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禹杭履迹
 
文史动态
 
杭州宋史论坛2025年第三期…
书讯 |《杭州文史》第40辑
讲座预告丨胡可先:白居易的杭…
文史探秘·杭韵传承——杭州市…
 
特别关注
 
杨素修杭州城的经过
十年结缘《杭州文史》
杭州自来水厂创办前后
解放时期笕桥开往菜市桥的航船
禹杭履迹
 
余杭的风物遗迹|五常方柿
来源:余杭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  日期:2021-10-29

余杭自古盛产柿子,明成化《杭州府志》称:“柿有方顶、绿心、牛奶、火珠数种,多出钱塘瓶窑。”民国时,“瓶窑每年出产柿子十万斤,外销各地。”(民国《杭县志稿》卷十四《实业》)。余杭柿的品种很多,有红柿、黄柿、火柿、方柿、塔柿等。


五常,包括其周边的蒋村是著名柿子之乡,旧时统称“古荡方柿”。方柿有两个品系,即扁花柿和高脚柿。扁花柿果实中等大,呈扁圆形。果面有四条纵沟,但不很明显。果皮橙黄色至橙红色,萼片小而薄。国庆节前后上市,多作软柿供食。

高脚方柿果实特大,呈高方圆形。果顶明显凹陷,蒂洼深,果面四条纵沟明显。萼片大而革质。充分成熟时,果面橙黄色。但产地多于果面呈黄绿色时早采,用石灰水浸渍脱涩后,果肉嫩脆,味鲜甜,成为有浓郁柿香味的“酣柿”。故冬至前后,酣柿在杭城颇为畅销。

微信图片_20211029093824.jpg

民国《杭县志稿》卷十四《实业》载:“柿有数种,小者多火珠,先熟。大者名铜盆,极大者名方柿。须于半熟时采之,熟透则摇枝即落矣。取梨同藏稻草中,密护之,使成熟,其梨则味涩不可食。或青柿以石灰水浸之,则涩味尽去,甘脆如梨,名绿柿。”

微信图片_20211029093827.jpg

民国《杭县志稿》卷十四《实业》

五常方柿久享盛名,主要成因有二。一是产地生态条件(柿鱼共生)有利于柿果内质提高:柿树高大的树冠大部分“占领”着池塘的空间,柿叶等落入塘里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食浮游生物而肥;酷暑时节,柿树投影于池塘水面,为鱼儿“纳凉”创造了场所,有利于鱼儿安全越夏;鱼粪及死鱼烂虾沉于水底,肥泥富含磷、钙、镁等,用作柿树肥料,对柿果内含物质的合成和积累十分有利。

二是产地果农有一手柿子脱涩后熟的硬功夫,无论软柿酣柿,能使脱涩后熟恰到好处,即既脱涩彻底,又使软柿“软而不酥”,酣柿“脆而不软”。柿果内含养分特多,营养成分相当丰富,还有降血压、治喉炎之功效。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杨素修杭州城的经过 2025-07-30
《西湖游览志余》与杭州话 2025-07-17
被称早餐天堂!杭州人家门口的“小大理”,因为他,名字都自带“锦鲤”… 2025-07-14
从宋代的巨额财政说商税 2025-07-10
陈文龙的道 2025-07-10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市政协文史研究中心 杭州文史研究会  电话/传真:0571-8770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