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而易見,《永樂大典》“宋”字韻下“熙寧、紹聖間七年”部分在四庫館輯佚《續通鑑長編》時已經缺失。遺憾的是,四庫館臣僅據“宋”字韻大段抄出《長編》原文,散在他韻下的佚文則未能系統搜稽。如《大典》卷八〇八九至八〇九〇爲一册,其中收録了《長編》遺文,而該册所附四庫館簽條僅標注《元一統志》及《魏初集》二種(參見圖1)。卷一五〇七三至一五〇七五、卷一三一九三至一三一九四亦可見《長編》零簡,亦不見卷首簽條著墨。類似情形十分普遍,茲不一一。 那麽在明初永樂年間,《長編》徽、欽兩朝事迹是否部秩具存呢? 幸運的是,明初纂成的《永樂大典目録》尚存[84],其卷三四詳細記録了“宋”字韻下北宋九帝各自所佔卷數。值得注意的是,徽宗、欽宗兩朝僅佔八十八卷,尚不及神、哲兩朝的二分之一。而進呈於淳熙四年的徽、欽《長編》計三百二十册,與兩年前進呈的神、哲兩朝(三百四十册)大致相埒,此爲瀘州本册數,嗣後又經重别寫定,然體量對比亦不至發生太大變化。從各卷體量來看,《永樂大典》“宋”字韻下徽宗、欽宗諸卷很有可能並未收録《續通鑑長編》。 圖2 清翰林院點對《永樂大典》見存目録(“宋”字韻)而清翰林院點對《永樂大典》見存目録則爲確定徽、欽兩朝《長編》存佚提供了重要依據。此目所標“宋”字韻下闕卷一二四三〇至一二四七三(參見圖2.1),核《永樂大典目録》,闕卷包含英宗朝全部内容。而今所見《永樂大典》本《長編》中,英宗一朝自即位到治平四年四月史事焕然具存。顯然,該目録的編制時間當在四庫館初輯《續資治通鑑長編》,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之後[86]。考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月十七日軍機處奏言點對《永樂大典》事:“遵查《永樂大典》止有一部,現在翰林院衙門存貯。原書共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除原缺二千四百四卷,實存二萬四百七十三卷,共九千八百八十一本。外有目録六十卷。”[87]又嘉慶二十年(1815),許乃濟又重加點查,傅增湘曾過録其《御製校永樂大典詩跋》:“《永樂大典》只有一部,現存翰林衙門敬一亭。原書共二萬二千九百卅七卷,除原缺二千四百四卷,實存二萬四百七十三卷,共九千八百八十一册。嘉慶乙亥夏偕同清秘堂諸友重加編查,因取首册倩供事録出,藉見此書大概。……是年六月十七日,仁和許乃濟謹識。”[88]所述《大典》闕卷情況與乾隆五十九年如出一轍,其工作顯然是在前者基礎上展開的。此目附有黏簽(參見圖2.2),補録《大典》遺失情況。據張昇考察,該存目“是乾隆五十九年編成的,記載當時《大典》缺卷數爲二四〇四卷,而新、舊粘簽反映的是嘉慶二十年至咸豐十一年之間《大典》新缺失的情況。”[89]可謂確論。 通過比照清人點對目録及《永樂大典目録》可知,遲至乾隆五十九年,《永樂大典》卷一二六八七至一二七五八尚能爲館臣寓目,這當中就包含了“宋”字韻下欽宗朝全部及徽宗朝大部;而《四庫總目》成書於五十九年之前,徑稱“徽、欽二紀原本不載”,則《永樂大典》並未收録兩朝《長編》。由此可以斷定,永樂年間抄入《大典》的《長編》爲七朝本,其徽、欽兩朝已全數脱落;而今本《長編》佚去的熙寧、紹聖七年事迹尚多見《大典》他韻徵引,可斷定明初尚存。 表4 《永樂大典》“宋”字韻闕卷表 編成於明英宗正統六年(1441)的《文淵閣書目》著録有“《宋鑑長編》一部一百四十册”[92],從標目作“宋鑑長編”這一點來看,或爲永樂年間抄入《大典》之本;而《閣目》通行的《讀畫齋叢書》本在此條又標注“闕”字,或許在明神宗在位期間盤點館藏時,此書業已不存[93]。纂定於萬曆三十三年(1605)的《内閣藏書目録》中即不見此書蹤迹,僅“《續通鑑長編》六册”,注云:“莫詳撰者姓氏,鈔本。”亦不全[94]。天啓年間,錢謙益“於内閣抄李燾《長編》,只卷初五大本,餘不可得”[95],或爲此“六册不全”之本,且顯非燾書之舊。那麽,明初藏本又在何時下落不明呢? 明憲宗在位期間,詔商輅等纂修《續資治通鑑綱目》,今見成化十二年(1476)《御製序》云:“顧宋元二代之史,迄無定本,雖有《長編》《續編》之作,然采擇不精,是非頗謬。……乃申敕儒臣,發秘閣之載籍,參國史志本文,一遵朱子凡例,編纂二史,俾上接《通鑑綱目》,共爲一書。”又《凡例》云:“凡事迹悉據正史。正史或有闕略異同,參取宋《長編》,元《經世大典》等書增入訂正。”[96]無不標舉《長編》名目。可見成化年間,此書尚爲文淵閣匱藏。值得注意的是,此書在弘治年間重刻時,逐條附入張時泰《廣義》〔上於弘治元年(1488)八月〕及周禮《發明》〔上於弘治十一年(1498)八月〕,成爲一種合璧本[97],而《發明》亦引據“長編”,如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1151)八月韓世忠卒,《發明》云:“李燾《長編》書太傅寧國節度使,而不書其位號。”[98]所述爲紹興後期人事,顯非仁甫原本;周禮字德恭,餘杭人,因累科不第,隱居䕶國山,以著述爲業[99];進書時尚爲餘杭縣儒學增廣生員[100],其所見“長編”無疑屬於書坊射利之僞作,與李燾原書不可等而視之。商輅《續通鑑綱目》後世多以合璧本通行,清初“御批”本即以此爲底本,卻隱去張時泰、周禮之名[101],使全書文本層次堙没不彰。四庫館臣或據此認爲商輅時中朝已無《長編》原本,乃稱成化續修《通鑑綱目》百方别購,終不能得[102],實爲莫大誤會。 孝宗弘治五年(1492),大學士丘濬請訪求遺書,稱其時“藏畜數多,不無亂雜;積歷年久,不無鼠蠧;經該人衆,不無散失。”然有司遷延,遂致因循。武宗正德年間,“爲人盜竊,殘缺日甚”[103]。沈德符亦稱:“正統十四年英宗北狩,而南京所存内署諸書悉遭大火,凡宋元以來秘本,一朝俱盡矣。自後北京所收,雖置高閣、飽蠹魚,卷帙尚如故也。自弘、正以後,閣臣詞臣俱無人問及,漸以散佚。”又云世宗“一心玄教。朝講漸稀”,内廷藏書乃不時賜予侍臣。至萬曆年間,内府藏書“腐敗者十二,盜竊者十五。楊文貞正統間所存《文淵書目》,徒存其名耳。”[104]趙琦美在萬曆三十九年爲《梁溪集》所作跋文稱:“辛亥,余官奉常,得交中翰范君可㥅,因假内閣藏本《梁溪集》三十六册,輒録一部。”而文集散亂之迹觸目驚心[105],可見當時内府書籍凌亂無序的情況。遲至萬曆年間,收入《永樂大典》的七朝《長編》終於下落不明。 而熙寧、紹聖間七年事迹又是何時遺失的呢?清人既未親見李燾原書,今本《長編》實爲四庫館輯本,而這七年脱漏的原因,可能同乾隆三十八年前《永樂大典》的散佚有關。《永樂大典》正本嘉靖後藏於北京宫城東南一帶,西至左順門南、北廊,東至宫墻,南至古今通集庫、實録庫一綫。文淵閣、東閣即在此範圍内。其書歸内閣收儲,以備不時調閲。嘉靖以後尚有宣取、引據《大典》的記録,因此隨葬永陵説可謂無稽。而明亡之後,大内一帶遭到較爲徹底的焚毁,收藏正本的區域自然無可倖免。至於副本,隆慶後即封存於皇史宬,直到順治十二年(1655)張能鳞入内檢書,方重見天日[106]。雍正年間,《大典》移置翰院[107],迄庚子國變,不再有大的變動。徐乾學云:“皇史宬所藏《永樂大典》,鼎革時亦有佚失。”[108]其説純屬臆測,張能鱗入宬檢書時,所見《永樂大典》尚爲完帙。而徐乾學此《序》作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可知其時《大典》確有部分遺失[109]。因此順治十二年至乾隆三十八年之間,《永樂大典》“宋”字韻已出現亡佚,這也是輯本中缺少熙寧至紹聖一段的原因。 (二)明内府藏本的淵源明内府所藏七朝本《續資治通鑑長編》亦由來有自。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袁桷上《修遼金宋史搜訪遺書條列事狀》[110],稱“宋世九朝,莫詳《長編》”,然“院中《長編》不備,諸書並缺”,無由參考[111]。實際上,元代官書多彙於秘書監,若非因事宣取提調,加以録副,則翰院無由庋藏。至元年間始修之《大一統志》多引《長編》原文,而《一統志》實由秘書監總其成[112],可確定《長編》曾爲元秘書監收藏。至正三年(1343)蘇天爵作《三史質疑》,亦節引《長編》太祖朝事。與袁桷《事狀》性質不同,《質疑》臚列書目多據官方實藏,可知元末修史者尚能見到《長編》殘帙,而此書或許就是滅宋之際所獲臨安内府本。 孝宗朝以來,《長編》歷次進呈本均存於秘閣、史館等處。理宗紹定間,儒臣請命經筵節略李燾《長編》以奉乙覽,未果[113]。景定三年(1262)六月,以“《徽宗皇帝長編》一時抄録,尚未成編”,詔令史館專員修潤。四年(1263)六月,由賈似道奏上[114]。十月,又詔李獻可等精加校正《徽宗皇帝長編》,刊梓於秘書省[115]。按《李獻可除司農寺丞兼國史制》,“惟爾先人,史學名世,……朕患《祐陵長編》之繁蕪也,方命諸儒裁訂,皆言爾有父風,兹以扈農起家,實將屬史籍焉。爾其疾驅,以叶成一代之大典。”[116]獻可時在史館,尚見李燾纂修遺迹[117],唯棗梨之事似有始無終。 表5 高斯得所見紹聖三年《長編》文字 而徽、欽兩朝《續通鑑長編》最終失墜,是否同李獻可校刊徽宗朝一事有關呢?似不盡然。咸淳八年(1272)三月,高斯得曾兼任國史院編修官、實録院檢討官等職,旋授同修國史、實録院同修撰;此外還兼任侍讀,負有經筵講對之責。高氏曾於淳祐十二年(1252)九月二十三日進講,即引《哲宗長編》所載紹聖三年(1096)事迹轉相發揮(參見表5)。晚歲作詩,稱“我于咸淳際,偶讀紹符編,昏氣塞宇宙,臨文深慨然”[118]。不久都城爲元軍所陷,於是閑居於家,極意經史,著述頗多[119]。作《閑中讀書次地》一詩,内有“增損温公《鑑目》成,要把二巖書貫穿”之句,自注云:“巽巖《長編》終徽宗,秀巖《要録》惟高宗一朝,欲合爲一。”[120]《宋史·高斯得傳》稱其“所著有《詩膚説》《儀禮合抄》《增損刊正杜佑通典》《徽宗長編》《孝宗繫年要録》《恥堂文集》行世。”[121]高斯得入元而殁,自不可能附傳於宋朝實録、國史。細繹《高斯得傳》的材料來源,實以一份家傳爲底,其間穿插綴補文集篇章[122]。文人墓志行狀多於篇末縷述生平論著,幾成套路。有理由相信,《高斯得傳》中這段文字當源於家傳行狀一類的材料。周密云:“姚子敬處有恥堂《易膚説》,又有《增損杜佑通典》,甚佳,其家只有一本,恐難借出。”[123]所述本自目驗,當切近實情。而《易膚説》與本傳所列《詩膚説》題名相配,《增損杜佑通典》與本傳所述亦同爲一書。《高斯得傳》臚列諸書本自家藏,亦不難推想。值得注意的是,本傳以《徽宗長編》《孝宗繫年要録》列名著述,後者顯然是接續李心傳之作,依據的則是高斯得本人家藏材料。聯繫恥堂晚年“貫穿二巖”之志,實不難理解。而《徽宗長編》既與《孝宗要録》前後相配,宜非李燾原書,應出於恥堂重别輯録。高氏入元後依舊爲東南望族,其家堪稱文獻淵藪,而後人又不吝於傳布,如周密所記:“子昂云:高恥堂有《易説》《詩·書解》之類,尤好。”[124]又:“庚寅八月初三日,陳無逸云:恥堂有所著《徽宗意録》一書,甚好;《三卯録》《恥堂詩説》《易解》。本齋所鈔本朝帝紀、所修國史五十餘卷,并志。理宗朝朝報一廚;欲借度宗一朝,恥堂家有。《續通典》甚佳,在恥堂家;直齋《書解》、秀巖全集及詩鈔之類,可借。”[125]庚寅爲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前述記載得自口耳傳聞,所謂《易説》《易解》當爲同一部書的不同泛稱,而《徽宗意録》應屬《徽宗長編》别名,“意録”二字,同樣透露出重輯的性質。從周密的轉述中可以看出,高斯得家藏有大量前朝國史及官書朝報,無疑與南宋末年史館任職的經歷有關。 高斯得曾於中秘親見李燾原書,九朝具存。而鼎革後復有重輯《徽宗長編》之舉,説明内府所藏《長編》已捆載入北,不復爲外人所見。《宋季三朝政要》書前刊記云:“理宗國史載之過北,無復可考。”雖爲書賈射利之語,不盡合文獻事實,背後亦是勝朝遺民的黍離之悲。而燾書官本入藏元朝秘書監,至元纂修《大一統志》偶有徵引。其後輾轉相沿,迄於明初。收入《永樂大典》的本子極有可能源於南宋官府舊藏。至於徽、欽兩朝,則遺落在宋末至明初歷次輾轉播遷當中。 那麽,明人見到的這個七朝殘本究竟是瀘州本還是遂寧本? 不妨再次回到《續通鑑長編》呈進之時。淳熙元年,由瀘州赴都任職的李燾受到彈劾,罪名之一便是“《長編》記魏王食肥彘,語涉誣謗”[126]。乾道四年,李燾進太祖至英宗五朝《長編》,所謂“語涉誣謗”,即與此有關。今《長編》通行本於太平興國四年(979)八月但言德昭自刎始末,正文未及食肥彘染疾之事,與乾道四年進呈本不同;而李燾自注云:“此據司馬光《記聞》,《本傳》云德昭好啖肥猪肉,因而遇疾不起,今不取。”[127]顯然經過改訂。據此,則《永樂大典》所據,最初來源當是淳熙十年“重别寫進”之本,也就是“遂寧本”。 此外,遼寧省圖書館所藏宋刻“五朝本”正文注釋與此全同,可斷定此本絶非因襲乾道四年進呈之舊,而是源出於淳熙十年本。國家圖書館並日本静嘉堂文庫各有宋版《續資治通鑑長編撮要》一部,内文、行款與遼圖本如出一轍,字畫則更爲整飭,或是現存宋刻“五朝本”的較早形態[128]。通過比照“五朝本”及《永樂大典》本可知,前者内容均爲《永樂大典》本囊括;而《大典》底本絶非增補前者而成,宋刻本删削《大典》底本的痕迹至爲明顯[129]。
四、結論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歷經五次奏進,最終形成了兩種首尾完具的中朝藏本。其一爲乾道四年至淳熙四年三次遞呈之本,即所謂“瀘州本”;此本奏上後藏於史館。期間纂修《四朝國史》,取資於此書甚多。從文獻來源及著録時間來看,《宋史·藝文志》所收的就是這個本子。其二爲淳熙十年“重别寫定”之本,即所謂“遂寧本”,奏上後藏於秘閣。當時民間傳抄刻本多由此而來,尤袤《遂初堂書目》著録本及趙希弁所藏蜀本當源於此本。瀘州本宋亡後下落不明,而遂寧本歷經宋元明三代中秘匱藏,最終亡佚於明成化、萬曆之間。而藉由《永樂大典》傳録,至清代終於再次面世,成爲當下通行本的祖本。此本於明初抄入《大典》時即缺少徽、欽二朝史事,而高斯得家入元後重輯《徽宗長編》,或可透露出原本流散的蛛絲馬迹。至於熙寧、紹聖間零散篇卷,則是清顺治十二年至乾隆三十八年之間《永樂大典》副本散佚的結果。 圖4 《續資治通鑑長編》傳本系統概覽[130]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