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风光旖旎,资源丰富,孕育了精彩绝伦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江文明是指长江流域各区域文明的总称,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来源之一。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证明长江文明在中华文明的发端、发展、定型、扩散的悠久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的进化,大致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五个阶段。目前,南方古猿和能人化石只出现在非洲,学术界普遍认为最早的人类起源于非洲,到200万年前的直立人时期走出非洲,但关于现代人起源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仍在继续。比较流行的主要有“非洲单一地区起源说”和“多地区进化说”。“非洲单一地区起源说”认为现代人在距今约20万年前,有可能早到3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在距今10万年左右向亚洲、欧洲等地迁徙扩散,并替代了其他大陆的原有人群。中国学者多支持“多地区进化说”,主张中国的现代人是由本土的古人类演化而来的,并附带有与外来族群的杂交。中国境内,特别是长江流域古人类的考古资料就是最好的佐证。
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水源充足,物产丰富,是人类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迄今,中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点70余处,长江流域有30余处。年代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即距今约200多万年的重庆巫山人。此外,长江流域还发现了同属于直立人的建始人、元谋人、郧县人、南京人等;属于早期智人的长阳人、桐梓人等;属于晚期智人的资阳人、丽江人、穿洞人等。这些古人类化石基本可以揭示出长江流域古人类的进化过程。长期以来,黄河流域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全国范围内考古工作的开展及研究工作的深入推进,充分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说明了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特别是在稻作文明方面长江流域贡献巨大。中国迄今发现的120处新石器时代水稻遗址,长江流域有100处,既有距今1万年的江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又有距今9000年左右的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因此,“世界学术界已经公认中国长江中游是人类稻作文明的发祥地,世界稻作文化是由长江流域向环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播迁的”。
早更新世 “巫山人”左侧下颌骨化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关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认识,在20世纪80年代,苏秉琦先生就在其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先生也指出“长江流域从文明因素的孕育,文明因素的起源、发展,直至石家河、良渚文化时期开始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是一个独立的、自然发生的过程。在这一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长江流域古文化和黄河流域古文化曾有过接触,曾有过互相影响,有时黄河流域强些,有时长江流域强些,有时两者又旗鼓相当,基本不存在谁主谁从、谁高谁低的问题,它们在长期交往中都从对方吸收了一些对自己有益的因素,以利自己的发展。”进入21世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一步实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在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中游的石家河文化和上游的宝墩文化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新石器时代 玉琮 高6、直径12厘米 长江文明馆藏
(一)良渚文化。长江下游已发现数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文化性质看,按照发展序列可以划分为薛家岗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浙江杭州良渚遗址而得名,距今4300~5300年。良渚文化既有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又有石犁、石镰、破土器、耕田器等农具;既有分等级的墓地与祭坛,又有大批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玉器。这表明当地社会经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统治者具有较强的调动能力和组织能力,社会阶级已经分化严重,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说明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已进入文明社会。过去关于文明起源的判断标准多参考西方,文字和青铜器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中国学者认为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和强制性权力才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突出特征。2019年7月6日,良渚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起源标准和中华5000年文明史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二)石家河文化。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众多,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序列,即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呈现出大量文明特征,对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的研究意义重大。石家河文化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镇的遗址群而得名,距今4200~4600年。该遗址群是长江中游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附属聚落最多的史前城址聚落。遗址内不仅有城址、祭祀遗迹,还有大量独具特色的陶塑艺术品和玉器,其中玉器普遍使用的圆雕、透雕、减地阳刻、浅浮雕线刻工艺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峰。(三)宝墩文化。长江上游文明发展进程较中下游地区相对缓慢。从考古材料看,长江上游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1995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宝墩、鱼凫村、郫县、盐店、紫竹、芒城、双河、高山等八座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的城址,命名为“宝墩文化”,距今3700~4500年。“宝墩文化城址群显示了成都平原聚落级差扩大化以及社会复杂化的最高程度,在诸多方面都更接近或处于早期城市的初始形态。”二里头文化时期,它所代表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到了商代,中原文化更是强势来袭,为控制或者获取长江沿岸的铜矿资源,商王朝在长江中游设立了一个军事据点——盘龙城。以盘龙城为中心,商文化向长江中游南部推进,一直影响到湖南、江西等地。在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之后,又发展出了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但发展水平远不及良渚文化,应处于文明进程的低谷期。唯有长江上游发展出了高度发达又不同于中原文明的独特地域文化——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以三星堆遗址为中心,距今约3200~3700年。出土的古城、祭祀坑、风格迥异的青铜造像群、独特的文字符号等都表明古蜀地区已具备比较成熟的文明形态。
商代前期 绿松石镶金片饰件 残长约23、宽2.5~5厘米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藏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文明发展迅猛,几乎占据了当时中华文明的半壁江山。正如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所说:“黄河流域对中华文明的早期发育居功至伟,而长江流域依凭巨大潜力,自晚周疾起直追,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与北方之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羌文化并耀千秋。”而其中又以荆楚文化最为发达兴盛。
春秋 “曾夫人”铜 高52、口径33.3、腹径40.2厘米 长江文明馆藏
战国 “大府”铜量 高22、口径20厘米 长江文明馆藏
荆楚文化不仅与中原文化比肩而立,竞趋争先。在楚国800年的历史中,楚人将“号为子男五十里”的弹丸小国扩张到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达两广、北至陕南,疆域达100多万平方千米的超级大国,创造了高度发达又独具特色的荆楚地域文化。以失蜡法工艺为代表的云纹铜禁、平底束腰形的王子午鼎、号称东周第一大鼎的铸客大鼎等无不表明楚国青铜冶铸技术的高度发展。尤其是属于楚文化系统的曾侯乙编钟,每件钟都能奏出双音,音域跨越5个半八度,12个半音齐全,代表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音乐艺术的最高成就。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衣衾几乎囊括了先秦丝织品的所有种类,被誉为先秦地下“丝绸宝库”。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髹漆工艺,无论数量、工艺水平还是艺术价值均以楚国最为发达。老子、庄子创立的道家学说否定了儒家的唯心主义天命观,提出了自然无为的唯物主义天道观,为中国哲学的独立发展开辟了道路。
战国早期 曾侯乙编钟 全套编钟65件 湖北省博物馆藏
魏晋以后,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逐步南移,长江流域在农业、手工业、文化、艺术、人才教育等诸多方面迎来了领跑千年的辉煌,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长江贡献”。(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随着北民南迁,长江流域的耕地面积也随之扩大,水利灌溉工程的大量修建,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改变了原来“火耕水耨”粗放式的耕作方式,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到宋代长江下游的粮食储备已能满足全国的需求,号称“苏湖熟,天下足”。虽然明清时期这一地位被湖广所取代而成了“湖广熟,天下足”,但依然可以看出,长江流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仍处于领跑之势,从未动摇。(二)巧夺天工的手工制造。在丝织刺绣方面,无论养蚕、缫丝还是纺织,长江流域均开风气之先。
现代 织绣四屏
(1、蜀绣 双熊 高200、宽66厘米 2、汉绣 咏梅图 高200、宽65厘米3、湘绣 南岳衡山 高200、宽66厘米 4、苏绣 金陵十二钗 高200、宽65厘米)长江文明馆藏
唐宋元明时期,中国丝织刺绣三大产区中的江南、四川产区均位于长江流域。清朝的四大名绣中,长江干流的蜀绣、湘绣、苏绣据三席。在瓷器烧造方面,隋唐时期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并驾齐驱,号称“南青北白”。如今闻名世界的景德镇窑,在宋代已是首屈一指的名窑,直到现在,景德镇仍是中国重要的瓷业基地。纵观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长江流域在茶事、茶人、茶市等均为领先者。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诞生在长江流域。在建筑技艺方面,长江流域建筑带有浓厚的江南风格,或富丽繁复,或秀丽灵巧,匠心独具,别有风情,尤以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和苏州园林最令人惊艳。在烹饪饮食方面,长江流域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拥有饭稻羹鱼的烹饪习俗,其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传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著名八大菜系中,长江流域就占据了五席。(三)惊世绝伦的文学艺术。在文学方面,从古至今,长江流域文坛大家辈出,名篇佳作纷呈,长江撑起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在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创作方面,更是作出了卓越贡献。长江流域戏曲百花齐放,藏戏、川剧、昆曲、汉剧、楚剧、越剧、苏剧、沪剧、扬剧、黄梅戏、凤阳花鼓、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等竞相绽放。在中国传统戏曲发展进程中,才华横溢的长江流域戏曲家为中国传统戏曲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京剧鼻祖的谭鑫培等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唐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 纸本 行书 纵24.5、横69.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表现手法上,长江流域书画艺术自成体系,意境悠远,成就突出。长江流域既有唐寅、黄庭坚、苏轼、八大山人、郑板桥、齐白石等画坛巨匠,也有《兰亭序》《韩熙载夜宴图》《富山春居图》等名作。
近现代(张振铎 邓不峰 鲁光 端木梦锡 赵合俦 张秋主 陈志宏 春风送暖百花开图 长342、宽170厘米) 长江文明馆藏
(四)蔚为大观的人才教育。“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大批技术人才和文化人才的南迁,给长江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的投入也相应增多,人才也大量涌现。唐宋以后,长江流域书院崛起,无论是数量还是书院的名气地位都占据绝对优势。如宋代,在全国书院399所中,地处长江流域者297所,占全国书院总数的74.44%。古代四大书院,长江流域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也占据了半壁江山。唐宋时期,南方籍贯的状元占全国总数的39%,到元明清三代,这一比重更达86.6%。
千百年来,长江流域得地利之便,开风气之先,融会中西,八面来风。四五千年前,智慧勇敢的古越人就抵达了遥远的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商周时期,印度洋的齿贝、象牙等经南方丝绸之路传入巴蜀,造就了璀璨而独特的三星堆文明;中唐时期,鉴真从黄泗浦东渡日本讲律传法,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书法等文化传播到日本;到了明朝,郑和七次将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苏州的丝织品和松江的棉纺织品等精美的物品带到亚非40多个国家。多元共生的长江文明以奔腾不息之势融入到海纳百川的中华文明,风姿绰约地伫立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沿和高地。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十八大以来,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力度越来越大,步子越来越快。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14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条经济带不仅是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一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而且也是一条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一条沿海沿江沿边全国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发挥着巨大的引领与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