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学术纵横
 
龚延明:两宋俸禄制度通论(五)
来源:宋史研究资讯微信公众号  作者:龚延明  日期:2021-03-12

三、俸禄支付方式


宋代俸禄名色不一,支付运作流程复杂,留存史籍记载不全,今仅能大体作一梳理。

(一)货币为主、实物为辅  

宋代俸禄各项均以货币(现钱,即铜、铁钱)为主,辅以实物(米麦、衣赐等)。请受(本俸)中有衣赐给绢、绫、罗、丝绵,按春、冬季发给:禄粟给米、麦;此外杂物有盐、柴、炭、酒等,作为发放或特赐俸给,如:


节度使料钱月400千,春、冬绢各100匹,大绫各20匹,小绫各30匹,罗各10匹,绵各500两;禄粟月150石;

宰相、枢密使料钱月300千,春、冬服各绫20匹,绢30匹,冬绵100两,禄粟,月100石,薪、蒿、炭、盐、纸诸物之给,月给薪1200束,给炭自十月至正月200秤,余月100秤;给盐7石,给马刍粟20石,纸,茶、酒若干。[0]


当然,节度使、宰执待遇是最高的,名色众多,但置于头等地位的重还是料钱400千、300千,是货币。

(二)现钱与折支、全支 

宋代《禄令》规定的俸禄数额,与实际支付是不一致的。如俸钱有全分、省陌、折支之分,真俸、减借之别。

折支就是不付现钱,而通过估价易以他物,《宋史·职官志》:“凡文武官料钱,并支一分见钱,二分折支。注:曾任两府,虽不带职,料钱亦支见钱。”[1]宋代现钱全分,并非全额支付,通行省陌法。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始诏民间缗钱,定皮七十七为百。自是以来,天下承用,公私出纳皆然。故名省钱。[2]欧阳修《归田录》和髙晦叟《珍席放谈》都有相应的记载。[3]官俸支给上也用省陌,每百钱实得七十七。[4]至道三年(997)八月,令有司复位百官俸给折支物。[5]真宗景德折支略有改变。据《宋会要》载:

本朝之制,皆约后唐所定数,其非兼职者,皆一分实钱,二分折支。由景德罢兵,始诏尝经掌事,其俸当给他物者,京师每一千给实钱六百,在外四百。[6]


景德中,由于宋辽议和,军费负担减轻,内外文武官折支比例有所改变,在京师,支实钱六分、折支四分;在外,支实钱四分、折支六分。

折支作为俸钱支付的方式之一,一直实施不废。据宣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讲议司奏:

奉御笔送讲议司:内侍省请给,武功大夫以上可支一分现钱、二分折支。[7]


折支,也有以铜钱折支铁钱的形式。宋代铜钱外流,出现钱荒,铜钱匮乏。川峡地区,流通㩗带不便的铁钱,故铜钱多折支铁钱。

(至道三年)十月,知益州张咏言:“屯驻兵士所请钱,乞依元降宣旨,铜钱一文折支铁钱五文。是时峡路转运使韩国华到阙,言:‘川峡州县幕职官等等所请月俸铜钱一文止折铁钱二文,望增加铁钱分数。’帝令支铜钱一文,易给铁钱五文。”[8]可是过了五年,因铜钱紧缺,铜钱对铁钱比值大幅度提高,从一文铜钱换五文铁钱,升值至一文铜钱易十文铁钱。[9]

相对于折支料钱而言,全支现钱成了一种优渥待遇。如“景德三年五月,诏国子监学官料钱全支现钱”。[10]作为朝廷重视办学的一种姿态,南宋建炎初军兴之际,朝廷财政极为困难情况下,仍优待“宫观官及未有差遣待阙京朝官以上俸钱,依旧全支。”[11]

(三)借支 

边远地区幕职州县官赴任,路途遥远,月俸可以预支,称“预借”。大中祥符三年四月,诏:“幕职州县官除川陕、广南、福建路已令预借俸钱外,江浙、荆湖远地,麟、府等等州,河北、河东缘边州军,自今年并预借两月俸,余近地一月。”[⑫]所“借支”(预支)俸钱,由诸路州府粮料院置“借支簿”登记,于上任时勾销:

大中祥符六年四月,诏:“粮料院置诸道幕职州县官借支料钱文簿,请迄勾凿。初度支判官祖士衡上言:‘铨注官迄,吏部格式司移牒三司借支俸钱,三司下粮料院施行。”[13]


(四)减借与真俸 

北宋末年起,又有“减借”。所谓“减借”,即真俸“扣支”。钦宗靖康元年,因金军进逼,军事开支剧增,诏武选官(除军中统兵战守官外),转至遥郡以上者(月俸钱百千至四百千,皆甚高),权支三分之二,即住支三分之一;进而,所支二分中,又减借四分之一。以遥郡承宣使月俸三百贯为例:三百贯停支一百贯,权支二百贯;而所支二百贯中,政府以“借”的名义,扣除五十贯。也就是说,遥察实际领到的月俸只有一半,一百五十贯。这个“减借”就是变相的克扣月俸。[14]

南宋继续对高薪武臣遥郡以上(身在军中的统兵战守官除外)推行“借减”的支付方式,如:

绍兴二年八月十七日,诏:“比降指挥,措置武臣横行、正任、遥郡请俸,各依出身权行借减。其统兵战守之官(原注:谓身在军中,充都统制、统制、、将副之类)更不权减。其诸路总管、钤辖、都监、巡检,系是职任差遣,不合作统兵战守之官。除系宗室更不减借,其余转至遥郡以上,俸钱、衣赐、傔人、俸马,依靖康元年二月二十七日指挥,权支三分之二,并当年七月九日指挥,于见请二分则例上以四分为率,权借一分支给……外路依此施行。”[15]


内外武臣,除宗室与在军指挥作战的统兵战守官都统制、统制、统领、正将、副之类除外,路、州郡兵官兵马都总管、兵马钤辖、兵马都监、兵马监押、巡检使等其武选官阶转至遥郡以上一律减借。

与“借减”相对,为“真俸”。真俸,无借减。南宋,高级武选官,“寻常正任至节度使,非特旨,多是借减”。[15]

还有一种真俸,称“全支本色真俸”,仅指俸钱(本色)全支,杂色仍有打折(借减)。所谓“特与全支本色真俸”,[17]此“全支本色真俸”与“真俸”有别。全支虽非全借减,料钱照付,但粟禄与傔从钱粮有等杂色需借减:

统兵节度使则例,支钱四百贯,米麦四十五石(按:真俸为二百五十石),元随米钱三十贯,要之,统兵官亦不得全真俸也。今总管之类却乞免行借减,欲望令户部申严旧法,自今不得陈请真俸。[18]


真俸乃全免借减,按《禄格》支取。《攻媿集》:“知阁谢渊为皇太后亲弟,请给依韩侂胄例,特与依禄给全支本色,有以见陛下奉祖后之意。然真俸之支,则不可。”[19]按:若支俸钱,即给现钱之类,不折支,称“全支本色”。

从上可见,宋代禄制,“全支”与“真俸”两者不能混淆。“全支”指料钱支本色。真俸,即官员所有请受全支给,没有任何一项(一色)扣支。真俸需皇帝特旨,皇帝特旨,常被被户部执奏驳回。如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甲申:

定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万寿观使田师中“乞依旧接续支破真俸。”从之。师中因入对,面请,上许焉。给事中金安节等既书录黄,而户部执奏:“以为不可。”[20]


如果依旧接续支破真俸,田师中一岁添米麦四千余石、衣绢数至多。因此,原书录黄的给事中金安节也改变态度,认为户部执奏“委合条法”。田师中现已非统兵官节度使,而是万寿观使,“合支万寿观使请给”。[21]宋代《禄令》所规定的俸给,并非是官员都能不折不扣领到的收入。除非特旨给“真俸”。

(五)依资序降等给俸 

降等给俸,依资序降一等,或降二等之类,也是宋代俸禄一种支付方式。如自陈乞宫观、岳庙差遣(责降宫观、岳庙差遣除外),据《绍兴令》:

月破供给,于所居处,依资序降一等支:

职司(按:监司)以上资序人依通判(按:州府通判)例,知州资序人依签判(按:签书节度判官公事)资序人。武功大夫以上未及知州、职司资序人,准此。[22]

自蔡京用事,始创祠官供给,庶官依本资序降二等,学士以上不降。王黼继相,已除其法。《绍兴令》复旧。[23]

 

(六)支半俸、停俸 

致仕官给半禄,唐德宗朝已见施行,[24]“唐末乱离,国用不充,百官俸钱并减其半,自余别给一切权罢。”[25]故有“唐制非特敕不给(致仕)半俸”之说,宋初依唐制,非特敕不给俸。太宗淳化元年(990)五月始给致仕官半俸。[26]淳化元年的给半俸,虽不给现钱,止给实物,但这对有些无田产的士人来说,生活有了着落,藉此可资度过余生。真宗朝致仕官优待,例得迁官,再给半俸:“(咸平五年)五月丙申朔诏文武官年七十以上求退者,许致仕;因疾及历任有赃犯者听从便。告老者例得迁秩,令录即授朝官,并给半俸。”[27]到了仁宗朝,致仕官正刺史、合门使以上官显者,给全俸。仁宗景佑三年(1036)三月诏:“致仕官旧给半俸,而仕曾显者,或贫不能自给,非所以遇高年,养廉耻也。自今大两省、大卿监、正刺史、合门使以上致仕,给俸如分司官例(给全俸),长吏岁时以朕意劳赐之”。[28]

责降官团练副使亦支半俸。如“右补阙、直史馆胡旦,猥以庸琐,谬升科级,兼领太史……尔宜自省,可授殿中丞、充商州团练副使,依分司官例,支给半俸,仍不得签署州事。”[29]胡旦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太平兴国八年在右补阙、直史馆任上,贬团练副使。团练副使领半俸。仁宗朝,分司官给全俸,团练副使未见增,仍为半俸。

官吏如请长假至一百天,则停俸。任满即“住给俸料”。司马光即言其“自正月二十一日以病在朝,久而不愈……已及一百余日,入觐之期,未能自定。窃以百日停俸,着在旧章”,[30]《宋会要辑稿》也记载景德元年五月,有司言:“尚书左丞、集贤院学士陈恕在假百日,合停月俸。”诏:“特给之。”[31]

待阙、守选、丁忧也会停俸。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咸平以后,民庶渐繁,时物遂贵,入仕门多,得官者众,至有得替、守选一二年,又授官待阙一二年者。在天下物贵之后,而俸禄不继,士人家鲜有不穷窘,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丧不得葬者,比比有之。[32]


《长编》载:仁宗至和元年(1054)元月庚子:“窃谓唯在军中者可权从变礼,其旧制三司副使以上及班行使臣百日公除……今丁忧臣僚,即日绝其俸禄,亦为太薄。岂有行礼之人,反不及被放之臣?”原注:庆历三年七月,听三司副使以上持服,仍续俸。武臣非在边者亦听。[33]

按:宋代,武臣丁忧,百日即可起复,故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八月有诏:“三班使臣父母亡,勿住俸钱。”[34]文臣三使副使以上丁忧,亦是百日起复,仍续俸。但大量文臣中、下层官员丁忧,即须守三年丧,停俸。   但也有特许给俸的情况,如宗室小使臣袒免亲给俸。[35]

王安石曾在《议曰罢官而止俸》中,提出任满罢官,待阙止俸,未妥,担忧“恐士大夫困穷而无廉耻”:

今士大夫所以鲜廉寡耻,其原亦多出于禄赐不足,又以官多员少之故,大抵罢官数年而后复得一官。若罢而止俸,恐士大夫愈困穷而无廉耻。[36]


待阙是否有俸?有不同记载,或谓待阙有俸给,据《宋会要》载:

(太宗)至道二年正月,诏曰:“京官先以三十月为满,即罢给俸料,自今宜续给。并着于甲令。”[37]


如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谓:

至若在京百司,金谷浩瀚,权势子弟长为占据,有虚食廪禄,待阙一二年者。暨临事局,挟以势力,岂肯恪恭其职?故在京官司,有一员阙,则争夺者数人。其外任京朝官,则有私居待阙,动逾岁时,往往到职之初,便该磨勘,一载勤事,例蒙迁改,此则人人因循,不复奋励之由也。[38]


从范仲淹所陈十事中,称“待阙”为“虚食廪禄”,说明待阙官,仍有廪禄。然同在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五曰均公田》中,又有另一种表述法:

皇朝之初,承五代乱离之后,民庶凋弊,时物至贱,暨诸国收复,天下郡县之官少人除补,至有经五七年不替罢者;或纔罢去,便入见阙。当物价至贱之时,俸禄不辍,士人之家无不自足。咸平以后,民庶渐繁,时物遂贵,入仕门多,得官者众,至有得替守选一二年,又授官待阙一二年者。在天下物贵之后,而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男不得婚、女不得嫁,丧不得葬者,比比有之。复于守选、待阙之日,衣食不足,贷债以茍朝夕。到官之后,必来见逼,至有冒法受赃,赊举度日。[39]


据上引文字,真宗咸平之后,官阙少、待阙人多,待阙官“俸禄不继”,这又与上面所述宋初“至若在京百司,金谷浩瀚,权势子弟长为占据,有虚食廪禄,待阙一二年者。”不一致。至迟真宗朝咸平以后,待阙官无俸禄。宋待阙官到底有无俸禄,尚须进一步探究,未有确论。

四、俸禄发放机构及流程 

宋代发放俸禄的机构,不止是单纯的一二个专门管理机构,而是由多个上下垂直的层级管理机构与执行部门组成。北宋前期与元丰改制后并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北宋前期,铨司(元丰改制后为吏部)出文武百官具员簿,三司(元丰改制后改由户部度支司、太府寺)据官员所系官衔的身分地位,批出请正勾省帖或历头(“省帖”为“三司帖”别称;元丰改制后称“请受历头”)下诸司、诸军粮料院及诸司、诸军专勾司过勘,过勘后批出劵历与文旁,劵历(别称劵旁)交给请受人(官员),文旁实封后送左藏库及仓场等处,官员则持劵历赴指定仓库请领月俸,左藏库监官在核对省帖与文旁所开的名物、数目相符之后,在旁历上写明“文旁多少,并是元批印押,其旁别无虚伪”等文字,然后支付。其流程监管严格。以上是京师的情况。地方有州粮料院与诸军分差粮料院,专勾即由通判或勘给务等过勘。宋代俸禄支付流程具体过程,没有留下完整个记载,很难复原。只能据现存史料大致看出须经办的凭证与手续。

首先,请受官员的现职官衔及身份名籍,北宋前期须由吏部铨司提供给三司;元丰改制后由吏部提供给户部,由户部下太府寺。如官吏铨注州县官后,即由吏部格式司将铨注官名籍移牒给三司度支司,由度支司钱帛案、百官案先预借俸钱,下粮料院施行。新官赴任后,即由官员本人申报,由三司受理结算,颁给请受:

(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三日,令粮料院置诸道幕职州县官借支料钱文簿请迄勾凿。初,度支判官祖士衡上言:“铨注官迄,吏部格式司移牒三司借俸钱。三司下粮料院施行。至有候请不及而赴官者,未尝申举,致有欺幸。请置簿以统之。经百日而不请者,就新任给之。[40]


三司度支判官祖士衡的奏言,提供了颁给州县官俸禄相关机构与前期流程。三司须依据吏部格式司所移送的新官名籍,然后由三司度支部百官案批支借俸钱,以便赴任:

(真宗咸平)六年七月,诏:“州县官俸钱、米麦,并须经格式司升降则例支给。不得专擅增减。”

(大中祥符)六年十月,权判吏部铨慎从吉言:“格式司用《十道图》较郡县上、下、紧、望,以定俸给。”[41]


吏部格式司负责幕职县官新注官员,据所赴郡县的地望高下,依《禄令》定俸给,然后移牒至三司。三司度支部钱帛案、百官案据格式司所送新任官月俸数,审批给俸额:

(三司)度支分掌八案:二曰钱帛案,掌军中春冬衣、百官俸禄。八曰百官案,掌京、朝官、幕职官奉料,祠祭礼钱,诸州驿料。[42]


元丰改制罢三司将钱帛案、百官案,由户部依《禄令》出给官员历头(文历),颁禄禀事归户部度支司与太府寺:

户部度支郎中、员外郎,凡军须边备,会其盈虚通其有无。若中外禄赐及大礼贡给,皆前期以办。[43]


户部下太府寺,由太府寺依《禄令》具体承办审批文武百官月俸请给数:

太府寺 元丰官制行,始正职掌……凡官吏、军兵俸禄赐予,以法式颁之,先给历,从有司检察,书其名数,钩覆而后给焉。[44]


元丰改制后,由户部依《禄令》出给官员历头(文历)。如元丰六年(1083)十一月,文彦博以太傅致仕后,户部却给他开出各一个使相请受历头。于是,文彦博退回使相俸料历头,其所上《缴纳文榜》言:

臣昨河南府给到致仕请俸历头一道,却开坐使相则例,并给到一月请受俸钱榜一纸。臣必谓所司差误,不敢请领……请乞依旧制致仕官请受。自后本府被省符勘会,往复迁延,亦已半年。今准河南府别给到依旧制致仕请受历一道,已令勾当人请领。其前来出给到文榜却令缴纳迄。谨具奏闻。[45]


“本府被省符勘会”,意指河南府据文彦博缴纳使相俸钱文榜的要求退回给尚书省户部勘会(审查),“往复迁延”,拖延半年未决。尚书省户部勘(按:部符,指户部符)。文彦博收到户部经河南府给他的致仕官主持受文历一道,“已令勾当人请领”。使相、致仕官等,皆据文彦博所系官衔而定。文彦博为致仕官,只能依致仕官俸钱请领,而户部却误开致仕官历头和使相开府仪同三司历头二份,即将有官人系衔请俸多开了。文彦博严格遵守“系衔请俸”的规制,[46]就退回了这份多余的开府仪同三司俸给。

太府寺掌邦国财货之政令,是户部之下的执行机构,事务繁多,下设七案处理日常寺务。但颁给官吏、军兵俸禄列为其首要任务,故该寺第一案与第二案,皆分管俸禄事:

太府寺 设案有七,第一、第二案,掌批给官员请受文历、宗室孤遗钱米,及诸司局所请给。四粮、审院隶焉。[47]


元丰改制由后为户部度支司与太府寺第一案、第二案审批文武官吏及军兵请给文历。“文历”也称“历头”,是请俸人凭证,同时下相关粮料院、专勾司批勘,粮料院依法式颁给文武官员俸料劵历(或称旁劵)。

其次,诸司、诸军粮料院诸司、诸军与专勾司(南宋审计司)是宋代发放官员俸禄的关键机构:

窃惟国家之赋禄,以粮、审院为关键。粮、审之勘给,以法令为程序。故幅纸之书,一经过勘,主藏之吏奉行惟谨,所凭者此而已。[48]

粮料院,掌以法式颁廪禄,凡文武百官、诸司、诸军奉料,以劵准给。[49]

切见天下勘给官吏军兵请受及勘支官物,并须先由粮料院批勘,封送勾院点检、勾勘迄,关仓库方得依数支。[50]


先是,三司或户部与有司负责给官员颁给请受文历,移送粮料院。再由粮料院依法式批给文武百官请给券(劵历),写明某官员合得料钱、职钱或贴职钱、厨食钱、折食钱、酒、茶汤钱等名色与数目。然后交由诸司专勾司(南宋称审计司),依《禄令》格、式审核项目、数目。

专勾司审核,如发现有不当,即行纠正。经专勾司勘验之券须关会太府寺后交给请受官员,官员即持此券历于规定请领时间(一般在月初一)赴指定仓库领取。如遇郊祀大礼赏赐,则先发券历支领,后审验。

粮料院、专勾司审批官员俸给,称“过勘”。“过勘”乃点检历头,于文历上签书,手续完成之后,由粮料院、审计司颁给官员请受劵历(劵旁)。官员凭此劵历去左藏库或指定的就近仓库领取。

《朝野类要》称:

在京关支请给等,须经粮料院、审计司过勘,及关会太府寺,方可支给。其外路大军钱粮,自有分差粮、审院施行。[51]


未经粮料院、审计司过勘,直接由户部长贰批勘“虚旁”是违反法的。南宋绍兴间,户部侍郎宋贶罢官的一条罪状,就是擅自批请给空白文旁:

《宋会要辑稿·职官》:“(绍兴二十一年闰四月十二日)户部侍郎宋贶放罢……又勘虚旁,令军人自往漕司支散。”[52]


地方官同样不能绕过粮、审院批勘或州县勘给务(州县由州通判、知县勘给),随意开具“白条”给吏卒借请俸给:

(淳熙七年)五月二十日,诏:自今诸路监司并州郡吏卒,除依条差出勘旁借请外,辄用白状借请,并计赃断罪。[53]


总之,请给文旁粮,须由料院又须批出,(在三司或太常寺批下的文历上批书),直送左藏库或就近仓库。所谓“主藏之吏奉行唯谨,所凭此而已”。

诸军粮料院与诸司粮料院,掌以《禄令》法式(在三司或太常寺批下的省帖或文历上批书)颁给诸司、诸军,诸仓库则按验粮料院劵历无误后给之。正所谓:

国家之赋禄,以粮(料院)、审(计司)为关键,粮、审之勘给,以法令为承式。故幅纸之书(按:指请给劵历)一经过勘,主藏之吏奉行惟谨,所凭者此而已。[54]


除了京师诸司粮料院、诸军粮料院,南宋绍兴十一年五月,于淮东、淮西、鄂州三大总领所各置分差粮料院:分差建康府诸军粮料院,掌支拨淮西诸军钱粮;分差镇江府诸军粮料院,掌支拨淮东诸军钱粮;分差鄂州户部粮料院、分差池州户部粮料院、分差荆南户部粮料院废,掌支拨湖广诸军钱粮。绍兴十五年,置四川总领所,其属下置分差户部利州粮料院、分差户部鱼关粮料院,掌支拨四川大军钱粮。[55]凡干办分差粮料院,皆注通判资序。

元丰改制后,京师诸司、诸军粮料院,诸司、诸军专勾司(南宋称审计司)这四粮勾院,归太府寺直接管辖。所以需关会太府寺。据《神宗正史·职官志·太府寺》:

设案有七:第一、第二案,掌批给官员请受文历、宗室孤遣钱米,及诸司局所请给。四初、审院隶矣。[56]


诸州各置粮院。南宋诸军置分差粮料院。

至于州县,由所在州府粮料院过勘,而判勾(审计)则委州、府通判施行,通判审验粮料院批勘,无违法妄支官物及其它出入差错之后,方许官吏凭请券历支取月俸。

最后,主藏官吏奉行粮、审请给文旁的具体手续。

粮料院据《禄令》法式,制定诸军、诸司文武官吏每月请给劵历(凭证,相当于工资卡)。发俸禄之日,受俸人须持劵到指定仓库领取俸禄衣赐等。[57]北宋理学家程颐哲宗朝召赴阙下,他以自持劵历到仓库领取俸料为耻,致生计窘迫,不得不向朝臣借贷度日。朝臣怀疑,是不是给程頣的俸禄太少了,不足以供养?于是向程頣索取粮料院劵书(劵历)看详,一看,“则(程頣)自赴召以来,未尝往请。”这才明白,原来这位伊川先生,十足的迂腐夫子,一本正经,“以持状而请,非先王(指周制)养贤之意”,而羞于去领月俸。所谓先王之制,是朝廷将禄赐颁给长官,由长官均分给属官。这也说明宋代粮料院只勘定百官月俸标准,但要官员亲自到指定仓库去领取。此事颇有意思,现转录如下:

今粮料院,使士大夫各持劵书往请,所以护养士大夫廉耻多矣!伊川先生初赴召,居阙下,日用窘迫,假贷于朝臣。当时诸公谓其俸给不足,索粮料院文书视之,则自赴召以来,未尝往请。正以持状而请,非先生养贤之意。

先王之时(按:此指《周礼》所言“几其出入,均其稍食”),只是各颁给官长,使自均给之。[58]


北宋前期,由三司定界分仓敖支给,依年、月为序。城东十二仓,储存江淮水运所输纳粮谷,为数最巨;城西三仓,兼储茶叶,储粟至少;城南止一仓,储存粳米;城北四仓,多储马料。因此,官员、军兵领俸,不能就近仓库,因而出现东营往西仓领俸、西营往东仓请领,“枉费脚力”,颇为不便。[59]

官员所持请给劵历,是粮料院直接发给其本人的。《夷坚甲志·吴公诚》:

兴化人吴公诚,字君与,年七十,以大夫致仕。梦人告曰:“公犹有俸金七百千在官。’‘既觉,取劵历会之。凡积留未请者正如其数。”……后年而卒。计挂冠后所入半俸,适满七百千。既服除,其子与郡守有旧,悉以向所当得者复给之。[60]



相关内容
胡斌:皇权的虚与实:宋孝宗朝的两宫体制运行 2024-12-18
元代马哥孛罗诸外国人所见之杭州 2024-12-10
吴钦根|谭献与章太炎交游始末考 2024-12-04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观念 2024-11-19
吴铮强:“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辨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