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间的传统节庆,随时代而演变,且与城市的发展有关。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人物凑集,商业发达,都市繁荣。此时,杭州的岁时、礼仪、饮食、娱乐等风俗日趋精细,同时吸收融汇了北宋旧京开封的习俗,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都市风格。南宋杭州的岁时节庆风俗,对后世影响较大。每年春节至除夕,重要节日均有民俗活动,四时节物也各有特色。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杭州,春节活动丰富多彩,它的主题是“辞旧迎新”。 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当腊月三十(小月为二十九)夜亥时过后,进入正月初一子时即标志新的一年到来。 旧时各家由男人开门,必争先恐后放爆竹,称“开门爆”、“开门炮”。从凌晨一时(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结束)开始,爆竹声声比户不绝。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开门大吉。如今除爆竹外,还配放各式烟花,如“连中三元”、“福禄寿禧”、“恭喜发财”等,名称各异,缤纷多彩。有的还必先放小鞭炮,有“五百响”、“一千响”、“二千响”不等,俗称“百子炮”,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厉灾晦。据说其声可驱逐一个名叫“年”的恶魔或怪兽乃至于“厉鬼”。放爆竹容易发生火灾和伤人事故,有关部门也曾作过限时、限地的规定,但因其能增加喜庆的气氛,并带有一定刺激性的魅力,故常为人们所乐于燃放。 旧俗放过开门炮后,紧接着就是由家长率晚辈祭天地拜祖宗,一般在家中厅堂举行,中堂上高挂赤金色寿瓶(家有长寿老人者)或者大幅书画,瓶前有长条桌,左端万年青,缀以红花,右端置一个精细雕刻的插瓶,中间或者摆一个时钟或者摆元宝,长条桌前摆列两张方桌,摆放祭品。长条桌和方桌前都挂着刺绣的大红缎,中堂的两壁挂满书画,两边摆列大座椅和茶几。梁上檐上都挂起宫灯和红纱灯。家家户户设香烛,陈果饵,一般有净茶、新饭、五色果等,祭拜天地。此外还有祭拜祖宗的活动:中堂悬挂祖宗图像,供菜肴、佳果、汤圆,阖家老少按次磕拜,有宗祠者还去宗祠参拜。是为“祭天地菩萨”、“拜祖宗大人”。 旧时正月初一起床,不论老少,均换新衣,戴新帽,穿新鞋,谓之“三十夜的吃,正月初一的穿”。一般都以整齐、清洁为荣。小孩平时禁忌穿鲜艳的服装,是日却是一个例外。有的在红衣外面还罩一个网衣,佩戴虎爪,有的腰带上挂小刀件、贝壳、木刻或者铜刻的八卦等小饰物,是“抵御邪恶”的意思。现在人们的衣着已起了很大变化,并向高水平发展,奇装异服各有所好。穿新衣,迎新年,一日新,一年新,讨一个好兆头。 拜年是春节的一大礼仪。家拜之后要出外拜年,对至亲密友拜年必亲躬,泛泛者则拿名片道贺,此名片称为“飞片”。有的还虚拟四人亲到拜贺:一是寿百龄老爷,住百岁巷坊;一是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是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是福照邻老爷,住五福楼。出门前要“兜喜神方”,以卜一年之凶吉。所趋方向,大体依历书上所载,若言“大利东南,不利西北”,则从自家门出发,向东南方向行走。此俗今以外出串门、互相道贺为惯例。旧时新年游玩必去城隍山、梅花碑。吴山游人麇集,山上茶坊甚多,卖茶之外,售蓑衣饼(即酥油饼)为特色。路近则以上灵隐烧头香、上净慈听钟声等为时尚。 元宵节 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俗称“元宵节”、“正月半”、“灯节”。正月十三晚上为“上灯夜”。古人有诗曰:“三市华灯依旧好,一天明月为谁圆。”杭州元宵灯会,宋时最盛,至明清渐趋简朴。“十二龙灯尽上山,开光行遍几条湾”。元宵舞龙灯是清末的盛事。《清嘉录》云:“十三夜,悬点灶灯于厨下,凡五夜,至十八夜止。”相传宋朝只有三夜,后因钱王纳土献钱添二夜。 杭州灯会市区有规模宏大的灯展,街道里弄也挂满各式各样的灯彩。许多手艺高强的艺人届时都一展扎灯的技艺与风采。常见的彩灯有船灯、马儿灯、兔儿灯、鱼儿灯、走马灯,跳大和尚,跳青狮等。跳大和尚者,明时有和尚度女,演者误“度”为“驮”,演时插科打诨,令人捧腹。元宵灯会有时还邀请外地灯彩来杭展示,先后曾举办过四川自贡灯会、海宁硖石灯会等,而以舞龙灯最为闹猛。有时市郊灯彩也来杭城客串,如富阳青龙、黄龙,淳安的竹马,余杭的滚灯等,煞是好看,蔚为大观。 旧时元宵节还曾一度有过西湖水灯会和钱塘江、浦阳江、浙东运河“三江口”水灯会,可惜今已不传。 由于灯会展于大街小巷,星布珠悬,皎如白昼,喧闹达旦,便有好事者写藏头诗句,任人猜测,谓“猜灯谜”。相传,灯谜有二十四格,甚为繁多,大别之,不外六法: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谐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由于此项活动雅俗共赏,因此常在其他节庆、广告宣传和联谊联欢等活动中普遍应用。还起斗智斗才、试比高低、好强斗胜的作用。 灯节期间,民间有食糯米圆子、面条等习俗,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谚。但以吃汤圆居多表示团圆之意。民间喜食麻心汤圆。麻心,即芝麻粉、猪油、白糖混合做成的馅。有的还以宁波“缸鸭狗”老号出品的缸鸭狗麻心汤圆为品牌,称“宁波汤圆”应时。杭州家家户户以糯米粉搓成小团,煮以供祖先,名为“上灯圆儿”。以糯米粉搓成大团,其馅子中有切细的胡桃、花生、芝麻、枣子、鸡油、豆沙之类,名曰“灯圆”。以灯圆馈送亲友,名为“灯节盒”。凡新嫁姑娘的娘家,必以此送其婿家。 清明节 清明节是春季一个最重要的节日,这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蓬勃,气象万千。城乡男女经过一冬的休养生息,正好精神焕发地迎接新的劳作,故俗云“一年之计在于春” 。据《中国民俗大系·浙江民俗》卷和范祖述《杭州遗风》载,清明节的民俗事象主要有祭祖、上坟、踏青和祭扫烈士墓等。清明祭祖,大都在祠堂进行。族人过世后,大都在祠堂内供奉其牌位。故一到清明,其后人便上祠堂行祭祀之礼。有的有值年人事先置办祭酒,其经费来源出自公众的“祠堂田”和“祖宗田”。祭后各家可分得一份食物,如猪肉、艾糕等以带回家。此俗大都在郊县盛行,如今已不多见。 清明之时,一般都去祭扫已经亡故的先人之墓(指已经亡故的父亲、祖父、太公,俗谓“死后百年,先人已经转世,不必扫墓”),俗称“上坟”。上的是头年坟则当提前数日。上坟时供品也祭山神(后土)一份。上坟要烧锡箔纸锭,并在坟上添加黄土,插上飘白纸,新坟则插彩纸,多以红绿两色,以示有子女来祭扫过了。有的还放爆竹。 清明上坟,祭扫先人,缅怀先人的劳绩,能激励后人承前启后,革故鼎新。同时在桃红柳绿之际,外出呼吸新鲜空气,观赏青山绿水,也有益于身心健康,此古之所谓“踏青”者也,踏青的同时还可趁着东风放纸鸢。此时有插柳之风,家家门壁插柳,妇女发簪柳梢,小孩头戴柳圈,老人脚穿柳树底靴鞋。传说小儿头戴葱头,能聪明;戴豆花,能明目;戴柳叶,有好娘舅;戴黄杨,有好爹娘;戴香荠,有好兄弟;戴艾叶,能避祸害等。这时有的随身带“清明馃”,其实就是春游的一种干粮。清明馃是由煮熟的艾叶和米粉拌和手搓而成的团子,中间包有肉丁、笋丁、香干丁和豆沙等做的馅心。有的团子还做成狗形,放在篮里,挂在灶头上,即使霉变,蒸煮之后仍可食,俗谓“清明狗儿”,据说吃了可以访疰夏。 1949年以后,在清明节缅怀祖先扫墓习俗基础上,发展了祭扫烈士墓的习俗,表示继承烈士遗志,永远高举革命旗帜,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贡献一切,这是很好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SITESERVER_PAGE] 立夏节 立夏,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天文、气象、物候等的原因,把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分为二十四个时段,称“二十四节气”。而立夏是夏季到来的一个重要节气,所以也可称为“立夏节”,有种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主要的有立夏食俗、称人和“五郎八保上吴山”等。 立夏食俗在杭州主要有吃“三烧”、“五腊”、“九时新”的习俗。三烧,即烧夏饼、烧鸡、烧酒。五腊,即黄鱼、盐鸭蛋、海蛳、腊肉、清明狗。九时新,即樱桃、梅子、鲥鱼、蚕豆、苋菜、笋、黄豆、玫瑰花、乌饭糕、莴苣笋。鲥鱼是我国著名的鱼类,只有初夏时有,其他月则无,故名鲥鱼。每年春夏之交,鲥鱼集群由海溯游富春江上游新安江产卵,体内脂肪丰厚,肉极鲜美。据传,立夏节后,鲥鱼骨硬不好吃。如节前送鲥鱼给人,一般簪有香花。而打起的第一条鱼,旧俗要送给县太爷品尝。立夏,石笋刚露尖,家家户户都要去挖几根,带壳放在炭火中煨,煨熟后剥去笋壳,蘸些盐、酱油和胡椒粉吃,谓之“吃健脚笋”。据说吃了健脚笋,可使脚骨健。在建德,山里人还上山拔野笋,整条放入盐水里泡着吃。在临安等地,家家烧笋焖肉,烧好后,全家男女老幼,每人食笋两根,儿童还加鸡蛋一只,认为立夏吃只蛋,力气多一万。此俗至今犹存。 此外,还在立夏吃补食和野米饭。新安江民谣:“立夏日,吃补食。”一般都吃红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准备投入紧张的农业劳动。也有吃五虎丹的,“五虎”即红枣、黑枣、胡桃、桂圆、荔枝。还有吃“三两半”的,即党参、黄芪、当归各一两,牛膝半两。在杭州还有烧野米饭的习俗。野米饭一般为儿童结伴举办,各家凑柴米,从田中采摘新鲜蚕豆,在野外搭锅烧煮蚕豆饭(也有加入少量咸肉、春笋的)。杭城郊县在十二月十二蚕花生日时,用米粉捏成小狗数只,挂在通风处阴干,俗呼“立夏狗”。等到立夏节烧野锅饭时,将米粉小狗洗净,与野锅饭同煮食,据说儿童吃了体质比狗还要强健。 杭州城乡普遍实行立夏称人的习俗。据说其来历:相传三国时,赵子龙从曹营救出刘备之子刘阿斗,后交给孙夫人抚养,刚巧是立夏节,孙夫人收下阿斗后,想了一个办法,当着赵子龙的面把阿斗称了称,说到明年立夏节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从此便形成立夏节称人的习俗。一般在家里中堂上或天井里,挂一大秤,家中男女老小都可称,但主要是称小孩的体重。如今不用大秤而用电子秤,一般在医院、社区、学校等地轮番自称。立夏称人也有一种禁忌,如称时,秤锤不能向内移,只能向外移,意即只能加重,不能减轻。 立夏日,旧时各行业工友休假,多去吴山游玩,有杭谚曰:“五郎八保上吴山。”五郎,即舂米郎、剃头郎、倒马郎、皮匠郎、打箔郎。八保,即酒保、面保、茶保、饭保、地保、马保、相相保(阴阳生)、奶保(以育婴为业者)。这日还有十三匠上吴山。十三匠,即木匠、泥水匠、石匠、铁匠、船匠、佛匠、雕花匠、搭彩匠、银匠、铜匠、锡匠、篾匠、窑匠。吴山原本是杭州民俗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如今经过整治和建设,采取了一系列“还山于民”的积极措施,无论市民还是外来务工人员,上吴山过节、度假、游览的人日渐增多。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江浙一带以春秋时越王勾践为复国集中训练水师而起一说历史最为悠久,后来因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自投汨罗江影响甚广,便有端午节为纪念屈原而赛龙舟一说,名闻遐迩。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主要的有龙舟竞渡、采药防疫和普遍实行的独特食俗等。 旧时杭州西湖有龙舟竞渡之戏。舟四五只,长各四五丈,头尾均高,彩画如龙形。中舱有上下两层。船头上立有龙头太子及秋千架,龙头太子由小孩装扮,立而不动,秋千则可上下移动。旁列十八般武器,各式旗帜。清道光时,湖中竞渡,溺毙多人,官府禁止,其后西湖竞渡就不再举行。如今杭州西郊蒋村乡端午节有龙舟胜会,相传蒋村龙舟胜会始于明朝末年,延续了300多年,到“文革”时被禁止,1979年又恢复。龙舟分四种:一种是赤膊龙船,即普通的农用船,不装饰;二是满天幛,以龙为主的彩装船;三是半天幛,比满天幛的装饰稍简;四是乌头龙船,即用黑布包住龙头,等胜会结束时便用火烧掉,谓之“放龙归天”,名为“斋龙王”。龙舟胜会,当地土语称“龙舟淌洋”,就是龙舟到各家造访,在各家房前的水塘里表演。五月初五端午节,是蒋村龙舟胜会的高潮,各村龙船都集中在深潭口(在今西溪湿地公园内)淌洋,中午11点至下午2点,又是当天的高峰,深潭口的岸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一到中午11点,在一阵阵锣鼓声后,几乎在同一时刻,各村的龙船如离弦之箭般从四方的河港里窜出,往深潭口汇集,众多的龙船在小小的水域里熙熙攘攘,划进窜出,煞是惊险热闹。西溪湿地公园建成后,一年一度的蒋村龙舟胜会,其淌洋的中心已移到五常。 俗云“端午采药是个宝,过了端午便成草”。杭俗有端午采药防疫的习俗。如“四月陈茵五月蒿”,陈茵,中药名,有防治肝炎的作用,如果四月不采藏,到五月便成了只能作柴火之用的青蒿。端午节家家门前挂菖蒲剑和艾蒿,相传有驱蚊蝇、避邪祟的作用,多数人家还做香荷包送人,如今百年老店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张同泰堂等还有雄黄、香粉等应时,而雄黄因有毒已不作配酒之用。而为了室内外消毒,常用生石灰撒于墙边屋角。而古代传承下来有的以艾与百草束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以及在扇子上画老虎、壁虎、蜥蜴、蛇、蜈蚣等谓之“五毒扇”以赠人的习俗今已不再盛行。 端午节的独特食俗普遍盛行的是吃粽子和吃“五黄”。粽子,古代称“角黍”,用来投江喂鱼以保屈原,便演化为食俗,盛行于江南水乡,如今已成时尚食俗,其裹制品种多样,风味独特。杭城端午吃“五黄”,即雄黄、黄鱼、黄瓜、咸鸭蛋蛋黄和裹在粽子里的黄豆瓣,故又称五月为“五黄月”。[SITESERVER_PAGE] 七夕节 农历七月七日,俗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银河相会的日子。民间又称“女儿节”、“乞巧节”。 相传“七夕乞巧”之风始于五代吴越王。吴越王钱缪曾于是日在皋亭山西龙珠山上乞巧,因此,此山又名“巧山”。南宋时,据有关志书载,“其日晡时,全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宴会,以贵节序”。“市井儿女多衣荷叶半臂,手执新荷叶,效摩猴罗之状。摩猴罗,又名磨喝乐,语出佛经,江南人称为巧儿,悉以土木雕塑,衣以彩服,饰以金珠,旧众安桥有专卖磨喝乐者”。这些都是中原传入杭州的旧俗。 街上糕饼店,以面粉和糖,切成方条形,扭成S形,以油煎之,称为“巧果”。晚上,同莲蓬、白藕、红菱之类,陈于盘中,祭祀牛郎织女相会,然后,男女儿童共食巧果,传说能得巧。 杭州民间“乞巧”有多种习俗。 一种是“卜巧”,取小蜘蛛,以小盒盛之,次晨观其网丝的圆正,名曰“得巧”。《江乡节物诗》“珠盒”曾咏道:“袖底分携钿盒轻,牵丝无迹任纵横;蜘蛛尔亦能偷巧,占断人间小隐名。” 一种是“赛巧”。即以女孩多人,向心灵手巧的天上织女祈祷,然后穿针引线,看谁穿得快,谁就得巧。 还有一种叫“乞巧”。前一日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放露天一夜,再在太阳下曝晒半天,中午日当中,各女孩家将绣花针,或用新竹扫帚梢代之,放在水面上,浮而不沉,然后观看针在水底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动如云,或成物形而巧妙者,认为是“乞得巧”。如果针影或粗或细或直,无花样者,就是“乞得拙”了。 为了能真正乞到巧,是日晚上,参与乞巧的女子,还要在庭院中摆香案、陈果品,祭拜牛郎织女星。所陈的瓜果一般都是杭州的时令食品,如石榴、菱角、莲藕、柿子等。石榴,籽实饱满,象征着我们的后代繁荣昌盛;菱角的肉,酷似一个人的心脏,表示与织女心心相印;莲藕,寄托民间对爱情的美好愿望——藕断了,丝还相连,在天大的磨难面前,爱人依旧不离不弃;柿子,果肉甘甜,代表爱情的甜美。而在生产花边闻名于世的萧山区,在乞巧时还唱动人的歌谣,歌词的大意便是请求织女赐给我们心也灵,手也巧。 七月七日民间还有洗头之俗。据说这一天织女在银河洗头,一头乌黑铮亮的发丝去会牛郎。明清以来,家家户户在七夕这天都要用槿柳叶泡水,给女孩洗头发,以效织女在此日沐浴洗发、使女孩聪明灵巧。在杭嘉湖地区,这天,妇女们取槿树叶揉搓,取其滑腻的液汁来洗头,使头发乌黑生辉,不生头虱。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杭州人又称它为“八月半”。民间自古十分重视这一传统佳节。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这种合家老少欢聚一堂赏月吃团圆饭的风俗,至今犹然。 中秋节主要的民俗事象有赏月、赏桂和观潮。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正是赏月的最佳时机。西湖十景中本来就有“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加上凤凰山的“月岩望月”,共有三处赏月胜处。每逢中秋之夜,车水马龙,彻夜开放,供游人游览赏月。这三处月景,各有千秋。“月岩望月”以奇趣取胜,为南宋御苑一景。中秋月光穿过月岩的岩壁圆孔,映照到地面水池里时,天上、岩上、水中各现一轮明月,景色奇佳。“三潭印月”以奇幻取胜,月亮倒映水中,构成“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丽景色。而“平湖秋月”却以广博深远独占鳌头。一轮圆月似盘,万顷平湖似镜,置身水面平台眺望,正是“一色湖光万顷平”,“四时月好最宜秋”。天上月儿圆圆,人间月饼圆圆。中秋节赏月之际,家家户户吃月饼,象征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苏轼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为月亮的代称),成为中秋节的最佳祝辞。 时值中秋,丹桂飘香,杭人向以桂为贵,中秋赏桂成为惯例。桂又是杭州的“市花”,如今市内街道里弄、庭院公园遍值桂树,种类颇多,有金桂、银桂、丹桂、迟桂等,每逢中秋佳节,幽香扑鼻,正是赏桂品茗的好时光。著名的赏桂胜地满觉陇、杭州植物园桂花园、杭州花圃等往往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赏桂之风,源于对桂的崇拜,相传它来自月中,是月中吴刚与嫦娥对人间的恩赐。杭州的名点桂花鲜栗羹和名品桂花糖也便因此闻名遐尔。正如古诗所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钱江潮是天下奇观,因钱江出海口的“喇叭形”河口与潮汐、季风等的影响而形成,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其潮以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故杭人向来就有观潮、弄潮之俗。吴自牧《梦粱录》记叙,“其杭人……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武林旧事》“观潮”也有载:“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据耐得翁《都城纪胜》记载:“浙江自孟秋至中秋间,则有弄潮者,持旗执竿,狎戏波涛中,甚为奇观,天下独此有之。”杭州著名的观潮点有九堡、七堡、萧山等地,观潮者远则海盐盐官,近则六和塔、钱江一桥。 旧传春秋时伍子胥为潮神,八月十八为潮神诞辰日。民间传说在春秋时,吴王夫差荒淫无道,不听忠臣伍子胥的进谏,反而赐剑逼他自杀,并将其尸体抛钱塘江。伍子胥死后怨气不散,激起滚滚巨浪,向人们诉说他的悲愤,遂成为潮神。 旧时杭俗另有拜月一俗,今已不传。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亦称“重九”、“九九重阳”,今与“老人节”并称。在这一天里,举家登高小酌,在屋内外插茱萸、蒿草以辟邪,这一风俗各地都有,杭州尤盛。 据传其来历是:东汉年间,汝南人桓景从费长房学道,一天费长房告诉他,今年九月初九,你家有大灾难,你马上回家,做些彩衣袋,内装茱萸,每人一袋,挂在肩上,登高饮菊花酒,就可免祸。桓景听了,初九这天照着办。第二天即初十回家一看,鸡犬都死了。以后,重九登高,在民间成为风俗。这天还包粽子、舂麻糍、喝菊花酒。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有登高游赏、饮酒赋诗、尊老敬贤等。 杭州西湖群山环绕,似龙飞凤舞,蜿蜒连绵,特多登高游赏的去处。登高之时江南地区民间采茱萸戴头上,亦有用茱萸制香囊佩戴身上,以驱邪治病。晋代已有此风俗,据《风土记》载:“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唐代此俗更盛。直到现在重阳节这天杭城民间还经常在门口插上茱萸,以辟邪祈福的。 重阳,杭城还有赏菊和饮菊花酒的活动。菊花酒有两种:一是用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二是将菊花浮在酒上,作为象征,以应时序。两种饮法,均寄予长寿之意。古人有诗云:“避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杭白菊是杭州的特产。常饮菊花茶与菊花酒具有去火明目、平肝理气的功效,有益于健康。饮时常以重阳糕佐之。据《江南风俗志》记载,此日杭州城店肆有糖面蒸糕,上缀猪、羊、鸭肉等丝,插小彩旗,称“重阳糕”,人们购后相互赠送。并有用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入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入韵果糖霜,称“狮蛮栗糕”应景。 自从重阳节与老人节并称以来,各单位、各团体均以九月初九这一天举办尊老敬贤活动,约定俗成,颇为风行。从古代的弃老到如今的敬老,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杭嘉湖地区至今尚有“老人坑”和“自死窑”的遗存,说明古代社会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尊老敬贤之风的,直到后来后辈人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想到老人经验、智慧、技能的可贵,始有敬老的优良传统。 腊八节、冬至 农历十二月初八谓“腊八节”,这一日,以胡桃、松子、莲子、枣儿、芡实、桂圆、荔枝等煮粥,送给亲友,谓之“腊八粥”。寺庙、药店和慈善人家在这天煮腊八粥惠施路人。据说此俗的来源是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腊八这天成道,这一天佛教徒供香烛、熬“佛粥”以敬佛。 相传杭州的腊八节习俗盛于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条就有记载。当时,杭州名刹天宁寺,更有专门蓄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将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八这天回锅煮成腊八粥,分给信徒,又称为“福德粥”或“福寿粥”,意思是吃后能增幅增寿。这是爱惜谷物的一种美德。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至日”,俗叫“冬节”,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谚。农历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后一百零六日为准,叫做“冬至百六是清明”。反映气候的《九九歌》也以冬至之日起算,至九九八十一日而寒尽,不到冬至不能称“数九寒天”。 冬至的主要民俗活动有祭祀祖先、吃汤圆麻糍等。 冬至祭祀祖先,谓之“做冬至”。这天,家家各具酒馔,以糯米和汤圆祭祖先,还配有鸡、鸭、鱼、肉和南北货。祭毕,全家人聚餐。有宗祠的地方,大都进行族祭。各家冬节饭都十分讲究丰盛,以此表示年成丰稔。冬至也是修整坟墓的吉日。 冬至的时令食品有汤圆、麻糍等。汤圆其馅为甜糖、芝麻,也有咸肉汤圆。麻糍先把糯米炊熟,捣韧做成块形,然后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滚动使之粘满豆粉,即为麻糍。吃麻糍、汤圆,寓团圆喜庆之意。[SITESERVER_PAGE] 除夕 除夕,俗称“年三十”、“大年夜”,是农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所以隆重其事,欢度这一吉时良辰。除夕的活动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二十三日家家送灶神,此风甚古,唐时已有。罗隐送灶诗:“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东京梦华录》亦载有十二月二十四日都人至夜“烧合家”替代纸钱,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杭人以腊月二十三送灶,相差一日。送灶神时用善富竹灯一,糊以红纸,以竹筷一双为轿杠,亦糊以红纸。送灶时祀之以三果(福橘、黄菱肉、荸荠)、三素(香菇、木耳、千层)与灶糖。丐者至腊月下旬、涂粉墨于面,跳踉街市,以索钱米,杭人称之为跳灶王。祭灶之后,民间还有贴春联的习俗。在大门或房门两侧渐次粘贴对联,亦有凡门都贴者。有的门横额加贴横条及刻纸红钱(挂落),以示驱灾压邪、保护家人平安之意。旧时皇历上有春联集锦,供各家选用,其中不乏佳者,如“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等。 岁终家家必祀年神,俗谓“烧年纸”。岁终祀神多用猪头,亦有用五牲者,五牲即鸡、鱼、肉、羊肉、腌猪头。送神以后合家团聚饮食,名曰“散福”。 高廉《四时幽赏录》记载:“除夕,唯杭城居民家户架柴燔燎,火光烛天,挝鼓鸣金,放炮起火,谓之‘松盆’。无论他处无之,即杭之乡村亦无此举。斯时,报幽趣者登吴山高旷就南北望之,红光万道,炎焰火云,街巷分歧,光为界隔,聒耳声喧,震腾远近,触目星丸,错落上下,此景是大奇观。” 杭州有一个旧俗,就是除夕一家人团坐在一起举杯痛饮,称“分岁”,分岁之后,还要“守岁”,即坐待天明。这时,就举行媚鼠活动,其过程为:每家都取残剩的杂食,放在一个盆里,点上烧残的蜡烛,将盆置放在厨房和墙角,让老鼠来吃。据说这样做,可以使老鼠在一年之内不咬坏衣服、器具等物。 家家灯烛辉煌,香烟不断,厨灶中烟火亦皆不绝,按俗元旦禁取火,故除夕必留火种,号称“隔年火”。街上行人,照耀如同白日。登城隍山视之,可称“万家灯火”。吴山城隍庙旧有徐渭(文长)撰写的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 杭城多火患,冬月天干风燥,容易惹火,故每岁冬至节前后至腊月尽止,大街小巷,即有唤火烛小心,其词曰:“寒冬腊月,楼上楼下,灶前灶后,鸡钟焙笼,一街两岸,各家火烛小心。”唤者为本里地甲,每唤五日,向各家兜米一次,谓之“平安米”。此风起于清初。 除夕关门守岁之前,要在门背后放两根甘蔗,用红布、红绳包扎好,倚于门下,等天亮开门时,起来取之放于厅堂,表示新年“节节高”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