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忧启圣 多难兴邦 铭记历史 展望未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7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宣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今天,我们通过馆藏照片档案为大家展示杭州抗战史上的重要一场战斗——“八·一四”空战。 △笕桥“八·一四”空战胜利之第一幕 (梁又铭绘画) 八一四,西湖滨 志航队,飞将军 怒目裂,血沸腾 振臂高呼鼓翼升 群英奋起如流星 掀天揭地鬼神惊 我何壮兮一当十 彼何怯兮六比零 一战传捷举世蜚声 ……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后,作为上海后方的杭州,源源不断地通过沪杭铁路和水路,将大批军用物资运往抗战前线。驻扎在杭州笕桥机场的中国空军部队更是对日军形成了重大的威胁。日军出动了大批飞机在上海周边城市进行狂轰滥炸,杭州成为日军轰炸的主要目标。虽然敌我战力悬殊,中国空军飞行员仍奋起迎击,保卫制空权。 △待命起飞的中国空军战机 8月13日下午,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下达空军作战第一号令,将主力紧急调往华东,并要求各作战部队于14日黄昏前秘密到位,完成一切攻击准备。 8月14日凌晨3时30分开始,中国空军飞机分别从扬州、杭州笕桥、安徽广德机场起飞,分9批集中轰炸了上海日军司令部、弹药库、登陆码头以及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等。 当天下午,日军实施报复。日军没有独立的空军,其航空兵分别属于陆军和海军。陆军共有54个作战飞行中队,有作战飞机约960架。海军航空队也拥有数十个航空队,有陆基飞机约640架,舰载机约200架。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日本有军事飞行员9820人,民用飞行员3000多人。中日航空实力相差悬殊。当时受命前来报复轰炸的是日本临时飞抵台北基地的鹿屋航空队新田少佐指挥的9架战机,越过台湾海峡偷袭杭州笕桥机场。 △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出动 轰炸敌舰航空母舰“龙骧”号及第三舰队 15时30分,杭州发出空袭警报,迎战日机的是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当日,空军第四大队奉令由河南周家口转驻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基地,进行前进部署作业,方抵基地即接获日机来袭的报告,大队长高志航果断下令第四大队战机不要落地,已落地的立即起飞,升空迎敌。受台风影响,杭州笕桥上空云高仅300—500米,空中能见度很低。日军飞机根本没把中国空军放在眼里,狂傲地在杭州湾上空疏散队形以便各自搜索轰炸目标,从而自行解除了空中交叉掩护火力,这给第四大队对其各个击破提供了良机。日军在500米高空开始向笕桥机场投弹,炸中一些机场设施和加油车。第四大队紧急升空至4000米高空后没有发现敌机,判断敌机已经降到云层以下,于是穿云下降。高志航首先发现一架身涂迷彩的日军轰炸机。在第二十一中队中队长谭文的协助下,高志航占好有利位置,沉着操纵飞机,紧紧咬住敌机,击中了日机右翼上的主油箱。日机拖着火球,坠落在海宁钱塘江畔。高志航首战告捷,宣告了中国空军对日空战史上“零的突破”。30分钟的空战,中国空军击落日机3架,在半山附近及钱塘江口都发现了日军飞机的残骸,俘获日军飞行员一人;重伤日机1架,该机勉强飞回台湾,降落松山机场时触地损毁,不能修理。后经核对统计,确认日军实际损失飞机6架,中国空军在空战中无一伤亡。 △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
中国空军首战大捷不但使中国空军将士备受鼓舞,也大大增强了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当时世界各大报纸和通讯社也纷纷详细报道了此次战况,从此,世人对这支弱小的空军刮目相看。 △1937年,《东方杂志》刊登的笕桥空战中 被击落日机残骸的照片 日军海军航空队不甘心在杭州上空的惨败,8月15日纠集60余架飞机分别袭击南京、上海、杭州等地。空军第四大队的飞行员们再度从笕桥机场升空迎战日军舰载机群,杭州人目睹了空中惊心动魄的一幕。当天日机排着整齐的品字队形,互相掩护着于凌晨5时20分闯入杭州上空。中国飞机比敌机少,且飞行员连续作战,身体疲倦,但大家抱着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决心投入战斗。当日的激战,日军主力航空联队——木更津联队再次遭到沉重打击。中国方面记载,共击落敌机13架;日本方面承认,损失轰炸机2架、攻击机8架,飞行员20人。此次空战的失败在日本引起震惊,木更津联队的联队长石井义因此剖腹自杀。 8月16日以后,中日双方在南京、杭州、上海等地上空连续发生激烈空战。至8月31日,在历时半个多月的空战中,中国空军共空袭67次,击中日舰船10艘;空战12次,击落日机61架,仅在杭州地区击落的日机就有25架。中国空军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支援了参与淞沪会战的中国地面部队。 △欢庆中国空军大捷
“八·一四”空战,是抗战期间发生在杭州地界的首次战斗,也是杭州战区在全国甚至国际上有影响的少数著名战例之一。“八·一四”空战的辉煌战绩,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翻开了中国空军历史上以弱击强、以少胜多的崭新一页。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