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特殊的是,马一浮先生将师生问答设置了“答”和“不答”两个类别,其中“不答”非常明确,有八点:
一、问单辞碎义、无关宏旨者不答。
二、问僻书杂学、无益身心者不答。
三、问时政得失不答。
四、问时人臧否不答。
五、辞气不逊不答。
六、越次而问不答。
七、数数更端不答。
八、退而不思再问不答。
马一浮从正面阐述师生问答的要旨,体现其穷理决疑之问题要旨、如攻坚木的问答轨范、举一反三的问答方式、因材施教的问答层次,而对于如何回答,问答有什么标准而言,则从反面加以说明,这就是设置了八点不答的规则。这八点集中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答的内容,二是问答的态度。这是学生学习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而且这两个方面也是相辅相成的。
问答的内容
首先是“单辞碎义”。这样的内容不答,实际上是对研究学问趋向单辞碎义的一种否定,认为读书治学应该注意系统性,问问题要有深刻的含义。“单辞”谓无证据之辞,来源于《后汉书·朱浮传》:“永平中,有人单辞告浮事者。”李贤注:“单辞,谓无证据也。”也就是不实之辞,来源不明之辞。“碎义”谓支离破碎的解说,来源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訄书·学变》:“使学者人人碎义逃难,苟得利禄,而不识远略。”“无关宏旨”来源于章太炎《答梦庵》:“《大乘缘起说》者,无过考证之文,不关宏旨。”实际上,问老师一些无关宏旨的问题,不仅是耽误老师的时间,而且是耽误自己的时间。马一浮还说:“清儒自乾嘉以后,小学一变而为校勘,单辞碎义,犹比窥观。至目录一变而为版本,则唯考论椠刻之久近,行款之异同,纸墨之优劣,岂徒玩物丧志,直类骨董市谈。此又旧习之弊,违于读书之道也。”(《复性书院讲录》第24页)不仅问答要避免单辞碎义,研究学问也要避免单辞碎义。与小学相比,校勘就属于单辞碎义。
其次是“僻书杂学”。学问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僻书杂学属于非主流的学问,这一不答是要引导学生读书治学要重主流学术。清人姚鼐《惜抱轩集》云:“词学以浙中为盛,余少时尝效焉。一日,嘉定王凤喈语休宁戴东原曰:‘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东原曰:‘何耶?’凤喈曰:‘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足畏也。’东原以见告,余悚其言,多所舍弃,词其一也。”这里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专力治学,少读僻书,少治杂学。特别是对大学生而言,要入门须正。
再者是时政得失。实际上,这一句我觉得来源于李贽《续藏书》:“公(张元抃)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总角时,岳岳负意气,数矣口谈时政得失,人物臧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这里的“岳岳”意为锋芒毕露的样子,太仆公是其父张延俊。问时政得失不答,是因为时政得失的问题不精不专,不经过思考就可以提出问题,所以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仅没有意义,还会促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习惯。还有一个因素为时政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往往缺乏生命力,而学术是永恒的,因此,问问题要考虑所问的问题是否有生命力。
最后是时人臧否。这是褒贬时人好坏的内容。好臧否人物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古人对此都是非常警戒的,而以不臧否人物为最高境界。《世说新语·德行篇》:“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而臧否人物甚至会带来杀身之祸。如《宋书·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行为怪异,出言不逊,好臧否人物,最后被杀身亡。而对于臧否人物之人,时人共嫉之。《北齐书》记载:“(宋)道玙从孙孝王……形貌矬陋而好臧否人物,时论甚疾之。”因此,不臧否时人也是一个人修养较高的表现。
问答的态度
首先是“辞气不逊不答”。辞气不逊是指问答时没有礼貌,不谦恭,不恭敬。《荀子.子道》云:“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是说对人的尊重要做到身敬、辞逊、色顺。因为马一浮的问答是师生之间的事,更要谦虚有礼貌。追溯其始,当然与师道有关。《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即古人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学生对于老师更是非常尊重。故古以师道尊严为训。因此,向老师请教时谦虚是最基本的态度。
其次是越次而问不答。所谓“越次而问”,即马一浮所说:“《学记》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非不许问,谓不可躐等而问也。又曰:‘力不能,问,然后告语之,告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此谓不思之过。”也就是说对于问题的理解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或者说没有达到需要老师回答的水平就不答,他学生回去自己学习、思考、感悟后达到一定水平再问。我还注意到宋苏轼《御试制科一道》:“今陛下之所震怒而赐谴者,何人也?合于圣意诱而进之者,何人也?所与朝夕论议深言者,何人也?越次躐等召而问讯之者,何人也?四者,臣皆未之闻焉。”这也是越次而问的意思,也就是不按正规程序提问,无从作答,故而不答。
再者是数数更端不答。就是说所提出的问题没有主旨,经常游离,使得老师抓不住中心,当然就无法回答。这里也提醒学生在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有一定的把握,也就是说之前要有一些准备,这样才能更有收获,得到老师的答复后,再进一步深究这样的问题,最后得到解决。而不是得到老师的指点后,知道问题较难就放弃不加钻研,再问老师另外的问题。
最后是退而不思再问不答。也就是说学生问了问题,老师作出回答和指导之后,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思考,有所领悟,使得自己的学力有所提升,然后再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与老师交流。对于老师回答并做出指导后,学生并不加以思考,没有长进,仍然迷茫,再问的时候,仍然处在原来的水平上,这样的问题,老师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