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十四年(1187),日僧荣西(1141-1215)再次来华,师从天台山万年寺虚庵怀敞修禅时,适逢大旱不雨,瘟疫流行。宋孝宗赵昚(1162-1189年在位)招请荣西到京师(今杭州)作除灾和求雨祈祷,竟“灵验显著,甘雨忽降,不日疫除”。 祈祷如此灵验,令宋孝宗十分满意,龙颜大悦,于是赐封荣西为“千光大法师”,并在径山寺设特大茶会,以示庆贺。此次茶会,当是最高规格的径山茶宴。
径山茶宴,是宋代余杭径山寺茶事礼仪和茶汤煎点的规范程式。 径山,在余杭县西北,乃天目之东北峰。唐代时,僧法钦云游至此结庵,“代宗诏杭州即其庵建寺,曰径山。僖宗乾符六年(879)改为乾符镇国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赐承天禅院。政和七年(1117)改径山能仁禅寺。……绍兴年间(1131-1162)妙喜建千僧阁,十七年(1147)真歇建大雄殿,二十八年(1158)重建龙王殿。孝宗赐妙喜号大慧禅师,乃以山中明月堂为妙喜庵,及书匾以赐,塔号曰宝光,魏国张忠献公浚作铭并序。乾道二年(1166)二月,孝宗幸游,越二年建龙游阁。开禧年间(1205-1207),孝宗御书额赐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嘉宝年间(1208-1224)宋宁宗品第江南各寺,尊表五山,径山寺列五山之首为“禅林之冠”。 寺院茶宴,早在唐代会稽云门寺就有。《越中杂识》记:“云门寺,在府城南三十里云门山,晋中书令王献之宅也,后改为寺。”唐诗人严维、郑槩、鲍防等,曾在云门寺煎茶品饮,吟诗咏怀。所谓云门茶宴,即是其在烟树林下,焚香啜茗,听琴赏景,吟咏述怀的雅集。
宋代,杭州寺院饮茶之风更盛。苏轼两度来杭,他去饮过茶并留下诗篇的寺院就有十多家,如杭州西湖两山的南屏寺、天竺寺、龙井寺、虎跑寺、智果院、报恩院、宝严院,城东佛日山净慧禅院,仁和县安仁西乡安隐院,临安净土寺,余杭径山寺等。 熙宁五年(1072),日僧成寻搭乘商船入宋,四月由杭州登陆后赴天台山巡礼,一路所到寺院都有茶汤、茶药招待,且大多是住持僧亲自点茶。 宋代径山,佛门振兴,茶事全盛。径山禅茶于北宋时便已著名。 叶清臣(1000-1049)《煮茶泉品》记:“吴楚山谷间,气清地灵,草木颖挺,多孕茶荈,为人采拾。大率右于武夷者为白乳,甲于吴兴者为紫笋,产禹穴者以天章显,茂钱塘者以径山稀。” 蔡襄在《记径山之游》中赞径山茶与泉:“松下石泓,激泉成沸,甘白可爱,即之煮茶。凡茶出北苑第品之无上者,最难其水,而此宜之。” 苏轼在杭任职期间,三上径山。有《游径山》诗云:“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毛滂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为杭州司法参军,与径山第七代住持维琳无畏禅师常有诗茶往还,《书禅静寺集翠堂示堂中老人琳径山诗》有句:
宾头应供未还家,聊借僧窗自点茶。 此意不须相见说,已知秋色付蘋花。
毛滂每次上径山,必有茶与诗,即使琳老不在山,他亦会“聊借僧窗自点茶”。 南宋时,径山寺点茶品饮已形成茶会、茶宴的规范程式和茶禅理念。 径山寺第十三代住持大慧普觉禅师(1089-1163)对僧俗弟子开示曰:“茶里、饭里,喜时、怒时,净处、秽处,妻儿聚头处,与宾朋相酬酢处,办公家职事处,了私门婚嫁处,都是第一等做工夫提撕举底时节。”
淳熙四年(1177)住持径山法席的第二十五代住持密庵咸杰禅师(1118-1186),曾经应一次茶会会首请求,作《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 其一: 径山大施门开,长者悭贪俱破。 烹煎凤髓龙团,供养千个万个。 若作佛法商量,知我一床领过。 其二: 有智大丈夫,发心贵真实。 心真万法空,处处无踪迹。 所谓大空王,显不思议力。 况复念世间,来者正疲极。 一茶一汤功德香, 普令信者从兹入。 径山寺这“一茶一汤”,供养世间“正疲极”的万千个来者,功德堪为称颂。 这万千来者之中,不乏有漂洋过海从日本远道而来的僧人。
嘉定十六年(1223),日僧道元随荣西弟子明全来华,在宁波天童、阿育王寺修禅,同年登径山参谒,浙翁如琰禅师特在明月堂设茶宴,礼仪周到。 理宗开庆元年(1259),日僧南浦绍明入宋,先后遍访诸刹,咸淳元年(1265)至杭州净慈寺依虚堂智愚禅师。兹秋八月,虚堂奉诏主径山,南浦绍明随同上山。咸淳三年辞师回国,得到了虚堂智愚禅师的亲笔偈文,并带回了七部茶典和一套点茶用具。 日本《类聚名物考》有记:“茶宴之起。正元年中,筑前国崇福寺开山南浦绍明,入唐时宋世也,到径山寺谒虚堂,而传其法而皈,时文永四年也。绍明皈时,携来台子一具,为崇福寺重器也,后其台子赠紫野大德寺。或云:天龙寺开祖梦窗,以此台子行茶宴焉。故茶宴之始自禅家。” 从唐代会稽云门寺“云门茶宴”“松花坛茶宴”,到密庵咸杰所咏茶汤会、浙翁如琰禅师明月堂设茶宴,再到南浦绍明把径山茶宴传入日本,可见茶宴这种形式,早在唐代寺院中就有,径山寺继承传统,到南宋时,“径山茶宴”已实有其名,并具规范的礼仪程式,传入东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