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分南虫北虫,南虫以杭州为主,杭州最好的蟋蟀就出在江干区三堡一带。这说起来与南宋的宰相贾似道有着直接关系。这贾似道虽是一代奸相,治国无方,斗蟋蟀却是专家,玩蟋蟀几近入迷,曾在西湖葛岭造“半闲堂”别墅专供斗蟋蟀之用,玩乐之余还编撰了专门的著作《促织经》。传说他为了培育杭城蟋蟀的优良品种,一方面从全国各地精心挑选出优良的品种作为母本,一方面仔细寻访杭城适宜蟋蟀生长的宝地。经过仔细寻访他看中了三堡这方宝地,便把优良品种广布民间。从此杭城三堡的蟋蟀便出了名。
有了这样一“宝”,也成就了三堡人一项独特的副业——“抲虫儿”。这项技艺三堡人世代相传,如何“听声辨虫”,如何“观色定型”,其中关节之处往往传子不传女。在当时,捉到一只好虫子往往比农家一年的收成要好上几倍,一只好的蟋蟀能换到几担大米。
当然捉蟋蝉也是非常辛苦的事。捉蟋蟀主要在后半夜到天亮前这一时间段。捉虫人一般睡到半夜就要起来了,顶着微寒的秋风出门。随身携带着专用的工具,主要有一把特制的撬子,六七十公分长,一头可以挂煤油灯,捉虫的罩子和竹制的两三寸长的竹简用来盛放抓到的虫子。当然在以前还没有电筒的时候,一盏用来照明的煤油灯是必备的。做一个好的捉虫人必须要有双极其灵敏的耳朵,通过聆听蟋蜂的不同鸣叫声,便能判断出蟋蟀的优劣。那些老手,一般对地形都非常熟悉,一旦判定蟋蟀所在,便把煤油灯挂在橇子头,悄悄地靠近,把罩子罩在洞口上,快捷地一撬,蟋蟀受惊便跳入了罩子,然后用手轻轻地把虫子放入竹筒,便大功告成了。但是好的蟋蟀非常灵敏,非常难以捕捉,往往为追踪一只好的蟋蟀跑上半夜。当曙色渐明,露水变干,捉虫人一夜的辛苦也便忙完了。
在庆春门同样忙乎着一群人,他们就是专门收购蟋蟀,倒卖蟋蟀的贩子,在城门头等待着捉虫人带给他们的惊喜,也有耐不住的直接到南肖埠一带收购的,最远到达现在的水湘村。也有一些人捉到好蟋蟀舍不得轻易出手的会亲自到菜市桥茶馆来兜售的。这些从三堡收购来的蟋蟀大都被卖往上海、苏州、无锡一带,成为了当时时尚公子手中的玩物。
一只小小的蟋蟀成为杭城许多老人永难磨灭的鲜活记忆。到现在,斗蟋蟀早已走向民间,成为杭州的一项民俗活动而被普通百姓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