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前的刘庄 ▼改建前的汪庄 20世纪50年代,浙江建筑公司(浙建集团)第一工程处(浙江一建)承包了刘庄和汪庄的改建工程。1953年至1975年,毛泽东主席曾先后来杭40多次,他在刘庄和汪庄读书工作,举行重大外交活动,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足迹,杭州也被他亲切地称为“第二故乡”。 改建后的刘庄(西湖国宾馆) 刘庄,最初是晚清时期富商的私家别墅,献给国家后,1954年被定为浙江省第一招待所,1959年,由浙江一建施工改建为接待毛泽东等国内外领导人的国宾馆,对外称5901工程。1986年,刘庄正式定名为“西湖国宾馆”,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 改建后的汪庄(浙江西子宾馆) 1958年,汪庄由国家投资、浙江一建施工建造为投资用房,对外称5801工程。60年代以后,毛主席来杭,更多地居住在了汪庄。1979年,经浙江省委批准,逐步对外开放,始称“浙江西子宾馆”。 工程建设 不负“西湖第一名园”之盛名 省委省政府的嘱托和重任在肩,刘庄由我国著名园林专家、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设计,各方期望值高,政治意义深远。刘庄一角 为打造精品工程,浙江一建用实干开启全员作战模式,用心用情处理建筑细节。建成后,庄内钱塘二十四景之一的“蕉石鸣琴”完好无损,康有为、吴昌硕诸多手题石刻依然如故。无论站在庭园的哪一处看都是佳景,无论站在宾馆内哪一扇窗户前透望都可见一幅清秀的山水画,浙江一建创造的经典建筑不负“西湖第一名园”之盛名。 匠心营造“西湖一景”改建后的汪庄,园林面积比旧时扩大多倍,雷峰塔遗址、白云庵遗址全部圈入宾馆范围内,相继建主楼、配楼、连廊等建筑近2万平方米,另有1.7万平方米宽阔的草坪和雪松树丛,配置乔木、灌木9.3万多株。 汪庄“今蜷还琴楼” 汪庄吸取中西建筑的精华,与西湖山水相映成趣。园内的“今蜷还琴楼”中,珍藏着百余张古今名琴。因不设围墙,前来观赏“屏山菊展”的士绅名流络绎不绝,被当时报纸称为“西湖一景”。 成就经典 毛泽东在刘庄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西湖新志》称:西湖得天下之独厚,刘庄占西湖风光之灵秀。自1953年至1975年,毛主席曾先后27次入住刘庄,在此起草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审阅修改《关于增加党的团结的决议》草案,作出了系列重要决定,牵涉着共和国的命运。 刘庄一号楼“八角亭” 70年代以来,美国总统尼克松、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法国总统蓬皮杜等40多个国家的元首,均在刘庄一号楼(甲部)下榻。1972年2月27日,周恩来、基辛格在一号楼八角亭草签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汪庄“主席楼” 60年代以后,毛主席来杭州,更多地居住在了当时已改称“浙江省人民招待所”的汪庄,一号楼被称为“主席楼”,门口的四立柱采用华表的造型元素,显得稳重又庄严。大门左右壁分别镌刻着毛主席的诗作《清平乐·会昌》和《清平乐·六盘山》。 刘庄、汪庄在西湖赏景佳位 在刘庄和汪庄秀美的山水间,不仅留下了伟人的身影,也留下了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巴金、沙孟海等文化巨匠的足迹,是浙江省进行政务活动的重要场所,更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书写了动人华章。 刘庄(上)、汪庄(下)航拍 如今的刘庄和汪庄,不仅是江南园林建筑的重要代表,还是研究中国现代政治史的重要实物史料,均已被市政府列为历史建筑。五十年代 2022年 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杭州文史网观点 |