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学术纵横
 
文史动态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杭州文史新媒体2024回顾
 
特别关注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广济桥:一座古桥的前世今生
东岳村转型背后的传奇人物
学术纵横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钟家港中段发掘简报(一)
来源: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永磊 陈明辉 朱雪菲 刘 斌 王宁远  日期:2021-07-15


微信图片_20210715100045.png

良渚古城与其外围水利系统的发现是近些年来中国史前考古的重要进展之一,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材料。自2007年良渚古城发现以来,我们对良渚古城城内及周边区域进行了系统勘探,钟家港古河道就是勘探的成果之一。钟家港古河道(编号为古河道17),位于良渚古城东部,在李家山、莫角山台地与钟家村、石安畈、龙里台地中间,是城内的南北向主干道,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南起良渚港,北接城内北区的东西向主干道(编号古河道1),这三条古河道构成了城内的工字形主干道。经考古勘探确认,钟家港总长度约1000米,宽约18~80米。河道两岸分布着许多良渚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台地,人们在河边倾倒生活垃圾与增筑台地的行为交替进行,河内堆积有大量的陶片等遗物,再加上淤泥沉积,最终使河道逐渐变窄变浅。从良渚文化早期偏晚阶段开始,钟家港中段逐渐被填平,形成一片从莫角山一直延伸到东城墙的大台地,南北两部分各自变成断头浜。钟家港失去了作为城内南北交通干道的功能。

钟家港古河道较长,为便于区分,我们将莫角山以北的河道部分称为钟家港北段,老104国道以北至莫角山北边缘部分称为钟家港中段,老104国道以南部分称为钟家港南段(图一)。
2015年下半年至2018年,为配合良渚古城申遗和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对良渚文化时期的古地貌进行标识和局部恢复,了解古河道内堆积和两岸台地的性状,我们对钟家港古河道进行了大面积发掘。通过发掘,我们对其年代、淤积及废弃过程和河道两岸遗址的功能有了初步了解。

微信图片_20210715100041.png

发掘显示,钟家港南段和北段由于紧邻两岸台地,所以河道堆积中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漆木器等遗物,还有大量动植物遗存、少量人骨等。钟家港南段河道堆积中出土的木盆毛坯、骨角料等,说明相应作坊的存在;东岸钟家村台地上与河道内均发现与制玉有关的遗存,包括红烧土遗迹、燧石片、玉料、玉钻芯、石钻芯等,说明此处台地主要是玉石器制作的手工业作坊区。钟家港中段揭露了从早到晚多个阶段的台地营建与垃圾废弃的过程,首次从地层学上证实莫角山始建于良渚文化早期。因为紧邻莫角山台地,在河道内发现较多大型木构件,生活废弃垃圾相对较少,表明此区域很可能是大木作加工区和木料等物资运往莫角山的码头。钟家港北段两岸紧邻居住台地,河道堆积中发现大量生活遗物,同时发现了较多的石器毛坯,表明附近台地存在石器加工作坊;两岸台地经过了多次扩建和使用过程,从而使河道逐渐变窄,最终在良渚文化晚期后段被完全填平。

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我们发掘了钟家港中段的偏北部分,发掘区位于莫角山东北角东侧,布设探方23个,探沟3条,揭露面积2043平方米(图二)。良渚遗址群建立了统一的测量控制网,钟家港中段位于C0C0区I块[1],考虑到河道走向与发掘方便,部分探方由已设定的两个探方组成,如T2622-2623,由T2622东部的半个探方(5米×10米)与T2623西部的半个探方(5米×10米)组成。

微信图片_20210715100119.png

除发掘古河道外,为了解莫角山东坡台地与钟家港东岸台地的营建过程,我们对古河道两侧台地做了解剖。此次发掘,发现钟家港、莫角山东扩台地与钟家港东岸的石安畈台地均始于良渚文化早期,其后发掘区南部古河道被灰色淤泥、灰黄色草裹泥增筑的台地填平,两侧台地连为一体,之后台地又多次营建扩张。西岸台地与东岸台 地从早到晚均可划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可以大致对应,以下主要介绍西岸部分的发掘情况。

一、地层堆积
发掘显示,钟家港古河道两岸为大致平行的良渚文化时期土台。因为发掘区西岸台地由西南向东北增扩,所以西岸探方统一了地层,台Ⅳ、台Ⅲ、台Ⅱ、台Ⅰ和部分地层仅分布在局部探方。西岸地层堆积情况以T2521-2522扩方部分的南壁剖面和T2522-2523与T2622-2623的西壁剖面为例,介绍如下。
(一)T2521-2522扩方部分的南壁地层剖面(图三)

微信图片_20210715100122.png

第1层:现代表土。厚0.12~1.05米,遍布全方。

第2A层:历史时期堆积。灰褐色粉质黏土,夹大量黄褐色斑土块,含较多石块、砂粒。厚0~0.85米,仅分布于探方南部。
第2B层:历史时期堆积。深灰褐色粉质黏土,含较多石块、砂砾。厚0~0.25米,仅分布于探方东南角。
第3~9层在本探方缺失。
台Ⅰ①层:成层的灰白砂层与灰色黏土层。厚0~0.25米,仅分布于探方东部。
台Ⅰ②A层至台Ⅰ②C层在本探方缺失。
台Ⅰ②D层:灰白色粗砂,含少量褐色锈斑。厚0~0.35米,仅分布于探方西南部。
台Ⅰ②F1层:灰紫色粗砂,土质致密。厚0~0.2米,仅分布于探方东部。
台Ⅰ②F2层:青灰色草裹泥与灰色淤泥层。厚0~1.05米,分布于探方东部,往东北方向倾斜。
第10A层:西部基本以灰褐色粗砂为主,东南部有少量浅灰色淤泥层。厚0~0.3米,分布于探方东部,往东倾斜。出土少量陶片。

第10B层:浅灰褐色淤泥层与粗砂层相混。东南角底部铺垫有竹编,含较多木头、竹子、木炭、石块等。厚0~0.45米,分布于探方东部,往东倾斜。出土陶片、较完整竹编、陶器、大木构件等。  

台Ⅱ①A层:深红褐色粉质黏土,含较多小石块、深褐色斑块。厚0~0.73米,仅分布于探方西部,往东略倾斜。

台Ⅱ①B1层:深红褐色粉质黏土,土质较致密。厚0~0.4米,仅分布于探方西部,往东略倾斜。

台Ⅱ①B2层:浅红褐色粉质黏土,土质较致密,含少量深褐色斑块。厚0~0.35米,仅分布于探方西部,往东略倾斜。

台Ⅱ①B3层:深黄褐色粉质黏土,土质较致密,较纯净。厚0~0.3米,仅分布于探方西部,往东略倾斜。

第11A1层:深灰色淤泥,含木炭、植物茎秆、石块等。厚0~0.4米,分布于探方中、东部,往东倾斜。出土大量陶片及少量石器、漆木器等。

台Ⅲ①层:青灰色粉 质黏土,较纯净,含少量炭屑。厚0~0.5米,仅分布于探方西部,往东倾斜。

第11A2层:深灰色淤泥与灰褐色砂层相混,含大量粗砂及较多木炭、植物茎秆等。厚0~0.73米,分布于探方中、东部,往东倾斜。出土较多陶片及少量石器、木器等。

第11A3层:灰色粉砂、淤泥层,有明显淤积层理,上部含较多粗砂、炭屑、木头及少量石块等。厚0~0.67米,仅分布于探方中部南端,呈沟状。出土少量陶片、石器、木器等。

台Ⅲ②B层:浅灰色淤泥,中间有垫草。厚0~0.42米,分布于探方中部。

第11B层:灰色花斑土,粉质黏土,夹杂大量白斑块,土质较致密,含大量粗砂、植物茎秆,较多木头、石块,少量炭屑等。厚0~0.95米,分布于探方东部。出土较多陶片、少量兽骨。

第11C层:深灰褐色淤泥,含大量砂,较多木头、植物茎秆,少量红烧土颗粒、石块等。厚0~0.45米,仅分布于探方中部南端。出土较多陶片。

第11D层:灰色粉砂,含少量炭屑、腐烂植物。厚0~0.5米,仅分布于探方中部南端。

台Ⅲ③A层:灰色淤泥,中间有垫草。厚0~0.3米,仅分布于探方中部南端。

台Ⅲ③B层:浅灰色粉砂,土质较致密,较纯净。厚0~1.2米,仅分布于探方西部。

第12A层:褐色粉砂,含较多砂、木屑、炭屑。厚0~0.06米,仅分布于探方西部。出土少量陶片。

第12B层:灰色粉砂,较纯净,有较明显淤积层理。厚0.05~0.15米,分布于探方西部。

第12C层:灰色、浅灰色粉砂与青灰色块状淤泥相混,含较多黄斑泥块及少量腐烂植物。厚0.1~0.5米,分布于探方西部。

第12D层:灰褐色粉砂、淤泥,有较明显淤积层理,含少量腐烂植物。厚0.14~0.4米,基本遍布全方。出土少量陶片、兽骨、大木构件。第12E层:深灰色淤泥,含少量黄土斑块,较纯净。厚0~0.17米,仅分布于探方东南部。

以下为含黄白斑土块的青灰色自然淤积层。

(二)T2522-2523与T2622-2623西壁地层剖面(图四)

微信图片_20210715100127.png

第1层:现代表土,多为垫土,土质松软,夹杂有现代遗物。厚0~0.6米。此层下叠压的遗迹有历史时期灰坑和良渚文化的K1、F1、G1等。

第2A层:历史时期堆积。灰褐色粉质黏土,土质较坚硬,含少量石块、白色粗砂,局部夹有红烧土颗粒、灰土粒、较多红褐色和灰白色垂直条纹锈斑。厚0~0.25米。出土极少量陶片、瓷片等。           第2B层:历史时期堆积。深灰褐色粉质黏土,土质较坚硬,黏性大,结构紧密,局部夹有红烧土颗粒和木炭,含大量红褐色水锈及少量粗砂、砖块等。厚0~0.3米。出土少量陶片、瓷片等。

第3A层在这两个探方缺失。

第3B层:黄褐色粉质黏土,土质较坚硬,含较多烧土粒、木炭颗粒。厚0~0.15米,由南往北倾斜。出土极少量陶片等。此层下叠压有J1。

第4层:红褐色黏土,土质较坚硬,结构紧密,含大量红烧土块,较多的黄色粗砂、小石块及少量木炭等。厚0~0.55米,由南往北倾斜。出土少量陶片。

第5层:灰红褐色黏土,土质较坚硬,结构紧密,含较多红烧土块、木炭、灰烬、灰白色粗砂,局部夹有红褐色水锈颗粒和垂直条纹锈斑、青灰色土块、小石块。厚0~0.55米,由西南向东北斜向堆积。出土少量陶片。

第6A层:浅灰色淤泥,含少量烧土、木炭颗粒等。厚0~0.2米。出土少量陶片、植物种子等。  

第6B层:灰黑色黏土,黏性大,土质疏松,主体为腐朽的草叶铺垫层和炭屑层,局部有腐朽的编织物,含大量木炭、灰烬、草叶,少量小石块、粗砂、红烧土块等。厚0~0.1米,由南往北倾斜。出土较多陶片。

第6C层:黄褐色粉质黏土,土质较硬,结构紧密,含较多粗砂、木炭、小石块、红烧土块,局部夹有红褐色水锈颗粒和垂直条纹锈斑。厚0~0.6米。出土少量陶片。

第7A层:灰褐色粗砂,黏土较少,土质较疏松,含大量烧土块和颗粒、木炭、灰烬及少量石块等。厚0~0.4米。出土少量陶片。此层下发现木桩z1、z2,打入第7B层中。

第7B层:深灰色粉质黏土,土质较松软,黏性大,北部包含物少,南部夹有较多的烧土块、木炭、灰烬、腐烂植物茎秆等,含较多粗砂、红烧土颗粒、小石块等。厚0~0.7米,由南往北倾斜堆积。出土较多陶片。此层下发现E1排木桩z3~8,打入第9B1层中。

第7C层:灰褐色黏土,上部偏黄褐色,含大量粗砂、烧土颗粒、木炭及较多腐烂植物茎秆等。厚0~0.4米,由南往北倾斜堆积,呈沟状。出土大量陶片。

第8A层:青灰色粉质黏土,上部偏黄褐色,东部夹有较多粗砂,含少量烧土粒、木炭、腐烂植物茎秆等。厚0~0.35米。出土少量陶片。

第8B层:深灰褐色粗砂,西部黏土较多,土质较疏松,含大量木炭、较多红烧土颗粒及少量石块,局部夹有零星浅黄色土块。厚0~0.65米。出土较多陶片。E2排木桩z22打入此层中,E3排木桩z52、z53、z63、z64可能打入此层中。

第8C层:深灰色含砂淤泥,含腐烂植物茎秆及较多木炭。厚0~0.33米。此层中部有一竹编,南北长约3.3米。出土少量陶片。E3排木桩z48~51与E4排木桩z75~99打入此层中。

第9A1层:青灰色粉质黏土,上部夹杂大量水锈而呈红褐色,土质较致密,较纯净,含少量炭屑、细砂等。厚0~0.75米。出土少量陶片。

第9A2层:浅青灰色黏土,含大量木炭、少量砂粒。厚0~0.35米。台Ⅰ位于T2522-2523,横跨整个探方。分为台Ⅰ①与台Ⅰ②两大层。台Ⅰ①与台Ⅰ②在不同的位置,铺垫的层数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T2522-2523东部堆积情况来看,第9C层叠压在台Ⅰ②北部边缘,台Ⅰ①叠压在第9C层之上,第9B层叠压在台Ⅰ①北部边缘。第9C层为台Ⅰ②使用时期的废弃堆积,第9B层为台Ⅰ①使用时期的废弃堆积。

第9B1层:深青灰色黏土,西部较纯净,东部含较多粗砂、烧土粒、木炭、腐烂植物茎秆等。厚0~0.7米。出土有较多陶片和兽骨。E1排柱洞D2与木桩z3~8、z178,E2排柱洞D1、D3~10,E2排木桩z12~21、z23~47,E3排木桩z54~62、z65~74、E4排木桩z100~115,E5排木桩z116~129打入此层中。

第9B2层:分布在探方东部,此剖面缺失。

台Ⅰ①层:在此剖面遭到破坏。不同区域铺垫层数不同,主要由一层黏土一层砂相间铺垫而成,层数最多达7层。

第9C层:局部可以分为两层。灰褐色粗砂、淤泥,夹杂大量黄白色土块、粗砂、木炭、木屑、腐烂植物茎秆,少量红烧土颗粒、小石块等。厚0~0.97米,由南向北倾斜变薄。出土大量陶片及少量人骨、兽骨。

台Ⅰ②层:此剖面仅残存两层。局部铺垫多达11层,其中台Ⅰ②F2为最下部的堆筑基础层。

台Ⅰ②E层:灰褐色粗砂与灰白色粉砂层。厚0~0.25米。

台Ⅰ②F2层:主要为草裹泥堆筑层,同种泥芯的草裹泥有大致成垄的现象。厚0~1.5米。第10A层在这两个探方缺失。

第10B层:灰色淤泥,较纯净,含少量粗砂、腐烂植物、炭屑、白色斑土块等。厚0.2~0.85米。出土少量陶片。

第11A1层:浅灰色淤泥,含较多黄白斑土块,少量木炭、木头等。厚0.25~0.55米。出土少量陶片。

第11A2层:灰色淤泥,有成层淤积层,含粉砂、少量炭屑及较多黄白斑土块。厚0.3~0.5米。 

第11B~D、12A~E层在这两个探方缺失。

以下为含黄白斑土块的青灰色自然淤积层。

因为发掘区域的堆积从良渚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良渚文化晚期,持续时间特别长。根据堆积过程和出土遗物,结合其他探方内的地层堆积,大致可以将钟家港中段西岸台地和古河道堆积分为五个大的阶段,第二、三、四阶段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的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台Ⅳ和第12层,第二阶段包括台Ⅲ和第11层,第三阶段包括台Ⅱ和第10层,第四阶段包括台Ⅰ和第9、8、7、6层,第五阶段包括第5、4、3层。由于台地揭露面积有限,且遗迹保存状况较差,多数台地未发现与废弃堆积层相对应的生活设施。以下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依次介绍每一阶段的发现。

二、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莫角山台地开始营建,用灰色、黑色淤泥堆筑台Ⅳ,其下生土层海拔2米左右,为早期的自然淤积层。东侧古河道内淤积第12层,淤积层较为纯净,发现9根长短不一的木构件,大致平行于河道方向分布,呈西北-东南向。

(一)遗迹

本阶段发现的遗迹只有1处土台。台Ⅳ 位于发掘区西部莫角山东坡上,T2617至T2620内。叠压于台Ⅲ③B层下,东边缘被第12A层叠压。揭露部分东西长约28米,西部未到边界。主要用灰色、黑色淤泥堆筑而成,厚0~0.65米。

(二)出土遗物

本阶段出土遗物较少,最重要的发现是9根木构件,还出土极少量陶片、石器等。

1.陶器  出土陶片以夹砂红褐陶、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也有少量夹蚌陶,可辨器形有下端尖的鱼鳍形足鼎、折沿鼎、杯等。

2.木构件 共发现9根,均出土于河道淤积层第12D层中。木构件h5、h6、h7大致呈西北-东南向平行分布于古河道底部(图五)。木构件h5,树种为槲栎。北端加工有一方形榫头,南端树根部分未去掉,有一牛鼻形穿孔。正面加工平整,凿有39个未透方形卯孔,背面圆弧状。方形卯孔长0.08~0.09、宽0.06~0.07米。总长9.5、主干宽0.18~0.3、厚0.18米,根部直径0.44~0.47米(图六;图七)。木构件h11、h14、h15也呈西北-东南向,分布于木构件h5南侧(图八)。木构件h11,树种为蕈树。加工平整方正,横截面大致为长方形。北 端、中部和南端各有一个凸出的扁环形穿孔,南端穿孔处有藤条编的绳索遗留。总长14.6、宽0.42~0.49、厚0.23~0.28米(图九;图一〇)。木构件h14,树种为麻栎。保留原木形状,仅上端和根部截断,主干横截面近圆形,近根部较扁。北端加工有两个牛鼻形穿孔,南端有四个穿孔。总长17.2、直径0.35~0.8米。木构件h15,树种为蕈树。整体形状与木构件h11类似。北端与中部各有一凸出的扁环形穿孔,南端有两个牛鼻形穿孔,北端穿孔处也遗留有藤条编的绳索。总长17、宽0.42~0.44、厚0.18~0.2米。

微信图片_20210715100130.jpg


相关内容
南宋医药文化 2025-01-16
郑嘉励:时代的一块绸布——安吉五福楚墓与菱格鹿纹罗 2025-01-13
吕一民||新的转向:20世纪晚期法国史学变革 2025-01-13
南宋时期净慈寺与日本的佛教文化交流 2025-01-08
启真书话 | 何以盛唐 2025-01-02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