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文史动态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讲堂预告 | 苏东坡在杭州鲜…
 
特别关注
 
讲堂实录 | 苏东坡在杭州鲜…
远逝的灶头画和印糕版
“钱塘华章”杭州市文史研究馆…
金衙庄:留得庄名万口传
武林旧事
 
专栏 | 校园里有条“西林路”
来源:杭州杂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沈烨  日期:2022-08-15

杭州有一所以艺术教育见长的小学“大关小学”,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小学初创于1910年,原名觉民初等小学堂。这所小学早年平平无奇,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校园国乐队的成立,开始走上了以艺术教育为特长的办学之路,成为杭城艺术之美中的一束独具特色的微光。

说到大关小学国乐队的创设,不得不提到两位当时身在杭州的音乐家,一位是周大风,一位是顾西林。周大风因《采茶舞曲》蜚声大江南北,也因戏曲作曲与研究备受瞩目,相比之下,顾西林则少被人知晓。

1892年,顾西林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门第。自小,她习读国学,并由父亲教授民乐,后来,她前往上海天主教启明女校,修习英语与钢琴两科,为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而努力。顾西林第一次与杭州结缘是1933年。1931年,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开始了艰辛的办学之路,首任校长章颐年开始广纳人才,他听说一位叫顾西林的女子在音乐教育方面颇有造诣,于是,下了一番功夫把顾西林挖到了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此前,顾西林在江苏宜兴、苏州、镇江等地的小学、中学和中师开展音乐教育和江南新民乐的传承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实践为她之后开展中师音乐教育、培养师范音乐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20815100244.png

顾西林

1933年8月,杭城刚刚入秋,顾西林满怀憧憬来到了西湖之滨,开始了她与杭州、与杭师别样的缘分。在杭师的日子里,顾西林充分享受着教学的自由,她为师范学生教习音乐、琴术、国乐等科,也开办“小学音乐教学法”等理论课堂,还编写了《小学音乐教学法》《琴术练习曲》等教材。事业精进让她越发沉浸在音乐教育的充盈中。正因为顾西林孜孜不倦,中国近代音乐的教与学才从刻板的“你教一遍、我唱一句”开始走向以教学法为基础的更为专业与系统的模式。

过去,音乐老师是个稀罕行当,专门的音乐老师少,开设音乐科的学校聘用的都不是全职教师,而是在音乐方面有特长的人,比如,国文老师会拉琴,那么,这个学堂的音乐课就由他来代。学校对音乐教师的要求只限于能弹会唱,有基本的音乐修养,如果会点和声、作曲等技法就更好了。当时,西方音乐教学法已经被逐渐引入国内,不过,洋玩意要在外面的国土上生存下来,生搬硬套可不行,如果照搬照抄,势必会闹出不少笑话。

微信图片_20220815100247.png

20 世纪30年代的杭师校徽

顾西林在早年的一线教学中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她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钻研出了一套“音乐设计教学法”,从西方音乐教学法中吸取有益的观点,根据孩子们的学习特点,让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理论、技法相结合,让传统教学方法长出翅膀,她发现,这么一来,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强了,课堂的气氛也更有张力。在杭州师范学校,顾西林面对的是未来的音乐教师,她耐心细致,不仅把音乐知识、技法传授给学生,也把自己在一线教学时遇到的问题、所做的实践一一分享给学生。她深知,这些未来的老师光有理论积累是不够的,她组织学生走进真实的课堂,开展实习观摩,把问题暴露在实际场景中,也让问题在实际中得到解决。在杭州师范学校,学生们亲切地称呼顾西林为“音乐妈妈”,她用音乐的春风抚慰着学生们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上栽下了艺术的新苗。

抗日战争爆发后,顾西林曾离开杭州数载,但始终没有中断过音乐教学与研究工作。1946年,顾西林再度回到了杭师校园。回校伊始,她以一场二胡独奏会重新开启了杭州生活。自此,她再也没有离开过杭州。

顾西林秀外慧中,擅长西洋乐器,也精通民族乐器,特别是在二胡的演奏、教学方面独具一格。她不仅创制二胡演奏作品,整理曲集,还改良更新二胡演奏技术,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二胡演奏、教学人才,成为了江南一带民乐革新的重要人物。

微信图片_20220815100250.png

前排左起第七人为校长徐旭东,第八人为顾西林

新中国成立以后,顾西林又积极投身于杭州乃至浙江的音乐文化发展事业,由她提议创建的歌舞团、文化机构数不胜数,由她组织推广的各类演出活动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她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中培养了一群具有艺术之光的可爱的人,然而,最优秀的老师总是让自己的名字湮没于高徒们的荣光中——寄明、陈士濂、陈良森等知名艺术家都曾受过她的教导与关爱。1960年4月,杭州市音乐工作者协会成立,顾西林成为首任主席;1961年7月,中国音乐家协会浙江分会成立,顾西林又被推选为首任省音协主席。

如今,在杭州师范大学校园里,有一条“西林路”,不知道那些走过这条路的后辈,会不会偶尔想起那位姓顾名西林的前辈?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相关内容
湘音汇|湘湖砖瓦业对湘湖、萧山的利与弊 2025-01-23
西湖别墅系列|放庐 2025-01-21
古今西湖名人缘|弘伞募建华严塔 2025-01-21
缅怀周恩来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总理的第一次杭州之行 2025-01-13
百年前的杭城“小菜场” 2025-01-06
 
Copyright@2015 www.hangcho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 杭州文史研究会  地址:杭州市政协  电话/传真:0571-85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