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会通中西,包罗天文、地理知识的著作。作者王宏翰(1648-?),字惠源,号浩然,原籍上海华亭,后迁居苏州。王宏翰出身于儒医世家,他本人年少习儒,后因母亲生病而从医,一生著述医书十余种,被誉为“中国第一接受西说之医家”。除医学外,王宏翰还著有数部天文、地理学著作,《乾象坤图格镜》是其中唯一传世的。 明清之际,西方的思想、知识和文化随着传教士的来华而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激烈的碰撞。中西文化的交锋使得当时的不少知识分子突破了传统封闭的思维模式,在哲学、科学等许多领域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乾象坤图格镜》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关于它的创作源起,作者在《叙》里提到,康熙三年(1664),十七岁的王宏翰见彗星划过天空,对其成因产生了好奇心,但他遍寻中国诸书,均未找到满意的答案,直到将目光转向西学,才认识到在天文、地理领域,西方学者的研究更有实理实据。于是他开始分类辑录汤若望(1592-1666)、南怀仁(1623-1688)等西方天文、地理知识,并会通中国传统学说,以探究事物本源,从而达到光大儒学的目的。 本书分十八卷,作者首先阐述了对宇宙的认识,接着采录了许多西方天文学知识,研究地震、潮汐、洋流、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的本源,介绍世界各地的风俗人情和海洋物产,论述地学理论,最后以介绍天文仪器收尾。除文字外,书内还绘有多幅精美的星图和地图。 此书是作者积三十年心血之作,然而书成之后并未刊刻,馆藏稿本是海内外孤本,保存至今实属不易。本书已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重刻徐幼文北郭集六卷 明徐贲撰 明万历三十七年汪汝淳刻本(四库底本)
《北郭集》是元末明初“吴中四杰”之一徐贲(1335-1380)的诗集。此书版本不多,最早刻本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张习编刻《明初四家诗》本,但流传稀少。万历三十七年(1609),寓居杭州的徽商汪汝淳受时任浙江参政的陈邦瞻委托,刻成万历本《明初四家诗》,《北郭集》即其中之一。 万历本《北郭集》本不足观,但有了“四库底本”的加持,使得它的价值大为提升。何为“四库底本”?就是被《四库全书》收录,并作为抄写底本的书籍。在《四库全书》纂修过程中,各省采进及各家进呈的书籍,加上《永乐大典》佚书和武英殿藏书,统称为“四库进呈本”,其总数接近15000种;四库进呈本又分为应刊、应抄、应存、毋庸存目四类,其中应抄之书的底本称为“四库底本”,有3500余种,约占进呈本的四分之一。《四库全书》纂修完成后,3000余种四库底本被移送给了翰林院保藏,但嘉道以后至清末,国势衰微加上管理不善,翰林院藏书屡经劫难,至今海内外存世的四库进呈本不过400余种,其中四库底本还不到200种,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四库底本仅59种。 馆藏本四库底本《北郭集》为安徽巡抚采进本,共4册,首页钤有“翰林院印”满汉文朱文官印,书内有四库纂修官闵思诚(1749-1788)、纂修兼分校官卢遂(1749-1781)、总校官孙溶等人的校记和格式标示。这些信息对于了解《四库全书》的纂修细节、研究《四库全书》不同阁本的得失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已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龙门二十品/龙门百品,为一组北魏造像题记,今石刻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始造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其中造像云集,多有题记。清代金石之学兴盛,黄易于石窟古阳洞内始拓得造像题记四方,后世列作龙门四品。此后相继有十品、二十品、三十品、五十品、百品和千五百品等名目出现。其中以龙门二十品最负盛名,是魏碑书法艺术的精华,在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龙门造像自为一体,意象相近,皆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轨也。”龙门石窟虽洞高难拓,其享誉海外的盛名仍引来众人捶拓。长期以来,石刻因而受损。近来随着保护加强,原石已难拓得。流传的龙门石刻拓片日见稀少,市面上亦真假混杂。
浙江大学图书馆所藏龙门二十品与龙门百品,乃清末民国拓本,其中个另拓片上有“民国二十年监拓”字样,拓片有具体椎拓年份的,殊为少见。二十品虽非初拓,然品种齐全,品相尚好。所藏龙门百品,内容丰富,略显规模,亦值得一观。 《凡将斋所藏殷商甲骨文字拓本》一函五册,线装。共收录甲骨拓片计639片,每册分别为126、136、112、143、122片。该书为马叙伦先生所赠,有“凡将斋藏甲骨文字”“石屋”“夷初”“马叙伦印”“天马山房藏书印”等印。
马衡字叔平,别署无咎,室名凡将斋,浙江鄞县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在《马衡先生辑<甲骨刻辞拓本>》整理札记中提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甲骨刻辞拓本》,一函五册,共著录拓片631张。其著录甲骨的来源,为马衡自藏和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藏霍保禄捐赠两部分。浙江大学图书馆藏本第一册有马衡先生印章,其他册均无,另据拓片著录情况,可知浙大所藏第四册即北大所藏《国学门拓》第一册。 值得重视的是,浙大藏本上有马叙伦(1885-1970)释文。马叙伦字彝初,更字夷初,号石翁、寒香,晚号石屋老人,浙江杭县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王国维曾说“殷墟遗物,片骨只字,皆足资考证”,甲骨与钟鼎、石刻不同,骨质脆化,不宜多拓,故甲骨拓片较为少见。这套拓片集册由马衡先生亲拓,马叙伦先生收藏并旁注释文,具有较高的史料和文物价值。 吴大澂,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又号白云山樵、愙斋、郑龛等。清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戊辰(1868)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陕甘学政,冀、豫道员,太僕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左御都史,广东、湖南巡抚等。好集古、精鉴别,所得古器皆手自摹拓。浙江大学图书馆现藏吴大澂金石拓本册页《愙斋藏器》,内有拓片三十余枚。所拓之器,除了一个南梁官员的墓地瓦券外,其余均为青铜器。 根据拓本题记、书法风格等,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白谦慎教授考证,此拓本有可能是吴大澂赠送给王懿荣的拓片,而后王懿荣又转赠吴士鉴递藏。故拓本钤有“愙斋”(朱文方印)、 “大澂私印”、“吴氏金石”、“愙斋”(朱文长方印)、“恒轩手拓”、“愙斋所得金石”、“恒轩所宝彝器”、“愙斋集古”、“清卿”、“恒轩所得”、“吴大澂”、“吴氏吉金”、 “士鉴吉金”、 “䌹斋审定”、“吴士鉴考藏金石之印”。
《愙斋藏器》中“黄戉”拓片有吴大澂题跋:“黄戉,阳识二字,‘黄’即‘横’,下象人形,犹子执戈执刀之意。它兵柲皆下向,此独横出,故谓之‘横戉’。《尚书》左杖黄戉,亦当读‘横钺’。丁亥正月大澂得之沪上。” 国立浙江大学藏书 这两方印章出自同一个西泠印社名家韩登安之手。 韩登安(1905-1976),原名竞,字仲诤,别署耿斋、印农、本翁等,浙江萧山人,长居杭州,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1933年,韩登安在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王福庵(1880-1960)的举荐下加入西泠印社,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社员。抗战胜利后曾任西泠印社总干事,1957年任西泠印社筹备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对印学发展和西泠印社事业有杰出贡献。韩登安书法篆刻师承王福庵,又博采众长,其艺术风格庄重严谨中又有矫健清丽之貌。
第一方“国立浙江大学藏书”印,据边款“三十八年三月,杭人韩登安刻”,则是刻于1949年3月。 第二方“杭州大学图书馆善本书藏印”边款为“一九六二年四月登安蒃”,则是刻于1962年4月。 韩登安先生与浙江大学自有渊源:如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邵裴子(1884-1968),与韩先生相交数十年,韩曾为其治印60余枚,邵先生捐赠浙江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中就钤有韩所刻藏书印。又如高时显(1878-1952),为韩先生挚友,高氏梅王阁图书当时也已入藏杭州大学图书馆。而时任图书馆馆长的王驾吾(1900-1982)亦与韩有交情,韩曾为其刻“王焕镳印”。 两方印的原章的收藏,让我们可以根据边款了解到刻印人和刻印时间,可从中想见前人访求名家篆藏书印的历史,也见证着当年的人文掌故。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