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宋韵”一词在浙江、杭州大火出圈,其背后是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这份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古有多元包容、百工竞巧、追求卓越、风雅精致的宋韵气象,今有以挖掘、保护、提升、研究、传承为核心的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对优秀历史文化的接续和弘扬。 ▲ 南宋 佚名《桐荫玩月图》 “宋韵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优秀历史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在于其内涵的说服力、形式的吸引力、历史的影响力和未来的延续力。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陈野,为大家解读传世宋韵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 南宋 佚名《桐荫玩月图》 “宋韵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优秀历史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在于其内涵的说服力、形式的吸引力、历史的影响力和未来的延续力。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陈野,为大家解读传世宋韵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全文字数:3998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记 者:南宋时期的杭州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53年的历史给这里的后人留下了太多传奇以及地域情结。以前我们常谈“南宋文化”,这与现在流行的“宋韵文化”有何区别? 陈野 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就“宋韵文化”而言,我们已多次说过,它绝不等同于南宋文化或两宋文化。我们理解的宋韵文化,特指两宋文化中优秀的文明元素、内在精神和传延至今的文化价值。大致可以包括,日常生活领域的物质之韵,生产技术领域的匠心之韵,社会运行领域的秩序之韵,发现发明领域的智识之韵,学术思想领域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领域的审美之韵等等。宋韵文化以思想、制度、经济、社会、百姓生活、文学、艺术、建筑、宗教、科技等多种形态呈现,汇聚成斑斓多姿的文化韵致,是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的重要历史资源。 与“南宋文化”相比较,我个人理解有三个方面的不同。首先,两者的切入角度不同。“南宋文化”产生于建都杭州的南宋历史,重点关注的是南宋时期的文化。“宋韵文化”则将两宋作为整体加以观照,重点关注的是宋代文化。第二,两者的内涵不同。“南宋文化”与浙江、杭州的关系更为紧密,其内涵中的浙江和杭州元素必然占比更大;“宋韵文化”则需放眼杭州、浙江、江南、全国的地域范围,视野更开阔,内容更丰富。第三,两者的性质不同。如前所述,“宋韵文化”之“韵”,特指两宋文化精华之所在,是经研究、提炼、梳理后的优秀元素,是可以“传世”的文明成就;而“南宋文化”包罗万象、良莠并存,对之需要加以分析研究,从中提炼出来的优秀元素、具有当代价值的精华,才是今天可以传承的内容,才能称之为“南宋之韵”。所以,“南宋文化”不可以直接作为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内容的历史资源。 记 者:《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系统开展宋韵文化研究传承和南宋文化品牌塑造。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有序推进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利用,全面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打造国家宋韵文化高地。”浙江、杭州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宋韵文化?它与浙江其它文化IP有何区别? 陈野 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我认为宋韵文化之所以受到重视,首先,既取决于宋韵文化本身的历史价值,也在于全面认识、准确把握宋韵文化的特质、精神和价值能够为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提供启迪和资源。比如就当代价值而言,我们在《宋韵文化简读》一书中,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了初步提炼:强化华夏文化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多元包容、开放进取的文化心态和世界眼光;尊重专业知识,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勇气;激励人文学者参与社会建设,推动思想文化创新;激发随遇创生、与时俱进的意识和作为;强化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的传统底蕴和建设品质。 例如,就推动思想文化创新而言,宋代学者具有深重的忧患意识,高度关切社会,注重学术的社会功能,积极参加社会改造,创新学术文化。美国学者狄百瑞在评论宋代儒学时,就认为它是“鄙弃古老形式的儒学”,是“坚实的”“真实的”或“实用的”学问。目前,浙江省正着力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指出:“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富裕,也包括精神富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是其中非常重大的课题,文化工作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关键变量。”目前,政府主导推进的农村文化礼堂、城市未来社区等建设,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国学热潮、文化公益、公共艺术等,都具有构建生活规则、塑造公共秩序、再造文化空间、凝聚价值共识等作用,都是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相关的文化活动,也为浙江学者提供了踵武前贤、关注现实、投入社会建设、获取学术创新成果的广阔空间。 其次,杭州和浙江是宋韵文化的集大成区域,是宋韵文化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宋韵文化中的浙江元素,例如切实可感的遗存文物、影响至今的遗风流韵、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特质等等,都是浙江人民清晰可寻的创造业绩,真实可见的历史奉献,亲切可依的情感寄托,鲜明可辨的文化标识,丰沛可用的文化资源。有效构建宋韵文化的挖掘、保护、提升、研究、传承工作体系,可以为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为杭州文化的当代辉煌,注入来自历史的智慧和韵味。 此外,就资源禀赋而言,与一些内涵相对简单、形式较为单一的文化IP相比,宋韵文化是一个时代、一种文明形态的精华集成,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艺等领域,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资源丰富、全面系统的优势。 记 者:您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谈宋韵要谨慎使用“最高”“不可超越”等言词,在您与宋韵文化相关的文稿中,也都坚持和倡导实事求是、理性客观的认识态度。能具体谈谈您的理解吗? 陈野 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慎用”不是“不用”。宋韵文化确实蕴含着多姿多彩的文明成就,包括商品经济的繁荣、划时代的科技高峰等。在我熟悉的研究领域方面,比如宋徽宗酷爱绘画艺术,建立画院,倡导画学,极大地提高了宫廷画家的地位,推动了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秉持实事求是、客观理性的研究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分析比较揭示宋韵文化的地位和影响,避免以点带面地将宋时某一方面、某一时期的繁荣视为两宋全貌,以偏概全地将北宋(或南宋)成就推延移植于南宋(或北宋),尤其不以孤立割裂视野妄言特色。 一方面,要充分掌握历史事实,任何观点、结论都要有史实依据;另一方面,还要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整体思维,切忌主观片面、以偏概全、随意拔高的做法。我认为,总体上看,宋韵文化是对前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体现的是中华文明演进中的阶段性历史高峰。还是以绘画艺术为例,深受赞誉的精工、典丽、雅致的宋代花鸟画,确实达到了绘画艺术的高峰。但这个高峰并非突兀地拔地而起,而是传承自五代成就斐然的工笔重彩花鸟画传统;也不是后无来者的一枝孤芳,其后元画的文人气韵、清画以笔墨程式的集大成而成就画学规范,都各有特色而具历史成就。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近代社会转型发展以来,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性质、文化形态等都与古代社会迥然有异,我们更加不能简单地以“最高”“不可超越”等词笼统地评述宋韵文化的历史地位。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曾经指出:“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它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的。”这是一个客观正确的论断,是我们认识宋韵文化的重要依凭。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对一个时代的文化传统做系统研究,有利于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内全方位地、有序地展开工作。然而,地理空间和时间的界限,也容易带来重自我而忽视他者的视野局限,产生囿于时空制约的“自我中心主义”。忽视整体观照的区域研究、罔顾历史过程的断代思维、缺乏共性价值追求的碎片式雕琢,都有可能在学术视野的开阔性、学理研究的深刻性和人文价值的普遍性上有所缺憾。因此,需要站位高远、襟怀宏阔、慎思明辨,将宋韵文化研究置于中华文化整体格局中,置于与其他历史时期、其他区域的比较中,以立足本我特质、比较他者异同、探求普遍意义为基础,研究其自在本性、与他者的差异性、与中华文明的关联性,并于此综合形态之中,探索其价值所在。 记 者:您认为,浙江、杭州应该如何进一步推动宋韵文化建设,打造国家宋韵文化高地,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陈野 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是系统工程,需要全省一盘棋,以更大合力来加以推进。结合近期调研所见,提几点浅见。 在实践需求中拓展研究空间。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全面铺开,为宋代历史文化研究拓展出广阔领域,也使以往未受重视的地方史料得以集中彰显。整合全省宋韵文化资源,开展“双城记”“多城记”等联动式综合研究,构筑整体性的两宋时空格局,十分必要。 在精准定位中把握核心价值。历史之河泥沙俱下,文化传承的首要之务,在于辨别良莠,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宋韵文化同样需要精准定位核心价值取向,弘扬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和当代价值的文明成果、文化精神,确保“传世工程”各个环节都能保有精良品质。 在历史传承中塑造文化标识。文化标识来源于文化积淀、地方特色和历史形塑。浙江作为江南水乡,“水”不仅是自然环境要素,更是积淀深厚的地域特征和文化意象。宋画中就有大量对水的描绘,例如马远的《水图》卷,若将此图的古典意象与科技手段、现代艺术语汇相结合,作为宋韵标识之一,不仅意象鲜明,而且适用范围广泛。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