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称商贩交易场所为市,或称墟市,后又逐步发展为村镇。大部分地方每日有市,多为清晨,供需两旺。诸多卖者皆在路边、桥脚、茶店旁、屋檐下、店门口席地设摊,或沿街叫卖,市散摊收。余杭集市历来称盛。汉代,余杭就置县市,“县市在郭内西百步,周二里”(南宋咸淳《临安志》卷十九)。“自县治东至部伍桥止,通商贾,民居稠审”(清康熙《余杭县志》卷之三《规制志·镇市》)。该处得南渠河与苕溪之利,自古商业发达,逐渐成为安吉、临安、宁国等地山货集散地。元代已形成有规模集市。 明代,境内还增加县东新街市、瓶窑镇、黄湖镇和长乐市。据嘉靖《余杭县志》载:明天顺年间,“县东一里新街市,四时茶、纸、薪、米诸货毕集”,交易十分红火。蚕茧、生丝是余杭的传统产品。清代,余杭街道以南渠街为中心的茶叶、笔管、黄白土纸等市场,以苕溪沿岸凤仪塘为中心的竹木薪炭市场都很有名。清康熙《余杭县志》也有如下记载:“由桥下直街折东行五里至东关,皆成贾区。街南之河,街北之溪,沿岸绕塘,列门向水,居民浩穰。盖富阳、临安、新城、於潜四县物产之所杂处。”另有闲林市、石濑市、长乐乡等。(清康熙《余杭县志》卷之三《规制志》载:“闲林市,在县东南一十八里。集山货,通商贾、舟楫。”“石濑市,在县治东北三十五里,自许墩上桥,至云福禅院止。聚山货,通商贾、舟楫。”“长乐乡,在县西北二十里。通山货、舟楫。) 光绪年间“境内市镇已近30个。良渚、瓶窑、乔司等镇,为各乡市集所归,于商业地理上,均占有相当位置焉。”(民国《杭县志稿》卷四《舆地》) 民国初,杭县、余杭县有市场49处,客商往来络绎,各货交易颇多。余杭山区半山区以竹木、柴炭、茶叶、黄烧纸等为主。“抗战以来,劫余商肆,往往化整为零,台糖闽笋,到处成摊,肥皂香烟,沿街竞卖,而商业破碎支离矣。”(民国《杭县志稿》卷十四《实业》) 然在境内一些特殊地带,出现几处畸形市场,骤然成为敌占区和后方的货物集散地。如在中泰街道的南涧,一时齐集南北食品、日用百货、土特产品等200余摊,日夜设市,每日来往千人以上。日军一来,卷席收摊,日军一走,市容照旧。 抗战胜利之后,这类市场自然消失,原先的市场大多相继恢复。1946年,杭县各类市场28个,余杭县19个。两县各镇乡市场交易,有日常集市和聚会(庙会)集市两种形式。日常集市大都旺在早市,而乡村尤甚。余杭、瓶窑一带山区半山区,上市和落市都较平原地区迟,称为“半天集”。还有不少季节性的专业市场,如余杭等地的柴炭、竹木、耕牛市场。 竹(木)市 瓶窑是毛竹、木材等山货集散中心。据1949年统计,瓶窑镇有山货行78家,从业人员200多人。以经营毛竹为主,兼营苦竹、淡竹、杂竹、木柴、木炭、黄纸、笔管等山货。竹农都将山货用竹排或肩挑背驮运到瓶窑交易。山竹行扎竹成排,一般10支竹扎成一帖,30帖为一排,竹排沿苕溪经太湖运往江苏、上海出售。 茶市 余杭街道周围及富阳、临安、武康盛产茶叶,每年4—6月都为收茶旺季。民国时,余杭街道有茶行40余家,闲林街道和瓶窑镇也各有10余家。上海、苏州、天津的客商常年居此,收茶外运,四乡农民都赶来售茶。余杭街道横街、瓶窑镇下窑街、闲林街道南市街成为著名的茶市街。 药市 余杭街道西部药材资源丰富。所产的香白芷、麦冬、决明子明清时就颇有名气。 季节性集市 各种土特产集中上市时期,主要产区就形成各种季节性集市。如良渚和瓶窑春笋市场等。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