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三十六郡,以吴越地置会稽郡,其郡内有钱塘县,为杭州最早的行政制置。县治所在地据多数专家认定在灵隐山下。 杭州城垣最早修筑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那时隋代大臣杨素在连续平定了江南的叛乱以后,为了加强杭州的防御功能,主持发动杭州军民在柳浦西(今凤凰山东、南星桥一带),依凤凰山建造州城墙。当时的杭州城墙周长三十六里九十步,东到盐桥河(中河),西濒西湖,南到凤凰山,北抵钱塘门(今六公园圣塘路口附近)。隋代杭州城门有四座:西北面的钱唐门,南面的凤凰门,北面的盐桥门,东面的炭桥新门,使杭州城市功能和对外军事防御作用有了实质性变化。 唐代杭州城址无大变化,一如隋建规模。 唐代末年,临安人钱镠因战功授任杭州刺史、防御使、镇海军节度使和吴越王。当时军阀混战、战乱频生,出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的考虑,钱镠多次拓建杭州城墙。唐昭宗大顺元年(890),钱镠开始第一次修筑城墙,杭州城垣分夹城和罗城两种,夹城为王城,罗城为外城。他在隋代城垣的基础上修城,这一次扩建,扩展了隋唐杭州城垣的西南部。夹城有王城城门二:南门为“通越门”,北门为“双门”,皆包以铁皮,制作坚固。新修的夹城南从包家山向西直到六和塔西侧,使防守薄弱的杭州西南部得到加强;唐昭宗景福二年(893),钱镠率军士,征集民夫20多万人,第二次建筑罗城,西从秦望山沿新夹城,东亘江干,经钱塘湖(今西湖)霍山(宝石山北)到范浦(艮山门外),城墙周长约70里。以今天的地名考之,大致从鼓楼起,东北沿淳祐桥、菜市桥西,至艮山门。向西到武林门外,折而南,到少年宫后的霍山,沿西湖东岸到雷峰塔、六和塔,连接包山一线,这外城成了名副其实的罗城——城中之城。罗城的修筑,则大大开拓了杭州城的范围。杭州城范围南到六和塔,东到菜市河(中河),北到今武林门,西到今天的涌金门一线。钱镠二次扩建城墙后,设置城门10座:龙山门(今六和塔西)、西关门(今雷峰塔附近)、朝天门(今鼓楼)、南士门(今淳祐桥西)、北士门(今菜市桥附近)、保德门(艮山门附近)、北关门(今武林门);第二次拓筑罗城后,由于防御潮水侵袭的考虑,又筑竹车门(今候潮门),还保留了炭桥新门和盐桥门。经钱氏三代五王的不断营造,杭州城的范围增大,城市规模基本形成,防御力量大大增强,使杭州成为“东南形胜第一州”。那时在城墙围合下的杭州城,形成东西狭窄,南北修长,形似腰鼓状,故自吴越以后,杭州就有“腰鼓城”之称。自修罗城和子城后,由于杭州的防御功能大增,使军阀杨行密拟攻打杭州、钱镠部将徐绾反叛,皆因城池坚固而放弃或失败。 由于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南宋王朝的创立者宋高宗赵构选定杭州为都城。面对强大的金兵军事压力,修建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墙和敌楼(城楼),必然成为南宋统治阶级的重要军事准备。 南宋城垣,也有内城外城之分。内城,是皇帝所居的皇城,出于建国初期国力有限,只能节俭建皇城,加上凤凰山为杭城制高点,便于控制全城,和风景优美等原因。所以赵构选吴越国王宫遗址修筑皇城。绍兴二十八年(1158),南宋王朝筑成皇城(皇宫),周围九里。皇城南门为丽正门。门并列有三,皆金钉朱户,画栋雕甍,覆盖铜瓦,史书上称其“镌镂龙凤飞骧之状,绚丽绝伦”,其址在凤凰山麓;北门为“和宁门”,也列三门,与丽正门同样宏伟巍峨状,其址在凤山门北;皇城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因皇城座落在地形起伏多变的凤凰山丘陵地带,故宫内各种建筑均随地形而建,布局显得错落有致,灵活多变。 南宋外城是首都临安的城垣,赵宋王朝因首都人口倍增,用地需求增大,故将东部城垣向东扩展。南宋初建的杭州城墙,共有旱城门十三座、水城门五座。旱城门的东城楼有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开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南面的城楼有嘉会门;北面的城楼有余杭门。西面有钱湖门、清波门、丰豫门、钱塘门,此外,还有水门五座,分别为保安、南水、北水、天宗、余杭。水门的修建,既出于关防的需要,也是城内生活用水、水利灌溉和舟船交通之需。杭州古时的河道就是通过水门穿越出城的。 南宋的城门和形制一般都建有楼阁,城墙高三丈余,横阔一丈多,水门都是平屋,城墙门洞即舟楫通利之处。 南宋首都临安城墙内侧驻有军队把守,平时担任站岗、巡逻等任务,战时则严阵以待,防备敌军攀登偷袭。城门有吊桥,白天放平架在护城河上,供人通行,战时则高高悬起,用以拱卫皇都。从《南宋京城图》上可看到东部驻扎着雄武营、亲兵营、修内司营、马司营等部队;北面驻扎着班直营;西面驻扎着教骏营、骐骥营、架子营、亲兵营等部队。 南宋亡后,元朝统治者为表示天下一统,禁止修建城墙,杭州的城墙与城楼、城门逐渐被毁坏或夷平。到了元代末年,郡雄并起推翻元朝并争夺天下,其中长江中下游的军阀张士诚割据了两浙地区,因杭州是他重要的根据地,故令军民数万人昼夜施工修筑城垣,把东城向外伸展三里,将中河包纳于城内;南城则向北缩入二里,截凤凰山于城外;西北城墙改曲为直;废除南宋的西部的钱湖门、东部的便门、保安门,南部的嘉会门,修建了和宁门,又更换了一些城门的名称。杭州城门13座,即有南面的和宁门、清平门;西面的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北面的余杭门,增设天崇门、北新门二门;东面的艮山门、庆春门、清泰门、永昌门、候潮门。这次大规模的扩城工程,使杭城面积又增大不少,其城界大致北到今环城北路,东到环城东路——江城路一线,西抵今南山路——湖滨路——环城西路一线,南界到万松岭,杭州城市地形也由南宋时的北部平原与南部丘陵面积各半,变为以平原为主。城市形状仍为南北长、东西短的矩形。 明代初年,朱元璋令李文忠攻取杭州,张士诚守将潘原明投降。明代杭州城门名称有了更改:废除钱湖、天宗、北新三门。改和宁门为凤山门,因城门在杭城正南面,杭人也称正阳门;艮山门内有坝子桥,时人俗称坝子门;余杭门改称武林门,因关外有“北关夜市”,时人俗称北关门;永昌门因在附近有草桥,时人俗称草桥门;清泰门因门外河池多螺蛳,有螺蛳桥,故俗称螺蛳门;庆春门内有太平桥,故俗称太平门。 杭州在明代中期因倭寇(日本海盗)的入侵和掳掠,出于防御需要,城墙作了多次大规模的修筑。特别是胡宗宪担任闽浙总督,全面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事后,更是加强了杭州城墙的修筑和加固,当时他在清波门南边城墙上新筑带湖楼,在东南城墙上新筑定南楼,在凤山门西城墙上新筑襟江楼,艮山门东城墙上新建望海楼(俗称跨海楼),又恢复了吴山东麓的镇海楼(俗称鼓楼)。由于加强了战备,抗敌御警功能增大,城墙在抗倭战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数次倭寇来犯杭州,皆因城墙上刀枪林立,严阵以待,只好放弃攻城撒去。 清代城墙沿袭明代,其范围界限没有变化。只是部分城门称号有了更动,如康熙五年(1666),永昌门毁坏,浙江总督赵廷臣重建,因“永昌”为李自成号,此处又是观赏钱江潮的佳地,故改称“望江门”。 清代城墙最大的变化是城中又筑城。顺治七年(1650),为加强对汉民族的统治和军事上的威慑力量,清廷令建“旗营”,供满人及八旗军队驻守。“旗营”位置沿今庆春路——岳王路——惠兴路——青年路——开元路一线,西部凭借杭州西城墙,新筑北、东、南三面城垣。满营城门设五座;东面有平海门(今五洲大酒店西侧),迎紫门(今官巷口新华书店附近);南面有延龄门(又称来熏门,今中国人民银行附近);东北设拱宸门(今市一医院北侧);西北设承乾门(今浙大湖滨校区南)。城高1丈9尺,城上架炮,又因满营城内有河流穿越出城,故设3座水门。 民国之初,因建设之需,拆除旗营,钱塘、涌金、清波等门拆毁,纳西湖与城市为一体,修筑湖滨路、延龄路马路,开辟新市场,现代城市开始产生。早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沪杭铁路从东城墙穿城而过,清泰门城墙拆毁大部,接着武林门、凤山门也因筑路而拆除。到1959年,因建环城东路,最后一段城墙被拆去,1970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杭州最后一座城楼“鼓楼”被视作封建主义标志物被毁除。 “文革”结束,改革开放中的杭州以建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1994年市委市政府在原明清杭州十座城楼遗址,竖立了10块古城门碑,又于2002年重建镇海楼(鼓楼),让游人和杭州市民参观、凭吊,重温杭州的历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