍兴辛巳战事新探——以南宗三衙诸军为中心》,《济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南宋“举将帅”制度试探》,《浙江学刊》2012年第2期)。其大著《宋代三衙管军制度研究》(上下册,中华书局,2015年),又是对这一专题的总结性成果,举凡三衙的方方面面,皆有深入、系统的考察。此外,也有其他学者对宋初三朝三衙将帅出身的考察,揭示其与皇帝的特殊关系(陈峰《论宋初三朝的禁军三衙将帅》,《河北学刊》2002年第2期)。

有关宋代军制的论述,成果还有更多。其中对于北宋武选官制度,有学者从唐后期到北宋演变的过程加以考察,阐述了北宋武选官的地位、特点、职责及其在分割统兵权上的效用。又通过个案探究,厘清了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等地方军政长官,到宋代演化为武官品位的过程(赵冬梅《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从方镇牧伯到武臣阶秩——唐宋职位符号品位化的个案研究》,《文史哲》2010年第5期)。对于宋太祖朝节度使的问题,有论文分析了节度使群体从分化到瓦解的过程,以及由实职向虚职的过渡转型,并揭示了其政治背景(陈峰《宋太祖朝节度使类别及其转型述论》,《河北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对于宋朝的厢军制度,又有专著在前人基础上系统加以论述(淮建利《宋朝厢军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关于两宋的都督府,有学者通过制度规则比较,揭示了从北宋虚名到南宋宰执兼领前线军事统帅机构的变化过程(龚延明《两宋都督府职能比较研究》,《文史哲》2018年第6期)。有结合两宋与周边政权的战争史实,论述了制置使承担起战略攻防的军事职能(姚建根《宋朝制置使战略攻防述论》,《史林》2005年第4期)。有对北宋前期都部署统兵制度的再认识(张邦炜、杜桂英《论北宋前期的都部署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针对南宋的宣抚使和制置使制度,有专文考述了其产生的原因、职能以及影响(余蔚《论南宋宣抚使和制置使制度》,《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期)。还有专著对制置使制度进行了更细的研究,包括两类制置使的区别、发展过程以及制度的外延功能(姚建根《宋朝制置使制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有聚焦于南宋川陕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的问题,以梳理川陕战区与南宋中央的互动关系(何玉红《南宋川陕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有对南宋再建中央宿卫体系与布局的论述,指出南宋新建的皇城司与北宋有所变化,兼有皇宫扈卫与制衡“禁旅”之职(贾连港《南宋中央宿卫体系的再建与布防格局的形成》,《文史》2018年第2期)。还有论述并比较唐宋时马政及其成效的专论(余和祥《唐宋时期的马政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从军事角度考察北宋弓箭手发展轨迹的论文(刁培俊、贾铁成《北宋弓箭手的军事作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2期);考察北宋禁军阙额的演变及其对军政的影响(何玉红、曹伟芹《禁军阙额与北宋军政》,《学术月刊》2011年第12期);论述北宋军队的拣选制度及其动态变化(游彪、张国英《北宋军队拣选制度研究》,《暨南史学(第七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专就宋代禁军诸班直中“殿前左右班”与“东西班”,予以考述的论文(王军营《宋代的“殿前左右班”与“东西班”》,《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年第2期);对北宋禁军中异族兵成分、来源、规模及职能的论述(尤东进《北宋禁军中的异族兵探析》,《中华文史论丛》2016年第4期);对宋朝募兵制之外的配军制度的论述,对北宋厢军充当禁军后备队和“蓄水池”作用的分析(淮建利《宋朝的配隶法与厢军中的配军》,《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升隶”与“落厢”试论北宋厢军与禁军的互动关系》,《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3期);以及对南宋县域新型军正制度与基层治安关系的考察(廖寅《南宋新型军正制度与基层治安管理之创新》,《武汉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等等。

关于宋朝帝王的驭将政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又有进展。有论者从不同方面考述,认为“将从中御”始于宋太祖,并发挥了稳定宋初局面的作用(范学辉《“将从中御”始于宋太祖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也有学者对北宋驭将政策存在的矛盾,提出了新解在权力上猜忌、防范与物质上纵容及刑罚上宽贷,意在严控将帅手脚(张明《北宋驭将政策矛盾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还有对北宋后期御将新体制的分析,认为以往“将从中御”的传统,到北宋后期已发生变化,并产生重大的影响(燕永成《北宋后期的御将新体制及其影响》,《文史哲》2017年第5期)。对北宋前期宰辅与军事决策机制的关系,有专文从演变过程爬梳了调整和改革,以应对新形势(田志光《试论北宋前期宰辅军事决策机制的演变》,《史林》2011年2期)。有通过对两宋之际康王赵构大元帅官衔变更的考察,探究了宣示即位正统性和巩固统治合法性的用意(贾连港《“兵马大元帅”、“天下兵马大元帅”与“河北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大元帅官衔的变化及其政治意涵》,《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1期)。有学者就四川宣抚副使郑刚中死原的分析,揭示了地方权力增大与南宋中央集权国策的冲突的结果(何玉红《地方权威与中央控制论郑刚中之死》,《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3期)。

其二、武将群体、文武关系、军政与治国关系方面的探讨

将宋代武将作为与文臣士大夫对应的群体而加以整体考察,既有弥补以往学界缺失的意义,也对深入剖析宋朝军政关系极有裨益。陈峰关于这方面的专著,揭示了在“崇文抑武”政治导向下,北宋武将群体的来源、构成、特征与地位的沦落,以及由此对军事力量造成的消极影响(《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他又有系列论文,分别就宋初武将精神面貌的转变及其根源、北宋武将群体的整体素质及其成因、从中国古代的长时段的“将门”现象出发,考察了北宋将门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北宋皇室与“将门”通婚的传统及其缘由、宋朝武将培养选拔体制所存在的缺陷及影响,以及名将郭进的事迹及结局、狄青遭遇所反映的政治动因等等问题,进行了论述(《试论宋初武将精神面貌的转变》《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北宋武将群体素质的整体考察》《文史哲》2001年第1期;《北宋“将门”现象探析——对中国古代将门的断代史剖析》,《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北宋皇室与“将门”通婚现象探析》《文史哲》2004年第3期;《论宋朝武将培养选拔体制的缺陷及影响》,《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宋初名将郭进事迹述评》,《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从名将狄青的遭遇看北宋中叶武将的境况》,《中州学刊》2000年第4期)。同时还结集出版了《宋代军政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还有学者也探讨了宋初大将自晦现象背后的政治原因(顾宏义、孙建民《宋初大将自晦现象初探》,《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此外,以王厚军事活动为例,探究了北宋晚期政局演变下的武将命运(罗家祥《北宋晚期的政局演变与武将命运——以王厚军事活动为例》,《学术研究》2011年第11期)。王曾瑜先生的《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在探究南宋前期诸多政治与军事问题时,更深入地考察了岳飞家世生平、早期抗金事迹等方面。

对宋代文武关系的研究,较以往取得了更大的进展。有学者发表了系列论著,进一步阐释了“崇文抑武”的理念及其影响。如论证了宋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的形成,以及由此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过分析北宋枢密院长贰出身由武臣向文臣过渡的变化趋势,阐明了背后存在的“以文驭武”方针的政治动因;从考察北宋政坛突出的“文不换武”现象入手,论述了北宋社会崇文抑武风气及价值观的流播;从北宋都部署官职的源流及其角色变迁考察了北宋之文武关系;对精于兵学而不愿从武的何去非的分析,继续阐释宋朝的时代社会风尚;还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文武分途后文臣的核心政治角色及其作为,揭示了其与唐宋之际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陈峰《试论宋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的形成》,《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北宋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与以文驭武方针》,《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从“文不换武”现象看北宋社会的崇文抑武风气》,《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都部署与北宋武将地位的变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何去非的选择与宋朝社会时尚》,《寻根》2006年第6期;《政治选择与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政治角色——以宋朝治国方略及处理文武关系方面探究为中心》,《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又有学者以余靖与狄青关系为例,对北宋“右文抑武”政策下文臣与武将的隔阂,予以论述(李贵录《宋朝“右文抑武”政策下的文臣与武将的关系——以余靖与狄青关系为例》,《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就南宋吴氏武将知兴州为考察对象的专文,则论述了南宋节制武将权力并力图恢复“以文驭武”传统的事实(何玉红《武将知州与“以文驭武”——以南宋吴氏武将知兴州为中心》,《中国史研究》2011年4期)。邓小南《谈宋初之“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一文,从文本上分析这两句话在事实与后世塑造之间的区别,乃是宋人“本朝史观”所导致,进而指出宋太祖的说法意在建构统治秩序、平衡文武关系。宋太祖之后,宋朝才走上“崇文抑武”道路。

陈峰在以往研究宋代军政诸多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治国理念的高度把握宋代军政设计的要害,及其与朝政路线演进的互动关系。所出专著基于以往历代治国理念演变的脉络出发,通过对宋代重大方针、政策及相关制度的梳理,探讨了宋代治国理念的形成、发展及在实践中的调节,探讨了宋代文盛武衰时代特征的根源(陈峰等《宋代治国理念及其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陈峰《中国古代治国理念及其转变——以宋朝“崇文抑武”治国理念为中心》,《文史哲》2013年第3期)。又分析了宋朝主流意识观念对待战争态度及其影响,以及依赖议和方式的症结所在、保守的军事思想(陈峰《宋代统治集团以和缓战思想及其影响》,《中国军事科学》2008年第4期;《宋代主流意识支配下的战争观》,《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宋代主流军事思想及兵学批判》;《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还有学者关注到北宋中期兴起的文人谈兵风尚,亦从侧面印证了士大夫群体力图保持主导军政的用心(王军营《北宋中期文人谈兵社会风尚刍议》,《西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王曾瑜先生的《荒淫无道的宋高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一书,虽以宋高宗为关注对象,但对南宋高宗朝的治国路线,特别是主和方针及其与军政的互动关系,也有深入的论述。

其三、关于军法、军礼、战术与边防、战争等方面的研究

对于宋代军法的研究,有不少的成果。张明在这方面有系列论著,既有全面的梳理,也有重点考察,包括军法的实际操作、战时的军法、军事审判管辖等问题,从而展示了宋代军法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宋代军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北宋军法实际操作问题考察》,《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北宋军法基本内容考略》,《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宋代战时军法考述》,《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张明、陈峰《宋代军事审判管辖问题考论》,《人文杂志》2007年第5期)。魏殿金《试析宋代配的刑罚内容》(《中国史研究》2001年4期)指出当前学界普遍所持“配即刺配,是决杖、刺面、流配三者并用的一种混合刑”的观点是一种误解。认为决杖不是配的内容,配有刺面、不刺面之分,配也非流配。配即指配军,是强制犯罪者隶属军籍,充当役卒的一种刑罚方法。又有学者从唐宋之际变迁的角度,评述了黥兵制的成因、内容与影响(夏凌《唐宋间之黥兵制及其评价》,《军事历史》2004年第5期)。还有对宋代军人刺字与罪犯对比的分析,认为军人受到歧视和身份控制,有职业化与世袭化特点,提出了募兵制度在宋代是否为主要方式的疑问(魏峰《从刺字看宋代军制》,《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关于宋代军礼的问题,也引起学者的关注。专就讲武礼的探讨有数篇论文,其中国内首篇研究北宋讲武礼的论文,对北宋讲武礼发展过程及原因的探究,阐明了讲武礼兴废与朝政对待用兵态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又对两宋讲武礼的来龙去脉以及规则内容,有系统的阐述(陈峰、刘缙《北宋讲武礼初探》,《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陈峰《宋代讲武礼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国学学刊》2010年第1期)。又有学者对北宋讲武礼继续加以探讨,进一步从多方面对其发展变化的原因予以总结(尹承《北宋讲武礼新探》,《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1期)。也有对北宋废止皇帝“田猎”礼问题的考述,指出传统帝王“田猎”礼在北宋中叶的废除,与士大夫的价值观和抑武态度有直接关系(孙方圆《北宋废止皇帝“田猎”之礼考述》,《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1期)。还有对宋代武成王庙与朝政关系的论述,亦分析了宋代武成王庙礼仪内容与地位的变化,是受到“崇文抑武”朝政路线影响的结果(陈峰、胡文宁《宋代武成王庙与朝政关系初探》,《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1期)。

作战中的阵法属于战术层面的技术内容,其运用与选择,会直接受到不同战略思想的左右。有学者就探究了宋太宗御制“平戎万全策”与保守防御思想的关联,揭示出其脱离实际的形式化本质。又以北宋前三朝为中心,对统治者长期重视阵法建设,并通过授阵图指挥作战的特殊现象进行剖析,认为主要目的在于消极防御和控制将帅(陈峰《“平戎万全阵”与宋太宗》,《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陈峰、王路平《北宋御制阵法、阵图与消极国防战略的影响》,《文史哲》2006年第6期)。专就弩机兵器的研究论文,则考述了唐宋时期弩在战场上地位的变化,指出两宋时期弩性能与受重视程度的提高,与防御型战略及军事技术进步有关(陈乐保《试论弩在唐宋间的军事地位变迁》,《史学月刊》2013年09期)。

有关宋代边防战争及与周边民族关系问题,以张希清等《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和《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两部论文集为代表性成果。两书汇集了众多相关论文,除了聚焦于“澶渊之盟”议题外,还广泛涉及到宋与辽、夏、金的互动关系,对宋代军政有多方面的新解新见。又有专就宋辽战争考论的专著,基于从宋辽军事冲突到和平交往的史实,探讨双方关系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以及对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战役和交往事件进行了回顾和评价(王晓波《宋辽战争论考》,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对北宋西北边防治理问题,有学者对曹玮经略西北的举措及影响有较细的考察,对熙宁年间熙河路建设成效不足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北宋前中期经略西北边疆从积极到消极、再渐趋主动的过程有所论述(汪天顺《曹玮与北宋西北边防整饬》,《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4期;《熙河开发与北宋国家统一述评》,《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3期;《北宋前中期的西北边疆经略》,《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6期)。黄纯艳则对宋神宗朝的边防战争有较多研究,其中对宋神宗的军事拓展追求,有深入的分析论证,揭示了当时“汉唐旧疆”的政治话语含义以及执行的指导意义;又界定并厘清了近代主权国家观念,与宋朝对交阯、西夏、高丽等朝贡政权间交往的本质区别;还论述了熙宁年间发生的宋朝与交趾的战争,以及前后双方交往关系(《“汉唐旧疆”话语下的宋神宗开边》,《历史研究》2016年第1期;《宋神宗开边的战争责任与政治解说——兼谈古代东亚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历史逻辑与现代话语》,《厦门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熙宁战争与宋越关系》,《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有学者就宋徽宗朝收复燕云史事有考论,辨析了其中的细节与过程,以及关键人物的活动与影响(黄晓巍《宋徽宗政和年间谋辽复燕史事考论》,《史学月刊》2017年第5期)。还有学者对南宋初创期围绕开封守与弃发生的争议,以及放弃开封带来的后果,有专文论述(胡文宁、陈峰《开封守弃与南宋初创期政权》,《人文杂志》2013年第9期)。对南宋初期陕西地区发生的“王庶被拘”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陕西军政危机,亦有学者考论(王军营《南宋初期陕西军政之危机——以“王庶被拘”事件为中心》,《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黑水城出土的“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对研究宋朝西北边防乃至于兵制都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先后出版的孙继民《俄藏黑水城所出<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整理与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陈瑞青《黑水城宋代军政文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两书,都做了细致的整理校释,并对两宋之际西北军政历史进行了一定的考究,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其四、宏观性的评价、著述及其他问题的讨论研究

围绕对宋朝“积弱”的传统评价,李裕民与李华瑞先后撰文,从不同角度予以反驳。或认为经济发展、财政收入高于唐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产生于宋代,军力虽弱但防守有余,尤其是抗击蒙古帝国数十年,故指出“积贫积弱”说影响极大,却不符合事实(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或厘清“积弱”之说源于宋代,为后世所沿用,认为宋朝“积弱”不能简单以军力强大与否而论,乃是统治者主观臆断的反映(李华瑞《宋朝“积弱”说再认识》,《文史哲》2013年第6期)。综论南宋军事的有粟品孝《南宋军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该著对南宋军事战争的变迁进行了全面梳理,也涉及到当时军政领域的重大问题,然旨在整体叙述历史过程。还有学者宏观概述战时状态对南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张邦炜《战时状态与南宋社会述略》,《西北师大学报》2014年第1期)。

对宋代军队的后勤保障及地理条件问题,有专门的论著。如有对宋代军事后勤保障供应的全面系统研究,涉及诸如供军粮草、军服、营舍、兵器军械、战马保障以及军队服装供给等方面的制度和措施(史继刚《宋代军用物资保障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试论宋代军队的军服保障问题》,《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程龙的两本专著(《北宋粮食筹措与边防——以华北战区为例》,商务印书馆,2012年;《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从军事历史地理的视角,分别探讨了北宋华北、西北战区的军粮供输问题,为深入研究北宋对辽、夏军事部署与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参考。同时,也有对南宋绍兴前期川陕地理制约下产生的军粮争论观察(何玉红《地理制约与权力博弈南宋绍兴前期川陕军粮论争》,《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七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对南宋荆湖地区军事补给体制与运作的探究,并兼论由此造成的宋元襄樊之战失利的原因(周曲洋《南宋荆湖地区军事补给体制的构建与运作——兼论宋元襄樊之战失利之原因》,《学术研究》2016年第3期)。此外,还有对政治中心东移后,宋金时期西北地区的地缘特点有所论述(杜文玉《宋金时期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及特点》,《史学月刊》2011年第1期)。

其他有关宋代军政问题的研究,仍有很多。如有学者论述了起源于北宋西北平夏城的三圣神信仰,从陕西的军队保护神到南宋传播到南方的过程(王元林、孙廷林《三圣神崇拜与宋代军民的忠烈信仰》,《历史研究》2017年第6期)。有论者进一步分析北宋基层士卒变乱的原因、特征与影响(王军营《北宋基层士卒变乱刍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有学者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全面考索钩沉了宋金蒙之际山东红袄军领导人群体,分析他们对南宋、金朝和蒙古政权的向背态度(姜锡东《宋金蒙之际山东杨、李系红袄军领导人及其分化考论》,《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1期)。还有关注到宋朝统治者与前代不同,对待民变更多采取以招安为主的柔和应对策略,并揭示了其原因所在(何忠礼《论宋朝政府对民变的非军事对抗性策略》,《浙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此外,又有多部通论性战争史著作出版,其中都有专节对宋代战争中的军政问题有所介绍(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战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1年;范晓光《中国古代战争动员》,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武国卿《中国战争史》,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年)。仍有某些著述牵扯到宋代军政的人物、活动,因篇幅所限,恕不一一道出。

海外地区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

其一、宋代军制及相关统治理念的探究

其二、关于宋代武将个案及文武关系方面的研究

其三、北宋边防与战争方面的探究

其四、南宋军政问题的研究

总之,七十年来学界在宋代军政方面的研究,经历了从狭隘、薄弱到理性、成长,再到蓬勃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内有关宋代军政历史的研究快速进展,无论是宏观论述还是微观考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仍有诸多领域有待继续深入,对关乎宋朝时代演进的关键军政因素更须深究,正所谓学无止境,这都有赖学界同仁持续努力。(完)



文章稍有删减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钱茂伟|吴越文化连载一:吴越文化的起源、形成及特征 2024-11-13
【宋韵溯源】吴越国考古|王征宇、邵群、洪俊:杭州市玉皇山天真院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2024-11-05
【宋韵流觞】临安城考古│朱岩石、何利群:杭州南宋临安城皇城考古新收获 2024-10-28
刘小萌 | 满族遗老金梁与儒家忠义观 2024-10-23
馆员风采丨陈锐:马一浮六艺之教的双重特质 2024-10-2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