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苏东坡与西湖景观的营造
学术纵横
 
五代宋初吴越国时期佛教金铜造像概述(上)
来源:临安钱镠研究微信公众号  作者:黎毓馨  日期:2021-07-12

摘 要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一派崛起,否定坐禅、念佛,不重视经像。但为什么五代宋初吴越国境内禅宗占绝对主流,佛教金铜造像却一改唐末衰没不振局面,反而大行于世呢?这与吴越国王钱俶崇佛的历史背景、吴越国内盛行结社念佛往生西方净土的风气、禅净合一高僧延寿倡导的弥陀会“营造塔像”做功德有直接关系。文章系统阐述了五代宋初吴越国钱做时期(948~978) 以两渐为中心铸造金铜造像的盛况。



PART01


五代时期,政局动荡,干戈扰攘,南北分裂,佛教衰微。显德二年(955),周世宗毁废未经国家颁额的寺院,熔铸民间保存的铜像。北宋立国,宋太祖停止后周废佛政策,保护和提倡佛教。十国政权中,土人建国且善始善终者,独有临安钱氏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在唐末纷乱中趁势崛起,乾宁三年(896)统一两浙,后梁开平元年(907)被封为吴越王,龙德三年(923年)梁末帝封为吴越国王,以杭州为都立国。唐宋之间八十余年,钱镠及后继子孙钱元瓘、钱弘佐、钱弘倧、钱俶三代五王,奉五代、北宋王朝为宗主国,保境安民,纳贡称藩,国力殷实,境内佛法昌盛。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末王钱俶在北宋建国十八年后纳土归朝。钱俶执政时期的吴越国疆域达到全盛,有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之地,北起苏州,南抵福州,大体包括今浙江、上海全境,以及江苏苏州,福建福州、宁德等地。


历代吴越诸王崇奉佛教,笃信三宝,优遇高僧大德,以末代国王钱俶为甚。吴越高僧延寿撰《宗镜录》,书前有“天下大元帅吴越国王俶制”的序:“域中之教者三……儒,吾之师也……道,儒之师也。四谛、十二因缘、三明、八解脱,时习不忘,日修以得,一登果地,永达真常,释,道之宗也。”① 杭州雷峰塔遗址出土的《华严经跋》残碑,记载钱俶“口不辍诵释氏之书,手不停披释氏之典”② 。洛阳发现的钱俶墓志,说他“颇尊天竺之教”③ 。雷峰塔遗址出土的圆形铁板上,铸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铸造菩萨一万身永充供养”铭文,更是钱俶敬佛造像的重要物证 ④ 。钱俶统治吴越的三十一年间,在境内造经幢,刻佛经,兴建寺院宝塔不计其数,如重修灵隐寺,创建永明禅寺,建造皇妃塔、六和塔、保俶塔等,此外还修建了烟霞洞、慈云岭、天龙寺等多处石窟龛像,吴越之地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南佛国”。钱俶开官府大规模刻经之先河,于显德三年丙辰岁(956)、乙丑岁(965)、乙亥岁(975),三次雕印《宝箧印经》各八万四千卷,藏于铜、铁阿育王塔及雷峰塔内。禅宗法眼宗在吴越国后期战胜雪峰宗,一统吴越,著名僧人有国师德韶、延寿、道潜、绍岩、清耸等,受到吴越国王钱俶的尊崇和礼遇。律宗高僧赞宁入宋后撰写《宋高僧传》,为后世留下诸多吴越国佛教的原始资料。天台宗僧人羲寂在吴越国王钱俶扶助、禅宗法眼宗僧侣德韶的支持下,从高丽、日本搜求佚失的天台宗教籍,并加以整理,奠定了天台宗的中兴局面。吴越国晚期的佛教遗物,目前发现很多,有舍利容器、佛经、造像等,尤以阿育王塔、刻本《宝箧印经》、金铜造像最富时代、地域特色 ⑤ 。佛教金铜造像为吴越国钱俶时期佛教遗物的重要一项,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风格明显,是在吴越国王钱俶崇佛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图片



PART02



吴越国时期的佛教金铜造像(以保存有完整像身的造像作为数量统计的依据),见诸图籍、简报、报告等考古资料的,至少有105尊。其中10尊出土于同时期建造的佛塔塔身或地宫内,如杭州雷峰塔(972—977年地宫、塔身)出土的坐佛、立菩萨、毗沙门天王像等6尊金铜造像 ⑥ ;苏州云岩寺塔(959—961塔身)出土的坐佛、十一面观音菩萨、一佛二菩萨“西方三圣”组像等4尊金铜造像 ⑦ 。其余大多出土于吴越国故境的宋塔中,如义乌景德寺塔地宫 ⑧ 、苏州瑞光寺塔天禧元年(1017)塔身 ⑨ 、瑞安慧光塔庆历三年(1043)塔身 ⑩ 、龙游湖镇塔嘉祐三年(1058)塔身[11]、金华万佛塔嘉祐七年(1062)地宫[12]、上海兴圣教寺塔熙宁至元祐年间(1068—1094)地宫[13]、临海小芝真如塔崇宁三年(1104)地宫[14]、温州白象塔政和五年(1115)塔身[15]、宁波天封塔绍兴十四年(1144)地宫[16]、湖州飞英塔[17]等佛教遗迹中。在吴越国故境的元、明时期佛塔中,亦有一些发现,如海宁智标塔元代地宫[18]、上海嘉定法华塔明代天宫[19]、上海松江圆应塔明代地宫[20]、天宫[21]。零星发现的金铜造像,有杭州[22]、上虞[23]、瑞安[24]等地。在吴越国境外有三次发现,1995年江苏宜兴法藏寺转轮藏崇宁四年(1105)地宫出土了11尊吴越国时期金铜造像[25],1985年江苏镇江市句容东昌出土了两尊吴越国时期金铜佛坐像[26],1985年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中发现了2尊吴越国时期的金铜菩萨坐像[27]。这种情况与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地宫、安徽无为宋塔地宫、日本平安时代和歌山那智经冢、奈良大峰山经冢等佛教遗迹中发现吴越国时期的铜、铁阿育王塔、刻本《宝箧印经》情况一致[28]。在宋、元时期佛塔中,与吴越国时期佛教金铜造像一起出土的,多有阿育王塔、佛经等佛教遗物,以吴越国王钱(弘)俶于乙卯岁(955)、乙丑岁(965)铸造的铜、铁阿育王塔较为常见。


现以佛教遗迹的年代顺序,将吴越国晚期佛教金铜造像的出土情况开列如下:


1、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金铜造像4尊:佛坐像3尊(图一),高4.5—68厘米;毗沙门天王立像1尊,高5.2厘米。
2、2000年杭州雷峰塔遗址出土金铜造像2尊:佛坐像1尊,高18.3厘米;菩萨立像1尊,高14.9厘米。
3、1957年苏州云岩寺塔出土金铜造像4尊:佛坐像1尊,高19.2厘米;一佛二菩萨“西方三圣”组像1尊(图二),高19.2厘米;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2尊,高23.5厘米。

4、1984年义乌塘李乡景德寺遗址出土铜菩萨立像1尊,高26厘米(图三)。

1.jpg

5、1978年苏州瑞光寺塔出土金铜造像9尊:佛坐像6尊,高16—20厘米;菩萨坐像2尊,高41.5、43.5厘米;地藏菩萨坐像1尊,高21厘米。 

6、1966年瑞安慧光塔出土金铜持经罗汉立像1尊,高5.5厘米(图四)。

2.jpg

图四 瑞安慧光塔出土罗汉像


7、1991年龙游湖镇舍利塔出土金铜佛坐像1尊,高30.6厘米(图五)。 

8、1957年金华万佛塔地宫出土金铜造像39尊:坐佛像9尊(图六),高12—23.6厘米;菩提树形七佛像4尊(图七),高12.2—29.2厘米;一佛二菩萨“西方三圣”组像 4 尊,高12.1—22厘米;弟子阿难立像2尊,高6—10.6厘米;罗汉立像1尊(图八),高9厘米;水月观音菩萨坐像1尊,高50厘米;地藏菩萨坐像2尊(图九),高44.5、45.2厘米;立菩萨像9尊(图十),高18.2—39.5厘米;坐菩萨像7尊(图十一),高16—25厘米。


9、1974年上海松江兴圣教寺塔地宫出土金铜造像2尊:卧佛像1尊,长40厘米;泗洲大圣僧伽坐像1尊,高14厘米。 

10、2002年临海小芝真如寺地宫出土金铜造像2尊:菩萨坐像1尊(图十二),高10厘米;力士立像1尊(图十三),高8厘米。 
11、1965年温州白象塔出土铜造像4尊:佛坐像1尊(图十四),高23厘米;佛立像1尊,高6.5厘米;弟子迦叶立像1尊(图十五),高21.6厘米;弟子阿难立像1尊(图十六),高21.6厘米。
12、1982年宁波天封塔地宫出土8尊金铜造像:佛坐像1尊,高7厘米;一佛二菩萨“西方三圣”组像1尊,高14厘米;弟子迦叶立像1尊,高8.2厘米;弟子阿难立像1尊,高7.4厘米;菩萨立像4尊,高8—29厘米。 

13、1986年湖州飞英塔出土金铜造像3尊:佛坐像1尊(图十七),残高28.7厘米;观音菩萨坐像1尊(图十八),高32.4厘米;大势至菩萨坐像1尊(图十九),高32.4厘米。


14、2003年海宁智标塔地宫出土金铜造像4尊:佛坐像1尊,残高20.8厘米;弟子迦叶立像1尊,残高21.8厘米;弟子阿难立像1尊,残高22厘米;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1尊,残高18.8厘米。 

15、1996年上海嘉定法华塔天宫发现铜地藏菩萨坐像1尊,高13.5厘米。 
16、1994年上海松江圆应塔地宫发现金铜力士立像1尊,高11.2厘米。 
17、1993年上海松江圆应塔天宫发现金铜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1尊,残高22厘米。 
18、1995年江苏宜兴法藏寺转轮藏地宫出土金铜造像11尊:佛坐像4尊(图二十),高9.2—17.7厘米;一佛二菩萨“西方三圣”组像3尊(图二十一),高7.9—19.3厘米;弟子阿难立像1尊,高9.7厘米;泗洲大圣僧伽坐像1尊,高7.7厘米;天王立像1尊,高6厘米;力士立像1尊,高11.6厘米。 
19、1985年江苏镇江市句容东昌出土佛坐像2尊,残高21.6、17.5厘米。 
20、1955年杭州西湖出水菩提树形七佛像1尊(图二十二),高13厘米。 
21、上虞出土铜佛坐像1尊,残高14.5厘米。 

22、1973年瑞安垟坑石塔出土菩萨立像1尊(图二十三),高19厘米。

7.jpg

23、1985年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中,发现了金铜菩萨坐像2尊:坐菩萨像残高11.8厘米,立菩萨像残高9.1厘米。

 

目前唯一有明确纪年的吴越国时期金铜造像,发现于北宋时期的佛塔内。1978年苏州瑞光寺塔天禧元年(1017)塔身,出土了开宝二年(969)金铜观音菩萨坐像(图二十四),由像身、通身背光、仰覆莲座组成。背光的后面贴方纸1张,墨书题记“女弟子唐氏三娘/谨舍净财铸造铜/观音菩萨一躯/开宝二年岁次己巳五月”。

8.jpg

图二十四 

苏州瑞光寺塔出土开宝二年观音坐像


2006年平阳宝胜寺双塔发现的乾德三年乙丑岁(965)《清河弟子造塔记录》石碑,碑上所刻“铜尊像”,即为吴越国钱俶时期的佛教金铜造像。碑文中这段文字“于宝胜寺大佛殿前建造宝塔两所,东西二塔之内各请得天台赤城山塔内岳阳王感应舍利,又备银瓶并育王铜塔盛贮,并铜尊像,阖家眷属共赎《宝箧陀罗尼》及《造功德经》等十二卷”,是吴越国佛教金铜造像与阿育王塔、 《宝箧印经》同置塔内的重要碑铭文献资料。



未完待续_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胡斌:皇权的虚与实:宋孝宗朝的两宫体制运行 2024-12-18
元代马哥孛罗诸外国人所见之杭州 2024-12-10
吴钦根|谭献与章太炎交游始末考 2024-12-04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观念 2024-11-19
吴铮强:“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辨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