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学术前沿 | 桑兵《新文化运…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著名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
沉痛悼念金普森同志
 
特别关注
 
讲堂预告 | 漫谈马可波罗与…
《坤舆万国全图》与明人的世界…
淳安“四石”
一篇《曲江潮赋》让他一举成名
禹杭履迹
 
杭州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推演及启示
来源:杭州网  作者:赵弘中  日期:2021-07-15

大约距今5300年—4300年间,良渚先民创造了辉煌的良渚文化,建成了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实证了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尽管良渚与杭州城区相距30多公里,但仍有专家认为良渚古城是杭州城市发展的起源,世界考古界对城市位置的历史变迁的认定有这样的先例。那么,在良渚文明孕育、发展、消失的这1000年间以及以后的漫长岁月里,现在杭州主城区的位置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发生了哪些重大变迁呢?让我们根据地形地貌、文献、考古研究来推演一番。   

良渚文明时期,杭州还是一片混沌

良渚古城遗址坐落于天目山余脉南北两列低山丘陵之间的冲击平原上。良渚先人在选址的时候肯定需要考虑避开洪水的侵袭,而天目山系的河流源短流急,暴雨季节,经常山洪爆发。但是,现在良渚古城遗址西北角10米处就是2001年才彻底加固的西险大塘导流的东苕溪。这就让我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如果5300年前东苕溪就流经这里,那么按当时的治水能力,良渚人怎么可能会在主水流方向建设王城?他们将如何面对经常泛滥的洪水?我的这个巨大的疑问却被良渚考古专家轻松解答:据考古研究表明,在5300年前的史前时期,由于没有人为筑坝规定水流方向,苕溪处在漫流状态,主要水系并不流经良渚,而是大致从大雄山以南至西溪湿地的宽阔区域流过,流经现在的西溪、古荡、松木场、杭州主城区,在原江干区的位置汇入钱塘江。那时候钱塘江也没有大堤,钱塘江水、涌潮和天目山来水汇流冲刷,现在杭州的主城区一带基本不符合原始先民的居住繁衍条件,处于一片混沌状态。现在梅雨季节一有大雨,杭州城西容易积水,就是因为这一带原来就是地势相对低洼的古河道。

微信图片_20210715093226.png

据历史记载,距今4300-4000年左右,现在中国的很大一部分地区发生了大洪水,夏禹治水的历史传说大致就发生在那个时候。这和良渚文明神秘消失的时间基本吻合。良渚文明神秘消失有很多种推测,洪水说是可能性较大的一种。从此,现在杭州、良渚这一带进入了一个漫长的、一千多年的荒芜、混沌期。

西险大塘是杭州的第一条生命线

历史的年轮迈入到春秋时期,杭州属于越,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记载,应该还是一块荒凉之地,但已从洪荒中慢慢解脱、苏醒过来。秦代秦始皇初设钱唐县和余杭县,归属会稽郡。秦汉之际,朝廷已经开始重视水利建设,因此大概率是设钱唐县是为了治理钱塘江,设余杭县主要是为了治理苕溪。东汉熹平元年(公元172年),桐庐人陈浑担任余杭县令,他体察县情 ,特别是深入考察了苕溪流域非常突出的水患情况。

熹平二年,陈浑便马上行动组织制定治水方案,一是广泛发动全县十万民众在余杭县城西南筑塘围湖,建成了四百余公顷的南湖,以分杀苕溪水势。二是开始修筑苕溪的右岸大堤,史称西险大塘。西险大塘始建于东汉,建成于宋代,历时近千年,是杭州西北部一道重要的防洪屏障。

历代屡建屡毁,直到2001年6月,西险大塘按百年一遇洪水标准完成了全线加高加固,整个东苕溪流域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拦、滞、御、导、排的防洪体系。西险大塘起自余杭街道的石门桥,经余杭、瓶窑至湖州德清大闸止,汇流了发源自临安天目山的南苕溪、中苕溪和发源自余杭的北苕溪,在瓶窑汇流成东苕溪,全长44.94公里,流域面积2260平方公里,其中杭州市境内长38.98公里,流域面积1600平方公里。

微信图片_20210715093229.jpg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清代绘本《浙江全图》 局部 

西险大塘是杭州城市防洪和杭嘉湖平原的安全屏障,因位于杭州之西,堤塘险要,故称西险大塘。当然,陈浑在修筑这条大塘的时候肯定不叫西险大塘,因为当时还没有杭州这座城市。西险大塘历朝历代经常出现重大险情,显得越来越重要,才称为“西险大塘”。而正是有了这条西险大塘,大塘以东的杭州主城区位置才可能从洪水泛滥、冲刷的支离破碎中解脱出来,慢慢有人居住、耕作,人烟逐渐稠密起来,形成了杭州这座城市。所以说,没有西险大塘就没有杭州,西险大塘是杭州的第一条生命线。东汉余杭县令陈浑是杭州城市发展的第一大功臣。余杭历史上在南湖堤塘边建有纪念陈浑的祠堂,称赞他“百世不易、泽垂永远”,可惜现在已毁。

当然,现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推演,就算东汉的余杭县令陈浑不建西险大塘,任由苕溪由西到东横穿现在的杭州主城区与钱塘江交汇,杭州城市肯定会推迟形成。但推迟几百年后,随着人们治水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钱塘江和苕溪的交汇处必定会诞生一座城市。大江大河的交汇处,一般会有大城市诞生,这是古今中外城市发展的惯例。所以,杭州城市的产生、发展,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又在历史的偶然性中带有必然性。

西溪湿地是苕溪的古河道

微信图片_20210715093232.jpg

在东汉建筑西险大塘之前,现在的西溪湿地、五常湿地、闲林湿地甚至杭州城西、武林门到江干区这一带都是苕溪的河道和河漫滩,苕溪和钱塘江水系大致交汇在江干区一带。直到东汉熹平年间余杭县令陈浑组织修筑西险大塘,把苕溪水向北引向瓶窑、德清进入太湖,西溪湿地、五常湿地、闲林湿地就从自然河道、河漫滩变成了湿地地貌。

西溪湿地和苕溪的渊源很深,现在西溪湿地是国家5A级景区,国内外知名度很高,殊不知西溪湿地是苕溪改道的产物。因此,现在说杭州是一座“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的城市,里面的“溪”现指西溪,其实从杭州的地理、水文来研究,“溪”应该指苕溪更为合适,当然也包含西溪湿地。

西湖的最终形成与钱塘江大堤的关系


微信图片_20210715093235.jpg

据考证,西湖以东临湖地带早在6000年前就已经成陆,但这片沙洲经常会被潮水侵袭、淹没。假如5000多年前的良渚人能够跋涉30多公里来到西湖边,应该可以看到钱塘江潮水漫过沙洲进入西湖的景象。传说秦始皇还能乘船进入西湖在宝石山揽船,说明一直到秦代,西湖仍有水道通钱塘江。东汉,才有了会稽郡议曹华信筑塘(钱塘江大堤)的传说记载,但这个记载远远没有东汉余杭县令陈浑组织修筑西险大塘那么确切。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当时的钱唐县知名度没有余杭县那么大,西险大塘也远比钱塘江大堤更为重要。同时,说明东汉时期对杭州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个时期,朝廷和民众开始大规模、有组织地兴修水利,西险大塘和钱塘江大堤几乎同时出现在历史文献记载中。 西湖的最终形成原因应该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西湖原来是钱塘江下游入海口的一个浅海湾,随着海潮的冲刷和钱塘江带来泥沙的的沉积,形成的沙洲将西湖和钱塘江隔开,形成地质学上称为的“潟湖”,潟湖存在的时间应该很长。直到秦汉之际,特别是建设西险大塘之后,钱唐县这一带人烟开始稠密起来,人们开始利用江与湖之间的沙洲进行种植、居住生活,但经常受钱塘江潮水侵袭。为了保卫生产生活成果,人们开始修筑堤塘抗御潮水的侵袭。据考证,东汉华信组织民众修筑的海塘在今天的中山路到中河一带,吴越国钱镠组织修筑的捍海石塘在江城路一线,明清之际的鱼鳞石塘在杭海路一线。钱塘江大堤最初的建成并不断向东推移巩固,就把西湖和钱塘江彻底分开了,西湖最终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同是在东汉,钱塘江大堤的修筑、西湖的最终形成与西险大塘的修筑是具有一定关联的,甚至具有因果关系。应该先是修筑西险大塘,保卫了大塘以东地区免受苕溪洪水的侵袭,促进了现在杭州主城区一带人烟开始稠密起来,人们就需要修筑钱塘江大堤保护生产成果和居住地,使西湖最终形成。如果没有西险大塘,苕溪的洪水会把现在杭州主城区一带冲得支离破碎,土地不能利用,没有生产成果需要保卫,也没有人居住,就没有人修筑钱塘江大堤。那么,当时也就没有形成杭州这座城市的可能性,西湖还是一个潮水经常侵入的潟湖。所以,把西险大塘作为杭州的第一条生命线是有理由的。 

大运河是杭州的发展命脉

微信图片_20210715093238.jpg

隋代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钱唐郡设杭州,才第一次有杭州这个地名。根据《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资料考证,隋末唐初杭州城市规模不大。隋炀帝大业五年登记的户籍,杭州州城加上所辖6县的总户数为15380户,总人口仅有79500人。至开皇十一年(591年),隋朝大臣杨素组织民众在杭州凤凰山修筑杭州城垣,这是杭州首次建造州城。尽管当时国家的经济政治中心都在中原地区,但杭州的发展潜力逐步为隋朝统治者所认识。

微信图片_20210715093240.jpg

隋炀帝组织修凿沟通的江南运河联通杭州和镇江,充分利用历代修建开凿的水道,加以集中统一的拓宽、疏浚和沟通,这段运河成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杭州作为中国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通过江南运河沟通了隋朝的东都洛阳,实现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沟通,杭州的交通、经济、政治地位日益提升,获得了千年一遇的发展良机,大运河成为杭州的发展命脉。元代在北京建都后,又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的大沟通,杭州又成了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因河而兴”的城市。

这个推演对杭州城市发展的启示

从建设良渚古城算起,杭州城市发展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沧海桑田,变化巨大。但从山形水系、城市乡村的历史地理变迁中,我们仍能汲取营养、获得启示。

①杭州到了做足苕溪文章的时候了

近2000年前的东汉建筑西险大塘,人为地将苕溪水由向东进入钱塘江改变为向北流向湖州太湖,主要是为了保卫苕溪南岸的余杭县城,这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将难以驯服的洪水北引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现在,苕溪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水质,优良的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如果再按2000年前规划建设的河道白白流走非常可惜。而且东苕溪流域起自支流南苕溪、中苕溪、北苕溪三个源头及下游的1600平方公里范围全部都在杭州市域范围内,杭州完全掌握苕溪保护和利用的主动权,这和钱塘江、运河是流经水系完全不同。

杭州现在有了千岛湖引水工程,但千岛湖60%的水量来自安徽新安江,尽管已经启动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但杭州要未雨绸缪,掌握主动,建立苕溪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规划大型自来水厂,以确保杭州城市扩大后对水源的进一步需求。尽管现在杭州城市水系已经比较优化和发达了,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东汉形成的苕溪治水格局,重新将苕溪分流引向主城区(余杭塘河就是从苕溪引水与运河交汇),甚至与钱塘江交汇,再现2000年前的景象,将会极大地丰富杭州城市的水系结构、改善城市河道水质,为杭州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水源,意义十分重大!特别是在这次杭州部分行政区划优化调整中,设立了新的余杭区,这是赓续秦代设立余杭县基础上的重新出发,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快速发展成型,也为苕溪水系的优化利用提供了历史的契机。

②为杭州城西治涝提供了历史借鉴

由于杭州城西曾经是苕溪的古河道和河漫滩,地势相对低洼,每遇大雨容易积水成涝。现在市政府已经将城西排涝工程(南排工程)提上议事日程。根据杭州的气候与城西的地形条件,非常有必要建设深隧系统(是指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的简称)进行排涝,深隧系统是指埋设在深层地下空间,用于调蓄、输送雨水的、通常具有较大调蓄容量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参考日本东京、马来西亚吉隆坡外围排水系统的成功经验,在杭州城西建设由若干处集水口(城西范围大,一处集水口是远远不够的)和巨大地下储水空间(一般长宽高各为几十米,可以瞬间集纳涝水)、深隧的连接管道和向外排水管道组成的深隧系统,将城西涝水向南排向钱塘江,从根本上改变杭州城西雨季易涝的现状。

③充分挖掘苕溪流域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杭州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苕溪两岸(张国雄摄)

5000多年前,苕溪主水流一路向东穿过现在的主城区与钱塘江交汇,良渚不在苕溪的主水流方向,为良渚文化的孕育发展、良渚古城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和无尽的历史文化奥秘。苕溪流域滋养了临安、余杭两座古县城和一众仍保留古韵又显示蓬勃生机的乡镇、村落,孕育了太湖源、青山湖、钱王陵园、龙门秘境、大径山乡村公园、双溪漂流、瓶窑古镇、南湖、南山石刻、西溪湿地等众多自然人文景观。苕溪流域西靠天目山脉,天目山余脉渐没在杭嘉湖平原中,形成了高、中山向丘陵缓坡过渡、丘陵缓坡与平原交织、平原阡陌纵横的壮美秀丽的自然景观。东晋名士郭璞咏诗言景:“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苕溪流域溪流浅滩草荡相互交织,丘陵缓坡茶园竹林与自然村落相映成趣、水乡田野阡陌纵横,在这里原住民安居乐业,新集聚的创新创业人群为梦想而奋斗,这真是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走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美山水人文胜景,这为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打造杭州文化旅游新亮点提供了良好条件。

后记:

纵观历史,良渚文化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成为杭州城市文明的起源。吴越国、南宋两次建都,杭州城市发展迎来两次历史性重大机遇和巨大飞跃。隋代修凿江南运河,使杭州联通东都洛阳,元代建都北京沟通了真正意义上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成为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城市,城市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通过深入研究杭州的历史地理,我发现杭州城市的孕育,是从东汉修筑西险大塘开始的,然后杭州才有了西溪湿地、西湖(自然与人为结合)、钱塘江大堤、大运河、两次建都等一个个历史机遇接踵而来。一个城市的治水史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城市的发展具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这是我从杭州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推演过程中看到的。

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杭州城市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推演》?因为我不是考古工作者,我的观点不是考古的结论,而是作为一个历史地理爱好者的初浅思考和研究。用5000多字推理、推演杭州城市5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一字一年,显然是初浅、大概的,只是一种研究的尝试,但已经让我感受到了探究未知世界的无穷乐趣。我从小成长、生活、工作在苕溪流域,1991年以来的30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杭州从事国土规划、旅游开发工作,工作和生活的足迹遍布这方山水,时有发现、收获和思考,但那也常常是局部的、浅显的、零碎的。如果没有良渚申遗的成功促使我产生这个巨大的疑问,我也不会深入思考这个远远超出我个人认知的话题。这两年来,我不断请教城市发展研究专家、良渚考古专家,查找历史文献,特别是浙江大学陈志坚教授的《杭州初史论稿》成为我研究入门的一把金钥匙。

还有风景名胜专家建议我研究一下几千年前的钱塘江水位高程,为苕溪和钱塘江如何汇流提供足够的依据。两年来,我对苕溪流域进行反复的现场踏勘,试图把几十年来积累的零碎的、互不关联的历史地理信息、最新考古发现、现场了解的情况融汇贯通起来,从5000多年的历史时空和杭州的整体地理空间观察、考虑问题,经过反复思考,逐步形成了这个推理、推演和启示。我也经常把新的发现说给同事、朋友、家人、专家听,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给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希望我能够写出来。我也不断地否定自己前面不成熟的想法,不断完善这个推理、推演和启示的内容,但肯定会挂一漏万,存在许多不足、漏洞甚至错误,仅供参考!

作者:赵弘中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湖轶事|湘湖《小竹里馆图》旧事 2024-11-20
《走近西湖》论文集|徐吉军、董顺翔:南宋临安西湖饮食文化浅析 2024-11-20
我荐|钟毓龙:《诗词曲语辞汇释》作者张相小传 2024-11-19
思想汇|司马一民:李白有没有到过湘湖? 2024-11-19
淳安“四石” 2024-11-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