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藕花洲”这个名词,在宋僧道潜咏出《临平道中》之前,无非是个无名的莲荡而已。就是因为这首诗被苏东坡赏识,藕花洲声誉鹊起,竟成了文人墨客的赏荷胜地。于是“藕花洲”三字成了临平的代名词。 在三国黄武元年(222年)孙权封褚泰为临平侯以前,临平因受钱塘江潮汐影响,泥沙冲积,临平山脚下已有部分陆地形成,然临平湖仍长期有湖开(水涨)湖塞(水退)现象。到唐代,成陆洼地已有莲藕种植。诗人张祐到过这里,有“山槛正当莲叶渚”的诗句描绘唐代栽荷的景象。 到了宋时,安隐寺、曲竹坞一带已遍栽莲藕。时临平湖还与钱塘江相连,往来苏杭的人,临平是必经航道,而在藕花盛开,游者四聚的季节,这些名士过境,哪肯失去这个良机?故无不驾舟尽情赏荷。诗人们对藕花洲的景色显得格外钟情,留下了许多抒情的诗歌。杨万里的《过临平莲荡》诗云:“寒浪落时分作荡,新流涨处合成湖。”这说明宋时的临平湖还在“湖开湖塞”,这是别开生面,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
无名莲荡命名为“藕花洲”后,以道潜的“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的诗,由苏东坡书写刻石,宗妇曹夫人作《临平藕花图》,诗书画一体,成为传颂极盛的文坛佳话,把临平打扮得更多姿多彩了。 到了明代,临平湖离镇已远去五里。明亡之后,行将湮废的藕花洲还在。而文人志士哀国家危亡而忧心忡忡,过临平时吟出了“蜻蜓不管兴和废,犹惊残春觅怨江”,“十里湖心依旧在,野莲无生向谁红”这样带有浓浓的伤感味的诗句作为亡国的吊唁。然仰慕荷花之心仍不亚于先人。
清初,江流改道加剧,泥沙淤积日盛,湖水已去山十余里。藕花洲已是“洲中只见风樯出没而无莲花矣”!沧海桑田的巨变,藕花洲从此成了历史名词。 藕花洲洲址的确切位置,《临平记补遗》中绘有张尔嘉《临平图》,标注在安隐寺西临平山阳的黄泥坝。 但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人说芦花塘就是当年的藕花洲遗址。1998年前后,芦花塘填埋扩建成大道,另在山脚下新辟“荷花塘”,并在塘中心嵌了两坛荷花及蹊径亭台。笔者也曾与居住在今荷花塘附近的农民多次交谈,他们说这里原有一口几亩大的池塘,只有芦苇和芡实,从没有种过莲藕。因此,可以说,宋僧道潜诗中的藕花洲并不在这里。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