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文史动态
 
【重磅新书】吴铮强:《真假南…
浙水敷文 · 名碑赏析丨何谓…
孔庙讲堂预告丨冯立:书翰千载…
【会议】“纪念马可·波罗逝世…
 
特别关注
 
“船形馆”怎么会来到梅登高桥…
辛亥革命与杭州驻防旗营
百年前风靡一时的杭州旅游指南
南宋临安的防火组织与消防队
学术纵横
 
胡可先丨马一浮师生问答之旨释证——在“返归六经:重光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高端学术论坛”上的发言
来源:浙江大学中文系微信公众号  作者:胡可先  日期:2021-05-24

马一浮师生问答之旨释证

——在“返归六经:重光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高端学术论坛”上的发言


胡可先



马一浮先生有《释学问》一文,给学问下了这样的定义:“学问却要自心体验而后得,不专恃闻见;要变化气质而后成,不偏重才能。知识、才能是学问之资藉,不即是学问之成就。……学问二字,今浑言不别,实际上学是学,问是问,虽一理而有二事。浅言之,学是自学,问是问人。”我在十余年以前,应浙江大学研究之约写过一篇《与研究生谈学问》的文章,是受到马一浮先生《释学问》的启发而展开的,集中谈了研究生应该对于学问如何理解。实际上,马一浮先生《释学问》还有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要明确问答之旨。我觉得马一浮先生对于师生问答的论述,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因此,我今天的发言就集中在这一方面。


一、马一浮师生问答之要旨


对于学与问的关系,马一浮引用子夏的说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后加以阐释道:“博学而不笃志,犹之未学;切问而不近思,犹之未问。学欲其博,是要规模阔大,非谓泛滥驳杂也;问欲其切,是要体会亲切,非谓腾口说、骋机锋也。……故学必资于问,不学则不能问。”基于此,马一浮于讲论之外,专门设立问答一事,以与学子切磋学术。

问答之要旨:穷理决疑

对于问答之旨,要以穷理为要。马一浮说:“学以穷理,问以决疑。问前须学,问后要思。故学问之道以致思为最要,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学者观于此,亦可以明问答之旨矣。”他在《复性书院讲录》卷一中也说:“今为诸生指一正路,可以终身由之而不改,必适于道。只有四端:一曰主敬,二曰穷理,三曰博文,四曰笃行。主敬为涵养之要,穷理为致知之要,博文为立事之要,笃行为进德之要。四者内外交彻,体用全该。”(《复性书院讲录》第8页)马一浮提出“穷理”与“决疑”的关系,而要达到问答之旨,中间的“致思”最为关键。所谓致思,就是要深入思考,自己通过深入思考后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问老师。而不是随意问一些自己可以解决而并没有花工夫才感到疑问的问题。这样的话,对于大学生与研究生而言,就尽量少问一些常识性问题,因为常识性的问题一般自己都可以解决,问这一类问题容易使得老师对于你的知识水平与思维方式发生认识错位。

问答之轨范:如攻坚木

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要确定问题的轨范,马一浮说:“《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是问答之轨范。”这是说问答是要解决重要问题,然而也要循序渐进,先问容易的问题,然而层层递进,逐步问关键的问题,这样也是教学相长的相互研究过程。《学记》中的两个比喻,一个是说木工砍伐坚硬的木头,先就一般的纹理着手,最后砍伐坚硬的节疤,这是说先易后难;一个是说如同撞钟,用力小则声音弱,用力大则声音强,这是说先小后大。无论哪一方面,最后的目的一样,就是要攻克难题。《乐记》在这几句话的前面还有:“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是说学生善于学习收获就大,老师教导也轻松而且效果好;学生不善学习者收获就小,老师教导就费力,学生也埋怨老师。因此,这里的“学”与“问”也是相辅相成的。

问答之方式:举一反三

至于问答的层次,马一浮举孔门弟子为例,他说:“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悱是能思,举一反三是善悟。不能如是,圣人之所不教。上根如颜子,闻一知十;其次如子夏,告往知来;子贡闻一知二;樊迟、司马牛最下,闻而不喻。如樊迟问仁、问智,不达,再告以举直错枉,犹不达,乃退而问子夏;司马牛问仁、问君子,皆以为未足:此皆在不复之列。《论语》多记孔门问答之词,实为后世语录之祖。”这里实际上是谈到了孔子与弟子交流,重在举一反三,而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问答之层次:因材施教

根据弟子不同情况,孔子以“善悟”为标准设定了三个层次:一是上根,他举了颜子,能够做到闻一而知十;二是其次,他举了子夏和子贡,一个是告往而知来,一个是闻一而知二;三是最下,他举了樊迟和司马牛,问答时不能领悟,再答后仍不能领悟,就让他们退而问子夏,因为他们还达不到与孔子对话的层次。

对于教师而言,问答要因学生的个性而异,马一浮说:“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除第五类外,前三亦假问答。但孟子之意似以答问为接下机,其实问虽有高下,答则因才而施,其道是一。”

正因为如此,马一浮先生专设“问答”一门,作为师生交流的重要环节,他说:“今于讲论之外,开此问答一门,乃欲曲顺来机,加以接引,观其资质所近,察其习气所偏,视其志趣所向,就其解会所及。纳约自牖,启其本心之明;应病与药,救其歧路之失。随感而应,其用无方,祭海先河,庶几知本。至于发问,当有范围,虽无倦于相酬,亦致诫于陵节。”




二、马一浮师生问答之标准


比较特殊的是,马一浮先生将师生问答设置了“答”和“不答”两个类别,其中“不答”非常明确,有八点:

一、问单辞碎义、无关宏旨者不答。

二、问僻书杂学、无益身心者不答。

三、问时政得失不答。

四、问时人臧否不答。

五、辞气不逊不答。

六、越次而问不答。

七、数数更端不答。

八、退而不思再问不答。

马一浮从正面阐述师生问答的要旨,体现其穷理决疑之问题要旨、如攻坚木的问答轨范、举一反三的问答方式、因材施教的问答层次,而对于如何回答,问答有什么标准而言,则从反面加以说明,这就是设置了八点不答的规则。这八点集中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答的内容,二是问答的态度。这是学生学习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也是相辅相成的。

问答的内容

首先是“单辞碎义”。这样的内容不答,实际上是对研究学问趋向单辞碎义的一种否定,认为读书治学应该注意系统性,问问题要有深刻的含义。“单辞”谓无证据之辞,来源于《后汉书·朱浮传》:“永平中,有人单辞告浮事者。”李贤注:“单辞,谓无证据也。”也就是不实之辞,来源不明之辞。“碎义”谓支离破碎的解说,来源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訄书·学变》:“使学者人人碎义逃难,苟得利禄,而不识远略。”“无关宏旨”来源于章太炎《答梦庵》:“《大乘缘起说》者,无过考证之文,不关宏旨。”实际上,问老师一些无关宏旨的问题,不仅是耽误老师的时间,而且是耽误自己的时间。马一浮还说:“清儒自乾嘉以后,小学一变而为校勘,单辞碎义,犹比窥观。至目录一变而为版本,则唯考论椠刻之久近,行款之异同,纸墨之优劣,岂徒玩物丧志,直类骨董市谈。此又旧习之弊,违于读书之道也。”(《复性书院讲录》第24页)不仅问答要避免单辞碎义,研究学问也要避免单辞碎义。与小学相比,校勘就属于单辞碎义。

其次是“僻书杂学”。学问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僻书杂学属于非主流的学问,这一不答是要引导学生读书治学要重主流学术。清人姚鼐《惜抱轩集》云:“词学以浙中为盛,余少时尝效焉。一日,嘉定王凤喈语休宁戴东原曰:‘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东原曰:‘何耶?’凤喈曰:‘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足畏也。’东原以见告,余悚其言,多所舍弃,词其一也。”这里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专力治学,少读僻书,少治杂学。特别是对大学生而言,要入门须正。

再者是时政得失。实际上,这一句我觉得来源于李贽《续藏书》:“公(张元抃)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总角时,岳岳负意气,数矣口谈时政得失,人物臧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这里的“岳岳”意为锋芒毕露的样子,太仆公是其父张延俊。问时政得失不答,是因为时政得失的问题不精不专,不经过思考就可以提出问题,所以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仅没有意义,还会促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习惯。还有一个因素为时政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往往缺乏生命力,而学术是永恒的,因此,问问题要考虑所问的问题是否有生命力。

最后是时人臧否。这是褒贬时人好坏的内容。好臧否人物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古人对此都是非常警戒的,而以不臧否人物为最高境界。《世说新语·德行篇》:“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而臧否人物甚至会带来杀身之祸。如《宋书·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行为怪异,出言不逊,好臧否人物,最后被杀身亡。而对于臧否人物之人,时人共嫉之。《北齐书》记载:“(宋)道玙从孙孝王……形貌矬陋而好臧否人物,时论甚疾之。”因此,不臧否时人也是一个人修养较高的表现。

问答的态度

首先是“辞气不逊不答”。辞气不逊是指问答时没有礼貌,不谦恭,不恭敬。《荀子.子道》云:“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是说对人的尊重要做到身敬、辞逊、色顺。因为马一浮的问答是师生之间的事,更要谦虚有礼貌。追溯其始,当然与师道有关。《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即古人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学生对于老师更是非常尊重。故古以师道尊严为训。因此,向老师请教时谦虚是最基本的态度。

其次是越次而问不答。所谓“越次而问”,即马一浮所说:“《学记》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非不许问,谓不可躐等而问也。又曰:‘力不能,问,然后告语之,告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此谓不思之过。”也就是说对于问题的理解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或者说没有达到需要老师回答的水平就不答,他学生回去自己学习、思考、感悟后达到一定水平再问。我还注意到宋苏轼《御试制科一道》:“今陛下之所震怒而赐谴者,何人也?合于圣意诱而进之者,何人也?所与朝夕论议深言者,何人也?越次躐等召而问讯之者,何人也?四者,臣皆未之闻焉。”这也是越次而问的意思,也就是不按正规程序提问,无从作答,故而不答。

再者是数数更端不答。就是说所提出的问题没有主旨,经常游离,使得老师抓不住中心,当然就无法回答。这里也提醒学生在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有一定的把握,也就是说之前要有一些准备,这样才能更有收获,得到老师的答复后,再进一步深究这样的问题,最后得到解决。而不是得到老师的指点后,知道问题较难就放弃不加钻研,再问老师另外的问题。

最后是退而不思再问不答。也就是说学生问了问题,老师作出回答和指导之后,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思考,有所领悟,使得自己的学力有所提升,然后再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与老师交流。对于老师回答并做出指导后,学生并不加以思考,没有长进,仍然迷茫,再问的时候,仍然处在原来的水平上,这样的问题,老师不答。




三、马一浮师生问答之启示


马一浮先生设定的师生问答,具有明确的宗旨,也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实践经验。对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马一浮先生与浙江大学有着深厚的渊源,曾经随浙江大学西迁,而在泰和、宜山讲学,著有《泰和会语》《宜山会语》。浙江大学现在又成立马一浮书院,以弘扬马一浮的学术精神,传承马一浮的育人方法。我们阅读马一浮先生所设定的师生问答,具有三点启示。

第一,马一浮先生的问答体现了师者之道。马一浮先生处处强调老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作用,首先是老师与学生的相互选择。他在《释学问》中说:“问人即是就人抉择,如迷者问路,病者求医,须是遇善知识,不然亦有差了路头、误服毒药之害。古语曰:‘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又曰:‘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皆指师家不明之误,所谓自救不了,为人即祸生也。禅师家接人每以言句勘辨,故有宾主料简。不惟师择弟子,弟子亦要择师。若学者不具参方眼,师家不辨来机,互相钝置,名为一群瞎汉相趁。”是说学生如果选错了老师就好像走错了路、误服了毒药一样。不善于指导的老师,就好像一个盲人带领着一群盲人走入火坑。马一浮的师者之道,设学问不答之标准,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从事学问之切磋。这样非常符合教育之规律,因为教育重在形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体系,而构建这一体系之核心无疑是教师。我们对比当下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教育,就会发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是道器兼融的,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则重器轻道的。

第二,马一浮先生的问答强调了自悟精神。我们再拓展一下论述,就能体会到马一浮所言自悟的较高境界是要形成独特的思想。他在《对毕业诸生演词》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就,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马一浮全集》第一卷,第50页)这是马一浮先生1938年给浙江大学毕业生所作的演讲中的一段话,对于我们现在的治学颇有指导意义。这里所说的思想,不同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所谓政治思想,而是通过对于知识的整合创新而形成自己的体系,是带有批判精神的独特思想。

第三,马一浮先生的问答彰显了读书之本。这样的问答也非常适合我们现代的研究型大学的教育。上述所论读书文字,摒弃僻书杂学就是重要的读书之道,这是就一个方面而言。而他在《复性书院讲录》卷一中还综合谈论读书:“读书之道,毕竟如何始得?约而言之,亦有四门:一曰通而不局;二曰精而不杂;三曰密而不烦;四曰专而不固。局与杂为相违之失。烦与固,为相似之失。执一而废他者,局也。多歧而无统者,杂也。语小而近琐者,烦也。滞迹而遗本,固也。通,则曲畅旁通而无门户之见。精,则幽微洞彻而无肤廓之言。密,则条理谨严而无疏略之病。专,则宗趣明确而无泛滥之失。不局不杂,知类也。不烦不固,知要也。类者,辨其流别,博之事。要者,综其指归,约之事也。读书之道尽于此矣。”当然,要真正达到这样的境界很不容易,但我们逐渐努力,总会得到收获。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2021年5月15日)


相关内容
钱茂伟|吴越文化连载一:吴越文化的起源、形成及特征 2024-11-13
【宋韵溯源】吴越国考古|王征宇、邵群、洪俊:杭州市玉皇山天真院遗址考古调查简报 2024-11-05
【宋韵流觞】临安城考古│朱岩石、何利群:杭州南宋临安城皇城考古新收获 2024-10-28
刘小萌 | 满族遗老金梁与儒家忠义观 2024-10-23
馆员风采丨陈锐:马一浮六艺之教的双重特质 2024-10-21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