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入中伏,杭州的气温居高不下,热得像蒸笼,杭城的人们都在叫“捏(热)色(死)的!”不少人尤其是小孩子出现食欲下降、体乏身疲的“疰夏”状况。这个时候,当家的会去切块火腿,给家人开开胃口。 火腿在杭帮菜的食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杭州有句话叫做“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头伏的火腿不用多说。“二伏鸡”,杭州人烧土鸡煲、老鸭汤往往都是要放火腿的,再配上香菇或者笋干,小火慢炖,鲜香四溢。三伏的“金银蹄”指火腿猪爪与新鲜猪爪一起炖食,色泽油润、肉质酥糯。加了火腿的菜肴往往具有咸鲜浓香的特点,是开胃滋补的佳品。 说起杭州的火腿,清河坊四拐角的万隆火腿庄,是老杭州们心目中最具杭式风味的老字号。这家百年老店以自制火腿、咸肉闻名,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创立,距今已有158年的历史。其良好的信誉、优良的品质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留下了“腌腊上品推万隆”的美誉。鲁迅先生任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时,也曾多次光顾万隆。△万隆火腿庄 一直以来万隆对品控有非常严苛的坚持。民国初期,除火腿向金华方面进货外,咸肉由本店精制,选用东阳、义乌细皮白肉的上等猪肉加工,不符合规格的一概不用。腌制的咸肉如质量不好,也不出售。上海的三阳、天福、邵万生这些南京路上久享盛名的老店都从万隆进货。为方便销售,万隆将咸肉用荷叶包装,标上红色腊光纸的招贴,写明万隆老栈家乡南肉及地址,分成1元1包或2元1包。除上海外,万隆咸肉还远销济南、天津、汉口、苏州、镇江等地。销往这些地区的咸肉,用特制的竹篓盛装打件。杭城王润兴饭店的名菜“盐件儿”就是选用万隆咸肉精心烹调而成的,酥香可口,糯而不腻。 △摆满火腿的万隆店铺 百年前清河坊一带是青石板铺的街道,路面狭窄。沿街商店的遮阳帐篷,连成一片。1926年临近万隆的一家商店失火,引燃了遮阳棚,殃及了木结构为主的万隆店铺,大量货物付之一炬。但对于万隆来说,却也算因祸得福。因为大火把火腿烤的喷香,万隆的名声,便和火场里的肉香一起,名扬了杭城内外。第二年万隆掌柜给新门面换上了当时流行的西式建筑风格,与孔凤春香粉店、宓大昌烟店、张允升帽庄,各踞河坊街中山路的街角,并称“四拐角”,是杭州当年重要的零售百货中心。 △卖火腿(清末风俗画) △万隆腿栈广告 万隆为提高商店的知名度,于1927年春参加沪杭厂商联合举办的国货展览会。1928年杭州国货陈列馆新屋落成,万隆也在馆内吴山路一侧设营业点。1929年浙江省举办西湖博览会,万隆在里西湖设店参加展出。 △万隆火腿庄(杭州西湖博览会博物馆展陈模型) 抗日战争爆发,杭城沦陷,万隆货房被掠夺抢劫,损失惨重,只得停业。1940年,万隆部分职工从乡下来杭谋生,整理劫后余货,暂时开业。1943年万隆正式恢复营业。抗日战争胜利后,杭州与金华等地交通恢复,万隆货源有了保证,市场情况转好。但好景不常,由于通货膨胀,万隆举步维艰。杭州解放后,万隆重整旗鼓。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万隆归市水产公司领导。1958年,万隆被并入方裕和南北货店。后万隆从方裕和划出,改为杭州腌腊商店。1989年恢复“万隆”招牌。 在老字号的改革之路上,万隆从未停下脚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万隆早早的迈出了改制的步伐,改变了旧有国营商店“吃公粮”的局面,以明细产权为突破口,实现了股份制改革,也是上城区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改制之后,万隆决定“举债建工厂”,用整家店铺作抵押,最终贷款到了100万元,在勾庄开了工厂,这是百年万隆第一次负债,也是它蜕变的开始。有了工厂的万隆,除了可以源源不断的供货,还有了研发新产品的空间。现在万隆工厂已经越扩越大,在良渚拥有了巨大的生产基地,数百种产品远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赞誉。 △万隆火腿庄 “万隆”这一百年老字号历经158年风雨沧桑、兴衰起落,如今作为杭城的知名品牌、龙头企业仍守立在百年原址,它为杭州人留下的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记忆中的老杭州味道。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