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研究此传奇者多为古典文学界学者,如杨小燕《奇特的情节 感人的形象——<芙蓉屏记>赏析》;刘俐俐《诗书画一体与中国古代言小说叙事艺术——以李昌祺<芙蓉屏记>为中心》;朱丽蒙《绘画因素引入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比较——以<滕大尹鬼断家私>与<芙蓉屏记>为例》,多从文学理论的视角切入。 该传奇中提到“进士薛理溥化为监察御史按郡。溥化,高公旧日属吏”,为核查其历史背景提供了线索。薛理溥化,当即燮理溥化,时而写为燮理普化。沈仁国详查过有关资料,收入氏著《元朝进士集证》,现过录如下:燮理溥化。钱氏(第55页)、萧氏(第72页)、陈氏(第894页)、笔者(第78页)皆录之。钱氏:“燮理溥化,由湖广举首登泰定四年进士第,授舒城县长。见《揭文安集》。”钱氏指的应是揭傒斯《送燮元溥序》:“庐州舒城长燮元溥,泰定四年进士也。元溥,蒙古人,名燮理普化,无氏姓,故人取名之首字加其字之上……元溥治舒城……”。揭傒斯又有《舒城县龙眠书院记》:“庐陵舒城长燮理溥化,用湖广举首,取泰定四年进士第,得兹邑”,在进士李公麟龙眠山庄故基,修龙眠书院。萧氏提到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〇《题斡罗氏世谱》:顺德忠献王之“族孙燮理溥化,举进士高科,有斯文之好。其仕于江右,始得见其世谱”。此外吴当《燮仁侯及刘义民兴颂序》:“元统间,御史燮理公以进士科来长斯邑。”燮理溥化,字符溥,斡罗那氏。族祖哈剌哈孙,官至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中书右丞相。元溥用湖广举首,取泰定四年(1327)进士第,授舒城县达鲁花赤。天旱民饥,元溥奖激好义之家,出镪籴谷实民,数验口赒给,民赖以生。又修学舍、明伦堂。在进士李公麟龙眠山庄故基,修龙眠书院。元统元年(1333)冬至后至元三年(1337),任抚州路乐安县达鲁花赤,修治县学。后至元四年,以儒林郎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后至元六年前后,任西台监察御史。又任内台监察御史。《全元文》第56册(第152-154页)录其文《乐安县志序》、《重修南岳书院记》。《元诗选癸集》癸之丁“燮右丞元圃”录其诗《寓锦湾望岳亭》、《寓杨梅洲书舍》。按,纳麟至正七年为南行台御史大夫时,燮理溥化确为其下属,可见作者的确了解两人的上下级关系。但传奇却将这种关系误植入纳麟退居姑苏之后。至元前引徐悦论文中提到“明代话本《拍案惊奇》中《崔俊臣巧会芙蓉屏》传奇”,并非原作,而是上述《芙蓉屏记》之改篇本。耿祥传在其《江楫<芙蓉记>改编考论》一文中提到该传奇在古代文学中的源流关系:“明人江楫《芙蓉记》传奇改编自《芙蓉屏记》。本事见于宋人洪迈《王从事妻》(《夷坚志》),讲述的不过是王从事失妻复得的一逸事。入明后,文人却对改编此逸事热情高涨。小说方面,有李昌祺《剪灯余话》、凌蒙初《拍案惊奇》、冯梦龙《情史》,并为几部同名作《燕居笔记》等收录;戏剧方面,有南曲戏文《芙蓉屏记》、叶宪祖《芙蓉屏》杂剧、张其礼《合屏记》传奇及江辑和王环同名《芙蓉记》传奇等。”凌迪知辑《古今万姓统谱》(明万历刻本)卷四十六:“御史高纳麟,辟南台掾,迁定海尹,兴学校,理寃枉,理军储,修战具,去虎害,善政甚多,累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致仕。所著有《居官四要》行于世。” 屠寄《蒙兀儿史记》卷八十一增补纳麟不良事迹:①元朝曾于广、惠二州立宋采珠提举司,“泰定间,张珪以其扰民,奏罢之。后至元初,纳麟为中书参政,复奏复之,且请以珠户四万此丞相伯颜,病民尤甚。”②范孟之乱,纳麟审之,承伯颜意,被牵连者千百计。江浙行省丞相杨朵儿只知其怨,欲宽典,纳麟执不可,并谮心徇汉人。③纳麟复起为南台御史大夫时,因其耄昏,政皆掌于江浙行省枢密院判安安之手。尽管现存史料中对纳麟的描述主要是正面的,但如上所述,也确有其负面记录。而对比本文所提及的元末刘时中的《上高监司》散曲两套与与明初的传奇小说《芙蓉屏记》,可以发现,在纳麟在其晚年的元末,至明永乐间的半个多世纪中,留在民间的却主要是一位清正、机智且乐于助人的廉洁人物形象。如果说刘时中尚处元代,书写散曲时不排除有讨好纳麟的动机,那么明初,在蒙古统治被推翻的时代,身为色目人的纳麟及其同事蒙古人燮理溥化仍然在故事中作为正面人物出现,并不断被改编,足以说明他们的善政是确实的。当然文学作品从史实的可信性来讲,与史料对比判然有别,但其所记录的本事,反映的却是当时社会大众的主流对历史人物的认识。这一点,对我们正确评介元代人物是有借鉴意义的。汤显祖的《紫钗记》中,出现这么多涉及中原以外的西域和中国周边地区的术语,其中有不少若不经专家解释,今天的读者已经很难理解。从本文中,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有些就是研究汤显祖的专门家,也未能正确注解。但须知戏剧的听众是普通百姓,因而是一种大众艺术。尽管明代的疆域远逊于元,但在汤显祖生活的明中期,听戏人应当还是能基本理解本文所探索的这些看来有些生僻的术语与概念。《紫钗记》所体现的剧作者汤显祖的学术素养,其实是唐宋元以来中国社会世代积累的有关西域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所反映的,正是明中期社会大众对今天所说的“丝绸之路”的理解。 (本文作者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文章原刊于《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三十八辑,注释从略,引用请核对原文。)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