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新书抢先看 | 读《明代湘湖…
浙工大举办南宋临安古都与中国…
新书 | 《吴庆坻行纪二种》…
新书 |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
 
特别关注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唐诗三百首详解编注》的作者…
宋杂剧与瓦舍勾栏
谭其骧一纸定隆中
武林旧事
 
夏承焘创作校歌、苏步青任教,杭州十一中的前身是温州人创办的
来源:杭州网  作者:  日期:2022-07-01

夏承焘创作校歌、苏步青任教,

七十年前的这所杭州东瓯中学究竟什么来头?

上世纪初期,温州人通过港口轮船等新式交通走向杭州、上海等地,到异地生活、经商,组建了“同乡会”等自发组织。温州旅杭同乡会就是温州人在外成立较早的一处同乡会,潘国纲为首任会长。后温州旅杭同乡会以位于杭州市教仁街(今邮电路21号)的会馆为校址,创办“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这是在杭众多同乡会(会馆)创办的唯一一所中学。筹建会人员和校董(名誉校董)“均系热心教育之温属同乡”,著名的如苏步青、夏承焘等。那么当年他们为何要创建杭州东瓯中学?并得到众多学界、政界“大咖”扶持?如今该校还在办学吗?

温州旅杭同乡会与东瓯中学缘起

微信图片_20220701105541.png

△1928年左右杭州地图上的温州会馆 / 仲向平供图

晚清港口开放、轮船通行,温州到杭州上海等地旅程大幅缩短,前往异地经商、生活者渐众。当时的省城杭州集结了不少温州人,为“联络同乡情谊、协谋公共利益”,在1907年到1908年间,温州人熟悉的如孙诒让、陈介石、徐定超等人,倡议并筹款设立旅杭同乡会。租赁位于杭城葵巷的建筑为会馆:

“乡人孙君籕庼、薛君星五、曹君志丹、陈君介石、项君申甫、徐君班候、王君志澄、许君养颐先后倡议,集款设立,遂于葵巷赁屋一区,为会议之所,温州之有会馆自此始”;又据吕文起《温州旅杭同乡会成立之历史》:“会馆成立之后,公举潘君为会长,林陈二君副之,而予亦忝承推为名誉会长”。

吕文起,即吕渭英,近代温籍实业家。他提及的首任会长潘君,即散文家琦君的养父、浙江陆军第一师师长潘国纲;副会长林陈二君,则为林同庄、陈蔚。林大同(1880—1936),字同庄,瑞安人,日本留学归国后曾担任沪杭铁路公司工程师、省水利局局长等职;陈蔚(1876-1951)则是平阳人,也是日本留学生,人称民国温州首位将军。

温州旅杭同乡会后易址、停办,又于1921年10月在潘国纲、吕文起、林同庄等人努力下得以恢复,且筹资购房为馆舍。新会馆位于“杭县惠兴路西四衖(弄)”,即今杭州城区邮电路,规模为“洋房三幢、平房六幢、花厅三座”,1947年2月,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即借此地办学。

微信图片_20220701105544.jpg

东瓯中学相关文件 杭州市档案馆藏

东瓯中学相关文件 杭州市档案馆藏

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由旅杭温州同乡会全体理监事发起,推定十五人为筹备员,其中政界要员、瑞安人林树艺(1906~1962)为筹备主任。同日,东瓯中学筹备组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推定校董等人选:其中政界要员张强(今鹿城区人)为董事长、林树艺为校长;苏步青、王国松、王季思、董伯豪、夏瞿禅 、王梅庵为名誉校董。可见,东瓯中学的数十名筹备员及校董(名誉校董),均为当时党政界、教育文化界知名人物。

1947年6月,时任浙江省参议长的张强,以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校董会董事长名义,向杭州市政府呈报《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校董会请示》。在请示里,他们阐述了抗战胜利之后,同乡子弟及其他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急迫性,以及同乡会愿为国分忧、捐资助学的决心。

获批准办、整饬校舍后的东瓯中学校园里,有七幢多层建筑,学生厨房、浴室、厕所、教室,学生、教职工宿舍,饭厅、校务办公室、诊疗室等一应俱全,并于1948年开始招生。

创作校歌、参加周年纪念会……夏承焘日记里的东瓯中学

微信图片_20220701105549.png

作为名誉校董,夏承焘在日记中多次提及东瓯中学。如1946年1月8日的日记,夏承焘说自己回到杭州的24日,旧日学生林树艺(后担任第一任校长)招饮。日记中虽然没有记载详细内容,但这份师生友情对林树艺具体经办东瓯中学来说,肯定有所帮助。

1948年11月23日,夏承焘有“过东瓯中学,晤朱韦舟(旅杭同乡会驻会干事)” ;12月2日,“(陈)博文来谈时局……谓林树艺请其接办东瓯中学” 。

夏承焘还曾为该学校创作校歌。在1949年3月11日,其日记里有“夕作东瓯中学校歌”等文字。可惜的是日记里并没有记载有校歌歌词;4月15日,又有“九时与(孙)孟晋赴东瓯中学周年纪念会……午(林)树艺留饭”等记载 。

1950年代,夏承焘辞去该校董事一职。是年1月11日的日记里,有“致东瓯中学董事会,辞董事”之记 。夏承焘从1947年2月开始担任东瓯中学名誉校董,1950年1月申请辞职,共三年多时间。

到1952年1月21日,夏承焘日记中还有“过(沈)炼之东瓯中学”等文字(据沈炼之女儿回忆,其父是1952年从温州调任杭州,刚到时暂住在东瓯中学)。

新中国成立前夕改组:学科齐全、名师云集

1949年5月,杭州解放。杭州市军管会全面接收旧有公、私立学校。东瓯中学被移交给杭州文教局统一管理。为适应新时代,温籍留杭教育界民主人士立即着手改组校董会、修改董事会章程,重新确定办学宗旨和董事会构成人数。推定苏步青(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王国松(浙江大学工学院院长)、蔡一鸣(曾任校长)、仇岳希(曾任校长)、陈楚淮(浙江大学外语系教师)、夏承焘(之江大学教授)等十七人为新校董。在董事会上,又推定苏步青为董事长。经过新的推举,校务委员会中除主任委员外,其他皆为教育界人士。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全部教师都毕业于专业院校,即便出纳、会计,也是专业院校毕业。

当时的东瓯中学学科齐全,有国文、数学、英文、地理、历史,化学、生物等主课,同时也开设了政治、体育、美术、音乐等副课;师资雄厚,其中国文教师李鼎芳,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文学士;陈承炬毕业于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教育系;徐衡,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学院。数学教师由苏步青兼课,其他任课教师均毕业于北平中法大学理学院、浙江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名校。

微信图片_20220701105551.jpg

东瓯中学调查表(1950年4月10日)杭州市档案馆藏

据《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教职工履历表(1949年秋季)》统计,共有教职工31人,其中,专职教师23人,兼职教师2人,职员6人。另据《浙江省私立中等学校招生收费、校舍学产、教职员工待遇情况调查表》载,1950年4月,东瓯中学全校拥有高中四个班级,初中五个班级,合计九个班级。其中高中在校生31人,初中87人,合计学生118人。

经过改选后,东瓯中学大幅度增加了教育文化界人士比例。其中苏步青不仅担任校董事会董事长,而且兼教数学课。1989年1月,苏步青应邀发表《谈谈教书育人问题》一文,还提到“解放前,我在杭州市东瓯中学教过两年”,是“我六十年数学教育与研究中很短一段时间”,从这些话中可见,他虽仅在东瓯中学任教两年时间,但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1956年2月,这所温州人创建的私立东瓯中学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接办,并转为公立,私立东瓯中学结束使命。同年9月,学校与杭州市惠兴女子学校合并,成立“杭州第十一中学”。到2000年,高、初中学校分离,原杭十一中初中部独立为“杭州市惠兴中学”,在原址办学;高中部则独立为新的“杭州第十一中学”,在大关南苑办学至今 。

参考文献:《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创办始末(1945年-1950年)》,作者:张小宇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钱塘江大桥炸桥的回忆 2024-12-23
档案故事|浙大“求是创新”校训源何而来? 2024-12-20
湘湖通史|民国时期两次重要的湘湖调查 2024-12-20
史话杭州·文化渊薮:养正书塾 2024-12-19
档案中的老字号记忆——王星记扇庄 2024-12-18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